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794章?震撼全球(一)

  全球的媒體和民眾都在等待盤古科技的方案。

  一個月到火星完成營救任務,nasa不行,歐空局不行,俄國航天部門不行,只有盤古科技敢接招。

  技術難度之大已經超出了所有國家和深空科研機構認知的范圍。

  要是能夠營救成功,那絕對是人類宇航史和深空探測史最偉大的壯舉。

  夏國航天界原本是落后于米國、俄國的第二梯隊,也會因為登月成功和火星營救成功躍升為第一梯隊。

  航天強國是國家強盛不可或缺的標志之一。

  在眾人的聚焦之下,夏國的相關部門和權威人士也非常擔心。

  畢竟和登月不一樣,夏國在登陸火星上沒有任何可以給盤古科技借鑒的技術,甚至沒有火星的地形圖和氣候圖。

  “確認能夠成功?”作為蕭銘的老朋友,周景光還是比較擔心,雖然在和米國的協議中,任務失敗了也不關盤古科技的事,但是由此對盤古科技和夏國造成的聲譽影響,還是值得考慮。

  蕭銘的回復很簡單“盤古科技不做沒有把握的事。”

  盤古科技的營救方案出來了,拒絕了米國繼續搭載米國宇航員或者夏國宇航員上登陸火星的方案,而是改為由機器人登陸火星。

  機器人由盤古科技未來科技有限公司設計,采用量子芯片和量子通訊,可以和盤古科技的超級計算機連接,擁有比人類更加靈活的身體,能夠耐受火星惡劣的環境,可以很好的協助宇航員修復亞當號,并且能夠留在火星完成一定的探測任務。

  米國還準備將自己準備的物資交給盤古科技,說這是宇航員的食物。

  盤古科技則是直接將循環生態艙和少許的物資送上火星,擁有循環倉,宇航員在未來一段時間基本不會有食物危機一說。

  當然循環倉不是免費的,需要米國付費使用,價格不高50億米刀。

  nasa“不說說好營救不給錢,費用在貿易中接結算嗎?”

  盤古科技“資源艙不是發射費用,另外機器人還要給錢。”

  火箭也不會使用米國的火箭,而是用夏國的長征號火箭進行改進。

  動力和載重改進后的長征號被命名為長征z1號。

  飛船也是采用嫦娥號的備胎,采用可控核聚變動力和二次發射裝置,更名為螢火1號。

  夏國航天界對盤古科技這次行為大力支持,嫦娥號的備胎是免費交給盤古科技使用。

  夏國航空業非常穩健,每次登月的飛船都會有備用的。

  備用飛船或許一輩子都沒有機會進入宇宙,最終成為航天博物館的死物。

  這一次嫦娥號會改裝后用于登月,它取得的成就會比自己的“姐姐”更加偉大。

  火星雖然比地球小,但是同樣有超強的引力需要飛行器去克服,因此火箭和螢火1號都將配備可控核聚變發動機。

  從火星登陸點的再次發射將完全依靠螢火號自身的動力系統,突破火星的引力,實現返航,將極大的考驗盤古科技的技術。

  此外,螢火號飛船將搭載火星勇士機器人以及登陸者生態艙以及最新研發的反重力攝像機。

  所有的設備都攜帶了量子通訊設備,能夠和盤古科技控制中心時刻溝通,不會出現任何的信息延遲。

  這一次盤古科技的技術全部由物理實驗室把關,甚至沒有邀請夏國航天中心的專家和技術人員指導、參與。

  民眾們猛然的發現,這一次宣稱的盤古科技和nasa合作共同組建營救小組,所有的準備工作卻由盤古科技單獨完成。

  盤古科技對外宣稱人類應該共同合作探索宇宙,其實盤古科技是有實力獨自完成火星探索的。

  集盤古科技最新科技為一體螢火號、勇士機器人以及登陸者生態艙全部在江城盤古科技園區最核心的地點建設或者改建。

  米國這一次也不敢耍水,為了能夠保證在兩個月的期限內飛船能夠順利登上火星,他們在約定的時間內將存儲的重水和一些高純的的氘和氚送到盤古科技。其中的部分將用于核聚變的原料。

  安靜的十多二十天等待期,盤古科技對外不公布任何消息,這樣所有人都為盤古科技捏一把汗。

  “原本是兩個月的期限,現在只有不到五十天,無論是哪個國家發射衛星都要準備大半年,登陸火星這樣的大事更別說了,沒有幾年甚至十年的準備期根本就沒有條件做這事,盤古科技的準備期居然只有二十多天!”

  “如果這次用備用嫦娥號改裝的飛船……真實太節儉了……”

  “哪兒是節儉,是根本沒有時間研發新的飛行器了好么?盤古科技又不是神,怎么知道nasa的亞當號會失敗。”

  在漫長的二十多天等其后,幾輛迷彩的大型特種運載車駛入盤古科技園區,將幾個大家伙運送了出來了,這些車輛將直接開往夏國西部某發射基地,隨同前往的還有徐利民。

  當汽車駛出盤古科技園區的那一刻,全球民眾都對其進行關注。

  “臥槽!這是成了?”

  “這個速度是魔鬼嗎?”

  “盤古科技從來都不會做沒有把握的事情,這樣看應該是成了吧。”

  國際媒體對該消息大幅度報道。

  “秘密車輛前往夏國西部地區,從相關人士那里了解,該車輛搭載了火星登陸相關設備。”

  “二十天完成設備的制造和改裝?盤古科技的速度讓人難以想象!”

  “等待發射的那一刻了,火星營救計劃,這是人類太空史的第一次,也是人類最遠距離的營救計劃。”

  前段時間對盤古科技保持批評的媒體,這段時間也改變了口風,在這個節骨眼上,沒有人愿意出來做討人厭。

  nasa的負責人吉姆也飛速往夏國西部地區的發射場,他將會親眼鑒證這一時刻。

  在旅途中,吉姆回想著米國偉大的航天史。他再也未曾想到,米國航天有一天會求助于夏國營救自己的宇航員,不知道這是一種諷刺還是一種新的合作方式。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