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人數為150人的槍管車間,真正的制槍師傅只有二十個人。
這二十個人都是從斯普林菲爾德兵工廠拉來的熟練工,他們現在領取著每個月四十美元的高級技工薪水,這個薪水和斯普林菲爾德兵工廠里的高級工人薪水差不多。
當然了,如果加上帶學徒的獎金,這些工人的工資水平馬上就會提升一個檔次,就算是平均每個月帶出來一名學徒,他們的月薪也能達到140美元,這在此時的美國絕對是高薪,足夠供應一家人過上相當富裕的生活,
每個車間都有一個管損小組,他們負責檢查成品的合格率,以及原材料的消耗情況,如果有不合格的零件被當成合格零件從生產車間送到總裝車間,那么這個責任要被算在管損小組頭上。
原材料的消耗也就是零部件的合格率,征求張樂業和一部分老工人的意見后,李牧把零部件合格率的紅線訂在百分之七十,也就是說,如果使用十份原材料做出七個合格的零件,那么算是合格,低于這個標準要懲罰,高于這個標準會獎勵,這會最大程度提高工人責任心,提高零部件合格率,減少原材料浪費,繼而提高效率。
當然李牧也沒忘記計件制度和十小時工作制,說起這個十小時工作制,這和此時的天氣有關,現在是隆冬季節,正是一年中光照時間最短的時候,光照也不充分,即使是白天,在室內也要點燃汽燈補充照明,李牧不想像春田工廠那樣使用十二小時工作制,那樣對于工人來說勞動強度太大,也無法保證勞動效率,而且有可能導致操作事故,所以十小時是相對合理的,等到工人的數量足夠多的時候,李牧會實行兩班倒,然后是八小時的三班倒。
李牧不懂技術,所以李牧只制定規則,然后把規則交給張樂業和曹安然去執行。
出了車間,李牧還要去食堂和廁所轉一轉。
食堂是公共食堂,也沒有中餐西餐漢族回族之分,每天提供三頓工作餐,標準的工作餐有葷有素,葷菜有豬肉、牛肉和魚,只要是工廠里的工人,到點了就可以來吃飯,份量不加限制。
食堂里的員工全部都是工人家屬,她們在食堂里工作,可以領取一份每個月為十二美元的學徒薪水,當然大師傅不包括在內,大師傅每個月的薪水是三十美元,按照管理層和技術人員的薪資標準支付。
十二美元聽上去有點少,但已經很不錯了,在此時的美國,很少有企業會雇傭女工,甚至醫院里的護士都是男人。
廁所則是公共衛生的一部分,在駿馬武器公司的工廠里,公共廁所隨處可見,如果隨地大小便被工廠里的安保人員抓住,那么除了要被扣薪水之外,還要進行強制性義務勞動。
李牧最后去的地方是學校,這也是目前李牧最關心的地方。
給康州教育局的三千美元很有用,奧利維拉返回康涅狄格州之后沒多久,就給李牧找來了四名教師,分別是一名音樂教師、一名美術教師、以及兩名數學教師,再加上李牧從斯普林菲爾德雇傭的兩名英文教師,學校的大致框架已經有了。
李牧原本是打算把學校放在工廠的生活區,為此李牧建造了五間教室,以應對小學階段五個不同的年級。
事實證明,穿越人士也有失誤,在學校這件事上,李牧就犯了錯。
其實就算李牧不是孤兒,獨生子女的概念也已經深入人心,所以李牧并沒有準備太多的教室,在李牧看來,百多名工人,最多二百來個適齡學童,五間教室已經足夠使用。
等到了學校李牧才知道,別說是五間,就算是再來五間也不夠。目前工廠里有四百多名工人,適齡學童的數量把李牧嚇一跳,足足有八百多人,這還是建立在只有不到兩百名工人成家的前提下,平均下來,每個家庭有四名適齡學童——
李牧還沒有返回工廠的時候,張樂業已經從原本就很緊張的住房中又擠出兩套,當做教室安置這些“意料之外”的學生,縱然如此還是擁擠不堪,平均每間教室里一百多人,大大超出李牧原本的預計。
“擴建!馬上擴建——按照一千名學生的標準擴建——不,兩千名,先按照兩千名學生的標準擴建,如果以后有需要的話再繼續擴建,不是還有工人沒有安排進車間嗎?把他們全部都調到這邊來蓋房子,每個班級最多只能有五十名學生,資金找財務部支取,師資力量不足就給奧利維拉發電報——”李牧意志堅定,無論如何也要先把學校辦起來,哪怕是因此耽誤了工廠的發展也不猶豫,相對于李牧的個人資產來說,孩子們的教育更加耽誤不得。
“好的沒問題——”張樂業答應的很痛快。
張樂業的兩個孩子都在學校里接受教育,所以張樂業很樂意看到李牧向學校方面傾斜資源。這也是駿馬武器公司招募工人最大的噱頭,工人在駿馬武器公司工作,孩子就可以在工廠附屬學校內接受教育,就憑這一點,張樂業已經從春田兵工廠和載涵工廠拉來了好幾名技術可靠的熟練工人。
說起來,華人對于下一代的教育工作從來都是不計成本的,這要歸功于流傳了一千多年的科舉制度,幾乎所有的華人都懂得“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道理,就算是家里再窮,只要有機會,也要把孩子送進私塾去認幾個字,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駿馬武器公司的這個噱頭真的很有力,科爾在加利福尼亞招工的時候,甚至把這個當成是駿馬武器公司最大的福利加以宣傳。
確實很有效,其實華人都是很念舊的,在一個地方安頓下來,輕易不會做出改變,雖然從東海岸到西海岸的火車票由駿馬武器公司承擔,但如果沒有為下一代提供教育的誘惑,很多人還是難以下定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