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106 市場和觀眾才是真正的試金石

  “小樓,不好了,快看你的博客!”

  去往梨園之聲總部辦公室的路上,潘玉正美滋滋的看了一會兒《梨花頌》還在持續上漲的下載量,然后習慣性點開程小樓的博客看看粉絲又漲了多少時,忽然看到博客評論區里多出了幾十條抨擊程小樓和《梨花頌》的評論,最讓潘玉氣憤的是這些評論點贊和轉發全都超過了1000條。

  “怎么了,我看看。”

  程小樓接過手機看了會兒,臉色也一點點沉了下來。

  潘玉一臉凝重的指著第一條評論沉聲說道:“你看點贊和轉發最多的第一條,《京劇藝術正在被人以嘩寵取寵的方式肆意玩弄!》,發帖的人還是官方認證的著名劇評人!”

  程小樓抿著嘴唇點了點頭,點開這條轉發和追評都超過1000條的帖子認真看了起來。

  仔仔細細的從頭看了一遍后,他的臉色越發難看了。那位著名戲評人從多個角度切入,將《梨花頌》貶的一無是處,說他是以嘩寵取寵的方式故意博眼球,肆意玩弄京劇這門傳承近千年的藝術。

  這條帖子里緊扣《梨花頌》既不是京劇,又不是歌曲這一點,被那位戲評人稱之為不戲不歌的四不像。

  看完這條帖子,程小樓又點開另外幾條轉發和追評最多的帖子依次看了一遍。

  他發現除了那名措辭最兇狠毒辣的著名戲評人之外,另外幾條帖子雖然在措辭上面要含蓄不少,但字里行間的抨擊之意卻并不遜色半分。

  除了這些發帖人在罵程小樓和《梨花頌》,帖子下面的追評也有大部分人在跟風罵他。

  甚至還有一些人直接讓他滾出梨園界,認為他的作品是玷污京劇這門高貴的藝術。

  正在程小樓準備繼續往后看評論和留言時,電話突然響了起來,他掏出手機看了一眼來電顯示,發現是雪梨打來的。

  “消息傳的還真快呢。”

  程小樓苦笑著嘟囔了一句,電話一接通果然就聽到雪梨在電話那頭焦急的關心問道:“不好了,很多戲評人和劇作家都在梨園論壇和博客上發帖抨擊你的《梨花頌》,這其中不乏一些著名戲評人和劇作家呢!”

  “我剛剛已經看到了,一些人已經把帖子轉到了我的博客評論區,沒事,你別擔心,我會處理好的,等這邊的事情定下來我就再給你打電話。”

  在電話里安撫了雪梨幾句,程小樓就掛斷電話掛順著評論區罵的最兇的那幾個DI進入對方的博客主頁。

  不看不知道,一看就連他自己都不禁被嚇了一跳。

  那位發了條題目為《京劇藝術正在被人以嘩寵取寵的方式肆意玩弄!》這條帖子的影評人名叫楊威,博客粉絲700多萬,是梨園界非常著名的戲評人。

  另外幾個抨擊他的人也都不是無名之輩,博客粉絲全都超過了百萬。

  在眾多抨擊他的人當中,甚至還有一位在梨園界德高望重的老劇作家,此人雖然沒有創作幾出很紅的戲,但他的輩分和年紀就連國內很多頂尖劇作大家見了都得客客氣氣的執晚輩禮。

  “九兒,我猜肯定是有人眼紅你突然躥紅,所以才故意在背后耍陰招!早沒人罵,晚沒人罵,這么多什么戲評人劇作家突然同時鉆了出來,這也太巧了吧。”

  潘玉氣憤的摸了一把頭頂的臉譜紋身,咬牙切齒的低聲罵道。

  “有沒有人在背后推波助瀾其實不重要,該來的遲早都會來,六哥你還記得我去皇家京劇大學參加特招考試么,那次將《梨花頌》作為第三輪考試的展示劇目就在現場遭到了一些主考官的批評,正式將這出戲推出來又怎么可能沒人跳出來抨擊指責。”

  程小樓輕輕吸了口氣,退出博客把手機遞給潘玉有些頭疼的揉了揉太陽穴繼續說道:“只是那些黑子跳出來的也太早了,這倒是有些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梨花頌》是一首典型的京歌作品,對這個世界來說本就是一種從未出現過的全新藝術表現形式。

  任何一種新藝術的誕生,在初期都會遭到質疑和抨擊,這是雷打不動的慣例。

  就好比京劇誕生之初,同樣被很多人罵的一文不值,批的一無是處。

  京歌本就是加上了京劇音樂元素的歌曲,是對京劇改良與創新的一種嘗試,同時也是對現代歌曲的充實與豐富。

  跟嚴肅的京劇相比,京歌實際上更符合年青一代的審美,傳唱度也會更加廣泛。

  程小樓之所以將京歌《梨花頌》作為第一首正式進入華國梨園界的作品,其實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被人質疑和抨擊,也在他的意料之內。

  “那現在我們該怎么辦?”

  潘玉抬起手腕看了一眼時間,發現已經快一點五十了,距離跟梨園之聲運營部總監秦牧云約好的時間只剩下不到四十分鐘,這個時候他最擔心秦牧云也看到了網上那些對程小樓和《梨花頌》的抨擊質疑帖子,怕他會臨時改變主意。

  “既然事情已經發生了,我們這會兒著急也沒用,索性順其自然吧,我也想看看圈里圈外對京劇創新和發展到底是個什么態度。”

  程小樓認真想了想,決定暫時什么也不做,安靜的做個旁觀者。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這個時候有人跳出來抨擊質疑他其實也不見得就是壞事,或許罵的越兇抨擊的越厲害,他和《梨花頌》給眾人留下的印象才會越深刻。

  “梨園行可不是所謂戲評人和個別老前輩的領地,千千萬萬的戲迷才是這個圈子里真正的主人。六哥,你看看《梨花頌》在梨園之聲上的下載量還在繼續漲沒有?”

  不到24個小時下載量就突破了500萬大關,再次刷新了梨園之聲新人榜的記錄。

  其實這就已經說明了戲迷們對《梨花頌》這首作品的喜愛,那些著名戲評人和個別梨園前輩的抨擊質疑真的還重要嗎?

  任何一種藝術形式,任何一首作品,最終都會面向市場,面向觀眾。

  市場和觀眾,其實才是真正的試金石。

  一切被市場和觀眾拋棄的作品和藝術形式,都已經不再符合當下的潮流和審美,只能逐漸淹沒在歷史的洪流當中。

  比如說曾經風靡一時的舞龍、舞獅,源于春秋戰國時期的打鐵花。

  甚至于唐詩宋詞現在又有幾人在繼續創作?

  我們能做的不過是學習、背誦、傳承罷了。

  詩歌從“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發展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再到“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傳承到當代已然變成了“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這何嘗不是一種傳承,一種創新,一種順應歷史發展軌跡符合當代審美的變革?

  在程小樓看來,京劇藝術同樣如此,同樣需要創新、發展、傳承!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