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299章 封王

  陸遜最終并沒有能勸阻孫權派兵出海。

  但同樣的,孫權在另一方面作了讓步:盡快立后。

  這兩件事,看起來沒有什么關系。

  但在本質上是同一件事。

  孫權派兵出海是為了尋仙問道。

  陸遜勸諫立后是為了肅清后宮,讓后宮諸夫人皆安本位,不得媚惑陛下行那所謂的什么修仙之事。

  有了后宮之主,才能內宮外朝同力,力勸陛下莫要學秦皇漢武晚年之舉。

  這本是吳國君臣之間的博弈。

  但壞就壞在,所有人都沒有意識到,潘夫人和全公主的加入,讓這件事情產生了一個巨大的變量。

  而全公主經過潘夫人和其姊的穿針引線,居然想要與校事府聯手。

  吳國校事府,這個曾給大吳滿朝文武,造成了巨大心理陰影,讓百官噤若寒蟬的怪物,已經蟄伏了好些年。

  潘夫人和全公主,完全不知道,自己引誘這只怪物重新抬頭,會給吳國帶來什么。

  對于全公主通過潘夫人之姊轉達的試探,校事府雖然很是意外,但呂壹卻以最快的速度,做出了反應。

  “吾等本是替陛下監察百官,然則諸臣卻是心存私欲,屢向陛下進校事府之過,群情洶洶之下,吾等不得已,這些年來,竟是不敢履責。”

  “陛下雖沒有責罰吾等,但吾等豈能因陛下的寬宏大量而忘記本職?”

  呂壹在校事府里,對著底下眾校事無比興奮地說道:

  “前番秦校事從漢國帶回馮大司馬之信,再加上吾等提醒,陛下便知陸遜久滯襄陽之害,立刻召其回京,這說明了什么?”

  呂壹猛地提高了音量:

  “這說明在陛下心里,一直未曾忘記吾等啊,一直未曾忘記交給吾等的事情啊!”

  “如今陛下愛女,全公主主動尋上我等,這就是我們的大好機會!”

  雖說校事府現在過得也不錯,通過做漢國的大吳地區大宗物資代理商,賺了個滿嘴流油。

  但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

  更別說校事府曾經在大吳朝野呼風喚雨,丞相以下,無不畏憚之。

  此中滋味,自是讓呂壹等人食髓知味,欲罷不能,念念不忘地無一日不欲復昔日權柄。

  再想起自己等人之前,幾乎得罪了滿朝文武,若非陛下需要校事府籌備錢糧,自己等人的家府,不知要被人抄了多少回。

  現在自己等人雖說家底豐厚,但如果有了權,那豈不是能有更多的錢?

  且對搜刮錢財有著豐富經驗的呂壹等人,深知有錢沒權,自己家府就是別人錢庫的道理。

  最最重要的是,陛下已經老了。

  甚至連陸遜都開始尋找靠山了——若不然,他先是勸陛下立太子,現在又著急忙火地勸陛下立王夫人為后,圖的是什么?

  萬一哪天能包容校事府的陛下不在了,被陸遜支持的太子上臺,自己等人,豈有好日子過?

  退一步說,陛下欲修仙問道,就算不能得道,但只要能得長壽,那也是極好的嘛!

  所以這一次,校事府支持全公主和潘夫人,那就是必然的選擇。

  而全公主和潘夫人,也急需在朝堂,至少也是在陛下面前,能談及朝政,乃至影響朝政的合作者。

  正所謂郎有情,妾有意。

  雙方一拍即合。

  很快,全公主以看上了織室的一批精美蜀錦為理由,向孫權請求讓人送一些到她的府上。

  孫權對此自然是有求必應。

  蜀錦對別人來說,或許是稀罕物。

  就算是吳國的權貴,若是沒有渠道,也不一定每次都能拿到滿意的貨。

  但以吳漢兩國的關系,只要他孫大帝愿意開口,相信漢國那邊,自會送最上等的蜀錦過來。

  反正虱子多了不咬人,債多了不愁。

  說句不能擺到明面上的話,拿下了襄陽,南郡那一帶,可以騰出足夠多的田地,跟漢國交換好處。

  雖說這些年來,孫權越來越老邁昏庸,但他還是明白一件事情:

  自己或許能憑借威望,壓得住底下那些擁有大量部曲私軍的軍頭和大族。

  但自己的下一代,可能就要面臨強枝弱干,臣強君弱的尷尬局面。

  為了給后人多準備些籌碼,孫大帝的想法就是:

  與其現在便宜了荊州那些軍頭和世家,為什么不讓校事府替朕把漢國給的好處收歸到宮里?

  你們這些軍頭能從中拿好處去養自家部曲,憑什么朕就不能拿這些好處來養中軍和禁軍?

  朕就算是不能剝奪了爾等部曲宗兵,但至少也能從你們嘴里多搶些錢糧。

  所以孫權這么爽快地答應馮某人的要求,把陸遜從襄陽調回建業。

  同時還默認南郡一帶改稻種桑,用以歸還季漢的外債。

  除了馮某人確實說中了孫權對陸遜的矛盾心理,同時孫權也存了另外一層意思:

  反正我也阻止不了你們這些荊州軍頭和大族中飽私囊,那我還不如干脆讓校事府光明正大地下場,替朕多拿些好處。

  蜀錦,就是其中的好處之一。

  這玩意可比大吳自己鑄的大錢還要好使得多。

  賞個一千萬錢的大泉一千,真不如賞百匹蜀錦來得讓人高興。

  發現了這個真相的孫大帝,于是開始了區別對待。

  對不想賞賜或者是不喜歡的人,他就賞摻銅的大鐵錢。

  對于親近或者喜歡的人,他就賞蜀錦毛料紅糖等等好東西。

  全公主是孫大帝的最親近之人,所以賞一些蜀錦,那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實際掌控著織室的校事府,自然是聽從詔令,精心挑選了數十匹蜀錦。

  為了表示恭敬之意,校事府的呂中書,甚至親自送貨上門。

  全公主對此自是高興非常,她借著觀看檢查蜀錦為由,與呂壹在一間偏室里密談。

  “公主之意,壹已知矣。公主不欲王夫人為后,壹又何嘗不欲潘夫人為后?”

  面對共同的目標,呂壹這個真小人倒也坦然。

  畢竟王夫人一旦被立為后,那么太子的位置,就會進一步鞏固。

  那么陛下百年之后,上面坐的是被陸遜等人支持登基的未來皇帝,下面坐的是校事府曾往死里得罪而又有從龍之功的陸遜等一眾大臣。

  校事府被清算那是必然,下場堪憂。

  “實不相瞞,壹認為公主所言甚是,陛下雖迫于形勢,答應陸伯言等人立后,但皇后并非王夫人不可。”

  作為幸進的小人,呂壹深知孫權的性格。

  知其能屈身忍辱,然性多嫌忌,果于殺戮。

  更兼陸伯言以臣子之身,領群臣叩闕,雖然陛下表面答應所請,實則心里恐已深惡之。

  全公主大喜:

  “沒想到呂中書竟是與予所想一樣。”

  她頓了一頓,然后面有希冀看向呂壹:

  “那呂中書以為,吾等當如何應對才是?”

  可惜她只是個公主,不能直接參與朝中之事。

  故而她面對這等朝堂之爭,頗有些插不進手的無力感。

  呂壹就不一樣了。

  雖然處理朝堂大事他不在行,但他處理過的朝堂大臣,不知有幾何。

  更兼校事府最早的時候,本就用來監察百官。

  通過操縱一些朝中之事,來達成自己的目的,那是相當地熟練。

  陸遜帶人叩闕,同時百官上書,請求立后這種大事,呂壹自然也是一直在暗中密切關注。

  此時聽得全公主垂詢,早就有所考慮的他回答道:

  “公主眼下所欲者,不外乎想要阻止王夫人登后位,而欲阻止王夫人,就需要知曉陛下心中的真實想法,對也不對?”

  全公主連連點頭:“然也!”

  呂壹笑道:

  “若是換作他人,敢問壹如何揣摩陛下圣心,壹早已執之告于陛下。”

  “但公主乃是陛下親女,又受陛下所喜,欲知陛下之心,乃是為人子女,欲為父母解憂耳,臣自不敢不從命。”

  全公主一聽,頓時就是喜笑顏開,連連點頭:

  “沒錯沒錯,正是如此。”

  呂壹這才接著說道:

  “陛下圣心,實非臣下所能揣摩,壹性粗陋,一愚之見,只盼公主莫嫌污耳。”

  全公主急切地說道:

  “還請呂中書快說才是。”

  呂壹點頭,說道:

  “昔前太子鎮守武昌里,丞相(即顧雍)欲請立二皇子(即孫慮)為王,陛下拒之,此可謂圣心不可揣也。”

  “后尚書仆射與丞相商議,繼續上書陛下,言二皇子可為鎮軍大將軍,出守一方,以光大業,力勸陛下,陛下這才允許。”

  全公主聞言,就是一愣,不知道這呂壹說這個話,究竟是個什么意思。

  呂壹也不解釋,意味深長地對全公主說道:

  “如今陛下既新立太子,上大將軍又上疏立后,唯有諸皇子,按禮制,本應封王,為國之腹心爪牙。”

  “然則太子為諸皇子長,不為弟謀;上大將軍為國之柱梁,只顧附勢。”

  “全公主既是陛下長女,又是諸皇子長姊,當為陛下補陋漏,為諸弟仗言才是啊!”

  全公主聽到這里,更是有些稀里糊涂:

  諸皇子封王,與立后又有什么關系?

  只是她又不好明問,免得露怯,只得耐心繼續聽下去。

  呂壹看到她還是沒有反應過來,于是又再次提起了前太子孫登:

  “昔前太子鎮守武昌,二皇子甫一成年,就須得外守一方。后鎮軍大將軍在半州病亡,陛下為之降損,悲痛難食,前太子晝夜兼行,前來安慰勸諫。”

  “后住十余日,陛下欲遣其西還,前太子深自陳乞,以久離定省,子道有闕為由,又陳陸遜忠勤,無所顧憂,懇請留下,陛下這才讓前太子留在建業。”

  全公主的呼吸頓時就是微微一滯。

  她隱隱間似乎抓到了什么。

  呂壹語重心長地說道:

  “公主啊,前太子深受陛下寵信,又受百官愛戴,猶不得不盡其心思,也要留在陛下身邊,何也?遠近有親疏是也!”

  全公主忍不住地請教道:“先生是說……”

  呂壹放低了聲音:“諸皇子封王,賞賜最重,留在陛下身邊最近者,便是陛下最喜愛者是也。”

  全公主猛地醒悟過來!

  呂壹根本就不是在說立后之事,他根本就是欲支持別的皇子與太子爭位!

  這可是奪嫡!

  “公主,王夫人所仰仗者,乃是太子。就算吾等能阻止她一時,難道待太子登基,我們還能阻止天子呼之為太后?”

  呂壹眼中閃著陰冷的光,道出了這一場宮斗對手的本質。

  校事府權勢最煊赫的時候,他連前太子孫登都曾圖謀過。

  何況如今宮內有潘夫人,宮外有全公主,對手還是一個初入東宮位,腳跟未穩的太子?

  最重要的是,陛下在立后一事上的曖昧態度,給了呂壹一個大膽的想法。

  陛下心里其實早就對上大將軍有所不滿。

  上大將軍勸立三皇子為太子……

  上大將軍又勸立太子之母王夫人為皇后……

  可是陛下對立王夫人為皇后一事不置可否……

  那么是不是可以說,陛下對太子,其實也沒有那么滿意?

  與其治標,不如治本!

  看到全公主仍在猶豫,臉上有驚懼不定的神色,呂壹安慰道:

  “公主,其實在此事中,你僅僅是給陛下補漏的好女兒,給諸皇子仗言的好阿姊,何懼之有?”

  “吾等只須靜觀后效,再順陛下心意行事即可,無憂也!”

  全公主一聽,這才恍然:

  對啊,諸弟封王,本就是禮制,誰也挑不出毛病。事成之后,若是有人有能力挑戰太子之位,那也是太子的麻煩,與我何干?

  同時她提出最后一個問題:

  “可是按禮,皇子封王就國,多是在成年之后,如今諸皇子中,只有四弟符合,當如何?”

  呂壹不以為意:

  “公主,此等大事,豈能說是一蹴而就?當徐徐圖之。”

  “且若是陛下中意某一位皇子,難道四皇子封王,就不能以其他理由賞賜剩下的皇子?由此說不得就可看出些許端倪。”

  全公主深以為然。

  季漢延熙五年,吳國赤烏五年,八月。

  大都督全琮帶頭上疏,建議封諸皇子王爵,孫權以天下尚未安定,不宜尊寵妃妾皇子為由拒絕。

  然全琮不氣餒,繼續上疏,只言按禮制,就算陛下不冊封所有皇子,亦應當封成年皇子為王,以正國本。

  孫權這才同意立四子孫霸為魯王。

  然后孫權接下來的舉動,給了全公主及呂壹等人,一個在夢里都笑醒的大驚喜:

  魯王初拜,猶與太子同宮室,禮秩未分。

  意思就是孫和孫霸雖各為太子和魯王,卻沒有禮儀上的上下之分,在同一宮室中飲食起居,沒有什么區別。

  也就是說,魯王與太子是平起平坐的。

  全公主和呂壹在幕后偷笑,吳國朝中群臣卻是炸了鍋。

  時任尚書仆射的是儀,同時兼任魯王傅,第一個跳了出來,他給孫權上疏道:

  臣竊以魯王天挺懿德,兼資文武。當今之世,宜鎮四方,為國藩輔。宣揚德美,廣耀威靈,乃國家之良規,海內所瞻望。

  意思就是魯王很牛逼,文武全才,陛下應當派他去鎮守四方,做國家的藩輔。

  表面上是贊揚魯王,實則意思卻是讓他快點滾出建業,不要再賴在京城。

  魯王傅的反手就是一個背刺,當場就刺得魯王孫霸差點吐血。

  剛被封王的喜悅,頓時就消失得無影無蹤。

  老子好好地呆在宮中,又沒有礙著誰,你讓我滾出京城?

  再說了,你可是魯王傅!

  你不站在寡人這邊,居然要趕我離開建業?

  幾個意思!

  孫霸之母,歷史有所爭論,有說是王夫人,有說是謝姬。

  這里取謝姬為母。

  (本章完)

  請:wap.ishuquge.org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