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651 歸京

  張巒在心底嘆了口氣。

  什么叫風水輪流轉,他今日算是切身體會到了。

  可……他想吃桃花釀,蒼千戶能使喚兒子去贏,但如今他三個兒子都不在家中,他無人可使啊……

  然而,面上也只能笑著說道:“待犬子歸家之后,便叫他去碰一碰運氣,若是僥幸贏回一壇,再邀諸位同嘗。”

  “怎么,池兒還未回京嗎?”劉大人忙問道。

  其他幾位大人暗暗看向他——說好了今日要多晾一晾張賢弟,怎么偏偏劉大人這么快就繃不住了?

  張巒連忙順著劉健的話往下答道:“倒還不曾回來,原來只道是三五日便歸京,如今算一算,前后倒是有六七日了。”

  咳,雖說借著池兒的事情來吊住劉大人這個話茬,有些不地道,但眼下這是他唯一的救命稻草。

  “可有傳信回來?”劉大人語氣關切地道:“池兒向來是言出必行的,既說定三五日歸家,定也不會無故在外逗留才是——”

  別是遇到了什么麻煩吧?

  “同行的還有伯安和阿鹿,幾個孩子湊在一起,貪玩些也無可厚非。”張巒笑著說道:“兩日前也傳了信回來,這兩日也該回來了。”

  劉大人聞言,神情了然地點了頭。

  “原來如此。”

  王華和蒼斌聞言互看了一眼。

  池兒言出必行,可一加上他們的兒子……怎么就原來如此了?

  不過——

  他們做父親的,也是這么覺得的。

  恰逢此時,一名仆人行進了廳內。

  “老爺,大公子回來了。”

  張巒聞言吃茶的動作一頓,聽得廳外有腳步聲傳來,忙轉頭看去,果然見著了一道少年身影。

  少年踏入廳中,朝著自家父親和幾位大人分別行了禮。

  “怎不提早傳個信兒,也好叫下人去接著——”

  張巒愣了愣。

  這不該是他說的話才對么,為何開口的卻是劉大人?

  劉大人心底也在嘆氣。

  這一年多來,他明白了一個道理——人心一旦給了出去,是很難再收回來的。

  管不住自己這顆心的劉大人望著面前處處出眾的年輕人,遂生出了破罐子破摔的覺悟來。

  哎,就這么著吧。

  “也算不上是出遠門,不過離家數日上一炷香罷了,倒是不值當那般興師動眾。”

  張秋池笑著答罷,適才又問道:“晚輩回來時聽聞劉伯父被任命為了欽差大臣,前往泰安州主持災后事宜,不知伯父怎還未曾動身?”

  “賑災物資已經先行了一步,戶部近日來尚有些要緊的公務需我料理,又因泰山災情亦稱不上十分緊急,如今有泰安知府穩固局面,皇上便準允我遲幾日出京——不過,明日一早也就要動身了。”劉大人語氣慈和帶著笑意。

  張秋池這才了然點頭。

  而后,幾位大人就他此次出門之事,先后出言詢問關切了一番。

  張秋池強忍撒謊的不適,看似認真地一一答了。

  張巒暗暗皺眉。

  他的兒子回來了,難道王大人和蒼千戶家的會沒回來么?——怎么這二人還賴著不走,早些回去關心關心自家兒子不好嗎?

  又靜靜觀察了片刻,張巒遂絕望地意識到,對方確實沒有離去的打算。

  看來今日是鐵了心要讓他不好過。

  偏偏此時,自家兒子也要走了。

  晚輩出門數日,歸家時先見過長輩,再回去更衣休息乃是規矩之中的事情。

  可張巒卻笑著道:“待更衣罷,再來說話就是。”

  畢竟二弟去了書院,他眼下就指望著池兒來替他轉移一下來自幾位大人的壓力了。

  張秋池恭儒地應了下來,遂離了花廳而去。

  而他剛走沒多久,王守仁和蒼鹿就帶著仆人上門來了——

  “聽說父親在張伯父這里,兒子就尋來了。”王守仁在自家父親身邊坐了下來。

  畢竟父親不在家,他也是斷然不可能獨自留在家中由妹妹折磨的。

  蒼鹿也被仆人扶著坐下。

  蒼斌見兒子精神頗好,且短短時日人似乎也略胖了些,臉上便也掛上了淡淡笑意。

  隨口就問道:“怎今日才回來?泰山地動之事,莫非你們還不曾聽聞嗎?”

  說是泰山地動之事,自然也囊括了不宜過分直言的宮中風波。

  而阿鹿幾人,向來與太子也有幾分私交,若聽聞了此事,按理來說該盡快趕回京中才是。

  便是不談私交,單說阿鹿和伯安那等性子,不回來湊熱鬧似乎也說不過去。

  “原本正要趕回來的,因途中救下了一名被拍花子的所拐的男童,得知他乃青河縣人士,又見他年幼,兒子幾人便親自將人送回了家中。”阿鹿語氣從容地答著:“一來一回,因此才晚了幾日。”

  “竟有此事?”蒼斌有些驚訝。

  出一趟門,還行俠仗義上了?

  那邊王守仁也點了頭,并將前后救人的細節又說了一遍。

  而這些細節,無一處不彰顯著幾名當事人的機智果敢與沉穩。

  蒼鹿在心底滿意點頭。

  這是他和伯安及張大哥認真商量,經過多番修改補充之后決定下來的說辭,此時擺出來,果然是天衣無縫啊。

  且貴在功勞均分——咳,雖然這功勞原本是并不存在的。

  而哪怕張大哥再三表示不必算他一份,可他和伯安做事也是有原則的,因此還是將張大哥加上了。

  張秋池折返時,正聽到幾位大人的夸贊之辭。

  少年人的腳步頓時說不出的沉重。

  說謊已經讓他良心不安,眼下還要因這謊話接受夸贊……

  當日晌午,王華等人皆留在了張家吃酒。

  宴后又要坐下吃茶時,王守仁和蒼鹿尋了藉口與張秋池先一步離開了花廳。

  幾人去了張秋池院中。

  不多時,張眉壽便被喊了過來。

  四人圍坐在桌邊說起了話,阿荔守在堂外望風。

  “……起初抵達泰山之時,并未能尋到于叔,因此只按著原本定下的計劃行了事。”張秋池低聲講道。

  張眉壽道:“無妨,好在也并無沖突之處。”

  “沒想到殿下早有對策……”王守仁的語氣忽然有幾分感慨。

  這一路,他也聽到了許多傳言——但他清楚,殿下此番在這場風波中能化險為夷,靠得可不是‘泰山顯靈’。

  殿下不愧是殿下。

  只是……怎么偏偏就盯上了他家蓁蓁呢?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