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三十三章 預賽開始

  此刻的吳斌已經坐在了開往向海中學的大巴上,那里正是這次物理競賽的比賽場地。

  大巴上包括吳斌在內一共有十個參賽學生,而這會兒,拿著書一個人坐倆位置的吳斌顯的有些被孤立了。

  不過這也正常,另外九個人中,要說和吳斌最熟的就屬張丘了,但兩人最拿得出手的關系也就是在同一個班級做同學,哦,還一起做過值日而已。

  但張丘和另外四個高三生那都可是老交情了,從高一開始就一起參加競賽,咬著牙一路堅持到現在的,那是絕對的戰友情。

  剩下四個,倆是高一的,估計是去練練兵,自然坐在了一起,另外倆高二的,也算是初步建立了戰友之情,這會兒正聊著這次大概率會出什么考題。

  “緊張嗎?”

  看吳斌一個人坐著,畢萬青便坐在到他旁邊的位置上問。

  “還好,兩位老師都對我這么有信心,我還有什么好緊張的。”吳斌合上書,回答道。

  畢萬青聽完笑了笑:“你這邏輯倒也有點道理,那你通過預賽后的計劃,都做好了嗎?”

  “恩,我爭取在一周內就把其他科目都補上,反正在各科老師那都能有交代是沒什么問題。”

  學習計劃吳斌基本都已經安排好了,按他現在的進度來說,完成難度不大,而且這次物理競賽通過后,他的經驗差不多也夠升級了,到時候新的天賦點還能讓他的學習速度進一步提升。

  當然,如果能再來一次抽獎就更完美了。

  “你這自信勁還真是……跟我年輕時挺像。”

  說完師生兩人都笑了起來。

  師生兩人聊天中,大巴很快到了目的地,停在了向海中學的門口,所有人陸陸續續下車后,畢萬青最后強調了一邊競賽事宜,便帶著眾人進入了學校。

  接著根據工作人員的指示,吳斌很快就找到了屬于自己的教室,而且巧合的是,張丘就坐在他不遠處。

  “加油。”

  兩人互相鼓勵了一句之后坐了下來。

  接著就是聽監考老師宣讀各種考場紀律,以及發下卷子。

  卷子一入手,吳斌便掃了一遍卷子上的題目,最后得出的結論是。

  ‘funny’

  掃完題目的吳斌能看出這張卷子上的題兩極分化非常厲害,選擇題中五道里有四道是“稍微有點高中物理基礎的人就能答出來的。”

  第一題是物理常識題,第二題是熱學的一道簡單熱交換,第三題……這特么是語文題吧?

  第四題,考的是光強,算是超出了高中范圍,沒學過估計難度就有點大,但學過的話,就是小意思了。

  唯一有難度的事第五題,由于橢圓軌道帶來了一些計算困難和思維難度有點折磨人,但對吳斌來說還行,搞腦子的題目,他在一番苦練后還挺擅長的。

  接著是填空題,一道是簡諧振動,用的是經典模型,用簡振動力學方程就能輕松答出來。

  另外兩道填空考的是光學,一個副光軸和一個楊氏雙縫,都是光學里的基礎知識。

  到這,真的沒有什么特別刺激的題,最后是大題,上手的幾題都不算太難。

  其中電學兩道,一道是轉線圈,基礎中的基礎了,另一道是霍爾系數的計算,題目的類型吳斌倒還真沒見過,但也不算太難,幾個麻煩的運算用計算器敲出來很快就搞定。

  但最后的壓軸力學題,那真是畫風突變,也就是吳斌覺得卷子里難度最兩極分化的一題。

  題目是這樣的。

  一質量為m=3000kg的人造衛星在離地面的高度為H=180km的高空繞地球作圓周運動,那里的重力加速度g=9.3m·s負2平方由于受到空氣阻力的作用,在一年時間內,人造衛星的高度要下降ΔH=0.50km.已知物體在密度為ρ的流體中以速度v運動時受到的阻力F可表示為F=2分之1pACv²,式中A是物體的最大橫截面積,C是拖曳系數,與物體的形狀有關.當衛星在高空中運行時,可以認為衛星的拖曳系數C=1,取衛星的最大橫截面積A=6.0m².已知地球的半徑為R0=6400km.試由以上數據估算衛星所在處的大氣密度。

  這是一道有關萬有引力的壓軸題,要求自然是用題目所給數據估算衛星周圍的大氣密度。

  但這道題,其實可以算撞在吳斌的槍口上了,這道題的難點吳斌看的出是要考生找到正確的突出要素,忽略次要因素,進而進行合理的估算,也就是讀題能力,也就是抽象思維能力能發揮出最大能量的戰場!

  而這個突出要素指的是什么呢。

  由于題設要求估算衛星所在處的大氣密度,由F=12pACv²知,要求p。

  那就是是找F與v的關系,所以很明顯,這是一道功能轉化的問題。

  有了解題思路之后,那就輕松了,公式啊!列就是了!

解:設1年前后衛星的速度分別為v1、v2,根據萬有引力定律和牛頓定律有  GR1²分之Mm=R1分之v1²,(R1=R0+H)(1)

  GR2²分之Mm=mR2分之v2²(R2=R0+H-ΔH)(2)

  思路有了,公式列了,剩下的推就是了,不過里面涉及的力學知識相當多,過程相當不容易。

  解完之后吳斌長出一口氣。

  ‘你妹的,坑真多,微積分沒學還是苦啊,不然題里的力F是變力,是能用微積分來解的。’

  ‘不過也有可能是坑,反正我解出來就行了。’

  放松一下后吳斌朝周圍看了眼,發現本來滿滿當當的教室竟然已經走了不少人了。

  ‘我擦嘞???競賽選手恐怖如斯?這題目挺有難度的啊,一個個都做這么快嗎?這是預賽對他們沒難度的意思?’

  ‘看來復賽高手云集啊。’

  想完吳斌又看向張丘的方向,發現他倒是還在,而且不停地用筆在撓頭,一副難受到不行的樣子。

  ‘估摸著也解到最后一題了,阿彌陀佛,加油吧。’

  本來吳斌想著也交卷算了,但一想到自己這一早交卷不是給張丘壓力嘛,想想還算了,反正也不差這點時間,再試試用別的方法來解兩道電學題好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