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566章 悲劇來源

第566章悲劇來源  悲劇來源就隱藏在那個小筐里。

  那個筐子雖然不大,但是裝一個人的腦袋還是綽綽有余的。

  這個適用程度,非常廣泛!

  人只要不是患了大頭癥,而且還沒有痊愈,每個人的腦袋都能裝進去。

  絕對不用削足適履,嗯,不用削頭適筐。

  那個隱藏在小筐子里關鍵的設施是什么呢?

  說來實際也沒有什么奧秘。

  在筐子里面靠近桿頂的部位,就是綁著一個倒鉤,鉤的內徑大概有小雞蛋粗細,可以把長了柿子的樹枝鉤住。

  這個倒鉤是這個摘柿桿的關鍵部件,專門是用來鉤住長柿子的那些樹枝的。

  摘柿子的時候,如果不把柿子逮住,光是裝進筐里是沒有用的。

  怎么裝進去,還會怎么出來。

  用那個隱藏在小筐里的鉤子,直接鉤住每個柿子后面的那個小枝,那它前面的柿子就再也跑不掉了。

  在逮住柿子,它就掙脫不開了的時候,現在就需要關鍵技術了。

  這關鍵的技術,就是套牢柿子后,來一個九十度旋轉!

  如果你的技術要領正確,勁頭用得合宜,那么那個長柿子的小枝子,就會咔嚓一聲,如同腦袋被刀斬了一樣折斷。

  這樣,那條短枝,就會帶著那顆柿子,從整條樹枝上脫落下來,落進筐里。

  這個時候的要領,就是不能讓柿子掉出筐子,否則就前功盡棄了。

  因為柿子一旦從樹上自由落體般摔在地上,尤其是從那個高度,就會被摔碎,不堪銷售了。

  既然適用了摘柿桿,就說明是在高樹頂端上,肯定離地面想到高,起碼兩三丈的高度是有了。

  不讓柿子從筐子里掉落,最關鍵得技術就是當柿子落進筐子以后,筐口要保持向上。

  這就是整根摘柿桿還有一筐柿子,都要保持在一個穩定向上得位置,不能隨便晃動。

  最基本的要求,還是摘柿子的人要有最基本得手勁兒。

  還有,這些都是單手活兒,對手勁兒的要求難免更高。

  人只有兩只手,一只手專門操桿,另一只手要負責其它所有事項。

  比如,要保證自己的安全。

  所以,摘柿子的高手,基本要求就是穩、準、狠,對準目標,準確套住,狠勁一扭,接柿入筐,每個環節都不能出現差錯。

  除此以外,視力要好,要能一眼看到要摘的柿子在哪里,才能眼到手到,信手牽來。

  否則,哪里能發現隱藏在枝丫樹葉中的柿子。

  手勁也要大,高高的桿子舉起來就有一定的重量。

  每逢摘柿子的時候,還要在最頂端操作,那個力量是成倍的需要。

  還有就是一筐的柿子,到了最后,起碼也有十幾斤。

  如果手勁小的話,就需要摘一個柿子先要運送回來,然后再把桿子重新送到高處,哪得多費時間啊。

  真正的高手都是在那里連續作業,最好的能手據說可以搞一個高速度三十連摘。

  那種神乎其技的水平,絕對可以媲美三十枚連珠箭一氣呵成接連快射,而且箭箭射中靶心。

  每逢收獲柿子季節,有不少游人慕名而來,就是要一堵摘柿子高手的表演。

  那個時候,這些高手手持高桿,飛身在柿子樹中間穿梭而行,手中的高桿飛快揮出,金黃色的柿子應聲落筐,攝像機的快門咔咔作響,觀眾的掌聲如同山呼海嘯。

  那風采,那氣派,甚至超過那些文藝明星搞的什么專場演出。

  尤其是最近幾年,幾個村把摘柿子文化刻意做大,把那些演藝界的明星也請了過來。

  還美其名曰——柿子節。

  過節的日子里,那可真是人聲鼎沸,喧鬧非凡。

  這邊廂身懷絕藝的老農民摘柿子大顯身手,那邊廂演藝大伽歌舞升平慶祝柿子大豐收。

  幾經折騰,摘柿子這項農活竟然成了一種藝術,名聲傳到了東瀛島國,甚至美利堅合眾國。

  因為這兩個國家也盛產柿子,可惜的是他們都是機器摘柿子,再高的柿子樹也是一座塔吊一樣的收割機開上去,一掃而光。

  所以他們看了中華上國的摘柿子絕技表演以后,心中切慕,專門派人來學習。

  目前正在張羅要搞一場摘柿子國際比賽。

  本來還有人主張摘柿子要加入國際奧林匹克運動會,成為一個充滿活力,吸引各國農民子弟踴躍參加的項目。

  可是后來那些進行可行性研究的技術專家們發現,各種農活類似技術比比皆是!

  摘柿子只是其中一項,而且其技術要求并不是特別高,也就中等水平而已。

  有了這個發現以后,他們就覺得與其參加奧運會,去參加一二個項目,還要受各種限制,難免削足適履,倒不如自己搞!

  就是搞一個全農業技術項目運動會,都是農民兄弟參加。

  屆時各路農家子弟一邊比賽技術,一邊品嘗各種農產品,自得其樂,其樂無窮。

  可是今天,這些高手不摘柿子,要摘人了!

  他們的套桿一片飛舞,頃刻之間,就臨到那些跳墻的人頭上!

  目標都是那些人的腦袋。

  可是這里有一個問題,連著腦袋的脖子很粗,最細的也比連著柿子的那個樹枝粗,那個摘柿子的倒鉤不夠大,不能把脖子套進去。

  不能套脖子,就不能如同摘柿子那樣摘腦袋!

  不過,農民的智慧是無窮的,因為他們面對的是所有大自然景象,所謂一物降一物,在他們這里得以全面體現。

  這個脖子粗的問題瞬間得到解決,甚至絲毫沒有影響他們行云流水一般的摘柿子技術發揮!

  脖子粗不是嗎?你總不能渾身上下都是脖子!

  如果那樣,你就不是人,而是蛇!

  于是,所有那些被摘柿桿光顧的人脖子都安然無恙!

  不過,其它部位就遭殃了,顯然那些部位都是為脖子擋槍的。

  最先中招的一個人很是機靈,他在跳躍過程中一個側身,以為躲過了面前飛舞不知道什么東西的套桿。

  可是,突然耳朵劇烈地疼痛起來!

  原來摘柿桿的倒鉤趁他側臉的時候,見縫扎針,進入了他的耳朵!

  這一鉤長驅直入,進入他的耳朵中部,將他的耳朵從內耳開端牢牢鉤住。

  這一招如雷貫耳,頓時讓他呆若木雞,原來活躍的身姿,再也不敢動彈了。

  然后,他就如同被栓住鼻子的牤牛一樣,乖乖的被那個摘柿子高手給牽走了。

  第二個中招的是一個比較木訥的家伙,或者說膽子比較正。

  他對面前的套桿不屑一顧,明知眼前有東西,還在那里我行我素地繼續上升。

  當然也有可能是根本就來不及躲避。

  不管原因如何,反正效果是一樣的。

  他的鼻子被一鉤鉤個正著!

  牛的鼻子一被制住,在兇的牛也給變的乖乖聽話,因為牛鼻子特別敏感,它不得不老老實實。

  人的鼻子也同樣敏感,所以被鉤住鼻子的那位老兄,原本是橫行無忌的,現在也變成了一只乖順的小貓。

  不老實不行啊,鼻子在別人的手里,愛尚小說捏扁揉圓的權力都在他手里掌握。

  幾乎就在同一時刻,第三個倒霉蛋也中了招!

  他被倒鉤鉤上了嘴巴!

  原來他忙中出錯,看到了前面兩個同伴被釣了魚,也不知是大驚而呼,還是想提醒別人被上鉤,就是想來一句。

  這似乎也是人之常情,不是什么大錯。

  可是,這個場合不對。

  結果,這老兄一個字還沒有出來,自己就上了鉤了。

  話沒出口,鉤卻進了口。

  也是那個掌管套桿的人蔫壞。

  他本來可以鉤別處的,但是既然你張口配合,我就不客氣,來個就坎騎驢。

  嘴那個地方有比較容易鉤,因為面積比較大,我就偷了懶,圖個方便就是。

  這對他來說,只是圖了個方便。

  可是對那個被鉤的人來說,這就是一個終生難忘的額深刻教訓。

  這個教訓刻骨銘心地讓他認識到,什么叫禍從口出。

  從此以后,三緘其口,就成了他的座右銘。

  操桿高手紛紛出手,跳上來上鉤的人紛紛被鉤,中間過程不超過三秒,六十人的跳墻第一波人,全部中鉤。

  此時此刻,空中在那么一瞬間,出現了六十人齊齊高掛空中的動人景象。

  不是感動別人讓別人動,而是那些被釣人都在動,他們大概是這樣的姿勢很不舒服,都是竭盡全力,想換個比較舒服的姿勢。

  這個瞬間雖然在現場沒有攝影師拍攝下來,但是兩個地方卻留下了他們難以磨滅的影像。

  一個當然是百里良騮和武凌霜正在觀看的監測系統。

  另一個就是文人異馨的小師妹——弱柳隨身攜帶卻不知道藏身何處的全息影音系統里。

  她可是隨軍記者,一直跑在第一線的。

  這種難得一見的景色沒有保持多久,也就是留下排列整齊的隊形以后后,瞬間就崩潰了。

  崩潰的原因因為這些人都是人,不是柿子。

  二者的重大不同在于人比柿子重得多。

  即使那些鉤鉤都經得住,那些被掛的人的被鉤部位卻沒有那么結實,即使有些人的臉皮很厚。

  那也只是相對而言,在絕對的重量面前,臉皮再厚也不頂勁兒,還是落個脆敗的結局!

  本來就經不住,再加上被鉤的人都在極力掙扎,力圖擺脫被鉤狀態。

  很快他們的被鉤部位就被拉豁了一個口子。

  不管是耳朵、鼻子、還是嘴巴,甚至是眼皮。

  下一秒,這些人都如同餃子下鍋,噼里啪啦掉在地上。

  雖然沒有人致命,但是身體的創傷、心靈的驚悸,都讓他們喪失了戰斗力。

  看得督戰的赫連云天也是膽顫,而且也是很無語。

  其實,他真的不想和鮮于靚顏打,他追她的時候,就是想找個機會和他協商一下,兩家別鬧僵,畢竟以前大家都是一個戰壕的戰友。

  可是他沒有想到,自己棋差一步,速度上也差了一步,沒有追上她,協商和解也就成了泡影。

  再加上為了避免別人的誤解,認為兩家有勾結,他不得不馬上采取攻擊措施。

  其實這個還真要怪他思慮不周。

  他追人的時候,用的是慣常的勁兒頭,因為他預期鮮于靚顏的速度也是按他對她以往的速度的了解為基礎。

  殊不知,人在危機時刻,會爆發出高于正常的水平!

  想那鮮于靚顏面臨生命危機,哪能不拼命地跑?

  因此,她就有了超水平的發揮。

  可是,赫連云天還在那里按部就班,當然你就必然棋差一著,落后一步,只能落在后面吃塵土。

  人沒有追到,倉促圍城又沒有周到的計劃和布置,所以雖然時間上咬的很緊,措施上就不夠有力。

  同時,他心里根本就沒有魚死網破的決心。

  可是鮮于靚顏就不同了。

  她是被迫迎戰的一方,她哪里去確切知道進攻一方的想法?

  萬一對方下了狠心自己還以為大事,掉以輕心,那么,一招應對不當,就會萬劫不復,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因此,她別無它法,只有上最狠辣的手段!

  可是,事有湊巧,赫連云天就是存了網開一面的心。

  他真的沒有想到,這個丫頭如此狠辣,竟然想出這么一個笨招,打殘了我最精銳的六十人攻城特戰隊。

  雖然沒有死人,沒有到達最后不可收拾的地步,但是無疑裂痕無限擴大,再想協商更加困難了。

  他那里還沒有想完,第二波打擊已經降臨。

  這次是針對手扶拖拉機小平臺上的那些勇士。

  他們現在一個個都掄圓了十字鎬,奮發努力地在那里刨墻!

  大概是一開始的血氣方剛,還有對這項前所未有的挖別人墻角的新鮮感,他們的進度相當神速。

  以至于這么短的時間之內,人人都有了一個值得為之驕傲的成果。

  現在在他們的面前,都有了一個不大不小的洞穴,雖然不是太大,卻足以容納一頭百八十斤的克郎豬。g

  當然,如有必要,他們自己鉆進去也行,可能的要求就是不要太心寬體胖,當然屁股也不能太大。

  因為他們在半路挖墻,不是當務之急,所以鮮于靚顏也沒有第一時間理他們。

  剛才解決了那些跳墻派,現在可以照顧照顧這些挖墻派了!

  相鄰小說: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