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二百八十一章 多米諾骨牌

  吳王入獄!

  天剛放亮,南外城百姓炸開了鍋,無數人奔走相告。

  吳明的威望,在三年潛移默化中,早已深入人心,尤其是自家子弟在武館修煉的百姓家,更是拖家帶口,走街串巷的打探發生了何事。

  小道消息稱,吳王草菅人命,昨夜殺入東海樓,有人說他封王之后一朝得志,夜宿翠煙樓,沒有出席武館宴會。

  如此種種,不一而足。

  若仔細推敲,不難看出,這正是儒家、雜家等勢力的手筆。

  為的便是抹黑吳明,削弱其影響力!

  所有的一切流言蜚語,在眾人匯聚真武武館前,看到影壁上貼的一首詩之后,盡皆煙消云散。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在北金妖蠻五年為質,草原的廣茂無邊,帶不走兩次離別的苦痛,就如那野草一般,每逢春季,便會復蘇。

  而今回歸故土,面對的是一次次排擠打壓,這種磋磨,正如如野草般春風吹又生,沒有止歇!

  原本是送別的詩詞,吳明只取了上闕,此時聯想之前種種,讓人感受到一股陰謀的味道!

  在某人刻意解讀下,生生曲解成了飽受冤屈的不忿、不甘與無奈!

  老百姓很單純,誰對他們好就向著誰。

  前夜的煙火龍最后成了昏君無道,讓人認為是天兆的同時,更讓人覺得那是吳明的無聲怒嘯!

  稍加推波助瀾,到處傳播春耕祭祀時春雨不足,更讓人疑神疑鬼。

  人心難測,如平靜無波的湖水中投下一顆石子,瞬間漣漪四起,稍加攪動,便會成萬丈波濤!

  而隨著一件聳人聽聞的慘事傳播開來,京城上下,無論權貴亦或百姓,無不震驚。

  禮部侍郎程府,于早朝期間,闔府上下大半中毒,死傷數十人,而且多半都是嫡系。

  其中一人,正是昨夜與與趙海濤等一同赴宴的幾名青年之一,也是程侍郎嫡子!

  報復,赤果果的報復!

  想及吳明前夜,話里話外透出的鐵血意志,朝野震動!

  堂堂大宋從三品大員,若非上早朝,沒有在家中吃早餐,恐怕此時也在毒殺之列!

  而昨夜與會之人,無不人人自危,百官上書要求嚴懲兇手。

  奈何巡捕房出動精英,最后神捕都出動,都沒有搜到任何與吳明有關的絲毫證據。

  這樣一個行事狠辣,又無所顧忌,絲毫不留轉圜余地的主兒,實在讓人坐立難安!

  “吳明,你考慮過這樣做的后果嗎?”

  一天時間過去,唯一來看望吳明的桑葉,臉上難掩疲憊,美眸中更是有濃濃的失望。

  兩年過去,本以為當年沖動的小男孩會長大,事實證明,她錯了!

  毒殺程侍郎滿門,死傷數十無辜,這就是吳明,絲毫沒有變,甚至在某種層面上可以說變本加厲!

  “葉子姐!”

  看著一向對自己關懷備至的桑葉,吳明目光出奇的平靜。

  “不要叫我姐,我沒你這種目無法紀的弟弟!”

  桑葉俏臉煞白,狠狠一跺腳,掩面而去,一滴清淚灑落地面,濺起蒙蒙沙塵!

  “哎!”

  吳明低頭輕嘆,散落的一縷發梢,很好的遮掩了目中些微波動。

  沙沙!

  只見其右手摩挲著一枚石子,細密的沙塵灑落,眨眼便成了一塊方正的指許長石板。

  桌上,已經有了四塊,相隔半寸而立。

  “紅蓮啊紅蓮,你終于成長起來了,即便有一天我離開了,也能護住他們!”

  百無聊賴中,又似有些惆悵,吳明平復心緒閉目打坐。

  “嗯?”

  吳明突然睜開眼,目中喜色微閃。

  昨日驚現龍女,狀況頻出,以至于沒有發現天門竅中的蓮燈上,原本清晰可見的裂縫,竟然彌合了些許。

  “難道說……是因為信仰亦或是眾生念力?”

  想起龍女的話,吳明揣摩許久,目露激動。

  對大多數人而言,平靜的一天很快過去了,但身陷輿論漩渦的人,盡皆夜不能寐。

  尤其是幾家朝廷大員的府邸,還有巡捕房,幾乎忙的腳跟不著地。

  前者還好,只要小心防備便可,后者則一邊要防止流言擴大,又要追查兇案,沒有一刻喘息。

  而最牽動人心的是,昨夜賈萬通揚言要請圣裁,這才是重中之重!

  一旦這件事拿到明面上,掰開了,揉碎了,細細傳播開來,必會引起軒然大波!

  朝廷怎能容忍歪門邪道,橫行京城?

  一個錦清也就罷了,又出一個誰也沒聽說過的葉家子弟,如何能堵得住天下萬民悠悠之口?

  若不給個說法,豈不是坐實了‘昏君無道’?

  而在第二天,哪怕有巡捕房四處堵漏,依舊有無數流言蜚語傳播。

  如北方走水,水漫城池,百姓受災,又如西方大火,萬里盡成赤地,接著又是南方地震,死傷無數。

  神州廣茂無邊,大宋雖是一隅之地,但也同樣縱橫億萬里,每天這種事不知凡幾。

  可偏偏在這要命的關頭,被人拿來說事,再加上說的又是事實,影響瞬間擴大了無數倍!

  緊接著中午時分,又一朝廷大員家中毒,所幸的是,之前有了防范,只是死傷了十幾人。

  但連續兩天,朝廷大員府上出了命案,根本遮掩不住,而且又是查不到絲毫線索的詭異兇案。

  “牢中陰暗潮濕,下官給殿下帶了點被褥!”

  夜晚降臨,鐵圭獨自前來,親自為吳明整理鋪蓋。

  “有勞神捕大人了!”

  吳明神色平淡的擺動著桌上的石板,已經有數十塊。

  “不敢不敢,殿下為國為民,飽受冤屈,下官都清楚,只是聊表寸心。”

  鐵圭恭謹道。

  若讓人看到,堂堂宗師如此謙卑,恐怕會驚掉一地下巴。

  但不為人知的是,這位叱咤近甲子的宗師強者,大宋神捕,真的怕了!

  一想到還在襁褓中,天賦不凡的幼子,可能被眼前的煞星盯上,鐵圭兩夜都沒敢合眼。

  如此強大的武者,眼中竟然有了血絲!

  “殿下……這是近兩天來,朝堂上發生的事情,下官怕殿下煩悶,特意準備了一份。”

  鐵圭猶豫了下,摸出一本厚厚的冊子,放在桌上。

  “鐵大人有心了,本王會記得!”

  吳明微微抬頭道。

  “呵呵,這是下官應做的,這兩天京城事務繁忙,下官就不打擾了!”

  聞聽吳明對自己的稱呼改變,鐵圭明顯松了口氣,找了個由頭退出牢房。

  “能做到神捕的位置,果然沒一個笨蛋!”

  吳明掃了眼被褥,輕笑著打開冊子。

  鐵圭沒有在吃喝上動心思,明顯是怕吳明猜忌,所以只準備了被褥。

  他卻是不知,吳明雖然稱不上百毒不侵,可一般毒物還真沒用!

  “不出所料,這兩天朝堂上為如何處置我,吵翻了天,那位宋皇……嘿!”

  隨意的翻看了下冊子,里面詳細記載了朝中大臣爭執的經過,基本可以分成三派。

  一方中立,一方要求嚴懲,一方據理力爭,因為沒有證據!

  吳明將其中所有人一一記在心頭,待回府后,再做比對,才能做出最正確的判斷。

  一夜無話,到了第三天。

  參與那夜之事的各府家中,早已人心惶惶,甚至有人打算闔家離京,暫避風頭。

  只是考慮到前兩家遇害的詭異,生怕吳明與地獄門有勾連,離京更危險,才打消了這一念頭。

  眼瞅著從天蒙蒙亮,到了日上三竿,直至夜晚降臨,全城戒備下,再也沒有命案發生,所有人無不松了口氣。

  黔驢技窮!

  可就在當權者如此想法之際,又一則聳人聽聞的情報傳播開來。

  七皇子趙海濤,于皇宮內中毒,幸虧發現及時,才轉危為安,可也丟了半條命。

  宋皇趙宇坤勃然大怒,調派京師兩大神捕徹查皇宮上下之際,又一家朝廷大員遭難。

  而正是這兩次慘案,終于被法家神捕找到了蛛絲馬跡,可仍是沒有絲毫與吳王府有關。

  只因為,他們所中之毒雖然罕見,卻并不是奇毒,而是因為中毒的方式太離奇。

  第一家最普通,府中井水下毒,第二家有了防范,卻是飯菜中毒,第三家更是先找人食用過后再吃,可仍舊中毒。

  經法家神捕追查,最后得出結論,除了第一家并無出奇外,其余二家,皆是因府外采購的食材被人下毒而釀成慘禍。

  可就算查到了食材來源,依舊無法與吳王府掛鉤,因為吳王府不做這種小本買賣。

  最離譜的是,趙海濤竟然是在偷偷臨幸宮女時中毒,只是知道的人很少罷了。

  朝中還在討論如何治罪吳明時,外界已然是滿城風雨,結合各種流言,最后赫然傳出一則令所有人不得不停下手頭工作,全力堵漏。

  邪祟橫行,天災人禍,民不聊生,亂世將至!

  在有心人推波助瀾下,不僅吳王府侍女被擄的事情傳播開來,就連被朝廷遮掩的錦清這些年犯下的兇案也被一一抖摟出來!

  前有妖孽作祟,,后有福壽洞慘禍,天塌地陷,今有春雨不足,賢王入獄。

  縱觀古往今來,王朝更迭,無不如此!

  “開始了!”

  而處于漩渦中心的吳明,好似沒事人般,輕彈桌上擺成一圈的石板,呼啦啦全部依次撞倒,最后將桌沿旁的茶杯撞倒。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