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012章 水淹靜江城

  楊璟乃城步寨赤水峒上官村北宋邵州都統楊正修后裔,自幼生活在五溪之地,隨父兄行軍打仗,熟悉山地地形,山區兵團作戰對于他來說不過是小兒科。只要他一出手,區區一些義兵武裝以何抵擋,必敗無疑。

  寧遠州土官李文卿率部投誠了明軍,可李文卿的結拜兄弟歐陽平章是個死腦筋,只認理不認人。

  李文卿也多次派人勸說歐陽歸附楊璟,開始歐陽看在曾經是兄弟的份上,客客氣氣地將使者打發回來了。

  次數多了,歐陽平章就不耐煩了,李文卿派去的使者一概拒而不見。李文卿以為是誠意不夠,親自去了山寨一趟,歐陽平章大怒,就差點沒有砍了他的頭喂野狗了,命嘍嘍們把他轟出了山寨。

  李文卿走的時候撂下幾句話:“歐陽平章,你我兄弟一場,我李文卿死不足惜,可你要想想你手下的上萬士卒,他們都是有家室的。如果想通了,隨時派人來寧遠,和談大門永遠為你敞開著的。”于是悻悻而歸,因為歐陽平章的固執李文卿也沒轍了。

  李文卿寫信給楊璟,在信中說:“楊公,為了寧遠州的百姓,李某數次規勸歐陽平章看清形勢,棄暗投明,仁至義盡。前些天李某冒死親自去了山寨,無果而終,這些義兵油鹽不進,李某無回天之術,還望楊公恕罪......至于招撫還是剿滅,楊公自作決斷......”

  楊璟閱完書信,不由長嘆一聲:“一將功成萬骨枯,我楊璟也只能如此了。”

  于是劃定寧遠州十里之外的地域為土匪區,就剿滅之事召開了臨時軍事會議。

  楊柱曰:“歐陽平章脅迫平民,匪徒藏于鄉野,若一概殺死,恐不妥矣。”

  楊璟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匪與民混雜,何以分別?再者,本帥已經下了招撫文告,土匪無動于衷,不殺我們就得死。”

  楊換曰:“然。歐陽平章目中無人,一意孤行,亦圖之。”

  楊鶴曰:“上天有好生之德,鄉民原本性善,何不教化使之歸?”

  楊璟曰:“若教化可得之,歐陽平章早就投我帳下也。”

  楊芳曰:“我大明不缺猛將,一個頑冥不化的山賊與我大明軍為敵,當盡快誅之,靖江戰事吃緊,時間不多矣。”......

  寧遠之賊是剿滅還是招撫,其他將官也是分成兩派,爭論了很久。楊璟站起來道:“諸位,賊不歸附于我,必殺之。鄉民參與,就堅清壁野,制造無人區,看他歐陽平章還有什么高招而言。吾意已決,傳我命令,明日起開始清剿寧遠州十里外的土匪。”

  正要散會,突然守衛來報;“將軍,普安坊歐善堂先生求見——”

  楊璟曰:“不見——”

  楊柱曰:“六郎,還是見見吧,看看歐老先生怎么說。”

  楊璟曰:“也罷,你與我一道去見見。”于是兄弟兩個出了行營,朝轅門走去。

  守衛將士攔住了二三百號平民,不準他們進入軍營,為首的是一個鶴發童顏的老者,楊璟已經猜到此人就是當地德高望重的歐善堂了。他示意將士放老先生幾人進來,其余人在外面等候:“歐老先生,久仰久仰。”

  歐善堂作揖道:“將軍印堂發亮,叱咤風云,英氣逼人,可是飛山太公后裔?”

  楊璟道:“正是在下。老先生如此興師動眾,所為何事?”

  歐善堂道:“老朽昔聞飛山公厚德載物,保境護民,威震西南。周邊山民競投誠州,西南之地成方外凈土也。今日將軍欲屠我寧遠之民,何故?”

  楊璟道:“先禮后兵也。我大明乃仁義之師,歐陽平章數次犯我,是為欺我太甚。不明事理者,鼠目寸光,吾爭取之不給臉面,屠戮不得已而為之。”

  歐善堂道:“將軍雙親可好乎?”

  楊璟道:“承蒙老先生掛念,尚好。”

  歐善堂道:“將軍可有妻室乎?”

  楊璟道:“某早年入常德府豫章侯劉興一之家為婿,內人早亡,遺有二子。”

  歐善堂道:“將軍可有兄弟乎?”

  楊璟道:“有,軍中五虎乃是。”

  歐善堂道:“既有父母兄弟子嗣,又何出此策欲加害于我寧遠之民?”

  楊璟道:“匪即是民,民即是匪,非剿殺不足以安境。”

  歐善堂道:“將軍此言差矣。兵以輯亂為功,今峒獠之外皆赤子,被協從耳。豈可殺無辜也。”

  楊璟仍然沒有改變屠殺的主意,歐善堂急了:“將軍如不收回成命,今老朽當自裁以謝天下。”說完就從袖中一把短刀,準備自刎。

  此刻楊璟眼前浮現出劉興一臨在病榻上臨終前的一幕:“璟兒,我視你如己出,爹隨吳國公征戰無數,未曾枉殺一人。成大事者,需時刻有仁愛之心,有所為,有所不為,方可得天下。”

  楊璟道:“孩兒謹記在心。爹,你就放心去吧。”

  劉興一道:“所謂天下者,有江山、財富、名利、親情等。你的天下就是江山,為吳國公打出一片萬里江山就是你的大事也.....”他已經不能說話了,期待的目光卻一直離開楊璟的臉。

  楊璟淚水忍不住流了下來,梗咽得道:“孩兒明白——”他給劉興一連磕了三個頭,劉興一才安詳的閉上了雙眼,臉上帶著一絲微笑走了。

  楊璟乃悟“茍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他急忙奪下歐善堂手中的短刀,道:“老先生為民請命,高義之士也。自是命令已下,我也不好私改。這樣吧,我給您一面令旗,騎上快馬,能走多遠就是多遠,令旗所之地就是屠戮的界限。”

  “來人——給老先生備馬,要最快的!”

  “請受老朽一拜——”歐善堂給楊璟深深鞠了一躬,手執令旗,騎上快馬,出了營門,一路狂奔不止。是夜,歐善堂跑出了寧遠城一百五十里,馬實在跑不動了,才下馬將令旗插上,此地剛好是土匪進山的地段。

  歐善堂剛剛插上令旗,還沒有來得及喘氣,楊璟的大部隊就到了,望旗而止。歐善堂沿途跑過的地方,鄉民都沒有被血洗,就是因為令旗的存在,十幾萬平民得以存活下來。

  寧遠州的老百姓很感激楊璟的仁厚,都與歐陽平章斷絕了來往,還自愿給明軍當向導。有了老百姓的大力支持,明軍進山剿匪,順風順水,很快就將歐陽平章的武裝擊敗了,生擒了歐陽平章,寧遠之匪亂平息。

  明軍大勝回營,在永州休整。歐善堂老先生感于楊璟的威名和忠厚,遂將自己最心愛、最能干、最漂亮的小女歐巧梅許配給了楊璟。

  大英雄大好人楊璟很是高興,剿匪因為自己的一面令旗救了許多人,還抱得美人歸,一舉兩得。

  此所謂“無心插柳柳成蔭”啊!歐夫人先后為楊璟生了楊通、楊達、楊途、楊避、楊逖五個兒子,均寄養在外公歐善堂家里。

  新婚佳期剛過,楊璟依依不舍,可是朱亮祖在靖江久攻不下,不斷催促楊璟盡快帶部隊支援。

  楊璟率領十萬大軍從永州出發,前往靖江。一到靖江,朱亮祖拉著楊璟的手道:“兄弟,你總算來了,再不來我就支持不住了。”

  楊璟笑道:“靖江之平章也兒吉尼比如陳友諒,孰更勝一籌?”

  朱祖亮道:“此一時,彼一時,不可同日而語。”

  楊璟道:“參政大人,靖江之地可否察看周圍地形?”

  朱亮祖道:“未曾察看,我自知強取耳。”

  楊璟道:“吾知如何破城之法了——”

  朱亮祖道:“快說,兄弟。”

  楊璟道;“三國關云長水淹七軍,聽說過吧?”

  朱亮祖道:“可是靖江城的水從何而來?”

  楊璟騎和朱亮祖帶諸將在靖江城周圍轉了一圈,又回到了城外。楊璟對諸將說:“彼所恃西濠水耳。決其堤岸,破之必亦。”

  朱亮祖道:“如此殘忍之策,虧你想得出。”

  楊璟道:“當年蒙軍攻打靖江,是涸而攻之。時值雨季,故反其道行之。”

  朱亮祖不連點頭,佩服楊璟。于是朱亮祖派遣指揮使丘廣攻到打叚口關,殺光了守衛河堤的元軍,盡決濠水,洶涌的江水發怒似的奔向靖江城。楊璟又命明軍在城池周圍修筑了五道土堤,把江水引向靖江城。

  浸泡在江水中的元軍被淹死不少,仍沒有放棄抵抗,據城固守。在一片汪洋大海中的敵軍長期被水所困,瘟疫、霍亂開始流行起來,戰斗力一天天下降。靖江城太大了了,十幾條城門,想一下子攻進去難度比較大,最好的辦法是用時間來殺死城內的元軍。

  城內的水越積越深,都可以劃船了。楊璟見狀,調集了船只,和城內的元軍進行水戰。經過近2個月的激烈爭奪,明軍終于消滅了最后一支元軍,活捉了靖江守將也兒吉尼。

  朱亮祖、廖永忠聯名上奏,為楊璟請功。明太祖朱元璋龍顏大悅,在功勞簿上給楊璟記了一大功,封楊璟為營陽侯,祿1500石,賜世券(即鐵券丹書)。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