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千一百零一章:生產建設兵團(下)

  夏荷翻看了面前的小冊子,掃了一眼,抬起頭來,道:“左金吾衛共有正兵編制三萬五千人,平均年薪為一百銀元,輔兵,后勤輜重,工程等一萬五千人,平均年薪為六十銀元。光是薪資支出,左金吾衛一年便是四百五十萬銀元。糧食,武器盔甲,衣被等每年的支出大約在二百萬銀元左右。不算戰事之后的獎賞,把其它的雜七雜八的支出加出來,左金吾衛一年的消耗大約在八百萬銀元。”

  “如果把左金吾衛整個地轉為生產建設兵團,按照李相的意思,他們依然算是軍事編制,薪餉不動,但在武器盔甲被服之上每年大約便要節約出一百萬銀元左右。”

  “當然,這只是明面這這上的帳目。事實之上,如果轉建之后,朝廷的負擔將得到大幅度的降低。大家都知道,軍隊,是一個純粹的消耗大戶,而轉為建設兵團,他們就能夠自主地創造財富了。戶部做了一個大加的估算,左金吾衛五萬人中,四萬人投入到屯田當中,在工具,牲畜齊備,再加上集體耕作的話,每個人大約可以平均照料五十畝土地。這便是兩百萬畝土,以如今麥子平均畝產量三百斤來算,一年便是六億斤的產量,即便是以武邑的糧價來算,一斤麥子的零售價格是十文錢,那他們一年所出,也是五千萬銀元。已然是他們薪餉的十倍了。”

  不算不知道,這一算,屋內所有人,立時都振奮了起來。

  夏荷看了眾人一眼,眉眼帶笑地道:“諸位,先不要激動,這只是一個毛估算,一切都是從最好的方面出發,事實上,是沒有這么樂觀的。”

  “即便是打一個折扣,那也不得了啦。”章回看了一眼薛沖,笑道:“如果生產建設兵團能夠有效籌劃的話,種植的面積,事實上是可以還有所擴大的。我記得當年在翼州的時候,在義興社建立的合作組的幫助之下,普通百姓便能種上數十畝莊稼,而現在那可是幾萬年青力壯的小伙子啊!”

  眾人連連點頭。

  “夏荷你繼續說。”李澤笑著擺了擺手,示意夏荷繼續。

  “諸位,軍隊之中人才是最多的。除了種田之外,他們中的工程兵,后勤輜重兵中的大多數人,可都是有一技傍身的,比方說工程兵,最擅長的便是架橋修路,這些人對于遼東的道路工程,水利建設是有大作用的。所以,我們給生產兵團的建議是,將這些人員單獨組織出來,可不能把他們也弄去種地了。”夏荷道。

  看了一眼在場的三位遼東總督,夏荷道:“這些專業人士可以成立一支支的生產建設隊伍,為遼東大力建設本地所急需的道路,水利,橋梁,房屋,當然,地方上也是要付錢的。國為生產建設兵團是一個獨立的存在,他們也是有績效考核的。”

  “當然要收錢!”薛沖揮了揮拳頭:“不過可以考慮打折!”

  屋里所有人都笑了起來,雖然事情還沒有最后定下來,但似乎大家都已經進入到了角色當中。

  “左金吾衛內有醫官等二千余人,這些人以前只服務于軍隊,那么到了地方之后,他們不僅可以服務于生產建設兵團,也可以服務于遼東諸地百姓,我想,這大概也是三位總督急需要的吧?”

  “不錯。”吉林總督包慧連連點頭,他在遼東任職多年,那里的醫療水平,比起北地,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是真正的小病靠扛,大病等死的模式。兩千多醫官服務于地方,這可是一大善政。雖然這些醫官最擅長的都是外傷,但一般性的頭疼腦熱的病,卻也是不在話下的。

  “大量的醫館開設,也是可以賺錢贏利的,而且,他們還可以帶動遼東的藥材行業的大發展,據我所知,遼東諸地,可是有許多好藥材的。”夏荷道。

  三位總督此時興奮的連連點頭。雖然生產建設兵團是獨立于地方的存在,但他們卻終究生活在遼東之地上,他們的生產和發展,自然而然地便能帶動地方經濟的發展。

  “總之,在戶部看來,這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事。一來是減輕了中央財政的負擔,二來,他們可以創造大量的財富。到時候不僅可以養活自己,帶動地方,甚至可以反哺中樞。所以,戶部是支持的。現在我們雖然財力緊張,但仍然可以想辦法,擠出一筆資金來啟動這件事情。”

  “章公呢?”李澤又看了章回。

  “我就說一點吧!”章回笑道:“在我看來,這是一件好事。生產建設兵團仍然是軍人編制,也等于是拿著軍餉的農民,建筑工人,大夫,誰都知道,在我們大唐治下,軍人是一門好職業,他們在當地扎下根來,也會吸引更多的人前往哪里定居,我說的是女子,這幾萬人但長期在哪里生活,總是要娶妻成家生子的吧,從長遠來看,對于遼東的人口增長,是有著絕大的好處的。現在我們在哪里,最大的問題,就是地太多,人太少。”

  李澤環顧了一遍室內諸人,拍拍手道:“很好,看來大家已經取得了一致的意見,左金吾衛,轉為遼東生產建設兵團,現在我來說說他的管理體制問題。”

  “這是一件新事務,從無前例,所以,我們也只能邊做邊看邊調整。但大致的方略卻是要定下來。生產建設兵團是一個獨立于地方的單位,他們仍然是軍人編制,所以管轄權仍然在兵部!”李澤看向李安民。

  “明白。”李安民點頭道。

  “但是生產建設兵團的人員分布,卻又遍布遼東三省諸地。因此,與地方的銜接,配合,這是一門大學問,希望薛沖與三位地方長安能與互相配合,莫生齷齪。”

  韓琦笑道:“生產建設兵團是去幫助我們地方發展的,我們歡迎還來不及呢,哪里會生齷齪?”

  “那可不一定!”李澤似笑非笑地道:“他們到了地方,是要扎下根來的,有人存在的地方,就會有利益的沖突,這些事情,大家都不是熱血上頭的年輕人了,還望以大局為重。”

  聽到李澤這么說,薛沖,韓琦,包慧,王溫舒都是凜然拱手稱是。

  “左金吾衛雖然轉為了建設兵團,但是別忘了,你們仍然是軍人,所以,在遼東諸地,我只有一個要求,那里最困難,你們去哪里,哪里最貧窮,你們去哪里!”李澤看向薛沖,提高了聲音:“仍然要保持軍人的作風,要一直記得,你們過去在戰場之上沖鋒陷陣是為萬民開太平,現在轉到地方去種地,去修路,也是在為萬民開太平。”

  薛沖霍然起立,大聲道:“左金吾衛永不會忘記作為一名軍人的榮譽和使命!”

  “很好,薛大將軍,我信得著你!”李澤點了點頭,示意薛沖坐下。

  “遼東建設兵團是一個開創之舉,也是一個示范,如果在遼東行之有效,哪么將來,在西域,也就會有西域建設兵團,在吐蕃,會有吐蕃建設兵團。當然,只有你們做得好了,才會有后面的這一些,如果做得不好,這件事,自然也就到此為止了。”

  “李相盡管放心,我們,定然能將這件事情做成世之典范的!”韓琦帶頭表態道。

  “好了,既然大的方略已經定下來了,接下來具體的方案,就由戶部,兵部會同左金吾衛以及遼東三省的總督們來共同制定吧,我希望,在義興社大會結束,諸位返回駐地的時候,具體的方案已經拿出來并且可以付諸實施了,有問題嗎?”

  “沒有問題!”諸人都是信誓旦旦。

  對于韓琦等三位地方總督來說,李澤已經定了調子,生產建設兵團是哪里窮去哪里,哪里困難去哪里,這就等于是替他們解決了最大的問題。剩下的細枝末節,在雙方的談判之中,地方之上不妨做些讓步。

  而對于薛沖來說,這也是無所謂的事情,左右是去種地,再辛苦難道比打仗還辛苦?自己如果能在那些最困難的地方做出更好的成績來,在李相眼中的份量也就是越發的重要了。剛剛不是說了以后還會有西域建設兵團,吐蕃建設兵團嗎?自己在遼東做成功了,以后在這個上面的發言權,可就要重多了。

  諸人紛紛離去,這個會議只是定了調子,接下來他們要做的事情,才是千頭萬緒,想來就是好長一段日子要熬夜,不知要撓掉多少頭發。

  做事嘛,向來都是上頭一張嘴,下頭跑斷腿。

  公孫長明收拾著面前的一些紀要,看著屋里已經沒有了人,這才看著李澤問道:“李相,左金吾衛轉為建設兵團,這種準軍事組織,會一直存在下去嗎?”

  “至少在當前,會一直存在下去,開發那些荒僻的所在,軍隊仍然是最高效的。”李澤頓了一下,“當然,從更長遠的角度來說,終有一天,他們是會慢慢地劃歸地方的。不過,這是許多年以后的事情了,現在暫時不用考慮。”

  “我也是這么想。”公孫長明笑道。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