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九章曹丕開出的價碼

  “下官們參見大司馬大人!”

  “未知兄長大駕光臨,無愁有失遠迎,當面恕罪了,文長先生也來了,快請中軍帳內落座!”

  “來人啊,準備酒宴,款待貴客!”

  “諾!”

  不愧是奸雄培養的繼承人,在打感情牌的本領上,曹丕可比弟弟高明的多,一次派來了兩位熟人做使者:陳群、甄豫!

  陳群,字長文,潁川郡許昌人,蕭逸主政徐州之時,任命他為別駕之職,幫著安撫百姓、提煉精鹽、消滅蝗災……還提出很多利民政策,把徐州治理的路不拾遺,夜不閉戶!

  后因政績出色,陳群被提拔到了朝廷中,先為治書侍御史,轉參丞相軍事,又升遷為御史中丞,后逐漸與曹丕熟識起來,并成為心腹人之一,在爭儲過程中出了不少力氣!

  甄豫,中山郡無極人,沒啥名氣,也沒啥能力,卻有個厲害身份,他是天下第一財閥甄氏嫡長子,也是甄宓、甄道的親大哥,還是蕭逸、曹丕的大舅哥!

  曹丕任鄴城令,對這位大舅哥厚愛有加,總是安排輕松的政務,讓他立下一些功勞,而后屢屢提升官職,如今已是冀州從事,兼任清河郡太守了!

  這樣做的目的,一是拉攏甄氏家族,獲得財力上的幫助,以及冀州士族集團的支持!

  二是拉進與蕭逸的關系,二人既是姐夫、小舅子,又分娶了甄氏姐妹花,成為了連襟關系,可謂是親上加親!

  “略備薄酒一杯,為二位接風洗塵,勝飲!”

  “多謝大司馬大人款待,勝飲……好俊美的少年郎,不知怎么稱呼?”

  “此乃小徒,天水姜維!”

  “名師出高徒,前程不可限量啊!”

  老朋友、大舅哥的面子必須給,蕭逸親自出帳迎接,又備下了豐盛酒宴,讓二人落座客位,由四弟子姜維負責把盞,禮數非常周到。

  陳群、甄豫也很感動,敬酒必然回禮,酒倒肯定杯干,又真心稱贊了姜維幾句,酒宴氣氛非常融洽!

  “大王繼位之后,追謚先王為大魏武王,尊王后為王太后,并立志守孝三年,期間衣不重彩,食無二味,斷絕一切娛樂之事,真是大孝子啊!

  又尊已故兄長為‘豐悼公’,立廟祭祀之,且把己出第四子曹鑒,過繼到了長兄名下,延續香火,世世不絕,真乃兄弟情深,讓人感動啊!

  又敕封大司馬夫人為昌黎長郡主,增食邑六千八百戶,并賜金帛二十車,無愁侯府的夫人、公子、小姐們也都得了賞賜,大王還常對臣下們說:相府、侯府親如一家,世代守望,富貴共享!”

  在酒席宴上,兩位使者把曹丕繼位之后,做的事詳細敘述了一遍,滿滿的都是贊美之詞。

  蕭逸笑而不語,雖然遠在數百里之外,可許昌城發生的事情,都逃不出自己的耳目,早就有人匯報過了。

  憑心而論,曹丕這個大王做的不錯,孝敬父母、愛護姐弟、勤政愛民……著實做了不少好事,雖說其中有作秀成分,可好事就是好事啊!

  人性是最復雜的東西,善惡、好壞、忠奸全都糾纏在一起了,好人心中也有邪念,也會犯一些錯誤;壞人心中也有正義,偶爾也做一些好事情!

  不見至賢至圣的孔老夫子,還為了學術之爭,以不太光彩的手段誅殺了少正卯(魯國大夫,在學術上與孔子唱對臺戲,其言論很有煽動性,曾使孔門“三盈三虛”。)

  與之相反的,王莽篡奪江山,罪惡滔天,被史書唾罵了幾百年,可他這個人折節恭儉、勤奮博學,孝事老母,還養護寡嫂兄子,身上也有不少閃光點!

  同樣的,曹丕一直堅守德行,好好的治理天下,日后不失為明君賢主,就怕他銳精未久,妄念牽之而去矣,這種‘半途而廢’的帝王,歷史上不在少數啊!

  “近日青州傳來急報:臨淄侯、蕭懷侯起兵作亂,還假托有先王遺令,要攻入許昌城,謀奪大王之位,一時間朝野震驚,議論紛紛!

  大王不忍與手足刀兵相見,也不能坐視不理,任有‘二侯’禍亂天下,每日里茶飯不思,人也消瘦了很多!

  幸有群臣勸諫,認為此為國事,亦是家事,當請長者主持公道,而曹氏姻親之中,以大司馬大人最為德高望重了,故而派下官們前來,希望大司馬大人出面,調解糾紛,平定禍亂,還天下百姓一個太平!”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陳群、甄豫說出了來意,不過說的很謹慎,先試探一下態度!

  因為他們預料到了,曹植、曹熊起兵的同時,必然派人來游說蕭逸,并開出極高價碼,就不知這位大司馬大人,有沒有被拉攏過去?

  “宗室作亂,古已有之,遠有西周‘三監之亂’,近有前漢‘七王之亂’,看似聲勢浩大,其實外強中干,大王只要妥善處置,平定亂局易如反掌也!

  大王可派出使者,對臨淄、蕭懷二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他們停止叛亂,而后兄弟相聚鄴城,在先王靈柩之前,把矛盾化解開來,也就天下太平了!

  仁至義盡,若二侯仍不聽勸告,執意犯上作亂,大王可派一宗族大將,統率兵馬討伐之,以正討逆,必勝無疑!”

  蕭逸回答的滴水不漏,先表明了政治立場,是支持曹丕一方的,又談了平叛的辦法,卻只字不提自己出面之事!

  道理很簡單,君無財、士不來,君無賞、士不往,要想讓自己出兵平叛,得拿出點好處才行,對于蕭氏集團來說,這也是一個發展壯大的好機會!

  “呵呵,大司馬乃先王之婿,亦屬宗族之內也,若能親自出面調停,臨淄侯、蕭懷侯一定會聽從勸告,停止眼前叛亂之舉,如此兄弟和睦,化干戈為玉帛,豈不是一件大好事嗎!

  大王也對下官們說過,大司馬文能治國、武能安邦,遠非自己所能媲美的,準備以大漢丞相之位相讓,以后攜手執政,共創太平盛世!”

  一番試探過后,陳群開出價碼了,先取出一道皇帝圣旨,大意是讓蕭逸率本部人馬,迅速平定青州的叛亂,生擒二侯,凱旋班師!

  曹丕知道自己威望不足,就算下達魏王敕令,恐怕也調不動蕭逸的人馬,反而丟了自己的面子,加深雙方的裂痕!

  故而請了一道圣旨,以大漢皇帝的名義,讓蕭逸去平定叛亂,這樣既給足了對方面子,也保住了自己的面子,可謂是兩全其美!

  與此同時,甄豫取出個盒子,打開來金光閃閃,赫然放著大漢丞相金印,這就是曹丕開的價碼之一,以丞相之位讓予蕭逸!

  之前曹植許諾的,不過是副丞相之位,如今曹丕直接派人、把大漢丞相金印送過來了,真可謂是大手筆、大氣魄,把血本都壓上了。

  “丞相者,上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下育萬物之宜,外鎮撫四夷諸侯,內親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職……此乃國家之重器,豈能私相授受呢,多謝大王一番美意,心領了,不敢受!

  至于陛下的圣旨,臣子絕無推脫之理,本大司馬走一趟青州就是了,不過調動兵馬、籌措糧草,還需要一點準備時間!”

  出乎意料的,蕭逸雙手接過了圣旨,卻推辭了丞相金印,這個價碼的確很誘人,可惜是水中月、鏡中花,看到吃不到,吃下反遭殃!

  要知道,曹操遺令說的清楚:‘長子曹丕,篤厚恭謹,可繼我之大業也,又讓顧命八大臣輔佐之!’

  就在幾天之前,皇帝劉協發布詔書:讓曹丕繼位魏王,兼領大漢丞相,還接受了文武百官朝賀,此事已經昭告天下,舉世皆知了。

  如果蕭逸接了丞相金印,既辜負了曹操的托付之情,又違背了大漢皇帝的旨意,必然引來天下人指責,什么不忠不孝、篡權奪位之類,個人威望也會下降的!

  以蕭逸的聰明智慧,肯定不接這個‘燙手山芋’,曹丕也是心知肚明,這才故作大方的,派人把漢丞相金印送來了,既落個天大人情,自己又不損絲毫利益,如此權術心機,不愧奸雄之子!

  曹丕奸詐狡猾,蕭逸則更勝一籌,接受了出兵的圣旨,卻提出要準備一番,至于準備多少時間嗎……兵者國之大事,自然準備的越充足越好了。

  這就是告訴兩位使者,別用畫餅充饑的花招了,想要本大司馬出兵平叛,拿點真正的好處出來吧!

  “呵呵,大司馬大人高風亮節,視榮華富貴如浮云,真乃是人臣之楷模啊,佩服之至!

  對了,大王繼位之后,封賞文武群臣,人人加官進爵,對大司馬也有一份心意,請您過目一下!”

  畫餅充饑之計不成,陳群尷尬的笑了幾聲,從懷中又摸出一道圣旨,名義上是封賞蕭逸的,其實就是開出的價碼,歸納起來也是三條:

  其一,把幽州的范陽、遼西、遼東三郡,劃入蕭氏家族的封地,子孫世襲,與國同休!

  蕭氏封地皆在幽州,其中漁陽、上谷、右北平三郡是蕭逸的,代郡是嫡次子蕭黃的,昌黎郡是夫人曹節的,如今又加上了范陽、遼西、遼東三郡,幽州之地差不多都姓蕭了!

  其二,平定青州叛亂之后,地方善后之事,全憑蕭逸一人做主,大漢朝廷、丞相府不橫加干涉!

  換而言之,只要平定了叛亂,青州牧、五個郡的太守、以及地方官員人選,全部交由蕭逸安排,這可是一個州的軍政大權!

  其三,由朝廷上調撥錢糧,擴建爭鳴學府規模,增加學府子弟人數,并安排一批畢業學子任職!

  爭鳴學府建立以來,培養了眾多的人才,深入各行各業,發揮巨大作用,而且學府出來的子弟們,還非常的團結呢!

  有困難一起擋,有好處一起分,互相幫襯,守望相助,已經形成了一個龐大團體,而蕭逸數次想擴建學府,招收更多的學子,卻都遭到了曹操的拒絕!

  因為曹操郁悶的發現,學府培養出的人才,全都打著‘蕭’字印跡,學子人數越多,蕭氏勢力就越強,自然要壓制一下了。

  如今曹丕卻同意了,并且由朝廷調撥錢糧,全面擴建爭鳴學府,招募更多的學子!

  憑心而論,曹丕開出三項條件,也算是很優厚了,而且超出了蕭逸的預期,本該高興一番才是,可是小黑臉反而警惕起來了。

  事出反常,必有陰謀,不惜以重大代價,換取自己出兵青州,只是簡簡單單的平叛嗎,還是另有別的陰謀詭計?

  蕭逸經歷無數政治斗爭,早已是老謀深算了,很快就猜到了七八分……調虎離山、驅虎吞狼、還有鳩占鵲巢,真是好陰險的手段啊!

  不過嗎,你有張良計,我有過墻梯,不就是斗心機嗎,看最后誰吞了誰夏侯淵、定軍山,呵呵!

  “兩位大人勝飲,今日不醉不歸哈哈!”

  “多謝大司馬大人招待,如此醇美之酒,平時難得品嘗啊!”

  收下了第二道圣旨,蕭逸不動聲色的,繼續與兩位使者飲酒,又是七八碗美酒下肚,突然離席向后帳走去了。

  常言道:好酒走腎,上下通暢,權貴們舉行酒宴之時,經常有人往廁所跑的,還美其名曰:‘更衣!’

  因此蕭逸中途離席,陳群、甄豫并不在意,繼續的吃肉喝酒,同時偷偷的商量著,用什么辦法讓蕭逸快點出兵?

  曹植、曹熊造反之后,聚集了數萬兵馬,一路殺奔鄴城去了,那里是大魏國的封地,也是曹氏家族的老巢,若是落到二人手中,后果不堪設想啊!

  曹丕急得火上房,這才開出了高價,請蕭逸火速出兵平叛,當然了,其中還有別的計謀……甄豫并不清楚,陳群卻知道幾分的!

  一刻鐘、兩刻鐘……大半個多時辰過去了,蕭逸遲遲沒有歸來,這下二人有些坐不住了!

  這么長的時間,‘更衣’十次都夠了,難道大司馬大人腸胃不合適,不小心掉進……或許有緊急軍務,人咋還不回來呢?

  正在猜疑之間,大帳門簾一挑,走進一個人來,不是蕭逸,而是姜維!

  “敢問小將軍一句,大司馬為何遲遲不歸呢?”

  “兩位大人傳達圣旨,讓我家師父出兵平叛,師傅已經出征了啊!”

  “什么,大司馬已經統兵出征了,怎么一點動靜也沒有呢?”

  這下陳群、甄豫坐不住了,急忙跑出中軍帳觀看,卻發現大營內平靜如常,玄甲鐵騎沒有出動啊?

  難道說,蕭逸此番平叛,沒調動這支精銳兵馬,可是洛陽城附近,駐軍人數并不多啊!

  “大司馬前往青州平叛,調動了多少人馬?”

  “十萬人……五萬人……啊,只有一萬人嗎,這也太托大了吧,叛軍有六七萬之眾呢!”。

  陳群、甄豫急忙詢問著,姜維笑著豎起一根手指,還調皮的搖了搖!

  “小小叛亂而已,家師率百騎前往足矣!”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