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三十六章丈母娘出面調停了

  “尚書令辛評何在?”

  “臣在!”

  “即刻前往無愁侯府,傳達朕的口諭:先前之事,皆屬誤會,請太師大人見諒,回朝商議軍國大事,朕與文武百官必出殿相迎!”

  “臣遵旨!”

  因為提議遷都之事,辛家兄弟受到了冷遇,這種上門請駕的苦差事,自然就落到頭上了,好在不是空手去的,而是持著天子節杖!

  天子節仗,長八尺,刻龍紋,綴三根白色牦牛尾巴,辛評持之前往無愁侯府,等于變相的天子登門道歉,也算是非常有誠意了。

  “臣愧疚,未能完成使命,請陛下責罰!”

  “你唉!”

  半個時辰之后,辛評灰頭土臉的回來了,跪伏在御階下請罪,非但沒能完成使命,就連無愁侯府的大門都沒進去,只是拿回幾本剛剛抄寫好的《周禮》!

  這就是蕭逸的回復了:‘閉門思過,抄寫書籍,不抄夠一百遍,不滿六個月時間,不出無愁侯府一步!’

  言下之意:自己雖然是大魏臣子,卻不是召之即來、揮之則去的,起碼曹丕沒這個資格,他老子活著還差不多!

  不過也有人發現了,這幾本《周禮》的字跡,或是小巧秀氣,或是筆力不足,有一本上還沾了污穢,聞著像是烤羊肉的味道!

  可以想像的到,無愁侯府里面的情景,蕭逸坐在大樹下,一邊喝著美酒,一邊吃著烤羊肉,至于抄寫《周禮》的事情,則交給夫人、孩子們負責了,這家伙真不是一般的懶啊!

  “南樂亭侯何在?”

  “臣在!”

  “煩勞前往無愁侯府,再傳朕的口諭:先前所為,多有狂悖,有傷忠良之心,朕亦追悔莫及,還望太師大人念在先帝面上,助大魏渡過難關,朕與文武百官在宮門口等候大駕!”

  “臣遵旨!”

  一請不成,只有再請,曹丕的姿態更低了,先是狠狠自責了一番,又把老爹搬了出來,準備用感情牌請蕭逸出來,派的使者也很合適甄豫!

  甄豫是甄家姐妹的嫡親大哥,也是蕭逸、曹丕的大舅哥,如今官拜侍中,南樂亭侯,每天跟在皇帝身邊侍駕,雖然沒啥實權,身份地位卻非常之高!

  蕭逸再是專橫霸道,不能不讓大舅哥進門吧,只要甄豫進了無愁侯府,再把皇帝的口諭一傳達,蕭逸就不得不上朝了,否則就是一個抗旨不尊的罪名,道義上也就站不住腳了。

  “呼!呼!呼!”

  一個時辰之后,甄豫也回來了,還是被人抬著回來的,酒氣沖天,鼾聲如雷,看樣子一兩天都醒不過來,請人的事情自然是失敗了,幾名仆人敘述著詳情……

  大舅哥的確有面子,直接進了無愁侯府的大門,蕭逸也親自接見了,還擺下盛宴款待甄豫,搬出了珍藏二十年的老酒,又安排了幾名酒量大、口才好的門客作陪!

  結果就是,甄豫說不過人家,也喝不過人家,甚至連開口的機會都沒有,又無法拒絕這番盛情款待,最終喝了個酩酊大醉,皇帝的口諭一個字也沒說出來!

  曹丕與群臣們面面相覷,都不知如何是好了,尚書令請不動,大舅哥也請不動,這滿朝文武之中,誰還能請的動蕭逸呢?

  總不能皇帝親自登門賠罪,再下一道罪己詔吧,那樣大魏天子的尊嚴何在,可是不把蕭逸請出來,大魏江山誰來保全呢?

  “陛下!”

  “仲德先生,有何良策以教朕?”

  關鍵時刻,老臣程昱站出來了,卻沒有多說什么,只是手指皇宮西北角無愁苑!

  無愁苑,本是海燕公主的住所,環境優雅清新,遍種奇花異草,后來大漢帝王滅亡,公主隨著廢帝一起去了山陽郡,那里也就空置下來了,曹丕命人稍加裝飾之后,改名為‘仁壽宮’,用來奉養自己的生母卞夫人,也就是皇太后,老人家也很喜歡那里。

  曹丕也是聰明人,瞬間明白了程昱的暗示,蕭逸可以不聽群臣勸說,可以拒絕大舅哥的請求,甚至是抗拒圣旨,可他不能不聽丈母娘的話吧?

  何況蕭逸是個孝順之人,每隔上十天半個月,必會攜帶妻子入宮、向卞夫人請安一次,敘敘家常,贈送禮物,感情上非常融洽的。

  如今兒子、女婿鬧了矛盾,卞夫人出面調停一下,本就是天經地義之事,也沒有比她更合適、更有資格之人了,想到這里,曹丕也不坐龍攆了,撒腿如飛向仁壽宮而去……

  很快的,仁壽宮內傳出一道懿旨,派人飛馬送到了無愁侯府,上面只有一行字:‘哀家身體欠安,思念天倫之樂!’

  “子桓率文武百官,恭迎太師大人還朝,先前之事,愧疚至極,愿受龍虎金鞭之責罰!”

  “臣不敢,臣惶恐!”

  丈母娘的面子就是大,蕭逸見到懿旨之后,立刻帶著曹節、蕭黃進宮問安來了,還帶著很多的滋補品,人參、鹿茸、黃精都是用大車拉著的。

  曹丕立刻下旨,開放前面的司馬門(皇帝專門進出的),請蕭氏一家人入宮,并親率文武百官出迎,雙方見面之后,曹丕主動抱拳行禮,算是給足了面子!

  蕭逸心中氣消大半,也就順坡下驢了,隨著回到了麒麟殿上,曹節則領著兒子,到后宮探望母親去了,曹、蕭兩家又和好如初,起碼表面上是這樣的!

  當然了,軍國大事屬于機密,不能在大殿上公開討論的,蕭逸上朝就是走個過場,告訴文武群臣自己回來了,而后與曹丕、程昱、曹休、曹真等十幾名重臣,進入了一座偏殿之中,詳細商議對敵之策!

  “關羽率兵猛攻荊襄,諸葛亮揮師進犯漢中,陸遜提兵八萬進駐江夏郡,也有趁火打劫之意,究竟如何退敵,還請太師大人拿個主意吧!”

  “漢中郡有山川之險,諸葛村夫一時間難以攻破,襄陽城卻是岌岌可危了,還請太師大人率兵救援,先解這燃眉之急!”

  偏殿中放著巨型沙盤,上面標注著敵我態勢,最近幾天時間,關羽這邊的攻勢極為猛烈,又拿下了好幾座城池,襄陽城幾乎成為孤島了,蔡瑁、張允的求援信,一天能送來六七份,直言就要堅持不住了。

  至于漢中方向上,蜀漢軍隊步步為營,并沒有發起猛攻,因此文武重臣全都認為,應該先近后遠、先急后緩,集中兵力對付關羽這一路!

  否則襄陽城一旦失守,荊州兵馬長驅直入,江東軍隊再趁火打劫,許昌城可就危險了,朝廷想不遷都都不行了。

  “呵呵,諸位不必驚慌,關云長這般用兵,有前拳、無后手,只怕襄陽城拿不下來,自己的老巢反而要丟了,派人告訴蔡瑁、張允咬牙堅持住,膽敢丟了襄陽城,我砍了他們兩個的腦袋!

  至于陸伯約嗎,這只小狐貍狡猾至極,在戰局沒有明朗之前,他不會動一兵一卒的,反到是西邊的諸葛亮,需要本太師親自走一趟了!”

  望著沙盤上復雜的局勢,蕭逸一陣陣的冷笑,而后向曹丕,以及文武重臣們講述其中奧妙……

  關羽坐鎮荊州南部,麾下大約有十萬兵馬,而曹魏在襄陽、宛城一帶的駐軍,大約也有十萬之數,雙方兵力大致相當,之所以出現眼前的危局,皆因關羽壓上了全部兵力,不顧死傷的強打硬沖,這樣前期攻勢迅猛,可是后勁必然不足!

  襄城城有‘銅澆鐵筑’之稱,軍械、糧草也很充足,再加上六萬精銳駐軍,堅守一點問題也沒有,之所以不斷告急求援,乃是蔡瑁、張允心虛所致,或者被關羽的疑兵之計嚇住了。

  徐晃、于禁已經率三萬兵馬赴援了,蕭逸走出無愁侯府之時,就下令黃忠、黃敘父子率三萬人馬,作為第二梯隊援助襄陽城,如此可保萬無一失!

  至于陸遜帶領八萬將士、兩千多艘戰船駐扎江夏郡,看起來是站腳助威,欲與蜀漢一起揮師北伐,進而瓜分曹魏的領土,其實是盯上了荊州南部四郡!

  一是從歷史恩怨考慮:當年孫、劉兩家聯軍抗曹,說好了事成之后,荊州東部的江夏、長沙、桂陽、零陵四郡歸孫權,西部的南陽、南、章陵、武陵四郡歸劉備,中間最富庶的襄陽郡,兩家各占一半,劉占襄陽城、孫得江陵城!

  結果卻大出意料,江東軍陷入了一連串的苦戰中,兵馬、錢糧消耗極大,就連大都督周瑜都隕落沙場了,所得不過一個江夏郡,與付出完全不成正比!

  劉備軍沒付出什么代價,卻占據了長沙、桂陽、零陵、武陵四郡,襄陽郡的南部,以及富庶的江陵城,其實力一躍千里!

  江東集團對此非常不滿,多次與劉備集團交涉,索要本該歸自己的長沙、桂陽、零陵三郡,還有江陵城,而劉備卻以‘荊州全境未克,不能遵守前約’為理由,拒絕交出這些土地,故而兩家弄的很不愉快。

  而江東上下也彌漫著一股‘出兵復仇,懲罰不義’的情緒,對荊州南部虎視眈眈,隨時準備奪取這些地方!

  二是從戰略位置賞考慮,江東地區河流縱橫、湖泊彌補,故而江東軍極善于水戰,造船行業也特別發達,甚至能造出幾萬料的大海船!

  可是有一利,必有一弊,江東水軍強大不假,步兵戰斗力則比較一般,因為嚴重缺乏戰馬,更是一直沒能建立起大規模騎兵部隊!

  沒有一支強大的步、騎兵,就無法逐鹿中原了,故而江東集團想要擴張,只能圖謀荊州地區了,同樣是水澤之鄉,水軍有用武之地,而且打下來占的住腳跟!

  因此荊州戰局看似危險,其實沒什么大礙的,真正有威脅的是諸葛亮這一路,蕭逸準備親往關中坐鎮,跟這條‘臥龍’好好斗一斗!

  “哈哈,有太師大人這番謀劃部署,我大魏江山無憂矣,不知太師何時出征?”

  “兵貴神速,今晚我就出兵關中!”

  “可是大軍尚未征集完畢,太師大人如何出征呢?”

  “無妨的,先率玄甲軍前往,其余各部隨后跟進,不過臣還有兩個請求,希望陛下照準!”

  “太師大人盡管說,朕無有不準!”

  聽完蕭逸一番謀劃,曹丕、程昱等人長出一口氣,幸好把這尊殺神請出來了,斗則就中了敵人的奸計,而蕭逸的兩個要求很簡單:

  其一,曹丕稱帝之后,調集了十幾萬工匠、民夫,在洛陽城修建宮室園林,準備完工之后,就把都城遷移過去,如今戰事緊急,最好把洛陽的人力、物力、財力用于戰場,待到凱旋班師之后,再行修宮室園林不遲!

  其二,調集大軍需要時間,漢中戰事又刻不容緩,蕭逸希望在爭鳴學府之中,再征召一些學子入伍,以補充兵力之不足!

  戰爭期間,自然是一切先緊著軍隊了,洛陽的宮室晚修幾天沒什么,而以前打仗之時,學子們也多次隨軍出征,故而曹丕都點頭答應了。

  一切部署完畢,蕭逸離開了皇宮,沒有直接前往軍營,而是先奔爭鳴學府去了……當天夜間,學府中隱約傳來各種聲響,天亮之后恢復了寂靜!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