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仙祖壓太無

  見到諸空,便已進入“物無非彼,物無非是”的境界。

  距離“莫若以明”只有一紙之隔。

  物無非彼,物無非是,自彼則不見,自知則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

  凡物都存在對立面,如果從彼面看不到的話,從此面看則能看清楚。所以說,彼出于此,此出于彼,進一步說,就是“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此就是彼,彼就是此。二者的存在,各以對方的存在而存在,不論缺少哪一方,各自均不會存在。“彼此彼此”,也是這個道理。

  彼是,方生之說也。

  進入這一境界之后,下一步,只要邁出一步,甚至是半步,一小步,都能夠進入最后的,世間最高的那重境界。

  那是清靜十三重所說的最上一重。

  清靜經。

  無人可言清靜經。

  這門太上之法只是引領者,原來它的神異只在于此,它引導著持有者向前而去,一路正行,不入歧途妄境。

  古往今來,哪怕是第一代的清靜之主,都沒有證出第十三重。

  十三重,是世間本來該有的至高境界,但因為過于困難,而無法得見。

  是的,已經無人可以得見,因為沒有人突破那十五尺。

  但清靜經可以。

  它可以見到那重境界,并且告訴持有者,你的道路,該向哪里去。

  這是最好的老師,也是最好的引路人。

  第十三重是“恒無有”,也就是“莫若以明,無止止境”。

  世間從未有人得見過此境。

  李辟塵甚至不知道這重境界怎么進入,但他只知道,心靈越發純凈,精神越發高渺,他距離這一境界,就會更近一點。

  縱然退一萬步,哪怕不能進入第十六尺,但在第十五尺之中,李辟塵也已然全無敵手。

  正如他所言,萬物由得心造,我心即是萬世天心,億萬萬天心如塵沙,我心更遠在大道之上。

  我見萬物,萬物便皆著我之色彩。

  逆轉過去,牽引未來,顛因倒果,開辟再化,這些不過都是心念一轉就可做到的事情。

  道德天尊見諸空而證“無響”,李辟塵依照未來的軌跡,見諸空之后,當證“無測”。

  逝者不見,萬籟俱寂,處忽無鄉,行乎無方,不為之為,不執之執,是為無響。

  不知而知,芴漠無形,變化無常,變化之極,妙萬物而為言,不可以形詰,是為無測。

  道德天尊已入空無彼方,再證一次,便是超脫。

  他已走到超然象外。

  不過李辟塵如今還沒有去證無測的意思。

  他覺得不僅僅止于這點,或許還可以更多,更多一些。

  無響,無窮,無極,無測,無來,無外......諸無萬無,仿佛都如同碎片一樣。

  真正的大無,便是空無么?

  “這誰也不知道,因為世間從沒有人連證三法。”

  “羅天是有我法,化外是去我法,空無是無我法。”

  縹緲祖師笑著道:“有我法證便得超離,去我法證便得超然,無我法證方是超脫。”

  “道之三也,世間之道,歸還回去,皆得三問。”

  他說著,便看了一下仙祖,后者面色不愉,哼了一聲。

  道之二難道比不得道之三么?

  二生三,無二哪來三?

  “若不是當年我與渾淪開世,你不過是黑海中的一尊形骸,哪里能生出天之精神,得見無憂燁瑤,成韶華尊位?”

  仙祖便是不滿,縹緲老祖則是向他,向李辟塵分別行了一禮。

  “見太一知宏,見太乙知微,我于此間道路,又多走了幾步。”

  縹緲老祖的身軀變得虛幻,他要離去,并且在走之前,笑著對仙祖道:“三先天好不容易脫離桎梏,還請仙祖對我等三人,輕輕放手吧。”

  仙祖道:“這不成,我打了元始一掌,撕了你的神通大袖,下一個必須要找太無計較。”

  他說著,便起身而去,星光浩瀚,便是連白鹿也不騎了,似乎找到了太無天尊的位置。

  縹緲祖師看著仙祖騰天而去,對太乙道:“仙祖斬掉了九個化身,他也斬去了九種情感,他本是世間情感最豐富的人,但最后卻成了第一個無情且忘情的人。”

  “太上忘情,本不該如此。”

  “江沽的輪廓,鎮元子的性命,泰皇的威嚴,勾陳的力量,紫薇的炁息,長生的形骸,后土的脈絡,天罡的智慧,天乙的精神。”

  “只有這九人全部與仙祖合一,他才會回到最初的樣子,但事實上,這已經是不可逆轉的。”

  縹緲祖師看向李辟塵:“太乙要試一試么?”

  李辟塵微笑:“不必了,光陰是一直向前的,本不該回頭,斷掉的就已經斷掉,未來的東西還是莫測一些來的更有意思。”

  “雖然未來在我等絕頂眼中,早已沒有秘密可言。”

  李辟塵撫摸白鹿,那匹白鹿便溫順的垂下腦袋。

  “以前浮黎境中,有一匹九色鹿,不知道是不是你的化身呢?”

  李辟塵摸著白鹿的脖頸,白鹿眼眉低垂,似乎很是舒服。

  仙祖從這里離開,徑直沖向一顆水球。

  太無天尊感覺到了仙祖的氣息。

  元始受了仙祖一掌,縹緲被打爛了袖袍,二者皆以退避來換取息事寧人,太無天尊感到可惜,如果自己無損而出的話,未必不能與仙祖一戰。

  但超世者有大損。

  一道清光砸出,仙祖抬手,便把那道鋒芒捉住。

  在名為萬神無越的青矛不出之時,上清界三十四鋒芒便是堪比列缺巨闕的兵器。

  然而在仙祖面前,卻如燒火棍一般,鋒銳盡失。

  光陰的力量把上清界三十四鋒芒的銳氣全部打散,沒有什么東西能夠抵擋住歲月光陰的侵蝕,那些鋒銳之氣也會消失,只是時間多寡的問題。

  但只要仙祖想,那么這柄上清界三十四鋒芒,在一剎那,一頃刻,一須臾,可能就已經渡過了無主的四百大衍。

  “元始號稱世間原初之力第一,更是諸果之因,我便打他一掌,讓他逃遁而去;縹緲號稱世間圓潤無暇之尊,我便破他道法,裂他袖袍;你,號稱世間攻伐第一?”

  “我便折了你的寶劍,打了你的銳氣。”

  仙祖把那上清界三十四鋒芒反手擲出。

  萬神無越的青矛從水球中打來,與此劍相撞。

  光陰之力從上清界三十四鋒芒上侵蝕而出,萬神無越雖然可擋,但后面的一切世間卻擋不住。

  “接住了!玉宸赤混精誠高圣大道君!”

  仙祖的聲音傳來,響徹化外,而大道君抵擋不得,于是上清界三十四鋒芒毫無阻滯的穿透了其中的那個人形輪廓。

  大道君倒退而出,再度遭到重創,單手升起誅仙劍陣,此時此四劍經過三千年化外祭煉,威能早已不是世間可想,大道君自認為不下于世間三劍,然而就是此等劍陣展開,仙祖從中踏出一只小腳,卻化為無量量高大,一腳就把大道君的劍陣踢的粉碎。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