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608章 百草十花一夜開

  三水鎮,這是一個鄰近橫斷山脈的偏僻小鎮,偏僻到,快遞都不送到這里。

  在搬到這里之后,周秦終于認識到了郵政和EMS的好處,因為身為一個網購剁手族的他,來到這里之后,曾經無比熟悉的申通中通圓通國通包括順豐等等,統統不見。

  只有國家運營的郵政,頑強地深入到了這里。

  第一次購物時,不知其中光景的周秦,如以前一般地下單,店家發的申通。三天之后,眼看著快遞即將到達這里時,當天,沒動靜。

  第二天,還是沒動靜。

  第三天,周秦查詢了一下,看到信息:因聯系不上買家,電話無人接聽,下次聯系派送。

  有電話?

  沒有,周秦翻了翻,沒有任何一個電話。

  第四天,沒有電話,更沒有派送到貨。

  第五天。

  第六天。

  第七天,周秦不得不主動打電話過去,還是查的號碼,然后得到消息:對不起,您所在的地區我們不派送,請您到縣里來取貨。

  沒有派送代收點嗎?周秦問。

  沒有。對方淡淡說道。

  周秦崩潰了,因為從這里到縣城,有八十多里呢,將近一百里!

  這和往常經常下樓就能取貨,差的……差的也太遠了吧?

  了解了一下關于快遞的事之后,他再購物時,每次下單時,不得不著重備注:請發郵政或EMS,其它快遞無法收貨!

  還用大黑框把郵政給著重標出來。

  偏僻,最初就是以這樣的一個方式,進入周秦的生活。

  而之所以來到這里,甚至不排除以后定居這里,是因為周秦厭倦了大城市的工作和生活,國內的一線城市,他都待過,二線城市,也待過好多地方。

  最后,他選擇了一個尼泊爾式的國內小鎮。

  這里,很少的喧囂,鎮上連來往的車都很少,空氣中,彌漫著的不再是煙塵和尾氣,而是鎮外草木的味道。

  其實說鎮外都不準確。

  因為小鎮當中最大的道路,道邊就并不零星地長了不少草,而順著這條“大道”走不多遠,大概也就三五分鐘的腳程吧,“大道”就沒有了,向哪拐都會拐入真正的小道。

  道旁都是草。

  其中一條小道,直接通向外面的郊野,有山連綿,有水逶迤,而草與樹,則遍地都是。

  來到這里不久,周秦就熟悉了這條小道與小道外的郊野。

  每天早上,睡到自然醒,然后洗漱等,又喝上一大杯的涼開水之后,周秦就會從大道過小道,步行五分鐘之后,進入郊野,沿著一條小河邊,彎彎曲曲地跑著,如此跑個七八公里,再由跑而走,從山腳登上一個小山頂。

  坐著或者躺著休息,看日出,或者只是躺著。

  回來后,到鎮上吃碗豆花,很便宜的,一塊錢一大碗,然后再加一塊錢的焯水小菜,周秦也說不上名字,問了人家,人家說的名字他也聽不懂。

  那就算了,反正挺好吃。

  便宜又實惠,一共兩塊錢,這就是他的早餐了。

  周秦租住的地方,是一個很寬闊的獨院,真要算面積的話,不說過千坪,七八百坪總是有的。

  除了帶獨院,他住的,是一個分隔成三間的長閣樓,閣樓前頭,是雨搭(避雨)式的走廊,很粗獷,足有兩米之寬。

  本來這走廊里是空蕩蕩空無一物的,周秦搬來之后,很快地,這里排開了很多的花盆,其實就是大臉盆,還有黑陶罐等,正宗的花盆,小鎮是買不到的。

  當然也沒有賣花的。

  花盆里的草、花、小樹等木植,都是周秦自個從郊外山野挖來的。

  隔三差五地移植一株,慢慢地,這走廊和庭院,變成了一個精致的花園。

  早飯之后回到住處,周秦會慢慢地巡視一遭這些盆植,該澆水的澆水,該修剪的修剪,這些,就當是飯后的消食了。

  消食完畢,周秦正式開始工作。

  他是一個雕刻師,具體地說,木雕師,雕的東西,大件有,小件也有,而以小件居多,如筷子、勺子、筆筒、人像等等。

  尋常的筷子,如不用的那頭稍微特殊一點,就可以是一雙蘭花筷,當然勺子也是這樣。

  而筆筒的裝飾就更多了,各種奇形怪狀都可以有的,周秦從事雕刻工作已經有七八年了,還沒雕過兩件一樣的筆筒。

  人像則是定制。

  買家發照片過來,周秦根據照片雕刻,雕刻出一個栩栩如生大小不一的隨身掛件等,這些掛件要價并不貴,一件一般也就一兩百塊錢這樣,在年輕人特別是年輕的情侶之間頗受歡迎。

  不論是男送給女還是女送給男,都是一件相當不錯的小禮物。

  很多客戶得了一件之后都會成為回頭客或老客,再要很多,送給自己的,送給愛人的,送給父母的,送給兒女的。

  只這一項,就占了周秦收入的快一半。

  其實他要是專雕這個,不但省心省事,收入反而會提升一大截,但對周秦來說,一個月隨隨便便就有個好幾萬的收入已經完全滿足心理預期了。

  他的追求,沒有放在收入的更高更好上,而是一心撲進了木雕的世界里。

  木雕,結合微雕,讓他如癡如醉。

  世界就這樣奇怪,在他的鉆研之下,木雕技藝日漸精湛,而收入,卻也在無心追逐的情況下,日漸水漲船高。

  如此,周秦就更不在意收入是多是少了,他已經都快有一年多的時間,沒去看銀行卡里究竟有多少錢了,哪怕只要打開手機的APP,就能看到。

  擺脫了金錢的束縛,周秦在木雕技藝上,慢慢地向著他所追逐的“美”靠攏,而他自己的生活,也慢慢地向著簡單和純粹而靠攏。

  一切都平靜而又充實。

  硬要說遺憾的話,也有,那就是直到現在,周秦還沒找到一個適意的伴侶,嗯,這算是一個小遺憾吧。

  雕刻一般從上午開始,到下午四點左右收工。

  收工后,周秦會出去走走,不大的小鎮早已被他逛遍了,他還把小鎮的群像化為了木雕,算是練手,只是并沒有結合微雕,否則,那就太耗工夫了。

  小鎮外,有一個小碼頭。

  其實也算不上碼頭,只是有些鎮民會去野外的河里捕魚,然后在這個小碼頭售賣,也有放到鎮上賣的,但那通常都是第二天了,而且是賣剩下的。

  在一次郊外漫游中看到這個小碼頭之后,周秦就經常會在下午收工后,到這里來,買些魚蝦回去。

  插一句,\咪\咪\閱讀\app\\真心不錯,值得裝個,畢竟書源多,書籍全,更新快!

  大魚有,但一般不大,半斤就算是很大很大了,更多的,還是一條一二兩左右的。

  小魚則經常,小到小手指頭那么大的,因為純是野生,而這里的水土可能又相當不錯的緣故,那小魚和著面粉燉起來,香得不得了。

  還有一些鮮蝦和泥鰍等,周秦都買過。

  泥鰍、豆腐,加絲瓜,是周秦最喜歡的搭配,哪怕他做飯的手藝只能說一般,做起這道湯來,也是又鮮又香,每次不喝上兩碗三碗,止不住的。

  這一天,再次地自己動手,美食兼飽餐了一頓之后,周秦消了會食,看了會書,有木雕及微雕的專業書,也有藝術還有文化類的通類書,隨后,又上網在一些常去的網站、論壇溜達了一番之后,于十點鐘,準時入睡。

  來到這里之后,周秦每晚,都睡得很香。

  仿佛是這一片水土特別適合他,又似乎是這片水土本就養人,每天早上醒來,周秦都感覺自己精力滿滿,身心既無比安靜又充滿激情。

  每天都是一覺到頭,自然醒。

  但也幾乎沒有超過六點的,正常是五點出頭,而有時四點多就醒了。

  這天,周秦醒來時,還是五點出頭,因為夏天的關系,天色其實早就大亮,而當朦朧著眼來到院中時,周秦一下子就呆住了。

感謝“薯粉水餃”的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