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九百二十五章 唱名

第九百二十五章唱名  接著解封,第四名,李夔,后邊還有陳瓘,時彥……邵伯溫拿了第七,直到第十名解封,才出現了黎文盛的名字。

  趙頊點頭:“交趾郡相當不弱啊,南海萬里之外,十名里竟然能有兩人!實在是出乎意料。”

  章惇說道:“出乎意料的就是這個楊蒔,至于黎文盛,一直就是王室侍講,交趾未平之前,位列副相,這個名次,算是合情合理。”

  趙頊看了下前十名,皺眉道:“國子監是國家育才之地,《三經新義》也是首先發給了他們,怎么這次……這讓大家怎么看我朝官學?”

  章惇想了想:“要不,將這個楊蒔與李夔互換一下?”

  “他們一個第三,一個第四,相去不遠。李夔卻是御史黃履之侄,天生聰穎。”

  “當年黃履得中進士之后回鄉,見他聰明勤奮,親自帶在身邊調教,學問一日千里,以第一名入讀國子監太學上舍。”

  “而這個楊蒔,無人知其名,交趾郡這科有黎文盛得中,已經足可光耀,須知澹耳從立國到現在,可是一個進士都沒有出過呢。兩人對調,國子監出個一甲,也算是保有了一些顏面。”

  趙頊有些不舍:“人才難得,尤其是交趾郡出的人才,更加難得……”

  孫洙趁機拱手:“交趾新附,為了安撫遠人,既然得中,那就該取。”

  “與其用楊蒔與李夔換,不如用唐瞻與李夔換。”

  “唐瞻之學,受其父唐淹,師長龍昌期影響甚深,與王公《三經新義》,多有抵牾之處。”

  “而此子雖用《新義》而取高位,但是內心里邊,怕是也不以《新義》為然。”

  “這就是矯偽枉飾,取在第二名,是臣失職了。”

  趙頊搖頭:“孫公過責了,唐瞻怕是受蜀學的影響更深,蜀學講求‘求同存異’,還講求‘追求真理’,他們有句話怎么說來著?’吾愛吾師,更愛真理?‘”

  “就算是自己師長的傳授,要是覺得有問題,都能提出異議,更何況外宗?”

  “此次試題,本就刻意避開了《新義》里邊頗招非議的那些疑點,因此唐瞻的文章,也不能算是矯偽枉飾。”

  “國子監三千多人,這成績,朕很不滿意。”

  “接下來國子監要大力整頓,那里應該入皇家理工學院一樣,成為國家培才育士之地,而不是給官員和權貴的子弟們拉關系求干謁的污穢場所!”

  說完又嘆了口氣:“罷了,還是給官學留著點顏面,便如孫卿所議,擢李夔第二名,唐瞻降第四,放榜吧。”

  元豐二年黃榜張貼出來,開封府頓時轟動。

  蘇文熟,吃羊肉。實錘了!!!

  晁補之,唐瞻,楊蒔,邵伯溫,黎文盛!

  前十名里邊,一半都跟蘇家有關系!!

  尤其晁補之,大三元,天下至高榮耀!

  最開心的莫過于報信的急腳,都不用到處亂跑,這幾個如今全都在可貞堂刻版,一找得一窩!

  文德殿前,新科進士們站得規規矩矩,等候唱名。

  “元豐二年舉進士第一人——晁補之,進!”

  三唱之后,晁補之出列。

  “元豐二年舉進士第二人——李夔,進!”

  三唱之后,李夔出列。

  “元豐二年舉進士第三人——楊蒔,進!”

  三唱之后,楊蒔出列。

  禮官引三魁入殿,面見趙頊。

  接下來的手續便是官家扣問三魁三代,鄉貫,年甲,以表示關懷重視的那道流程。

  晁補之的名字經常出現在蘇油的章奏里邊,趙頊好奇的是他的學霸天賦,昨晚刻意去翻了以前的檔案:“我知道愛卿的大名,兩浙路轉運司奏報,聽說很多是你起草的。”

  “熙寧七年九月,兩浙路開田二十萬頃的疏奏,就是你的手筆吧?寫的很好。”

  晁補之愕然:“陛下,熙寧七年九月十三日,兩浙路奏報開田數目為十三萬四千零七十四頃。首次突破二十萬頃的疏奏,倒也是微臣起草,不過那是熙寧八年六月二十二的事情了。”

  “呵呵,好像是這樣的……”麻蛋,昨晚特意還復習了一次,結果還是記混了。

  學霸雖然不是故意的,但是學渣還是覺得自己被凌霸了,這個天——實在不好聊。

  “呵呵呵……總之以后繼續好好替國家效力,朕和公卿宰執,都很看好你。”趙頊只好匆匆結束話題,又對李夔說道:“國子監剛剛經過一場大動蕩,你能夠不受影響,不參與其中,唯以文章經義取之,這一點心性,比名次更重要。”

  李夔躬身:“臣不敢為,亦不愿為。就算因干謁而得高位,出仕后也才能不稱,做不好事情,到時候受苦的是百姓,辜負的是國家和陛下。”

  “對自身來說也是肇禍——聲名敗裂,連累族中。臣以為,比進士不第,更差。”

  趙頊嘆氣:“可惜啊,很多人不能如愛卿所想。”

  對答結束,趙頊又看向楊蒔:“愛卿遠來交趾,殿上我就留意到你了,文章的確不弱,道理也精通,當時還以為你就是郡王侍講黎文盛。”

  “怎么愛卿文名不顯?是以前清高命世?還是被李常杰打壓,曲沉下僚?”

  楊蒔猛然跪地痛哭:“罪臣楊曙,改易名字,只為陛見天顏,痛陳己罪。”

  “陛下,我是大罪臣,曾經被李常杰所迫,寫文章詆毀大宋,罪大滔天,不敢辯駁。”

  “是蘇少保說交趾人才稀缺,不忍誅殺,命我改易姓名赴考,如果僥幸能得見天顏,進退誅囚,唯陛下所決。”

  “陛下,臣常自悔咎,痛愧于心,未敢自絕者,乃一身為家族所系,上有六十老母……”

  趙頊都懵了:“等等,你有何罪,能如此嚴重?”

  楊蒔抬頭,滿臉的淚水鼻涕:“陛下,李常杰《伐宋露布》,乃罪臣所草,李逆以家族性命相威脅,事后給米十石。臣不敢欺瞞陛下,必以告陳。”

  殿上所有人都是大驚失色,靠,這娃立刻拖出去碎剮了都不帶冤枉的!

  “啥?十石米?”趙頊的注意力,卻在文章的價錢上頭。

  交趾米賤,斗米二十文,一石兩百文,十石,也就是兩貫錢。

  這尼瑪,能讓王相公氣得失態,親自抖手動筆相懟的文章,就值兩貫錢?!

  忍住,這時候不能笑。

  趙頊咳嗽了一聲,這才說道:“天生蒸民,君德則睦;君民之道,務在養民。說得很好,很在理。那你覺得,我是昏庸之主,不循圣范之君嗎?”

  楊蒔叩首:“陛下收交趾,交人初時心懷震怖,其后蘇學士撫之,交趾可稱天翻地覆。”

  “方知李逆奸殘,萬惡不足形容;吾皇寬仁,千秋難得與并。如今交趾郡中,皆歌堯天而享舜日,充倉廩而踐禮儀。”

  “鄰郡占城,羨慕仰渴,曰奚我后。此陛下圣明之德,雖草木盡曙陽春,不待教而后知也。”

  這馬屁拍得如彩虹一般美麗,趙頊果然龍顏大悅,嘴里邊卻還假謙虛:“的確很有文采,但是也不要修飾太過嘛,我也沒有你形容得這么好。”

  “你的那篇《露布》,雖然悖逆,但是其中那句‘天生蒸民,君德則睦;君民之道,務在養民。’還有一句‘百姓膏脂凃地,而資肥己之謀。’說得都非常好。”

  “所謂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你的這兩句,朕雖不敏,也常常感惕于心,吟誦在口。”

  “之前遠隔萬里,又是為逆臣所迫,勉強還算各為其主,所以你的那兩貫錢的過失,朕,就不追究了。”

  “于前能對交趾忠誠,之后也必能為大宋效力。你文中的這兩句,我也同樣回贈與你,今后要清廉自守,以民為要。”

  “蘇學士說得對,萬里之外,人才難得。起來吧,去換上朝服,跨馬夸街,你還是朕親點的探花。”

  “等到了金明池,朕還要敬你一杯。對了你會寫詩嗎?一會兒可得陪和一首喲……”

  這一刻楊蒔的忠誠度飆升到了一百二十,哭得都快沒個人樣了,連連叩首:“陛下宏量深恩,便是楊蒔再生之父母。縱粉身碎骨,也難報萬一。微臣今后,必定踴躍報效,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殿中眾臣也對趙頊的氣度大所折服:“吾皇圣明!”

  這一屆科舉的瓜,簡直讓汴京老百姓吃了個大爽。

  大宋嘉佑以前,因二三名在黃榜上并列狀元之下,所以都稱“榜眼”。

  自打蘇油取中第三名后,民間稱大宋科舉殿試三名為探花,才成了定例。

  三元及第這樣的奇跡都靠后了,今科探花的事跡,那才叫驚天傳奇。

  而趙頊收獲的聲望,再次達到了新的頂點。

  瞧瞧,咱們官家這氣量,這德性,這寬慈,能夠生為宋人,我……我驕傲啊……

  地址: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