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防疫

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防疫  杭州,古井村。

  蘇軾和唐慎微在村中考察,帶領他們的,是蘇軾的好友,黃州名醫龐安。

  浙江今年年成極度不順,先是鬧水,后邊鬧旱,之后鬧風,接著瘟疫。

  真實歷史上的這連續四場災害,讓杭州一地就損失了七十萬的人口。

  好在如今的兩浙路,是經過蘇油整治的兩浙路,兩浙路的核心——太湖流域,如今的溇港和水利工程早已大成。

  太湖上游的諸多山溪湖泊,都被改造成了水庫,加上有了方便快捷的電報通訊,水庫能提前得到通知,放水增容,待到洪峰抵達,發揮出蓄水作用。

  洪水最讓人畏懼的就是洪峰,人類抗擊自然災害的過程,就是一個減峰消谷的過程。

  利用水庫抗過洪峰過境的那個短期危機,對于消弭水患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接下來就是旱情。

  對付旱情到今天,尤其是在兩浙路,有了豐富的經驗。

  首先還是水庫,保證了環太湖溇港水田這個兩浙路的基本盤。

  前任杭州知州楊繪得到了蘇油的偏心支援,除了遍地機井,還有大量的抗旱作物。

  蘇油下令楊繪大量推廣甘薯、玉黍,改水田為旱田,同時在田邊地頭,推廣木薯和涼薯。

  雖然不能作為朝廷的稅收用糧,官倉減收是無法避免的事實,但是民間存糧卻極大的豐富起來,甚至超過了平年。

  主要是木薯和涼薯太高產了,一畝能夠收成數千斤,干燥之后也比稻子收成高。

  雖然這些東西不符合宋人現在的飲食習慣,比如甘薯這玩意兒,吃多了心燒得慌,但是現在的關鍵是活命。

  當蘇軾趕到杭州的時候,不由得對蘇油的先見之明額手慶幸。

  前幾年日子好過的時候,蘇油堅定大力推行糧食儲備政策,如今雖然還沒有達到開辟國家商用糧庫的程度,但是起碼作為國家糧食大基地和南海糧食的大中轉基地,兩浙路的常平倉、廣惠倉囤積了多年的糧食,足支五年。

  還有民間,國家推行按地畝分等納稅制度之后,民間開始大力改善自己的生活條件,尤其在兩浙路這等魚米之鄉,家家戶戶都儲備了不少余糧。

  天降小幺叔,三十年間,大宋已經天翻地覆,否則如現在水旱連踵,家國無儲,繁榮的兩浙路立刻就會翻成人間地獄。

  還有一處關鍵,就是兩浙路發達的交通。

  朝廷的援助能夠通過鐵路一日送到楚州,然后通過蒸汽運河船,海船南下杭州。

  其中最關鍵的就是藥品。

  還有電報,讓地方能夠及時請示并得到答復,鑒于今年臺風厲害,蘇軾上奏朝廷,要求兩浙路今年緩發朝廷漕運的請求,兩個時辰就得到了朝廷回復。

  蘇軾命人將電報抄錄到衙門外張貼,杭州糧價應聲而落。

  但是并不是說問題就全部解決了,兩浙路基礎本來就好,又是大宋三十年來第二處發展起來的地區,人口已經高達三千萬,除了平野,也有山區那樣朝廷能力還達不到的地方。

  因此各地城鎮,一樣出現了流民。

  如今吃飯和住宿問題不大,可是大量流民居于城鎮之外,造成了嚴重衛生問題。

  瘟疫隨之而來。

  幸好大宋的醫療條件也和數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語,趙頵搞了十來年,八百多卷的《醫典》可不是開玩笑的。

  病因很快搞清楚了,痢疾,這也讓蘇軾松了一口氣。

  因為蘇油告訴他杭州是海貿中心,如果杭州的瘟疫經由海船傳播到新宋洲、東勝洲的話,那些長期與世界隔絕的蕃人和三代遺民,甚至有被瘟疫搞到滅族之憂。

  好在只是痢疾,東勝洲本身就是盛產金雞納霜的地方,那玩意兒治療痢疾堪稱特效。

  蘇軾治療瘟疫的方法得自蘇油和石薇,臨出來之時,朝廷特意加了他龍圖閣學士,蘇油本來不同意,但是高滔滔直接敕黃門下省,強行予以了通過。

  君恩深重,蘇軾立即乘坐火車,大半日便抵達了徐州,然后登上蒸汽船,短短五天,蘇軾便抵達了杭州城外。

  杭州城內外的老百姓,聽聞大蘇夫子再臨杭城,競相奔走,似乎只要學士一到,天災都要退避一般。

  蘇軾大受感動,立即開始了救災行動,然后發現,雖然災害嚴重,但是災情卻比小幺叔預估的好得多,發了幾通電報之后,就一頭扎進瘟疫控制上頭。

  杭州大街小巷,現在擠滿了求醫問藥的窮苦百姓。有些不良藥商開始囤積居奇,趁機抬高藥價,大發昧心之財。

  大蘇將貼子散出去,宗教界的朋友立刻出動,和尚尼姑們輪番到藥店化緣藥材,化不到就賴在那里不走。

  不少寺廟捐出絹帛寶鈔,不少道人和尚本身就是名醫,紛紛出山加入醫療團。

  然后蘇軾寫了兩篇文章刊載在《潮報》和《商報》上,宣布將撥出官銀兩千緡,又以身作則,捐出自己多年積蓄的私房錢黃金五十兩,建立醫院。

  流量明星好處這就顯現出來了,朋友粉絲紛紛聲援。

  杭州城里第一筆重金卻是來自回回街,蒲珊等大土豪直接湊了五百兩黃金,然后告訴大蘇,俺們那旮沓驅除瘟疫多用香料,這玩意兒要多少太守只管言語一聲,俺們給你管夠!

  俺們木有別的要求,俺們在杭州都住了幾十年了,娃都是第四代了,不求別的,只求給娃們落一個大宋戶籍,成不?

  本章未完,請點擊繼續閱讀!

  這個要求挺奇特,蘇軾只能上報朝廷。

  蘇油樂了,這事兒不叫事兒,現在青唐、寧夏、荊湖,大宋吸納的蕃夷編戶那是多了去了,杭州這點簡直就是毛毛雨。

  不過先說斷后不亂,要成為大宋編戶就要給大宋做貢獻,可不能光享受福利。

  杭州回回們吸納了不少大宋的航海技術,能讓他們變成宋人,對技術壟斷有好處。

  消息傳回,回回們頓時載歌載舞,又奉獻了黃金三百兩。

  有了錢財,藥材,人力,大蘇立即令人在各處街口,城門支起大鍋,熬制湯藥,對窮苦百姓免費贈服。

  同時寫信給天師道、玉局觀、大相國寺,請求醫生的支援。

  再次上書朝廷,杭州流行的是痢疾,要求市舶司將今年支應朝廷的金雞納霜留下,給杭州病情嚴重的老百姓使用。

  很快朝廷批示下來,同意。

  同時轉達了京師大學堂醫學院的指導意見,對付痢疾傳染,首先就要控制水源和食物,朝廷已經命令兩淮都轉運使蔡京運煤,要求蘇軾嚴格執行防疫條例,居民不得飲用生水,不得隨地便溺,做好水源消毒,食物必須煮熟,碗筷必須燙煮。

  然后還要組織人力疏通因水災和臺風帶來的城市下水道堵塞,掏浚西湖換入活水,發放肥皂做好居民衛生。

  龐安帶著蘇軾和唐慎微在村子中轉悠:“根據朝廷和子瞻的意思,杭州每個村都派駐了一名醫生,主要負責衛生宣傳與防疫治病,不光治療痢疾,也接診其他病例。”

  “這次朝廷反應速度極快,老夫這個村子,可是沒死一個人,呵呵呵……”說完捋起胡須:“相比當年在徐州救疫那次,可是大不相同了。”

  幾個娃子舉著風車從村路上跑過,見到龐安一起喊太醫爺爺。

  蘇軾抓過一個小孩來檢查雙手,發現指甲都很干凈,才將人家放過,對龐安說道:“神醫有心了。”

  龐安擺手:“這個不敢當,全是太皇太后和陛下的恩德,說實話要不是有了金雞納霜,村中幾個重病人怕是有些棘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