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 非汝輩可議

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非汝輩可議  己酉,同修國史蔡卞上岳父王安石的《日錄》,并且在奏章里寫到:“先帝盛德大業,卓然出千古之上,而《實錄》所紀,類多疑似不根,乞驗索審訂,重行刊定,使后世無所迷惑。”

  《神宗實錄》當中,曾經有過不少對改革派不公平的記錄,之前王安石的門生陸佃,就曾經據理力爭過。

  不過當時是司馬光主事,此君最擅長的就是往歷史書里邊塞私貨。

  這是大事,稍有不慎便會引發黨爭,蔡京才做了首相就拿到這么個熾熱的炭丸,有些發懵。

  他可不敢擅自做主,只好請旨。

  請旨,就是自認能力不足,想要將鍋甩給皇帝背。

  趙煦也年輕,沒有處理這種事情的經驗,就拉著漏勺,君臣二人在花園草地上一邊烤肉一邊琢磨該怎么辦。

  對于從熙寧到元祐這段時間的歷史,其實漏勺也研究過,研究來研究去就一個感覺——司馬公王公都不是啥好人,那么些年里,可真是把俺親愛的爹爹憋屈壞了。

  如今蔡卞丟出這么個題目,漏勺才真正深刻理解到自己爹當年的不容易。

  這才僅僅是修史,還不是修正史,都讓人膽戰心驚,何況當年那些親歷者們,真是在暴風礁群當中博浪都不足形容。

  長嘆了一口氣,漏勺將烤肉醬遞給趙煦:“當年父親說過,每個人都有君子的一面,也有小人的一面,以君子小人區分朝堂眾臣,其實有些偏頗。”

  “從私德來看,管仲奢侈僭越,絕不是什么君子楷模,但從功業上看,他襄助齊桓公成就霸業,免了中原左衽之患,故而得到孔子褒揚。”

  “父親說人是復雜的,不能用君子小人來簡單區別,比如兩個程二,就是個例子。”

  趙煦看著趴在草地上拍手逗趙茂學走路的程岳,又想到在洛陽的程頤,覺得司徒說的的確很有道理,一邊往肉串上刷醬一邊問道:“那司徒說該如何解決?”

  漏勺說道:“父親說其實大家相互監督拉扯著朝前走才是正經。還說監督拉扯是必須的,這樣走出來的方向,是雙方大概率都接受的方向,也是大概率正確的方向。”

  “但是有一條,走路是前提,不能拉扯得走路都忘了。”

  趙煦明白了:“所以重修先帝實錄其實不難,但是如何將爭議只限制在《實錄》之內,方難。”

  將肉串遞給漏勺:“嘗嘗這次味道對了沒?”

  趙煦前幾天給孟端儀烤肉被嫌棄了,跑來找漏勺想辦法,漏勺就想出了最簡單的辦法,把調料配好,分作碼味料和燒烤料,先拿碼味料碼味,再用燒烤醬燒烤,只要能夠烤熟,味道都還行。

  果然,漏勺擼了一口串:“臣謝陛下賞,味道火候都可以的。”

  君臣二人就在草地邊上吃了起來,漏勺說道:“臣想這樣行不行,《實錄》可以重修,不,應該叫參補。但是之前的編纂范祖禹、趙彥若、黃庭堅得在,陸佃、蔡卞和曾布也得在,讓他們先參訂好雙方都同意的部分,再列出雙方存在爭議的部分。”

  “然后叫他們列舉事實,拿出支持自己觀點的資料依據,大家辯難。”

  趙煦對自己的手藝表示很滿意,招呼程岳過來品嘗,又問道:“要是雙方辯難之后,依舊爭執不下呢?”

  漏勺說道:“那就將他們的證據,資料,相關當事人的言論,都記錄下來,說明這里的存在爭議,事實未清。”

  “本著對后世負責的態度,我們雖然不能確定哪一方是正確的,但是至少將爭議的來龍去脈記錄清楚了,至少給后世修訂我們今日的歷史,留下了重要的資料。”

  “如此一來,陛下的態度就是公允的。”

  “大宋從熙寧到元祐這段歷史,是將一個衰弊沉冗的國家,生生扭轉為一個輝煌強盛的國家的歷史,這段歷史當中,如果沒有沉重的思索,痛苦的抉擇,艱辛的努力,是不是反而太不真實了?”

  “這個過程中百姓們遭受過痛苦,但是百姓們的痛苦大家都看到了,然而另一些人——官吏、朝臣、司馬相公、王相公、先帝與太皇太后,他們的痛苦,卻又有多少人看到?”

  “父親經常給我們講那段時間里的故事,在這個過程中,如果先帝、太皇太后、朝臣、宰執們,包括父親在內,要是沒有經歷過一點疑惑,痛苦,無力,虛弱,那我們今天的日子,是不是來得太輕易了些?”

  “陛下,將這段歷史盡量全面的記錄下來,保持公正的史筆,正視其過程的艱難,忠實記錄中間的錯謬、爭議,決策,才能讓后世為我們的父輩,感到更加的驕傲和自豪。”

  “他們也承受了常人無法承受的困惑,痛苦,無力和虛弱,然而他們最終戰勝了所有困難,開創了一個華夏歷史上,最偉大的時代!”

  趙煦不禁動容,那這部《實錄》,就是另一種修法了。

  是啊,以往的史書里,每當歷史關頭的重大抉擇,往往都是歷史偉人們一言而決,大手一揮,然后就撥開云霧見青天。

  似乎不如此不足以體現他們的偉光正一般。

  然而記錄歷史的人,卻忽略了大人物們“一言而決”之前的痛苦與艱難。

  還有他們有過的彎路。

  司徒說過,朝庭事務,往往就是在幾個爛方案里邊,挑選一個相對不那么爛的來執行而已,哪怕圣人再世,也逃不開這種尷尬。

  差別不過多與少。

  把這種尷尬記錄下來,不是什么丟臉的事情,反而會告訴天下人當時的現實。

  會還天下人一個司徒口中,自己心中,那血肉豐滿的,感情真實的神宗皇帝。

  趙煦對父親的敬仰,就來自于這樣的形象,將心比心,他覺得司徒起碼比現在的史官們,把父親塑造得要好。

  于是果斷給漏勺點贊,附贈一條烤串:“舍人這是正經議論,當在朝堂上提出來……等等茂兒你怎么哭了?”

  漏勺接過肉串,謝恩,然后偷偷翻白眼。

  我什么時候不正經過?

  還有郡公為啥哭,多明白的事兒——

  饞哭了唄!

  丙戌,以之前的資料不夠全面,召蔡卞、曾布、范祖禹、趙彥若、黃庭堅,補參《神宗實錄》。

  同時將修訂的意圖明確傳達群臣,如果遇到有爭議之處,“盡采之,留示后人”。

  不做選擇就沒有針對,皇帝依舊秉持公正,矛盾依舊在朝臣之間。

  而且趙煦滿足了雙方喉舌表達的訴求,將“你死我活的斗爭”轉化為“并列展示任后人評說”,且要求論據必須充分詳實可證,誰都不能胡說亂說,更不能借故攀扯打擊,這些都是要記錄的。

  反正《神宗實錄》的本質并不是修正史,而是要通過此次參補,賦予神宗更多的“人性”。

  說得難聽一點就是——“賣慘”。

  而且不是假裝出來的慘,因為那一段前期歷史,大宋是真慘。

  看看那段時間的慘,再對比如今的昌盛,更能襯托出以趙頊為領袖的那代人的偉大,會更加珍惜現在的日子。

  這個彎彎繞相當的精妙,更是改革派和保守派雙方都愿意接受的結果。

  而且與“和稀泥”還不一樣,因為趙小童鞋有自己的明確立場,且是無可挑剔的,更加高明的立場。

  除此之外,求同存異,大家還得繼續在妥協中拉扯著過。

  但是這個口子既然打開,就得好好控制。

  比如有御史就借此機會,旁敲側擊地非議蘇頌和蘇油。

  認為兩人在高滔滔臨制期間,態度曖昧,從不提還政之議,是為了貪圖太皇太后對蘇家的寵信,是不把小皇帝看在眼里。

  這種時候趙煦就要出手了:

  “方年幼時,諸臣紛更,頌常曰:‘待君長成,誰任其咎邪?’

  每大臣奏事,但取決于宣仁,朕有言,或無對者。

  惟頌奏宣仁,必再稟朕,有宣諭,必告諸臣以聽朕語。

  開陳排擊,盡出公議,朕皆記之。

  司徒奉召如京,首見首語,即為側坐之議。

  章奏每以圣慈稱宣仁、以陛下稱朕。題頭并列,非指一人。

  每以光獻事諫朕祖孫,在朝在外,常言兩宮一體,相愛共榮。

  敦言厚誡,發粹感誠。

  此皆有案實。

  如二公者,深知君臣之義,非汝輩可輕議也。”

  蔡京還不大相信,利用職務之便,偷偷翻閱了蘇油在高滔滔臨制之后的奏章。

  果然,所有朝臣里邊,只有蘇油的奏章,是將圣慈二字和陛下二字,并列擺放!

  細節,決定成敗!

  蔡京不禁捶胸頓足地懊惱——這么簡單個事情,就能讓陛下念情一輩子!

  可我老蔡當時,怎么就偏偏想不到呢?!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