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強們拉起一支千余人的隊伍就起兵作亂,迅速攻城略地。
當地吳國官員根本對吳國失去了信心,紛紛投降,所剩無幾的郡縣兵也紛紛投降,不做抵抗,只有少數幾人選擇抵抗,但也于事無補,于是各縣迅速失守。
吳國內部一片翻天覆地,一時間滿世界都是逆賊。
豪強們不滿足于攻略當地,攻取當地之后,還組成聯軍,一起向吳郡的孫吳政權大本營進發。
彭澤縣的造反土豪陳氏、魏氏還派人去江北的廬江郡聯絡魏將徐晃,希望得到魏軍的幫助,他們愿意獻出土地、接受魏公郭鵬的統治。
這一切當然是因為孫吳政權本來就不得民心,全靠孫策的威望和強權予以壓制。
之前政治戰場上的失敗已經讓他們看到了民心向背,現在軍事戰場上的失敗更是掃清了江東豪強們對孫策的武力恐懼,他們發現孫策其實也沒有那么強大。
如果說這還不夠的話,孫策重傷垂死的消息從軍隊里傳出去才是決定了江東豪強們奮起反抗的決定性因素。
孫策重傷垂死威望全失的消息基本上是一錘定音,讓江東人徹底失去了對孫策的恐懼。
往日里被打壓產生的不滿和憤怒自然一口氣全部爆發出來,各郡各縣涌現出了大量叛賊。
別說是地方上了,就連軍隊里也出現了好幾次兵變。
全靠韓當、黃蓋等功勛老將帶著親兵予以鎮壓,他們率領親兵部曲砍了一批腦袋,狠狠的震懾了剩下的軍隊,于是幸存的軍隊才得以安穩。
吳軍戰前總兵力也沒超過八萬,現在損失了一半還要多,只剩下不到四萬被奪走了精氣神的軍隊,想要對抗郭鵬那是不可能的。
事實上別說對抗魏軍了,現在這些吳軍士卒似乎連想要平定叛亂都有些困難。
周瑜在得知吳郡的無錫縣和烏程縣發生叛亂的時候就預見到了江東群起叛亂的可能。
為了盡可能穩定住一個大本營,并且重塑軍隊的決心,周瑜果斷決定親自領兵平定無錫縣和烏程縣的叛亂。
興平五年十月初六,周瑜率領一萬軍隊在無錫縣大破豪強張氏為首的亂軍,斬首九百,誅滅張氏鐘氏等起兵作亂的豪強七家。
興平五年十月十三,周瑜又率軍在烏程縣蕩平了豪強趙氏為首的亂軍,斬首七百,誅滅趙氏等作亂豪強家族六家。
這兩場戰斗為新敗的吳軍重新樹立了一點點的針對叛軍的優越感和信心,于是初步穩定了吳郡的情況。
接著,老將韓當、黃蓋分別率軍五千隨周瑜一起奔赴各地平定叛亂。
非常之時行非常之法,周瑜徹底放下了懷柔之法,決定采用孫策的辦法。
在孫策受傷生死不明的時期,他要重新為江東塑造一個鐵血大將的存在,以穩定局勢,為此哪怕顛覆自己曾經的人設都可以。
周瑜已經決定為了孫策不惜一切代價了。
于是周瑜下令,打敗叛軍之后,凡是參與叛亂的家族不論男女老幼一律誅滅,不懷柔,不放過,要是有逃跑的,哪怕追到天涯海角也要殺掉他們最后一絲骨血。
這就是背叛的下場。
吳國已經無路可走,不走這樣的鐵血道路,就不能繼續維持政權。
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是無路可走的終焉。
周瑜還想繼續嘗試,還想為吳國續命,哪怕獻出自己的一切。
老將們感受到了周瑜悲壯的決心。
十月十五日,韓當在蕪湖縣大破作亂豪強朱氏的叛軍,斬首一千,誅滅作亂的豪強之家十家,男女老幼一概殺絕,一個不留。
十月十六日,黃蓋在溧陽縣大破作亂豪強蔡氏為首的叛軍,斬首七百余,誅滅作亂豪強之家十三家,家屬全數誅滅,一個不留。
雖然打不過魏軍,但是剩下的吳軍在這些老將的帶領下還是打敗了那些散兵游勇一般的叛軍。
周瑜也的確是需要在這個時候立威,并且掠奪這些豪強家中的甲兵、糧食、土地來穩定人心。
于是決定采用鐵血手段震懾人心,穩定局面,該殺的不該殺的一并殺絕,永絕后患。
江東大地再次掀起了一陣腥風血雨,無數人為此喪生,無數人流離失所。
孫吳政權為了存活,使用了非常手段,對各地的叛亂展開了極為血腥的屠殺和鎮壓,徹底放棄了最后一絲和江東人和解并且本地化的希望,轉化為了完完全全的外來征服政權。
孫氏的確是江東本地人,但是身份低微,不為江東本地豪強和士族所接受,本身是以袁氏部將的身份征服江東的。
本身就不怎么受待見,現在一來,孫吳政權更是失去了立足本地的可能性。
江東遂開始大亂。
而在此之余,周瑜也不忘恩威并施,有為了活命殺掉其他造反作亂的家族成員,開城投降的家族,周瑜宣布既往不咎,將之納入吳軍體系,一起去斬殺那些叛亂分子。
只要納上投名狀,和我上一條船,我就饒了你。
這是暗黑周公瑾最后的溫柔。
在這樣的背景下,孫策悠悠轉醒。
孫策剛剛醒來的時候是十月二十二。
當日,還發生了一件很驚險的事情,那就是彭澤土豪與廬江守備、橫江中郎將徐晃的聯絡。
徐晃得知此事之后與張遼商議,認為機不可失失不再來,應當立刻率兵南下,在江邊會合彭澤土豪陳氏、魏氏,在陳氏魏氏的幫助下渡江,進取豫章郡。
但是張遼將之否決了。
“一者,不知這幫人的虛實,不能貿然相助,二者,我軍就算渡江,也沒有抗衡吳軍的水師,吳人的水師并非全部覆滅,一旦他們在江上切斷我們的退路,我們又該如何?”
張遼快馬來到了廬江,告誡徐晃不要輕舉妄動,又說出了最重要的原因。
“然后是最重要的原因,沒有魏公命令,你擅自調動兵馬南下,意欲何為啊?眼下的情況,不管戰機在不在,都要等待魏公的命令!”
徐晃恍然大悟,頓時腦門上就滲出了細密的汗珠,小心翼翼地擦拭掉之后,又問道:“那咱們就眼睜睜看著?哪怕戰機在?”
張遼立刻點頭。
“對,就眼睜睜看著,不然魏公問罪,我可不會保你,記住了,對咱們帶兵的人來說,打完勝仗之后最重要的不是乘勝追擊,而是不犯錯誤。”
張遼把自己十余年戎馬生涯所積累的人生經驗傳授了一些給同為降將立場的郭營新銳將領徐晃。
張遼對徐晃如此親近,也是因為兩人都不是郭鵬的起家將領,而是降將。
張遼來自呂布集團,徐晃來自李郭汜集團。
都是曾經和郭鵬敵對,被郭鵬干掉的集團之中。
作為這樣出身不好的統兵之將,最大的智慧不是立下功勞,而是不犯錯誤。
張遼深得其中三味,不想看到徐晃犯錯誤,所以有這樣的提示給徐晃。
他深知郭鵬對軍隊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