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九百七十九 大家都是精壯男兒,并不佛系

  郭鵬那邊在延德四年三月底的時候得到了曹休從西域都護府送來的美女三十八人。

  得知此事時,郭某人一臉懵逼,然后看到了曹休的上表,郭某人這才哭笑不得。

  這家伙擔心自己有女人而部下士卒沒有女人,會使得軍心受損,引起兵變,所以決定把這些美女送到洛陽獻給郭鵬,請郭鵬笑納。

  然后請求郭鵬看在西域將士生活困苦的份上,把他們的家人送去與他們團聚,以此減少異域之苦。

  不得不說,曹休這個事情做得還挺聰明的,知道用這一招來穩定軍心,不讓士兵產生怨念,否則就他一人花天酒地,其他士兵只能空流淚,肯定要出問題。

  郭某人不會因為幾個女人就對西域各國產生怨念。

  郭某人本身不是很在意女色。

  他見過的美女太多,以他的身份,想要得到什么女人也是輕而易舉的。

  所謂亂花迷人眼,多年下來,他甚至不幸罹患了臉盲癥,已經失去了辨別女性美丑的能力。

  不夸張的說,連他自己的后妃們他都不知道好不好看。

  郭某人是一個優秀且稱職的皇帝,他一心撲在國務上,根本不喜歡美女,清心寡欲,所以這些女人給他其實也沒多大用處。

  但是既然部下有心,作為領導,就要接受,不能辜負部下的一片美意。

  這種時候要是不接受或者搞出什么幺蛾子來,還會讓部下產生別樣的擔心,不利于穩定。

  皇帝其實也是很艱難的。

  所以雖然郭某人的內心是拒絕的,但是這三十八個異域美女他也不得不收下,以此幫助曹休解決煩惱,并且承擔一個帝王的責任。

  臣子們為皇帝分憂是義務,皇帝位臣子們分憂有些時候也是一種關懷。

  當然,這些風格各異情趣各異的美女們,看上去也別有一番滋味就是了。

  郭某人揮揮手,讓蘇遠派人把她們帶入內廷做一番檢查,然后無聲的指出了其中姿色最上乘的三人,讓蘇遠特別關照一下。

  蘇遠心領神會,就把這三十八個異域美女帶入了宮廷,準備教一些東西給她們,讓她們知道進入大魏宮廷之后意味著什么,以及需要做些什么才能更好的生存之類的。

  她們之中的絕大部分會成為宮女,在宮中生活下去,亦或在需要的時候被郭某人賞賜給有功之臣以拉攏人心。

  至于郭某人特意指出來的三個美女,則需要進一步的專門培養,深造,確定完全沒有任何問題了,然后,才會送到郭某人身邊。

  為皇帝挑選合適的人照顧皇帝的起居生活,是需要專門的功夫的,蘇遠等人是前朝宦官余孽出身,對于前朝后宮內的一些小規矩和小手段還是記憶猶新,指揮部分專業資深宮女辦事也得心應手。

  這些女人天資不錯,皮膚白皙,眉眼迷人,身段優雅,善于歌舞,但是綜合素質明顯有待提高。

  是時候讓她們領會一下華夏文明的博大精深之處了。

  相信她們很快就會學到真正的東西,從而順利畢業,成為大魏宮廷的優秀畢業生,然后順利就業。

  給郭某人帶來無邊的快樂。

  作為大魏帝國皇帝,相當于郭魏集團總裁兼董事長,身邊不能沒有幾個看得過眼的秘書。

  這絕不是郭某人色心頓起,看到這些風格迥異于中原女子的中亞風情女子就動了心,想要嘗試一下不同的口味。

  這是為了給部下顏面,是關懷部下的舉動。

  所以宮廷記載上要注意措辭用句,這件事情的起因和結果應該按照真實情況進行記載,且要通過郭某人的首肯。

  雙標到了極致的郭某人的無恥可見一斑。

  當然,拿了好處,自然不能不給臣子解決一些煩惱,那不是一個合格的皇帝應該做的事情,皇帝有進有出,合理利用資源駕馭臣下。

  曹休提出了這個請求,他當然要做一番考量,因為這不是什么小事。

  三千將士的家眷,起碼也是同等的三千人,提供三千人的部分生活用品已經很艱難,再來三千,恐怕也是個問題。

  于是郭某人找來了董昭和棗祗,讓董昭和棗祗一起和他商量如何解決曹休提出的問題。

  董昭認為這是一件比較麻煩的事情。

  “三千多人不算太大的數目,但是要把這三千多人送到遠離涼州的西域,還要保障他們的生活,那就比較困難了,陛下,眼下我們供給給西域駐軍的給養已經承擔了很大壓力,要是再多,恐怕力有不逮。”

  棗祗統計了一下西域駐軍的家眷人口數量,也給出了不太支持的態度。

  “陛下,各地駐軍終有輪換之日,暫且忍耐,也不是什么太大的問題,一旦出了事情,也有回轉的余地,不至于瞻前顧后。”

  棗祗從很現實的角度考慮郭魏帝國萬一從西域退出之后的情況。

  前漢三通三絕西域,每一次都造成了巨大的損失,棗祗從這一點出發是沒有問題的,但是他顯然不曾了解到郭某人對西域的占有欲。

  既然來了,就沒打算走。

  “駐軍輪換是有時間區別的,按照西域五城駐軍的距離,起碼是三年才有一輪換,三年不見家人,那會是什么狀態?你們想想,設身處地的想想。”

  郭某人看向了棗祗和董昭。

  兩人默然無語。

  的確,這是個問題。

  魏軍的輪換制度不是一刀切,而是有分不同情況的措施。

  原則上是駐軍當地的時間不算軍隊前往當地所需要的時間,而是以抵達當地的時間為準。

  然后在具體細則上,各地駐軍輪換駐防的時間安排是有所不同的。

  距離洛陽越近,交通越便利的地方,駐軍輪換速度就比較快,基本上是一年為期。

  而距離越遠,交通越不便利,則輪換頻率就低,一年半,一年八個月,兩年,兩年三個月,等等等等,并不統一,但是最高不超過三年。

  按照西域這個遠隔程度,不算往返當地的時間,那輪換時間必然是三年一次,這一批駐軍士兵至少要三年才能回到內地和家人團聚。

  而這三年期間,他們必須要在人生地不熟的西域開拓自己的生存空間,努力適應當地的生活,還沒有人陪伴,一肚子火不知道何處泄。

  這是一定會出問題的。

  營妓這種存在雖然不得不默認,郭某人也會維持一定的規模,但是根本上解決這種問題還是要靠提高士兵待遇,并且努力幫助士兵組建家庭。

  這樣又能解決問題還能提高生育率增加人口,怎么看都比營妓要好得多。

  所以郭某人否定了棗祗和董昭從經濟層面看問題的方式。

  “三千士兵駐軍西域,對于我絲綢商路而言是十分重要的,他們的存在會給魏國商旅帶來很大的幫助,而絲綢商路未來又能帶動多少商業稅收,我也不想多說,你們看呢?”

  郭某人打量了一下棗祗和董昭。

  棗祗和董昭互相看了看。

  “那,不如調撥一些營妓前往,或者讓西域諸國出點力氣,安排一些女人,大不了我們付些錢給他們,也就解決了。”

  棗祗給出了新的建議。

  郭鵬還是搖了搖頭。

  “不管是調派營妓,還是要求西域諸國提供,都要派更多醫者跟隨,防范可能會發生的惡瘡,這很危險,數年之前軍中曾發生過數起惡瘡的事情,你們不會不記得吧?”

  棗祗低下頭不說話了。

  數年前,魏公國尚未建立的時候,軍中因為衛生措施不到位,幾大營相繼爆發了花柳病病情,前后約有六百多名士兵患病。

  更可惡的是,當時居然還有軍中負責人擔心自己被懲處,所以嘗試掩蓋病情。

  若不是一名軍法官得知此事,沖破阻礙直接上報,估計這病情能要了所有患病士兵的命。

  得知消息之后,華佗領銜軍醫團隊緊急出手,挽回了大多數人的性命,但還是有一百五十多名士兵因為拖延日久而不治身亡。

  另外有一百多名士兵因為沒得到及時治療而未能完全治愈,身體有不同程度的損傷,不得不脫離軍隊。

  當時還是引起了很大的震動的。

  經過調查,確定是軍中專門負責這方面的官員疏忽大意,沒有做好衛生檢查,沒有處理好衛生問題,未能及時上報,甚至還嘗試掩蓋,以至于發生了這樣的事情。

  一樁丑聞,讓郭鵬失去了近三百名精心訓練的精兵,讓他極其惱火。

  郭鵬大怒之下,問責二十三名軍中負責官員,將他們處死,又將三名協同這些衛生負責人一起掩蓋病情的軍官處死。

  之后一并廢除他們家人的軍屬待遇,把他們的家人一起流放到了邊疆,不準返回原籍。

  然后,郭鵬加強了軍中的衛生檢查條例,并且意識到營妓的問題所在。

  從那時開始,郭鵬才真正開始大范圍推動軍中單身士兵結婚組建家庭的事情,而不是認為有了營妓就可以解決任何問題了。

  郭鵬的計劃是逐步提高軍中士兵的成婚率,并且逐漸減少營妓數量,建立起更加規范科學的士兵待遇政策,從而真正解決掉營妓的存在。

  這種問題是真實客觀存在的,不能當做沒看到。

  大家都是精壯男兒,并不佛系,魏軍軍紀雖然嚴謹,卻也沒到滅絕人倫的地步。

  問題必須要直面,不能回避,哪怕為此多付出一些錢財,否則就會引發內部矛盾,這遠比軍隊戰斗力下滑要可怕的多。

  數年間,郭鵬大力推動軍中單身士兵結婚組成家庭的計劃,每年都有專門款項撥付,讓軍隊首腦和地方官府幫忙處理。

  父母還健在的,則讓當地官府為他們在戶籍所在地幫助談婚論嫁,軍隊予以一定婚姻補助,支持且保護他們的婚姻。

  父母去世且舉目無親的,則由政府安排身體健康的適齡孤女與之配對,組建家庭,然后分給土地、房屋,給結婚補助,安排他們就近落戶,入籍當地。

  軍隊里每年都給士兵一定的假期回家探親,輪著來,每人都能和妻子團聚,生兒育女。

  家庭算是軍屬,除了軍隊的慰問之外,地方政府還要在福利和稅收方面給與優待,和一般屯田民戶不同。

  軍屬家庭生兒育女,當地官府要為之慶賀,額外贈送糧油米面,以表達祝福。

  郭鵬為此投入了大量資金,通過戰爭和救災救活的那些孤女也得到了至少對她們來說還算不錯的去處。

  這種時代,能活著,有個家,能吃上飯,就不錯了。

  搭伙過日子比一個人面對要好得多,更別說只是孤女而已,誰還能奢求其他的東西呢?

  郭魏政權是第一個大范圍拯救戰爭難民將他們收攏管理的政權,尤其是對孤女的救助。

  難民集團之中有為數很多的孤女,她們的生存環境和條件遠遠比其他難民更差。

  因此郭鵬特意制定對孤女的救助方案,除了安排一些心靈手巧的納入軍隊護理營協助軍隊處理傷患之外,就是和軍隊單身士兵還有民間光棍配對去了。

  隨著時間推移,軍中單身率逐年下降,基本上達到了每個戰兵都有家室的地步,然后輪流放假探親,還會輪流給家屬到軍營附近探親的機會,以此解決士兵自己的問題。

  到這個地步,魏軍士兵的個人問題才算基本解決。

  但是駐軍在西域的士兵的個人問題,顯然也不太一樣。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