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63章 又要搞事了

  “一群蠢貨!”

  蕭瑀接到了江南傳過來的消息,頓時就發火了。

  這么久了,他在長安兢兢業業,雖然他知道江南的那些世家在江南不會干什么傻事。

  但是他真的沒有想到,這群人居然這么蠢!

  李世民早就看江南的世家不爽了,有錢,又沒有權,李世民難道就不想吃了他們?

  開什么玩笑呢?

  要不是有他蕭瑀頂著,李世民怕是早就拿江南的士族開刀了。

  可是這群家伙真的是目光短淺,什么狗屁倒灶的事情都干。

  居然特么的聯合關隴世家,對李淵出手!

  這種事情也能做的?

  腦子被驢踢了嗎?

  現在蕭瑀只希望這些人已經對自己說了所有的實話了。

  要不然他真的是保不住整個江南的世家了。

  不過就這么一點東西,他也感覺到十分的棘手了。

  畢竟有些事情不是他能夠控制的了。

  現在要看李世民到底想不想對江南的士族出手了。

  想清楚了這些事蕭瑀就果斷的去找李世民了。

  想看看李世民此時到底知道多少事情。

  李世民自然什么都知道了,并且他知道的比蕭瑀還要多,蕭瑀想要旁敲側擊,李世民就跟蕭瑀打起了太極。

  本來李世民是要生氣的,但是房策在來信中已經說得很明顯了。

  放心的交給他,等到時機一到,江南的士族自然就會徹底的消失。

  不需要任何的動作,直接讓江南的士族變成江南百姓的養料。

  聽到了房策保證,再加上李淵說他現在在胡逗州玩得很開心,李世民也放心了,雖然這一路有點驚險,但是最后的結果還是不錯的。

  遇到了虬髯客,這件事讓李世民還是相當的舒服的,畢竟虬髯客對于李世民來說,還是有個好印象的,聽到了虬髯客的計劃,李世民差點興奮的拍桌子。

  然而虬髯客卻走了,將所有的事情都交給了房策,這樣一來,李世民更加的放心了。

  畢竟嘛,虬髯客是外人,而房策卻是外戚,怎么說都是自己人。

  這就很放心了。

  這樣一來二去的,蕭瑀并沒有得到什么確切的消息,只以為李世民真的蒙在鼓里,于是就給江南的士族回信了,讓他們盡量的穩住胡逗州的太上皇和房策,其他的事情也收斂一點,不要再給他們抓到把柄了。

  當然了,蕭瑀并不放心這一切,還跟李世民請了個假,準備親自到江南去看一下,這群人到底想要干什么。

  這些人真的不能讓蕭瑀放下心來。

  只有親眼看到他們,才能夠讓他放心下來。

  等到李世民的同意了蕭瑀的告假之后,蕭瑀的信早就傳到了江南。

  江南的士族將很多的東西運往了胡逗州,這可不能怠慢了,雖然不知道房策要的這些東西是干啥的,但是還是朝著胡逗州送了過去,一切都是江南常見的東西,這些東西居然被房策看上了。

  房策一不要錢,二不要糧的,只要江南士族準備一些東西,用這些東西來充當賠償,就答應他們講他們的這些事情壓下來。

  江南的士族一開始并沒有打算給,畢竟嘛,這些東西雖然很多,但是如果房策騙他們的那怎么辦?

  只有等到了蕭瑀將信傳到了江南之后,這些江南的士族才開始給胡逗州運送東西。

  房策自然是知道這一點的,于是就加碼了,本來給那么多就行了,現在你們拖了這么久,還想只用那么點就想混過去?

  門都沒有!

  房策加碼的事情,江南士族根本沒有當一回事,畢竟嘛,房策需要的都是一些常見的東西,并且基本上都用不到的東西,像什么竹子,木炭什么的,這些東西都是不常用的東西,江南的士族根本不在意這些東西。

  加碼就加碼吧,反正沒有什么用的東西。

  房策將這些東西收集過來之后全部都集中在了胡逗州的東北角,以后房策準備在那個地方做一個工業區。

  這些東西可都是寶貝啊。

  房策的腦海中有著無數的東西,通過這些東西,制造一些這個時代還沒有的東西,房策就能賺很多的錢。

  房策有很多的東西,但是有些東西并不想拿出來,就像他一開始過來的時候搞出的那三壺蒸餾酒,其實他是可以自己釀酒然后蒸餾的,這樣會比這些酒要容易很多,而且好喝不少,但是呢,房策并不想要這么去做。

  貞觀初期,糧食還是很少的,而且接下來要經歷大旱,還有蝗災,糧食若是用來釀酒只會造成百姓餓殍遍地。

  不過除了釀酒難道沒有其他的產業了?

  酒可不是生活必需品。

  造紙術,印刷術,還有食鹽提取的技術,已經送給了李世民。

  但是不代表房策就不能用這些東西來斂財了,畢竟嘛,他就呆在這個海邊,如果不搞點鹽,那不是對不起自己嘛?

  還有造紙術和印刷術,如果不多搞點書來賣,怎么瓦解世家對知識的壟斷?

  房策對這些基礎的事情特別的上心,他準備在整個胡逗州進行掃盲,除了那些進入了養老院的老人,其他的人,不管你有多少歲,每天都要用一個時辰的時間來學習。

  在掃盲計劃下,所有人都可以免費的識字!

  在這個時代,識字就代表了知識,只要識字了,那就高人一等。

  很多人都沸騰了。

  尤其是聽到房策準備搞出一本字典,每家每戶都給發一本,這種事情讓整個胡逗州的人都感覺到不可思議。

  畢竟嘛,這個時代一本書的價格都是上貫的,尤其是房策說了,這字典至少有上千頁厚的時候,幾乎所有人都認為房策瘋了。

  這要多少錢?

  根本不是錢能夠解決的問題了吧。

  每家每戶都要有一本字典,一本字典上千頁,就算是一千頁,整個胡逗州也有數十萬戶人口,這每家每戶都一本。

  那需要的紙張將會是一個什么數字?

  這全天下的紙都收集過來,夠嗎?

  這個問題縈繞在胡逗州所有百姓的心頭。

  此時房策的一封奏折八百里加急的送到了李世民的面前。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