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四百二十七章 中日聯軍

  大戰將起,卻只有侯玄演等三五個人知道這個消息,嚴冬之際并不是出兵的好時候。

  侯玄演北上之前,先是將年事日高的朱大典,重新派往日本。征遼三面合圍,朝鮮是重要的一環,朱大典在日本威名赫赫,長崎兩戰打出了威風,戰神一般的存在。

  日本這個國家就是這樣,對于打敗他們的人,往往會格外馴服。所以沒有人比他更合適,剛剛又抱上一個孫子的朱大典,在新年之前被侯玄演重新啟用,派往日本。

  嚴冬的晴天看上去格外空曠澄澈,日漸繁華的龍潭港又一次迎來了大批文武將官,講武堂水師一系的年輕武官,跟著老將朱大典,前往遙遠的島國日本。

  他們年輕氣盛,臉上洋溢著出征前的興奮,這些人大部分都是北伐軍中選派的有功將士,他們經歷過四年北伐,講武堂的深造讓他們對重回戰場充滿了憧憬。

  大丈夫建功立業,正當時也。

  “朱老將軍,此去日本一定要運籌好咱們的戰術,與倭兵一道共圍朝鮮。我將打出山海關,讓韃子無暇顧及保護朝鮮,你帶著明日聯軍,從釜山登陸。告訴德川家光,所有輜重糧草我都可以提供,讓他盡管大規模募兵放開了打。”侯玄演說完之后,眼看朱大典的鬢間已經多了幾絲白發,轉而說道:“老將軍年邁,可坐鎮日本指揮。你看如今的年輕人,摩拳擦掌以待揚名立萬,我們也可以不用跟以前一樣拼了。”

  朱大典捋著胡子,笑道:“哈哈,王爺不要小瞧了我,‘莫嫌舊日云中守,猶堪一戰取功勛’。下官雖歷百戰、至花甲,猶自覺年少,這些小子輩的想要奪了咱們的風頭,恐怕還得等幾年。”

  船邊一眾年輕將領,看著兩人,眼中是無限的崇敬和昂揚的自信。這一年連戰連捷,帝國四處擴張,揚威于四合八荒,國人的自信再度回歸。

  六師屢出,靖綏天下。威德遐被,四方賓服。幅員之廣,遠邁漢唐。成功駿烈,卓乎盛矣。

  隆冬的江風凌冽,侯玄演緊了緊披風,目送大船離去,這才轉身回到馬車。

  朱大典到了日本之后,德川家光親自到港口迎接,各地的大名紛紛前去拜見。朱大典帶來的消息,也讓他們大為興奮,攻打朝鮮還有著強大的明朝水師支持,輜重糧草全部用他們自己拿,只需要一些卑賤的募兵就可以逞威于朝鮮,在他們看來簡直是一件天大的喜事。

  日本從來不認為朝鮮是值得自己頭疼的敵人,在他們看來若無中原王朝的庇護,朝鮮早就淪為他們的領土了。

  上一次他們進攻朝鮮,只是幾十年前的事,相隔并不算遙遠。有很多參戰的大將,至今還活躍在日本的軍中,甚至是各地的大名藩。

  這些參加過當年攻打朝鮮的日本大將,一致地都看不起朝鮮人,那時候的朝鮮簡直就是一個笑話。日本能在朝鮮之戰中堅持那么久,朝鮮人功不可沒。

  他們常常提供虛假情報,有一次,明軍兩千人被朝鮮軍叫到平壤城外,被要求幫助他們攻打平壤,當時的領軍問城中有多少日本兵馬,朝鮮軍說一千,然后明軍就沖殺了進去,結果里邊有一萬日軍,明軍大敗,三百多人慘死。

  這些都不算什么,朝鮮軍蠢到連敵我都不分,作戰的時候有很多次明軍都因為中了朝鮮軍的冷箭而導致城池久攻不破。

  當時日本人勢如破竹,朝鮮的大臣們組團跑到北京避難,而當大明的兵部想要從他們嘴里問點情報的時候,這些人竟然一問三不知。只知道全國淪陷,不知道具體怎么樣了,甚至還伸手向萬歷要錢,說拯救他們瀕危的政府。

  時至今日,當初昏庸的那一代君臣早就已經在數次政變中被殺盡,但是日本人還是看不起朝鮮人,他們從來只對戰勝自己的民族恭順。

  日本江戶城中,朱大典和德川家光對面而坐,在他們中間擺著一張地圖。

  那是上次侵入朝鮮,日本人繪制的地圖,朱大典指著釜山說道:“就是這里,從這邊登陸之后,我們就可以席卷朝鮮九道。”

  德川家光和自己的祖父一樣,精通漢語,甚至書法造詣很高。他沉思一會,問道:“在沿海幾個大名藩,對我并不是很忠誠,這一次我們的武士全部去攻打朝鮮,我很擔心這些人趁機作亂。”

  朱大典笑道:“將軍放心,有我的四萬水師殿后,誰敢在戰爭期間挑起事端,我們一定會幫你剿平他們。”

  得到了朱大典的承諾,德川家光放下心來,大明先進的文明,通過開商口岸,傳播到日本。在日本興起一股漢風熱,德川家光本人也十分感興趣,他未嘗沒有想過學習大明讓自己的日本強盛起來。那些令人望而生畏的巨船大炮,火銃盔甲,都讓他垂涎三尺。

  為此他該特意從自己府下挑選了許多年輕人送到金陵講武堂,曾經的鎖國令最終完成者,已經迫于形勢開始追求進步,這一點來看歷史上的德川家光能夠將德川幕府地統治穩定下來,不光是靠著祖父德川家康的福蔭。

  “這次如果能順利拿下朝鮮,我想要去金陵一趟,見一見越王爺。”德川家光興奮地說道。

  朱大典笑道:“王爺也經常說起將軍,想必會十分開心。”

  德川家光點了點頭,低下頭倒茶,眼中有興奮也有狡黠。這次攻打朝鮮,對他來說是一個機會,唯有全軍跟大明水師一起合作大戰,才有機會學習到大明的精髓。

  曾經凋敝的明王朝,在一個年輕人的帶領下重新崛起,這本身就是一個偉大的傳奇。

  他真的很想見識一下,是什么樣的人,締造了這個傳奇。

  幕府一聲令下,各國諸大名每萬石應征召而來。四國、九州六百人、紀州五百人、畿內四百人。駿河、遠江、三河、伊豆三百人,由此以東,二百人。尾張、美濃、伊勢、近江四百人。若狹、越前、加賀、能登三百人。越后、出羽二百人。集中于攝津、播磨、和泉港口。

  各個強藩則共計出兵十萬有余,集結在肥前待命。

  德川出兵五萬人,再加上招募的預備隊,共計十萬大軍。

  大明水師將他們運送到對馬島,等待著侯玄演一聲令下,這些人就將踏上滅朝的征途。

  水師的戰船和接到訂單的商船,運送著糧食和武器,看在倭兵的眼中,喜不自勝。

  “為大明而戰,是天大的榮耀和幸運。”這句話流傳在各個軍營。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