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四十二章:水深了(1)

  “新華社消息:7月14日下午,全國海關召開電視電話工作會議,要求采取措施、進一步加大打擊走私力度,特別是要對去年以來逐步抬頭的境外橡膠、成品油、汽車等高價值商品走私現象保持高壓態勢……”

  “浩公子……你看。”第二天上午,常天浩一走進新世紀,小琴就抱來了今天剛剛拿到的報紙,對上面標題興奮不已道,“我總算知道昨天后來跌不下去的原因了,原來要加大打擊走私了。”

  常天浩笑笑:“琴姐姐進步很快啊,你不是說一看時政就頭疼,只愛看社會新聞么?”

  “得要學習啊,不然做不好工作,再說客戶聊天如果我連嘴也插不上,那豈不是變傻瓜。”小琴吐了下舌頭,“那今天橡膠開盤會大漲咯?你又可以賺錢了?”

  “漲估計是會漲的,能漲多少就不好說了……”

  大戶室很快就響起超哥的聲音,他比常天浩要勤快的多,每天都早早趕到了,連聲道:“好小子,你手氣真不錯,要啥有啥啊,昨天敲你一頓飯太便宜你了,還得再管一頓三溫暖才行。”

  小琴問:“超哥,啥叫三溫暖?”

  “桑拿,桑拿……”

  “這么熱的天還桑拿?”

  常天浩意味深長道:“超哥的三溫暖能是普普通通的地方就打發得了的么?”

  這下小琴終于懂了,朝超哥狠狠瞪了一眼,低聲道:“別理他,超哥盡是壞心思,你小心被他帶壞……”

  “琴姐姐說不能去那我就不去。”

  “喂喂……什么時候我變成壞人了?”超哥不滿道,“是你們自己想歪了好不好?”

  小琴朝他白了兩眼不接茬,那意思很明顯:我信你個鬼,你這個糟老頭子壞得很……

  開盤時分很快就到了,盤前就看出消息的殺傷力,昨天跌到7030的天膠7月期貨,開盤詢價階段直接就拉到7300以上,典型的上躥下跳表征。

  中國以前不產橡膠,最早是清末由華僑從新加坡引進種植到海南,產量微乎其微,稍后幾年又與非常著名的龐氏騙局掛鉤:

  1908年前后,隨著歐美汽車生產逐步擴大,對橡膠需求持續增加,價格不斷上漲,23年時間從每磅18便士一路攀升到最高時的12先令5便士(1先令12便士)。

  橡膠主產地在南洋,為趕上這股熱潮,大量人馬開始募集資本并擴大種植,歐美公司在本國大量發行股票,最開始當然是真招商引資,但后來看著招商火熱、價格猛漲,就有人動起歪腦筋,因橡膠和普通經濟作物不同,新種植的橡膠樹要數年后才有產出,所以他們不是真去圈地培育橡膠,而是以橡膠種植園為名搞虛假包裝圈錢,成立各種各樣名目的橡膠公司并融資發行股票,在人群中反復炒作,形成了特有的橡皮(清末橡膠統稱橡皮)概念股。

  倫敦最先開始,上海作為當時遠東金融中心隨后也卷入其中,而且玩得比倫敦還要離譜。

  如同常天浩穿越時代的5g概念股,正兒八經搞5g的公司要么不出名,要么壓根就不上市,所謂5g概念股大多壓根就和5g不搭邊。甚至很多公司,比如xx通信,已反復出面回應了說“我沒有、我不是”,圍觀群眾還要堅持說:“住嘴!你有!”。董秘們在機構調研會上明確表態說“本公司暫時沒有……”,出來的研報和分析師還信誓旦旦表態:“該公司在未來有可能布局5g產業,想象空間巨大……”

  當時的橡皮股票絕大部分背后沒有任何實業支撐,只有概念包裝、精美的手冊印刷宣傳、洋鬼子股東和董事加成、洋人銀行和辦事處渲染、各路記者宣講會,及各種半真半假的南洋當地土地租賃或購買合同影印件(大部分還是假),但只要股票發的出去有人要,價格不斷上漲,照樣成為上海中產階級搶購的熱潮。

甚至在投機最狂熱的時代,不但中產階級,就連賣菜小販、燒老虎灶的幫工、在大戶人家里服務的女傭們也一起卷入進去。10股買不起買1股,1股買不起就找幾個人合買,大量窮苦百姓把棺材本都拿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