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四十一章:非正式私募(1)

  昨天還說要低調,今天生意就上門了,一進公司,高洋就招呼常天浩往會議室走,邊走邊還抱怨:“今天怎么來這么晚?客人在等你了。”

  常天浩當然不會透露他早上跑了銀行,把長城卡里那105萬全轉移到了新賬戶里,謝天謝地,高洋沒在這件事上忽悠自己,只下意識道:“客人?我沒約啊。”

  “指名道姓來找你的。”高洋滿臉堆笑,“師弟,介紹一下,這位是李恒先生……李總在城西有兩塊地皮在開發,實力雄厚得很,今天想和我們談資產托管!”

  “久仰久仰……”常天浩其實不認識,聽到這名字第一印象又是唐代皇帝,心想撞邪了:先頭北齊皇帝,又來一唐代皇帝。

  既然說到房地產,他問了嘴:“目前城西房價怎么樣?”

  “稍微有點貴,但我認為不算太離譜,今年是福利分房最后一年。大家都在想方設法買房改房,以后就是商品房的天下了……亞洲城、南中國新城等小區差不多是2000塊不到每平方,賣最好的是100平方米左右的三室一廳,根據朝向、樓層和位置的不同,每套售價大概在1819萬之間,最好的那幾套也不超過20萬。怎么,常先生想買房?”

  李恒40多歲年紀,看上去很健談,笑道:“目前我們公司有套最好的房源,不但已全面精裝修,且全套家具、家電都配置好了,清一色進口家電。裝修也花了很大一番心思,從上海請人設計才動工的,算樣板間吧。各方面樓層、采光、朝向都很不錯,整層只有這一套,總面積200方出頭,實際是兩套合并后重新規劃的,布置了5室2廳3衛1儲藏間的格局,兩個陽臺都很氣派,還配有100多方的露臺,出口在北陽臺外,別人上不來,等于贈送給這家單獨使用,當然產證不含在內,個人覺得放點花花草草、安置點沙灘椅、秋千什么的都很愜意,價格全套打包價一共72萬,最低可到68萬,再低就不行了。”

  高洋大笑:“李總太會做生意了,我這項目還沒介紹,您逮著客戶先把房子給推銷了。”

  “習慣了。大家觀念還沒轉變過來,總以為房子和以前一樣等等就會有,或者還能買便宜的單位房改房,就算打算買也只考慮先攢錢,很少有人敢嘗試貸款,我們總要對客戶費一番口舌……”

  李恒這話一點不錯。商品房雖然90年代初就已大面積出現,但只作為房地產的必要補充,除少數先富起來的個體戶,一般人不會嘗試,等1999年全面停止福利分房,房價才逐步成為民眾生活的核心。

  此刻房價雖已上漲,但漲幅還很有限,最大問題是居民觀念不能接受貸款,認為背負那么巨大的利息和還貸不可想象,總想著把錢攥著差不多再去買房,結果通貨膨脹后存錢永遠追不上房價上漲,攢的那些錢最開始還能買半套,后來連廁所都危險了。

  以城西文教區和濱江四號地塊開發為契機,錢塘房地產在隨后幾年經歷了狂飆突進的暴漲,漲幅躍居全國前列,20032005的房價平均水平甚至排名全國第一,超過北京和上海,火爆場面讓人瞠目結舌。

  當初被大多數人認為偏僻的城西,后來成為大型住宅區,20年來每平方房價從2000不到暴漲至4萬以上,漲幅足足超過20倍。

  一瞬間他就動了買房念頭:“有空去李總這里參觀見識下,買不起看看也好。”

  “常先生開玩笑了,高總都和我介紹了,你是錢塘投資界最耀眼的新星,個人資產也是翹楚,別說區區一套不在話下,一口氣來5套都沒問題。”

  常天浩忍不住朝高洋看了眼,旁邊超哥連忙打圓場:“小常,你實力有目共睹,李總慕名而來請你操盤的,連我也有些躍躍欲試。”

  鬧半天才明白,李恒公司最近收了幾筆款子,短期內用不著,存銀行覺得利息低不甘心,拆借出去又怕三角債,想找個短平快的投資項目。由于目前股票處于低迷狀態,所以盯上了期貨投資,境內還是境外項目他不在乎,在乎的是靠不靠譜,能不能盈利。

  房地產是靠政策吃飯的行業,李恒的政治敏感性高于常人,上次推介會他聽完常天浩的講解,相對其他人而言比較認可,結果后面直接被證實,于是第一個找上門來。

  搞半天是讓自己操盤,常天浩有心拒絕,轉念一想都是潛在客戶,投資公司說白了不就是代客理財么?便問:“李總考慮什么運作方式?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