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強力政府能夠爆發出來的戰斗力,往往是超乎想象的。隨著弗朗茨的一聲令下,奧屬非洲殖民地和美洲各國的貿易額一下子活躍了起來。
大量的勞務輸出公司,在奧屬殖民地安家落戶,將當地多余的勞動力輸出到了美洲和阿拉伯世界。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各國缺乏勞動力的窘迫局面發生了明顯好轉。在新式勞務輸出模式下,國際奴隸價格都出現了下滑。
勞務輸出公司實際上也是被逼出來的,正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維也納政府禁止奴隸貿易,為了繞過法律條款,頭腦靈活的奴隸販子,立即換了一個馬甲。
以勞務輸出公司的名頭出現在了奧屬殖民地中,堂而皇之的繼續開展業務。反正離開奧屬殖民地過后,就隨他們自己浪了。
最后這些移民變成了奴隸,還是成為了包身工,就要看具體去了什么國家。
這些事情,不在殖民政府官僚們的考慮范圍之內,反正他們的任務重大,五年之內要減少三層土著人口,不努力都不行。
尤其是殖民地還在不斷擴張中,這個壓力就更大了。殖民部給每個殖民政府都分配了任務,財政部還劃撥了每年200萬神盾的移民專項資金。
移民工作中產生的收益,全部歸個人所有。移民業務能力突出的官員直接提拔,完不成任務的官員全部撤職。
關系到了大家的飯碗,誰也不敢掉以輕心。況且,這里面還有豐厚的利益,能拿多少就靠各自的能力了。
從1859年開始,奧屬殖民地就開始瘋狂的向外界輸出移民。
以美國為例:1858年接收奧屬殖民地移民18.3萬人;1859年就猛然暴漲到了34.6萬;1860年更是增長到了37.8萬……
這一政策的直接后果就是,美國南北戰爭爆發時,國內白人數量比歷史上下降了五十多萬,而黑人數量卻增加了一百多萬。
利益永遠是最好的催化劑。從別的國家殖民地獲得黑奴,還要繳重稅,甚至是賄賂殖民地官員,在奧屬殖民地從事勞務輸出,卻可以領取補貼。
殖民地軍隊,也在頻繁出擊進攻土著王國。
1859年末,約西普·耶拉契奇還頒布臭名昭著的遷界法案。
法律規定:移民、軍隊、政府公職人員遭遇當地人襲擊,方圓五十公里內的所有土著部落將全部強制遷移。
這直接引發了勞務輸出公司的強烈抗議,上好的勞動力怎么能夠驅逐,這不是斷人財路么?
殖民政府在執行的時候,不可避免的發生了變化。反正都是遷移離開,最后去了什么地方都不重要,處理給勞務輸出公司也一樣。
沒什么好說的,這個年代各國殖民政府誰也不比誰干凈。沒有搞種族滅絕,那都算是和諧的。
在俄國人的支持下,印度起義軍一度突破了兩百萬,占據了大半個印度地區。
毫無疑問,這是一支烏合之眾。僅僅軍隊數量上去了,戰斗力垃圾的一塌糊涂,武器裝備是俄國人淘汰的破爛貨,平均下來三個人一支步槍。
起義軍占據了上風過后,英國人施展了最拿手的挑撥離間。互不統屬的幾支起義軍,很快就陷入了內部權利斗爭中,喪失了一舉將英國人趕出印度地區的最佳時機。
反應過來的約翰牛,不斷的向印度地區增兵,起義軍前期取得的戰略優勢,在內斗中被白白浪費掉了。
接下來就是展示綜合國力的時間。到了1859年,英國人已經在印度地區投入35萬陸軍,逐漸取得了戰場上的主動權。
收到情報的弗朗茨,只能感嘆約翰牛的實力雄厚。勞師遠征的情況下,居然可以投入這么多兵力。
不用懷疑,這樣的大手筆只有英國人能夠做到。顯然,沙皇政府的做法,已經刺激到了倫敦政府的脆弱神經。
直接用實際行動告訴了俄國人,想要搶奪印度,先想想自己能夠在這一地區投入多少軍隊吧!
想到了這里,弗朗茨只是冷冷一笑。英國人這次的如意算盤,怕是打錯了。
尼古拉一世可不是什么軟柿子,繼任沙皇亞歷山大二世同樣不是省油的燈,就憑這想要嚇倒他們,怕是在做夢。
歷史上因為克里米亞戰敗,俄國人在一邊舔傷口,支持印度叛亂的力度有限,才讓英國人快速鎮壓了叛亂。
現在的沙皇政府同樣在舔傷口,可是奪取君士坦丁堡的尼古拉一世如日中天,壓制住了內部矛盾。
加上奧地利提供的財力支持,沙皇政府的財政沒有歷史上那么悲催,拿出一筆錢支持起義軍還是可以做到的。
況且,印度地區一點兒也窮。起義軍中手中還有不少戰利品,可以用來購買武器彈藥。
如果印度人爭氣一點兒,他們還是有機會贏得戰爭勝利的。反正他們人多死的起,只要組織足夠多的炮灰和英國人耗就行了。
不管怎么說,有了沙皇政府的支持,印度人還是可以再支撐一段時間的。
想到了這里,弗朗茨又有些矛盾了。一方面他想要消耗英國人的實力,動搖英國人的霸權;另一方面他又不希望英國人衰落,不然干涉美國內戰的主力就沒了。
這種矛盾心里下,維也納政府恪守了中立原則,沒有支持任何一方,當了一回吃瓜群眾。
嘆了一口氣,弗朗茨將手中的情報在燭火中點燃,然后說道:“印度問題到此為止,保持日常情報傳遞就可以了。
接下來的任務是美國,條件允許的話,還可以給他們添點兒亂,我們姑且算是支持南方的種植園主。”
“是,陛下!”泰倫回答道 這個任務非常的麻煩,跨洋電報還沒有連通,通信就成為了情報傳遞最大的問題。
等船舶從美洲把消息傳回國內,黃花菜都涼了,弗朗茨只能選擇放權。能不能取得成果,完全就聽天由命。
從短期利益來說,支持北方的資本家們或許利益更大,他們贏了美國的棉花、煙草、糧食出口都會大幅度下降。
作為競爭對手,奧地利可以獲得巨大的經濟利益。
可是從長遠來看,統一的美國太可怕了。天選之國不是瞎說的,他們的確占據了全世界最富爍的土地。
就算是統一的整個德意志地區,奧地利也無法和他們比發展潛力,這是先天決定的。
那怕是歐洲大陸不爆發戰爭,一直穩定發展下去,被美國超越也只是時間問題。
除非奧地利能夠吞下半個非洲大陸,并且完美的消化掉。想到了這里,弗朗茨覺得還是讓美國分裂了好。
即便是一分為二的美國,同樣還是具備成為世界霸主的潛力。沒有辦法,美國自然條件實在是太優越了。
即便是分裂了美國,南北雙方的實力還是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拉大,指望南方獨立過后制衡北方政府,完全就是在做夢。
甚至這種獨立能夠保持多久,都是一個嚴重的問題。論起發展潛力來說,北方的資本經濟遠遠超過南方的種植園經濟。
當雙方的實力嚴重失衡過后,只要北方出現一個強勢領導人,統一戰爭還是會再次爆發。
想到了這里弗朗茨就想哭,合著干涉美國南北戰爭,還不僅僅只是一次,搞不好會變成一個巨坑。
這個時候,弗朗茨有些明白歷史上拿破侖三世的做法了。或許正是看到了這個巨坑,他才會選擇更好欺負的墨西哥動手。
法國人突然一搞,英西兩國立即就不滿了。說好的大家一起干涉美國內戰,你丫的跑去進攻墨西哥,不是罔顧集體利益么?
少了法國這個主力,英西兩國也打起了退堂鼓,三國干涉聯軍還沒有入場就解散了。
然后,歐洲各國就坐觀美國人內戰。倫敦政府幾次想要干預,因為內部爭論不休,耽擱了下來,不等他們下定決心,戰爭就已經落幕了。
“干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義。”
說的就是拿破侖三世,光想要拿好處,又不想擔風險怎么可能呢?
明知道前方有坑,這一次弗朗茨還是決定要跳。沒有辦法,兩全相害取其輕。
無論干涉能否成功,都會給美國帶去更大的損失,拖延他們的發展速度。
要是僥幸成功就賺大了,美國這樣的移民國家向心力本來就不強。統一戰爭不可能無限度的打下去,失敗兩三次過后,民眾就再也難以提起發動戰爭的勇氣了。
更多章節可以點擊:。本章網址:/shu/11449_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