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八十二章、棋子的無奈

  東普魯士會戰的結果令歐洲集體失聲。這個結果太令人難以接受,誰也沒有想到普魯士居然來逆襲了。

  不少嘴炮專家還頭頭是道的分析,認為前面東普魯士失守,是普魯士人在誘敵深入。

  踩著俄國人的肩膀,普魯士王國一戰成名。就連主帥毛奇也一夜成名,成為了當代最牛逼將領之一。

  作為當事人的毛奇,卻不敢領這個功。他可以向上帝發誓,絕對沒有放棄東普魯士的意思。

  真以為收復東普魯士地區就行了?看看當地還剩下幾個人,就知道問題有多嚴重。

  收復東普魯士地區后,統計出來的人口居然不足八萬。要知道戰前可是有一百多萬來著,就算是還有幾萬人在軍隊中,加起來也就十幾萬。

  剩下的八九十萬人,就在這場戰爭中被報銷了。無論是死于戰火中,還是去了奧地利的殖民地,對普魯士王國來說,這些人口都損失掉了。

  難道現在普魯士王國還敢向奧地利要人不成?估計維也納政府還在想,要不要過來討要西里西亞。

  這個時候送上門去,不是自討苦吃么?

  柏林政府可不想把西里西亞地區丟出去,奧地利在戰爭中支持俄國人,已經違背了當初的約定。

  不過列強嘛,大家都知道的——臉皮通常比較厚。除非普魯士王國拿出證據來,否則維也納政府是絕對不會承認支持過俄國人的。

  至于為什么俄軍中會出現那么多奧械裝備?

  俄奧裝備同源而出,這是全世界都知道的消息。出現奧械裝備才正常,不出現才是問題。

  這些都是俄國人自己生產的,俄羅斯帝國可是歐陸霸主,怎么可能連區區武器裝備都搞不定呢?

  戰略物資上出現了奧地利企業的標記,那就更加不值得一提了。都是俄國人仿造出來的,山寨貨當然是一樣的。

  不相信的可以去俄羅斯帝國查,沙皇政府還是非常好說話的,最多也就送去西伯利亞種土豆。

  有證據?最好還是不要拿出來的好,蓋子揭開了大家的面子上都不好看,不如一起默契的保持沉默。

  當初的約定又沒有落在紙上,都是口頭承諾,當做什么也沒有發生不是挺好的么?

  然后,出身東普魯士地區的士兵們就不答應了。

  他們家屬丟了,現在是活不見人、死不見尸。究竟是被俄國人咔擦了,還是被人忽悠跑了,總得有一個明確的答案啊?

  這個傳出東普魯士地區被主動放棄的消息,大家就更不能忍了。然后嘩變發生了,數萬大軍向柏林政府要一個交代。

  毛奇這位總指揮,更是成為很多人眼中的罪人。如果不是軍方高層都清楚,東普魯士地區丟失只是意外,威廉一世都準備讓毛奇當替罪羊了。

  現在肯定不能那么干,會讓手下人寒心的。

  當然,在事情解釋不清楚前,這個嫌疑是無法消除的。黑鍋還是落到了毛奇這個主帥身上,不過責任就不追究了。

  威廉一世是聰明人,過河拆橋、卸磨殺驢,那也必須要把河過了、把面磨完了,才會動手。

  普俄戰爭告一段落只是暫時的,無非是冬天來臨仗打不下去了,等來年還有一場考驗等著他們,這個時候軍方是萬萬得罪不起的。

  況且,這么明顯的挑撥離間,要是威廉一世都看不出來,他還怎么做國王?

  柏林政府第一時間做出了解釋,保證沒有故意放棄東普魯士地區,還公布了為防守東普魯士地區部署的戰略計劃。

  當初負責守衛沿海地區的將領,承擔了東普魯士丟失的全部責任,被送上了軍事法庭。

  接著又把東普魯士地區民眾前往奧屬殖民地避難的消息公布了出來,還請出了宗教界人士作證,證明大部分人都還活著。

  威廉一世做出了承諾,等戰爭結束后,政府會出資把他們從海外接回來。

  貴族軍官們也在給士兵們做思想工作:現在是戰爭時期,東普魯士地區隨時有可能再次淪為戰場,為了民眾們的安全,還是先讓他們在海外避難。

  這場兵變來的快、去得更快,安撫軍心的同時,也不忘把仇恨往俄國人身上引。

  眾多宗教界人士、沒有撤離的民眾都是人證,完全是因為俄國人倒行逆施,大家活不下去了,才跑去海外避難的。

  威廉一世的心很累,安撫了士兵,還要安撫貴族。東普魯士地區的容克貴族們也是損失慘重,這是為國家犧牲的,戰后肯定要給予補償。

  這還不算完,打仗是要死人的,在戰果輝煌的背后,還有大量的普魯士士兵永遠的倒下了。

  柏林王宮,看著不斷增加的死亡人數,威廉一世的心在滴血。

  沒錯,東普魯士會戰他們是大獲全勝,不但收復了東普魯士地區、占領了立陶宛地區,還將進攻波蘭的俄軍趕了回去,甚至占領了一部分白俄羅斯地區。

  當然,這不是普魯士軍隊真的這么牛逼,可以秋風掃落葉的擊敗俄國人。

  實際上,這些地盤都是俄國人自己讓出來的。有一句話說得好:戰場上能夠占領多少地盤,就要看敵人肯讓出多少。

  俄軍主力遭到重創,軍心渙散一路潰敗,普魯士軍隊自然是跟在后面接收地盤就行了。

  真要是一路打下去,怎么可能在半個月之內突進兩三百公里?這又不是閃電戰時代,靠兩條腿行軍打仗,想快也快不起來。

  戰果是輝煌的,戰損也是恐怖的。在勝利的背后普魯士軍隊也付出了慘痛代價,整個東普魯士會戰中普軍損失高達14.2萬。

  其中戰死7.4萬人,因傷致殘3.8萬人,疾病、意外死亡3216人,需要長期修養的傷員2.7萬。

  這還不是全部,從戰爭爆發到現在,普軍損失的總兵力已經超過28萬。

  除了軍隊損失外,平民損失更大,俄國海軍襲擾沿海地區,也給他們帶來不小的傷亡。如果算上被奧地利趁火打劫的,總人數快要逼近百萬。

  當然算上新占領區,總人口還是增加了。不過這些新增民眾,對普魯士王國可沒有那么認同。

  不過威廉一世有信心,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有沙皇政府做參照物,他相信民眾會做出正確選擇的。

  只要同化十幾二十年,這些新增民眾又是普魯士王國的基石,這方面老祖宗已經做出了榜樣。

  現在最關鍵的問題是擴大戰果和結束戰爭,普魯士王國太小了,必須要進行擴張。

  既然已經得罪了俄國人,那么得罪的再深一些也無妨。盡可能的從俄國人身上多挖幾塊肉,用來壯大普魯士王國才是最佳的選擇。

  只要自身實力夠強大,就算是俄國人想要報復,那也無所謂。普魯士王國從來不懼怕戰爭,即便是面對俄國人。

  “陛下,冬天已經降臨,現在無法繼續進行戰爭,我建議先放棄立陶宛地區,把部隊撤回東普魯士地區防守。”

  首相弗蘭克的話打斷了威廉一世的暢想,把他拉回了現實。

  “理由呢?你應該知道放棄立陶宛地區,在政治上意味著什么?”

  軍事上,防守東普魯士地區當然是最佳選擇,可以直接使用國內的鐵路運送物資。

  防守立陶宛地區就不一樣了,補給線直接增加了兩百多公里,又沒有鐵路連通國內,后勤壓力會大大增加。

  可是政治上,占領了立陶宛地區標志著普魯士王國在這次戰爭中占據了上風。不但可以激勵軍心士氣,還可以讓背后的金主們加大投入力度。

  在威廉一世看來,立陶宛地區的冬天并不是太冷,普魯士軍隊也可以承受。境內還有河流可以減小后勤壓力,守住立陶宛地區問題不大。

  弗蘭克首相慎重的說:“戰爭進行到了現在,我們也要考慮善后了。不如見好就收和俄國人進行談判,保住我們的勝利果實。

  如果我們占領了立陶宛地區,沙皇政府是不會和我們談判的。那怕是為了面子,他們也不會在這個時候停戰。”

  這不僅僅只是面子,還關系到了亞歷山大二世的個人威望。打輸了戰爭,走上談判桌這不是他能夠容忍的。

  如果真的打輸了,沒有翻盤的機會,那么無所謂什么威望,不想認慫,還是要認慫。

  可是俄國人并沒有真的輸了戰爭,僅僅只是輸了一場戰役。

  弗蘭克首相顯然是不想和俄國人死磕下去,打算利用這個機會見好就收。吞并俄國人的領土,從來就不在他的計劃范圍之內。

  威廉一世苦笑著回答道:“首相,仗打到了這個地步,如果沒有足夠的收益,我們拿什么給國內交代?

  況且,英國人的援助也不是好拿的。倫敦政府支持我們吞并波羅地海地區,可不是僅僅是支持。

  如果做不到的話,那么后面沒有了英國人的支持,我們未來的路該怎么走?

  從軍方挑起這一場戰爭開始,我們就只是一顆棋子,而不是旗手。棋子不能夠喪失價值,不然就會成為棄子。”

  和俄國人死磕到底,不是威廉一世想要的。現實卻告訴他,必須要和俄國人死磕到底。

  東普魯士會戰的勝利,堅定了主戰派的決心,激進主義團體的力量急劇增加,他們想要在戰爭中攫取利益。

  區區一個丹麥王國,根本就無法滿足他們的胃口。況且,普魯士王國還不敢吞并整個丹麥王國,最多也就割一塊地。

  戰爭進行到現在,普魯士王國已經債臺高筑,金主們不會讓他們停下來。

  現在不僅僅是英國人需要他們和俄國人死磕,法國人和奧地利人同樣需要他們繼續削弱俄國人。如果做不到這一點的話,那么普魯士王國就沒有存在的價值了。

  弗蘭克首相不知情,那是因為從一開始他就是反戰派,各國沒有和他接觸。

  戰爭爆發過后,軍方占據了主導地位,政府只是在打下手,他這個首相被邊緣化了。

  沒有被人趕下臺,那是因為威廉一世不想看著軍方一家獨大,即便是留著弗蘭克占位置,他也不愿意把首相之位交給軍方。

  聽到了這個消息,弗蘭克首相面如死灰,神不守舍的離開了王宮。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