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九章、瀕臨破產的巴黎會議

  作為全世界最大的進出口貿易國,不列顛可以說是這次經濟危機的最大受害者。

  國內的罷工事件還沒有平息,又遇到了國際市場萎縮,導致出口額迅速下降,失業率急劇攀升,社會矛盾加劇。

  為了平息國內矛盾,轉移公眾視線,英國議會決定提前舉行大選。

  毫無疑問,格爾斯頓為首的自由黨在大選中失利,取而代之的本杰明領導的保守黨。

  這似乎是英國政治的規律,除了第一任首相羅伯特.華波爾伯爵連任任二十年外,剩下的任期基本上都不超過八年。

  再一次入住唐寧街的本杰明首相,除了大選勝利的第一天高興過外,剩下的都是煩惱了。

  國內令人焦頭爛額的經濟,讓本杰明首相頭發又白了很多。

  殖民大臣羅伯特:“國內的經濟已經非常危險了,為了度過危機,我們必須給商品尋找更大的市場。

  我提議重啟波斯戰爭,剛剛經歷了一次難民危機,現在恰好是波斯最衰弱的時候,這一點對我們的軍事行動非常有利。”

  財政大臣亞瑟貝爾福:“政府的財政還很充足,可以給我們提供足夠的戰爭經費。

  我覺得在發起波斯戰爭的同時,還可以重啟埃塞爾比亞戰爭。

  在上一次戰爭中,我們只是名義上獲得了勝利,現在埃塞俄比亞的大部分地區仍然不在我們控制中。

  最近這些年,奧地利人不斷向埃塞俄比亞地區滲透。如果我們不快點兒動手,沒準那天一覺醒來,埃塞俄比亞就插上奧地利的旗幟。

  不光是埃塞俄比亞地區,整個東非地區都很危險。如果我們不快點兒行動,法奧兩國可不會客氣。”

  海軍大臣約翰瓦西爾:“不光是東非,還有亞洲地區。法國人正在向中南半島擴張,就快要和印度接壤了。

  我們必須要采取搶先占領貢榜王朝,這里是印度的門戶,要是落入了法國人手中,后果不堪設想。”

  本杰明首相被譽為殖民主義的衛道士,內閣一幫主戰派就不奇怪了。英國人龐大的殖民帝國,也是一刀一槍打下來的,主戰派和殖民派從來都不分家。

  對不列顛來說,靠挖掘內需度過經濟危機,那是不可能的。

  本土的人口數量,決定了英國本土市場的上限。這意味著要度過經濟危機,必須要依靠外部市場。

  依靠廣袤的殖民地,英國人想要擺脫經濟危機不難,但這需要時間。

  想要在短期內度過經濟危機,唯有發動戰爭,把危機轉嫁出去。

  外交大臣愛德華:“打住。我承認大家說得都有道理,也是不列顛目前迫切需要解決的,但現實不允許。

  且不說同時發動多場戰爭,我們國力能否支撐的住,光外交上的麻煩就足以令我們精疲力盡。

  如果不想看到歐洲各國一起給我們扯后腿,就必須要有一個先后順序。多線作戰,除了增加風險和壓力外,沒有任何價值。”

  驅動英國人發動戰爭的動力,一直都是利益。誰都知道,倫敦政府不可能同時發動多場戰爭,還是被提出來了。

  這背后也是各方在博弈,軍方、政治官員、資本家均有參與。

  率先發動的戰役,不光是只是“先受益”,還決定了該地區在倫敦政府眼中的重要性。

  殖民大臣羅伯特:“我認為還是先重啟波斯戰爭,波斯地區的局勢最為復雜,同時牽扯到了俄奧兩國。

  俄羅斯帝國現在被普波聯邦拖住了,短時間內無力插手波斯地區,但奧地利不一樣,他們的勢力已經深入到了波斯灣。

  雖然他們暫時的目標是奧斯曼,這并不等于他們對波斯地區就沒有野心了。

  現在波斯政府可是千方百計在拉攏各大列強,如果我們不提高警惕,沒準哪天奧地利人就把勢力擴張到了波斯地區。

  打開地圖就知道,一旦奧斯曼帝國崩潰,整個地中海東海岸都會變成奧地利的一部分,到時候波斯地區會和奧地利直接接壤。

  如果不能提前拿下波斯地區做屏障,到時候印度的壓力就大了。”

  海軍大臣約翰瓦西爾反對道:“羅伯特爵士,你說得太夸張了。

  在波斯地區我們已經擁有了絕對優勢,除非奧斯曼帝國明天就崩盤,要不然奧地利人根本就沒有辦法和我們競爭。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奧斯曼帝國至少還能夠支撐二十年。如果他們完成了內部改革,甚至可以一直存在下去。

  反倒是中南半島的威脅更大,貢榜王朝已經完全衰落了,根本就擋不住法國人的兵鋒。”

  財政大臣亞瑟貝爾福:“兩位不要說得那么嚴重,又不是明天我們就要和法奧兩國發生大戰。

  現在我們三國還是盟友,沒有足夠的利益,他們是不會過來刺激我們神經的。

  眼下最重要的還是度過經濟危機,大家最好多從經濟上考慮問題。

  自從蘇伊士運河開通過后,東東西方貿易增長迅速。現在歐洲對外貿易的船舶中,有近四成都會從蘇伊士運河通航。

  這條黃金水道已經影響到了不列顛的經濟命脈。我們沒有予以足夠的重視,讓蘇伊士運河的控制權完全落入了法奧手中。

  當然,這是前輩們的責任,但這個后果卻不得不由我們來承擔。

  法奧兩國把蘇伊士運河當成了命根子,我們想要插手根本就不可能。現在只能采用迂回戰略,增加在紅海海峽的影響力。

  最近這些年,法國人向蘇丹地區擴張,奧地利向埃塞俄比亞地區擴張,雙方已經達成了默契,共同擠壓我們的勢力范圍。

  如果放任這種情況持續下去,東非地區早晚會沒有我們的立足之地。即便是利用海軍優勢,最多也就保留港口周邊的土地。

  就如同現在的好望角,看似控制在我們手中,只要和奧地利人翻臉,隨時都有可能淪陷。”

  “閣下,這個玩笑一點兒也不好笑。法奧兩國能夠真正聯合,這是在本世紀最大的笑話。

除非其中一家放棄歐陸霸權,要不然兩國是不可能真正聯合的,現在他們視對方為最大敵人呢!”殖民大臣羅伯特反駁道  放棄歐陸霸權說起來容易,可憑什么讓人家相信呢?

  除非喪失了爭奪霸權的實力,要不然口頭上的承諾,根本就不能讓人相信。

  除非法奧兩國其中之一沒落,要不然這場歐陸霸權之爭,就會持續下去。

  現在兩國能夠和平共處,那是雙方看起來實力相當,還有第三四五者的存在,誰也不想挑起戰爭,讓別人撿了便宜。

  外交大臣愛德華:“羅伯特爵士,法奧兩國確實存在聯合的可能。只要利益到位了,沒有什么不會發生的。”

  “愛德華爵士,我不是說法奧兩國不可能聯合,而是現在的國際形勢下,兩國不可能聯合。

看似友好的法奧關系,實際上早就矛盾重重。只要我們愿意,挑起法奧沖突并不難。”殖民大臣羅伯特解釋道  “不,羅伯特爵士。我們正需要法奧明面上友好,暗地里互相敵視的局面。

  挑起法奧沖突,進而引發歐陸大戰,打破歐洲大陸的平衡,不符合我們的利益。所以這個選項,根本就不存在。

  蘇伊士運河的重要性我們看到了,法奧兩國同樣也看得到,甚至他們看到的還要更早一些。

  最近這十幾年,我們一直想要入股運河公司,都遭到拒絕,就足以說明問題。

  如果我們不采取行動,為了蘇伊士運河的主導權,法奧兩國真有可能聯手,把我們擠出東非。

這不是沒有先例,在之前法奧兩國就聯合過,我們差點兒被擠出了地中海。”外交大臣愛德華警告道  這是最令人頭疼的,一方面要法奧沖突,避免法奧兩國靠攏;另一方面又不能挑起法奧矛盾,免得歐洲大陸爆發戰爭,導致平衡被打破。

  站在英國人的立場上,法奧兩國無論是誰贏得了戰爭,都是一場災難。現在的三足鼎立,實際上是最適合歐陸平衡戰略的。

  本杰明打斷了眾人的爭吵:“諸位,大家都無法說服對方,那么就投票決定吧!這么爭吵下去也不是辦法,時間不等人。”

  看似和稀泥的做法,實則也表明了自己的立場。支持重啟埃塞俄比亞戰爭的明顯更多,這是海外貿易決定的。

  在東非地區擴張,可以擴大不列顛在紅海地區的影響力,增加在蘇伊士問題上的發言權。

  萬一哪一天和法奧翻了臉,他們還有掀翻桌子的資格,不至于被人卡住脖子。

  這可能是倫敦政府效率最高的一次,從提出問題到做出決定,內閣僅僅只花費了一天。

  正常情況下,要發動一場戰爭至少需要吵上幾個月,甚至是吵上三五年沒結果都很正常。

  這次顯然是例外,經濟危機不等人,內閣火速達成了一致,立即國會提交了議案。

  沒得說,自然是最快的速度通過。不需要政府做議員們的工作,資本家們早就按耐不住了。

  早一天發動戰爭,就能夠早一天度過經濟危機。

  上一屆政府下臺,很大程度上就是格爾斯頓主張:通過巴黎會議劃分勢力范圍后,再對外發動殖民戰爭。

  這么干國際壓力是沒了,可巴黎會議不是一天兩天能夠結束的。經濟危機已經爆發了,資本家們可等不了那么久。

  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們也是被弗朗茨坑了。如果不是維也納政府主動引爆危機,經濟危機還不會這么快爆發。

  政治人物也是必須要有節操的,尤其是上臺過后,政治立場不能隨意改變。朝令夕改,不僅會影響政府的威望,還會讓民眾厭惡。

  格爾斯頓政府判斷失誤,在經濟危機爆發前就提出了:巴黎會議過后,再進行殖民擴張的政治主張。

  本身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在國內也獲得了各界的認可。可惜運氣不好,剛提出來不久,經濟危機就爆發了。

  為了盡快度過經濟危機,必須要對外發動戰爭,那就只能換一屆政府了。

  本杰明內閣一堆主戰派,不是這些人本來就主戰,而是現實需要他們主戰。

  1876年11月28日,英國議會通過《重啟埃塞俄比亞戰爭》議案。

  國際輿論一片嘩然,紛紛譴責英國人。英國人的做法,對正在進行的巴黎會議,也是沉重一擊。

  世界再次不平靜了,既然英國人可以借口沒有簽訂條約,在巴黎會議期間對外進行發動殖民戰爭,其他歐洲國家同樣可以在巴黎會議期間對外進行殖民擴張。

  原本大家還想要通過談判,劃定各自的勢力范圍,瓜分剩下的無主之地,現在回到了憑實力搶的時代。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