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證明,盟友也不是好找的。這年頭有資格和法蘭西做盟友的國家可沒有幾個,因為利益的緣故,能夠和法蘭西做盟友的就更少了。
結盟也是要講究對等原則的,要是雙方的實力差距太大,那就不是在找盟友,而是在找小弟。
從本心來說,拿破侖四世自然愿意收小弟。問題是誰都不傻,無緣無故憑什么要給法蘭西做小弟?
理論上來說,法蘭西一旦露出敗跡,為了歐陸平衡英國人多半會支持他們,歐洲各國也會停止拖后腿的小動作。
遺憾的是這只存在于理論上,前提條件必須是各國政府高層都保持絕對的理性,不參雜任何個人感情。
顯然,這是不可能的。政客也是人,同樣有常人的七情六欲。既然有了感情,那么在做決斷的時候或多或少都會受到影響。
以法蘭西同各國之間的關系,想要弄死他們的人多得去了,示弱裝死沒準就真死了。
拿破侖四世不敢賭,即便是非洲局勢惡化,法蘭西在戰略上漸漸處于劣勢,他也只能捂住蓋子,裝出一副很強勢的樣子震懾歐洲各國。
“盟友?”
“誰能夠成為我們真正的盟友?”
這絕對是來自靈魂的拷問。現在法蘭西的盟友就一個不列顛,遺憾的是這個盟友不靠譜。
用一句話概括就是:捅隊友刀子的幾率,比捅敵人刀子的幾率還要略高一些。
當然,要是法國政府臉皮再厚一點兒,也可以把摩納哥算上。不過這沒有任何意義,一家海濱公園還影響不到交戰雙方實力對比。
在同僚期待的目光下,外交大臣卡雷爾·卡德萊茨硬著頭皮回答道:“陛下,為了打破政治上的被動局面,外交部進行了深入研究。
英國人已經和我們結盟了,雖然這個盟友不怎么靠得住,但仍然要穩住他們。
戰爭爆發到現在,我們有近三分之一的戰略物資都是從不列顛進口的,拉攏英國人意義重大。
從戰略上出發,想要改變我們的不利局勢,最好是拉攏俄國人。
不過這很難做到,俄奧同盟已經延續了很多年,想要沙皇政府突然倒戈根本不現實。
為了拆分俄奧同盟,外交部已經做了很多努力,可惜還是收效甚微。
雖然沒有確切證據,但是通過一些蛛絲馬跡分析,外交部認為俄奧之間已經達成了協議。奧地利人很可能將印度的利益許諾給了俄國人。
我們……”
不待卡雷爾·卡德萊茨把話說完,拿破侖四世就不耐煩的打斷道:“我的外交大臣,不要說這些廢話了。
俄奧之間有利益交易,這是一個公開的秘密,全世界的人都知道。
奧地利人占領奧斯曼帝國后,就停下了繼續向東擴張的腳步,要是沒有俄奧兩國沒有內幕交易,那才有問題。
至于印度的問題,那是英國人該操心的。你只需要告訴我,有沒有可能把俄國人拉過來。
如果俄國人無法成為我們的盟友,那么還有誰能成為我們的盟友?
不需要一定是列強,即便是次一等的國家也可以。哪怕是你們把瑞士拉攏過來,我也會給你們舉行慶功宴。”
這是真心話,拿破侖四世現在真的不挑食。血淋淋的教訓告訴他,盟友還是多點兒的好。
看看隔壁的奧地利就知道了,歐陸戰爭一爆發就拉了一幫小弟,組建了反法同盟。
雖然大部分都是打醬油的,可是人家數量多啊,在聲勢上直接壓垮了法蘭西。
猶豫了片刻功夫后,卡雷爾·卡德萊茨略微有些無與倫比的回答道:“陛下,分化俄奧…同盟…還需要時間,這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
我們正在努力拉攏瑞士,只是…結果…不怎么樂觀,不過我們已經穩住了瑞士政府,他們在戰爭中保持中立。
為了扭轉局勢,外交部正在做聯盟國和哥倫比亞的工作,他們對奧屬美洲一直都很有興趣,只不過震懾于奧地利的實力不敢輕舉妄動。
還有日本人,明治維新過后那個遠東小國的實力增長非常快,都快要趕上比利時了。
他們和奧地利人在南洋地區存在著利益沖突,外交部準備拉攏他們瓜分奧屬南洋。
另外,外交部還在拉攏遠東帝國……”
面對皇帝的追問,在短時間內就拿出了應對方案,卡雷爾·卡德萊茨都有些佩服自己的機智了。
從表面上來看,只要拉攏了這些盟友,法蘭西就可以擺脫孤軍奮戰的窘迫局面,戰略處境將大大改善。
實際上,在場的眾人都知道,這些只是一個美麗的畫餅。
理論上來說,拉攏了聯盟國和哥倫比亞,不僅能夠打擊奧地利在美洲的殖民體系,還有助于法蘭西從兩國進口農產品。
遺憾的是美洲不只有這幾個國家,聯盟國的實力雖然不弱,可惜隔壁還有一個世仇的合眾國牽制著。
打不打得贏姑且不論,勞師遠征奧屬美洲,確定不是給敵人創造機會么?
哥倫比亞就更不用說了,就算是他們參戰,最多也就兩個步兵師的問題。再多,奧軍又要橫掃哥倫比亞了。
美洲打不開局面,亞洲同樣是如此。這年頭的日本人,正處于卑躬屈膝的階段,還沒有后世那么狂妄。
在歐陸戰爭分出勝負之前,他們根本就不可能替法蘭西火中取栗。
最關鍵的是他們實力不濟,盡管卡雷爾·卡德萊茨想替他們吹噓幾句,只不過實在不知道該吹啥,最后只能拿比利時做對比。
盡管奧屬南洋不是維也納政府經營的重心,當地還是有上千萬人口,武裝幾十萬軍隊還是做得到的。真要是打起來了,誰揍誰還是一個未知數。
至于遠東帝國,還是洗洗睡吧。人家還忙著內斗呢,既沒有心情,更沒有膽子去湊這個熱鬧。
“既然外交部已經做好了計劃,那就盡快去實施,我在這里等著你們的好消息!”
到了現在這一步,拿破侖四世的期待值早就跌倒了谷底。盡管這些潛在盟友,都是雞肋貨色,可誰讓法蘭西現在缺盟友呢?
不管怎么說,有總比沒有好。不指望他們能夠為擊敗奧地利做多大貢獻,至少可以幫忙搖旗吶喊,惡心奧地利人。
停頓了一下,拿破侖四世又補充道:“我們的戰略核心,還是在歐洲大陸。外交部的工作重心,也要放在歐洲大陸上。
無論是英國人,還是俄國人,只要能夠拉一家下水,我們面臨的窘迫局面,就徹底扭轉了。
實在是不行,你們還可以去鼓動北歐聯邦。丹麥人不是對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兩公國念念不忘么,那就給他們好了。
還有德意志聯邦內部的邦國,你們也可以去做做工作,不求他們倒戈過來,只求他們消極怠工就行了。”
不管成功率有多低,拿破侖四世都不介意嘗試一下。誰讓法軍沒有表現出應有的戰斗力呢?
說好的秋風掃落葉,結果風是吹起來了,怎奈風向不怎么對,把落葉卷到了自家中。
法蘭西在行動,奧地利也沒有閑著。在維也納政府的鼓動下,俄軍一次又一次的向阿富汗地區發起進攻。
搶在歐陸戰爭結束前,占領阿富汗地區,打開前往印度的門戶,這個誘惑力實在是太大了。
令很多沙皇政府高層沉迷其中,根本就無法自拔。
看得見的利益,不是虛無縹緲的許諾能夠比得上的。任由英法說得天花爛墜,俄國人都覺得奪取印度更靠譜一些。
當然,最關鍵的是阿富汗地區已經被俄軍占領了大半,眼瞅著就要贏得勝利了。
只要占領了阿富汗地區,后面的仗就好打了。都不需要政府鼓動,官兵們就會興高采烈的殺進印度。
如果沙皇政府舍得,完全可以效仿奧地利開辟海外殖民地,讓貴族們帶著私軍上都可以解決問題。
為自己搶劫的時候,毛熊的戰斗力絕對可以爆棚,根本就不是龍蝦兵能夠阻擋的。
一點兒也不夸張,只要俄軍在阿富汗地區殲滅英軍主力,短時間內英國人根本就補充不過來。沒有英軍壓陣,印度殖民軍就是一個笑話。
“要在圣誕節前,占領阿富汗地區,這是哪個白癡的下達的命令?”
俄軍指揮部中,奧金涅茨上將看著手中的命令,難以置信的怒罵道。
阿富汗戰爭到了關鍵的時刻不假,可越是這種時候,敵人的抵抗就越激烈。
前面俄軍能夠順利突進,除了舍得拿人命填外,更重要的還是英軍后勤補給線太長,隔三差五的遭到阿富汗游擊隊襲擊。
按照俄軍統計出來的戰果,英軍的戰略物資有近三分之二會消失在運輸途中。
究竟是被阿富汗游擊隊給干掉了,還是被國內的官僚給瓜分了,這個問題就要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總之,這對俄軍來說是一件好事。受限于后勤,前線的英軍空有強大的火力,卻無法全力爆發。
在這種背景下,即便是有天險可以倚仗,英軍還是被打得節節后退。
為了將戰功最大化,這其中的具體內情,奧金涅茨上將自然是不可能上報的。
落入沙皇政府眼中,全都是俄軍不怕犧牲、不畏艱難險阻,一路克服困難,用鮮血譜寫出了一首勝利的凱歌。
凡事都有兩面性,一連串的勝利,在刺激到了沙皇政府野心的同時,也消耗掉了他們的耐心。
這不就有人忍不住了,想要在圣誕節前占領阿富汗地區,為年度盛典增加光彩。
聽到了奧金涅茨上將的咒罵,傳遞電報的中年軍官,急忙提醒道:“司令官閣下,這是陸軍部的命令。上面還附屬了內閣的意見,相當于是國內的共識。”
無妄之災,這就是。奧金涅茨上將敢痛罵國內的官僚,那是他自身的地位上升到了和國內大佬們的同一檔次上。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贏得這場戰爭后,奧金涅茨上將就會晉升元帥。
并且還不是那種樣子貨,而繼伊萬諾夫元帥之后,俄軍中的又一大佬。
沒有哪個皇帝喜歡手下鐵板一塊,奧金涅茨上將罵得越狠,亞歷山大三世就會越高興。
奧金涅茨上將可以罵,不等于誰都可以聽。萬一后面發生了變故,引發了高層沖突,或許罵得人沒事,他們這些聽的家伙很可能就要被殃及池魚了。
某種意義上,這實質上也是在站隊。沒有開口阻止,那就意味著認可奧金涅茨上將的觀點。
有后臺的無所謂,沒有后臺的,沒準什么時候就淪為了政治斗爭的犧牲品。
“哼!”
冷喝一聲過后,奧金涅茨上將果斷的掐斷了繼續咒罵下去的念頭。沒有辦法,牽扯的人太多了,實在是得罪不起。
不知道的時候隨便怎么罵,都沒有關系,知道了就必須要講究涵養,這就是政治。
“給陸軍部回電,我們會盡快發起最后攻勢,但是后勤物資跟不上了。
想要在圣誕節前,占領整個阿富汗地區,我們至少需要十二億發子彈、三百萬枚炮彈……”
典型的獅子大開口,但是沒有辦法。奧金涅茨上將對圣誕節前占領阿富汗地區沒有信心,不得不先找好借口,以便任務失敗后方便推卸責任。
這也是俄軍將領的基本功,幾乎每一名俄軍高層指揮官,都是推卸責任的高手。
戰略物資不足,一直都是俄軍應對國內催促的不二法門。只要把這一記殺招拿出來,政府就無話可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