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本位改革,不是什么新鮮事兒。金本位也是最近三五十年里,才被歐洲各國接受的。
中途也曾發生過變故,為了避免黃金大規模流出,各國在改革期間基本上都出臺過限制政策。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維也納政府的金融管制法案,直接明文規定:限制大額資本流出。
這也是金融資本家討厭神羅的原因之一,大額資本流通受到限制,無法做到快進快出,嚴重影響了大家賺錢的速度。
戰前不列顛是金融霸主,長期以來都是資本過剩,自然不需要限制資本流出。
現在情況不一樣了。伴隨著局勢的不斷惡化,政治嗅覺靈敏的資本家,已經準備跑路了。
明眼人都知道,一旦大洋聯盟崩潰,不列顛就算是能夠全身而退,也沒有任何未來可言。
放眼望去,遍地都是敵人,何談未來發展?
資本家可以卷款跑路,其既得利益者可跑不了。離開了不列顛,資本家還可以是資本家,貴族、官僚可就啥也沒了。
資本的力量雖然強大,但這年頭的大英帝國,還輪不到他們一手遮天。
有福同享,有難也得同當。資本家想要從漩渦中抽身,其它勢力自然不會答應。
要死也是大家一起死,不能大家都在戰場上拼死拼活,就任由資本家在背后捅刀子。
“本位制度改革”,就是大家拿出來的反制措施。一旦資本家大規模抽離資金,那就讓英鎊和黃金徹底脫鉤。
就如同歐陸戰爭末期,法國政府干得一樣。在放棄金本位的同時,還停止了法郎自由兌換黃金。
在金本位時代,無法自由匯兌的貨幣不值錢,國際資本市場不承認,拿出去就是廢紙。
沒有儲備金限制,為了籌集資金,法國政府肆無忌憚的印鈔票,通脹迅速席卷全國。
為了讓財富保值,持有大量法郎的資本家,不得不購買資產。
戰爭失敗后,持有大量資產的資本家,成功被套牢在法蘭西元氣大傷。其中的個別倒霉蛋,還被當做戰爭犯進行審判。
原本在經濟上處于劣勢地位的貴族,在之后的斗爭中漸漸占據了上風,重新回到了貴族、官僚時代。
現成的例子在那里擺著,英國政府自然要拿出來嚇唬國內的資本家。
跑路沒有問題,卷款是不可能的。要么掏錢買國債,為這場戰爭輸血;要么就掀翻桌子,搞崩市場后大家一起完蛋。
不對,確切的說只是大資本家、財團要完蛋。其它利益集團,只會損失慘重,并不一定致命。
如果有人留心的話,就會發現最近一段時間,不列顛的大貴族同歐洲親戚間的通信,變得頻繁了起來。
究竟是親戚間的正常交往,還是在找人牽橋搭線、準備后路,這就很難說了。
畢竟,神圣羅馬帝國是保守勢力的大本營,在維護優良傳統方面,可是非常頑固的。
看看戰后法蘭西就知道了,除了幾個不長眼的貴族,被送上了軍事法庭外,剩下的都被輕輕放過了。
有這樣的現成案例在,大家表現的積極一點兒也就不奇怪了。畢竟,船要沉了,船上的人總得想辦法求生。
具體表現就是:英倫三島主張談判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越來越多的人要求倫敦政府結束戰爭。
至于怎么結束戰爭,那是政府的事情,反正現在“反戰”準沒錯。
白金漢宮,心慌意亂的愛德華七世,正拿著一份被揉成一團,又被重新打開的加密電報。
相比電報的內容,更加需要保密的還是發電地址——維也納宮。
作為歐洲君主世界的兩大皇室,哥達家族和哈布斯堡家族自然是有聯姻的,并且還不只一次。
弗朗茨和愛德華七世還是正牌的兒女親家。不過在歐洲世界,從來都是“親戚歸親戚,戰爭歸戰爭”。
原時空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是親戚之間的大混戰,這次也沒能例外。
只不過愛德華七世悲劇了一點兒,他這位歐洲大伯父,不幸站在所有親戚的對立面,現在正被大家群毆。
戰爭爆發初期,為了避嫌愛德華七世主動減少了同親戚之間的聯系。
可惜局勢的發展非常打臉,眼瞅著就要大勢已去,為了大英帝國的未來,為了保住自家的王位,現在又不得不重新恢復聯系。
不同于原時空的一呼百應,受蝴蝶效應的影響,現在歐洲皇室的中心人物變成了弗朗茨,而不是他這個歐洲大伯父。
從愛德華七世的反應來看,就知道維也納宮的“親家”沒有給面子。
冷靜下來后,愛德華七世很快就釋然了。涉及到了國家利益,擱誰身上都不好使。
戰爭進行到了現在,已經不是說停,就能夠停下來的。
英國民間反戰呼聲高漲,主要是受轟炸、物資緊缺的影響,大家的日子已經快要過不下去了。
可神圣羅馬帝國不一樣,現在從上到下都想要將大英帝國拉下馬,自己去當世界霸主喝酒吃肉。
現在不列顛想要停戰談判,條件不可能不苛刻。正如電報上要求的三點:
一、移交全部殖民地;
二、愛爾蘭獨立、蘇格蘭獨立、威爾士獨立;
三、賠償大陸聯盟各參戰國損失。
除了第三條賠償損失,沒有具體數字,還有商量的余地外,前面兩條都是硬性規定。滿足了就談,滿足不了談判都沒必要。
這樣的條件,愛德華七世要是敢答應,要不了三天白金漢宮就要換主人。
盡管知道結局不理想,近前的喬治還是忍不住問道:“父親,電報上怎么說?”
“自己看吧!”
愛德華七世一邊說著,一邊將電報遞了過去。看得出來,他現在的心情非常低落,連話都不想多說。
“這不可能!簡直是欺人太甚,偉大的大英帝國決定不能容忍……”
不等兒子將心聲全部吐露完,愛德華七世就打斷道:“不要說這些沒用的,沒有任何意義。
弗朗茨敢這么強硬,還不是因為我們在戰場上的表現不好,讓他認為神圣羅馬帝國穩操勝券。
戰爭爆發了大半年,帝國一路潰敗,從來都沒有在大型戰役中獲勝過。
現在世界各國又紛紛加入大陸聯盟,敵人的實力就如同滾雪球般不斷壯大。易位而處,我也會這么干。”
冷靜是愛德華七世的最大優點,即便是局勢如此不利,仍然能夠理性思考,沒有怨天尤人。
喬治:“可是我們……”
“沒有可是!在這個弱肉強食的年代,弱小就是最大的原罪。
昔日,不列顛強盛的時候,也是這樣對待各國的,甚至表現的還要咄咄逼人。
現在不列顛實力不濟,在國際競爭中掉了隊,現在就輪到我們倒霉了。
除非我們能夠在接下來的戰爭中翻盤,要不然最終的停戰協議,只會比這個更糟糕。”
愛德華七世語重心長的說道。
聽了父親的解釋,喬治的眉頭越發緊縮:“這份停戰條約,恐怕民間接受不了,對王室……”
或許是因為傳統,維多利亞女王看愛德華不順眼,認為他為人虛浮,難當國王大任。
現在愛德華又看兒子不順眼,對喬治的政治反應能力,更是感到絕望。
幸好愛德華七世不是穿越者,要不然知道喬治歷史上放棄君主權力的神操作,非得想辦法換個繼承人不可。
“接受停戰條約”?
開什么玩笑,這種事情怎么讓王室去干。
全國人民都可以作證,從戰爭爆發開始尊敬的愛德華七世陛下就病倒了,所有政務都委托給了內閣政府。
稍微有點兒政治頭腦的都知道,委托出去的不光是權力,同樣還有責任。
自始至終,愛德華七世就沒有參與到這場戰爭中。就算是想要搞事情,也是批上馬甲的。
既然沒參與,甭管后果多么嚴重,都牽扯不到王室,所有責任都是內閣政府的。
現在和哈布斯堡王朝聯絡,無非是再加了一道保險,確保戰敗過后王室不會遭到清算。
資本家想要跑路,王室、大貴族忙著準備后路,雞蛋上跳舞的倫敦政府再次迎來了噩耗。
1905年10月2日,持續了四個月之久中南半島會戰落下了帷幕。不列顛再次遭遇慘敗,大陸聯軍一路橫掃到了緬甸,兵鋒直指印度。
還來不及悲痛,1905年10月7日,堵塞了近一年的蘇伊士運河,恢復通航了。
聯合艦隊可以自由東出,制約大陸聯軍進攻印度的最大問題——后勤,可以通過海路來解決了。
聯合艦隊敢分兵,不等于皇家海軍也能夠分兵。要知道走地中海內線航道,可比繞路的皇家海軍近的不是一星半點兒。
一旦皇家分兵,百分百會被聯合艦隊利用時間差,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危急本土的安全。
可是不分兵增援,印度同本土之間的聯系就被切斷了,只能孤軍奮戰。
想想印度殖民軍vs歐陸聯軍,那個場面是怎一個凄慘。要是沒有了印度,大英帝國還有“帝國”么?
擺在英國政府面前的是:要“印度”,還是要“本土”。毫無疑問,這就是一道送命題。
不等英國政府做出選擇,原本還在遲疑的大洋聯盟各國,瞬間做出了決定——下船,不惜一切代價也要下船。
縱使還沒有談好條件的日本、合眾國,也在第一時間同英國人做切割,以期盡可能淡化自己同大陸聯盟敵對的事實。
大家都跳槽了,孤家寡人的約翰牛,自然也打不下去了。要是不趁自己手中還有點兒本錢的時候談判,拖到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