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4章 風起于青萍之末

  “如果我們去仔細的審視人類歷史,就會發現,任何有大影響的運動和思潮,其萌發之處,都來自一些在當時的人們看來很不起眼的小事,正所謂‘風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瀾之間’。今時今日,只要對中國電影稍有了解之人,都聽過安云天、柳聞霆這兩個名字,都知道雷霆影業這家電影公司,這兩個年輕人,歷13年之功,把一家瀕臨破產的公司,發展壯大成為中國影視產業的龍頭企業,他們本人也成為具有世界知名度的中國文化名人。

  2005年,中國互聯網持續發威,這種全新的信息傳遞平臺,不僅為1億網民提供豐富的互動娛樂大餐,同時也讓人們在面對互聯網時,能夠激發無限的智慧和幽默感,他們不僅在關注世界,同時也在不斷的成為關注的焦點,他們不僅在記錄歷史,同時也在創造著歷史。

  而回顧那一年,最讓1億網民關注的事件和焦點,非超級女聲莫屬。這個節目的大火,在當時被人們認為是大陸音樂對港臺音樂界發起的反攻,改變了大陸音樂市場被港臺歌手占據主要地位的局面。其實就我個人看來,這種描述,未免有些夸大其詞,又有些太過狹隘,它真正的意義,是開啟了平民偶像和選秀時代,并推出了一系列至今仍有廣泛影響力的歌手偶像。

  李羽春,這個留著一頭短發的都女孩,連同她的一眾戰友,在讓這種全新的節目形式風靡全國的時候,還引領了一場全新的審美潮流假小子審美,同年10月,李羽春登上美國《時代周刊》雜志封面,她和造就她的超級女聲,影響力就此達到頂峰。

  超級女聲的火爆,為娛樂產業的大眾化撕開了一個口子,以前的歌手和演員,其專業水平如何,全靠業內人士評斷,話語權掌握在這些行業精英手中,但超級女聲改變了這個規則,它將評斷權,(至少是表面上)交給了大眾歌迷。

  這是一次話語權的轉移,以往習慣了沉默,只能被灌輸和被引導的大眾,現在也能對一個歌手的唱功和臺風指手畫腳了。他們每個人的力量都是弱小的,但聚合起來,卻大得驚人。當這種力量爆發出來,頓時震動了整個中國。

  文化話語權從精英到大眾的轉移,是網絡時代不可抗拒的潮流,音樂、影視、文學,都是如此。像我,一個沒什么資本,也沒啥人脈的普通網民,能夠有機會發表自己的觀點,對過去十幾年大陸娛樂產業的發展和變化評頭論足,指手畫腳,并能得到眾多讀者的贊同和支持,就是這種潮流的直觀體現。

  互聯網成了破除專業壁壘的一件利器,它讓無數沒有專業素養的民眾如海水倒灌一般涌入一個個專業圈子,那巨大的喧囂,淹沒了以往細聲細氣、彬彬有禮,又綿里藏針、夾槍帶棒的精英語言,它是如此的粗俗、直接、暢快、犀利,充滿破壞性,又展現出無與倫比的創造性。

  一開始,甚至直到現在,這種創造力并不被精英階層所承認,并從道德上加以矮化和批判,但天下大勢,浩浩湯湯,大眾話語權的崛起,正如中國的崛起一樣,沒有任何人可以阻擋。超級女聲以轟轟烈烈的聲勢對精英音樂人發起挑戰,網絡文學則不聲不響、又如水銀瀉地一般極速的擴張自己的版圖,搶奪嚴肅文學的陣地和市場。

  與音樂界和文學界的激烈變化相比,影視界似乎就遲鈍溫吞了一點,2005年,大陸電影市場還是歐美港臺片的天下,翻開那年的票房榜,前十名的制作班底和演員陣容幾乎全部來自大陸以外:

  1.《無極》;2.《神話》;3.《哈利波特與火焰杯》;4.《七劍》;5.《星戰3》;6.《頭文字d》;7.《史密斯夫婦》;8.《射日》;9.《世界大戰》;10.《情癲大圣》。

  這10部影片中,有4部是美國大片,另有4部,從導演到演員,全是港臺電影人,位列第一的《無極》,導演陳凱歌是大陸人,但3個男主演和1個女主演,有香港的,有曰本的,有韓國的,就是沒一個大陸的,好不容易有個劉燁演了個男四號,片中角色卻是個讓人根本看不清臉的鬼狼。

  只有《射日》,也唯有《射日》,才是從臺前到幕后,都是大陸電影人的影片,卻也是10部影片中撲的最慘的一部。

  想當初,《射日》開拍,不信邪,就是不用港臺明星,非要用大陸演員,導演柳奮雷和大管家王永松,用盡了渾身解數,搭上所有關系,賭上全部身家,以不成功便成仁的悲壯姿態,拉到1億投資,在2004年3月開機,一時間,業內群情涌動,人人矚目。

  在這個觀眾迷信港臺明星、鄙夷大陸演員的時代,以《射日》這樣的陣容,能夠獲得成功嗎?它能改變長久以來人們形成的厚外薄中的固有觀念嗎?

  毫無疑問,《射日》被賦予了遠超它本身的巨大意義,如果它成功了,那必將載入史冊,成為大陸本土影視產業崛起的另一個里程碑,而如果它失敗……

  “如果我敗了,那就只能以死謝天下了!”

  柳奮雷是這么說的,他后來的結局,也正應了他這句氣話。我們都知道,他失敗了,敗得很慘,1億投資,只賺回2000萬,凈虧8000萬。我們也知道,他承受不住這個打擊,心臟病發作而死。

  大陸本土電影人的全力一搏,落得個身敗名裂、為天下笑的下場。死去的人已是解脫,活著的人,卻在惶恐和迷茫中不知何去何從。

  你以為雷霆影業的創始人兼頂梁柱柳奮雷死了,這家公司就會跟著死去?是的,當時所有人都是這么認為的。然而如今13年過去,事實卻無情的打了所有人的臉。那個姑娘,和那個一直站在她身邊的男人,攜手創造了一個中國影史、乃至于世界影史上的奇跡。

  安云天,柳聞霆,在2005年,這是兩個默默無聞的名字,尤其是前者,沒有顯赫的家世,沒有知名的作品,他當時唯一能被人記起的,是那個‘柳聞霆男友’的尷尬稱號,而柳聞霆,也比她那位男友好不到哪兒去,她當時唯一能讓別人記起的,是諸如‘柳奮雷女兒’‘即將伴隨雷霆影業這艘破船一同沉沒的絕望女孩’等同樣尷尬和難堪的稱號。

  即便是這些稱號,也不過在很短的時間里被人關注而已,失敗者是沒人在意的,更何況他們連失敗者都算不上。那時候,人們掛在嘴邊的,除了超級女聲,還有《大長今》,還有據說在《頭文字d》里帥的要死的周董,還有mp3,還有qq……

  韓劇依然在小熒屏上肆虐,金庸和瓊瑤的小說,還在一部一部的翻拍,《亮劍》播出了,從此我軍戰士的影視形象就無可救藥的沾染越來越多的土匪作風……

  社會在劇烈變動,思想觀念也在劇烈變動,這些變動,有人茫然無覺,有人卻能很清楚的感受到,他們或歡呼雀躍,或痛心疾首,或整裝待發,或黯然謝幕。那一年,一個叫‘閃亮軍刀’的網友在天涯發了一張帖子,樂觀的預測中國經濟將在2030年超過曰本,成為世界第二。他的觀點受到許多人的認同,也遭到無數人的奚落。

  同樣遭受奚落的,還有中國的政治、文化、教育、科技、信仰、體制……

  這其中,自然也包括中國的電影《射日》的失敗,讓無數有先見之明的人感嘆:果然大陸的演員就是不行啊!果然大陸的電影就是不行啊!果然……

  誰能想到,僅僅是13年過去,中國的經濟體量已經是曰本的3倍?誰又能想到,13年過去,中國電影總票房,會如脫韁的野馬一般,從2004年的15億,直線增長到2017年的680億?

  680億,正好100億美金。而同年的北美總票房,也不過110億美金而已。

  只差10億,只差一步了。

  而所有人都確信,這一步,將在今年補上。

  中國電影創造的輝煌震驚了世界,隨著市場容量的擴張,無數資本瘋狂涌入這個行業,進一步促進了市場的繁榮和火熱。中國,以及中國的電影,終于在建國70周年即將來臨之際,進入了一個絢爛而浮華的時代。

  緊隨這個時代迎頭而上,試圖留下屬于自己的印記和成就的人,有很多很多。他們有男有女,有高有矮,有胖有瘦,有美有丑,他們或濃妝艷抹,或清冷自矜,或高調張狂,或內斂平靜,但無一例外的是,他們都野心勃勃,形形色色的皮囊下面,掩藏著同樣的靈魂熊熊燃燒的名利之魂。

  這些光怪陸離、眼花繚亂的電影人和電影公司,構成了中國娛樂圈的眾生相,讓這個圈子,越發的浮躁和喧囂,進而爆發出迷離刺眼而詭異華麗的射線,吸引著無數新鮮靈魂,義無反顧的投入其中。

  在這幅眾生圖中,最耀眼,最令人著迷,最讓人無法移開視線的,毫無疑問的,是那一男一女。這一對年輕人,十幾年來,并肩戰斗,披荊斬棘,用他們的才華、資本和手腕、策略,翻云覆雨,攪起風雷,為這個繁花似錦,又暗流涌動的浮華時代,留下了最鮮明扎眼的符號和作品,這些作品,記錄了歷史,也創造了歷史。

  風起于青萍之末,在這個華語電影票房即將超過美國、萬眾期待準備歡呼勝利的時刻,我在電腦前敲下這一篇文字,用我自己的經歷、自己的記憶、自己的感受,以自己的視角,來總結和回顧過去13年中,發生在中國影視界的風風雨雨。

仁無愛斯諾  2018年8月18日。”

  第一卷美利堅舊時光完。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