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51章 吃人的世道

  3分鐘前的曹操,還氣勢如虹,讓無數觀眾同仇敵愾,恨不能沖到銀幕里面,替他把這些謀害漢室英雄的小人們一個個撕碎。3分鐘后,他們卻尷尬的發現,自己崇拜激賞的蓋世英雄,竟是一個殺人如麻的惡魔。

  曹操沒有倒在董承的謾罵之下,這種謾罵,只會讓他愈戰愈勇,只會讓觀眾的情感更加傾向于他。他沒有倒在尊貴的皇帝陛下及其位高權重的心腹之下,卻因為一個不起眼的小人物而狠狠的栽了跟頭。吉平的控訴,將曹操從道義的制高點上扯了下來,讓觀眾看到了這個英雄人物的另一面:冷酷、兇狠、殘忍和奸詐。

  “現在我知道他到底哪里比不上劉備了。”

  蘇蕓泊從剛才的震動中緩過神來,思索起了電影劇情:“因為他視人命如草芥,因為他不仁。”

  隨后,他又想到另一個問題:“但是,把主角塑造成這個樣子,一黑到底,后邊可怎么圓回來?難道這說的是一個英雄變成惡魔的悲劇故事嗎?那未免也太悲了,對觀眾不夠友好,票房會受到影響。”

  曹操顯然很清楚,他并沒有自己宣稱的那么正義和光明,他只是選擇性的把這些東西忽略了,片面的強調自己好的方面,以此增加底氣,掌握更多道義上的優勢。但吉平的出現,讓這一切優勢都蕩然無存。而曹操自己,對以前做下的惡事,顯然并不是毫不在意,從殺呂伯奢的那一天起,他就永遠回不去了。那個陽光正直的青年一去不復返,他變得陰郁多疑,心中的黑暗面越來越多,幾乎將他整個人吞沒。

  在以前,他還能自我催眠,無視那些黑暗面,繼續以帝國英雄自居,得意洋洋,不可一世,并理直氣壯的對眼下發生的事感到委屈和發脾氣。

  但現在,這一切都不成立了。

  他無法再裝鴕鳥,他突然發現,原來自己已經這么壞了,做下了那么多令人發指的暴行,還有什么臉面在這里自我夸耀?

  尤其是現場,還有一位受害者的父親。他用自己瑣碎親切的語言,向在場的所有人,以及大銀幕前的所有觀眾,講述了一個美好的生命是如何被摧殘毀滅的,而造就這一切的,就是這個自稱忠良、自命英雄的曹操!

  在場眾人的角色就此發生重大顛倒:原本氣勢洶洶的審判者和原告,現在成了千夫所指的殺人犯劊子手,而原本罪證確鑿的被告,卻搖身一變,成了占據道義制高點的原告。

  “哈哈哈哈,曹賊!曹賊!現在你可知道這蒼生百姓,有多恨你了吧!”

  被死死壓在地上的董承,顯然也意識到了這一點,當下乘勝追擊,用尖銳的言辭向曹操發起猛攻:“我們這里所有人加起來,都沒你殺的人多!你連自己的救命恩人都殺!如此忘恩負義、暴虐狠毒之人,居然也敢自稱忠良義士,哈哈哈哈,可笑!可笑!”

  這種瞎說大實話的做派,實在太招人恨,曹操還在天旋地轉之中沒回過神來,他手下那些人的臉可就掛不住了,當下就有一人站出來,要士兵把他的舌頭割掉,免得他再胡說八道。

  士兵得令就要上前,卻被曹操阻止了。

  此時的他,狼狽滄桑,與剛才怒發沖冠的斗士形象截然不同,他已經冷靜下來,既沒有之前的暴怒,也沒有剛才的驚懼哀傷,此時的他,不是權傾朝野的大漢司空,也不是殺人如麻的屠夫劊子手,他就是他,一個剝除了所有的身份頭銜的人,這個人的名字叫曹操,僅此而已。

  而不再當鴕鳥、第一次看清楚自己到底是個什么玩意的曹操,也最喜歡說大實話了。是的,一切遮羞布都已扯下,現在大家都赤條條站在這里,誰也別裝,誰也別逃,就是此時,就是此地,把一切都說清楚,說明白!

  接下來的一段,大體可以看作是提前10年出現的《述志令》,和吉平一樣,曹操也用瑣碎絮叨的語言,說起了自己的過往。

  簡單地說,曾經他也是一個天真純良的好人,他想做個好官,做個好將軍,為國殺敵,開疆拓土,讓大漢威名,響徹寰宇,讓大漢子民,皆能安居樂業。他也想成為世人眼中的仁人君子,他做夢都想,他比誰都想。

  然而這個世道沒給他機會。

  莫名其妙的,從自己領兵的第一天起,曹操就在殺漢人,不僅他在殺,其他人也在殺,其中就包括劉備。他曹操是大壞蛋,大惡人,劉備也是?不是全天下都稱贊他宅心仁厚嗎?他不是連去刺殺他的殺手都能感化嗎?

  “使天地崩頹者,不是我曹操;使陰陽失序者,不是我曹操;使黃巾成勢者,不是我曹操;使萬民揭竿而起者,不是我曹操;使閹宦外戚同歸于盡,董卓趁虛而入者,不是我曹操;使酸棗諸將各懷鬼胎,為私利而誤國事者,不是我曹操;使諸侯自相侵掠,赤地千里,民相食者,不是我曹操;最后,坐視天子蒙塵,不得不移駕幸許都的,其實也不是我曹操!

  我曹操,只想做漢室征西將軍!要么,死在西北邊地,馬革裹尸,要么凱旋而歸,獻俘天子,因功封侯!

  是何人,讓我欲殺異族而不得,劍下卻多了那么多漢人亡魂?是何人,讓我欲追擊董卓,為國除害而不得,獨自進攻卻險些喪命?是何人,讓我欲做一漢室純臣而不得,卻成了你們口中大權獨攬、凌迫君王的漢室大賊?!”

  曹操說這段話時,已經既不傷心,也不憤怒,經過剛才劇烈的心理沖擊,他整個人都與以前不同了。他這甚至不是在控訴誰,他只是在講述自己悲戚而扭曲的一生,欲做好人而不得,本想成為英雄,最后卻成了惡魔。

  董承自然認為他是在狡辯,給自己找理由,冷笑道:“社稷傾頹,正是我輩忠貞之士匡君輔國之時,你自不行仁義正道,暴虐百姓,卻一味推脫干凈,可謂無恥!你也知道劉備仁義,怎不見劉玄德將幾十萬百姓殺戮殆盡?你……”

  “哈哈哈哈!”

  曹操仰天大笑,指著董承道:“你也有臉自稱忠貞之士?當初董卓進京,以牛輔為先鋒,是誰領他入洛陽的?后來董卓身死,李郭汜進犯長安,奪取天子,又是誰沖鋒在前?關中乃西京所在,一向繁華富足,人煙稠密,卻被董卓的西涼軍糟蹋的如同白地,那時你就在董卓麾下領兵,你以為世人不知道你都做過什么?!我曹操雖罪行累累,卻也恥于與你這等猥瑣小人同列!

  至于劉備……”

  他點了點頭,居然笑了起來:“他倒真算得上是個仁人。我曹操自問,是比不上他的。他倒是沒有亂殺無辜,沒有劫掠百姓,也沒有侵奪諸侯領地,他倒是生了一副急公好義的英雄俠客心腸,不過三五千殘兵,卻輾轉四方,以救他人之危難為己任,當真讓人佩服!

  想當初我屠戮徐州,兵威極盛,陶謙驚懼之下,向四方求助,諸侯中可有援手者?也就他劉備,二話不說就領兵來擋我,哈哈,那個大耳兒!

  后來陶謙病死,將徐州讓給他。可憐劉備輾轉半生,勢力微小,如今總算有一方基業,可展生平英雄之志!可是,他就是太仁義了,差點因此害死自己。那時呂布被我擊敗,倉皇逃竄,諸侯無人肯納,只有劉備收留了他。可呂布是怎么做的?趁劉備不在,反客為主,奪了徐州,連劉備的妻兒也落入了手中。

  這,便是我大漢忠貞之士、仁人君子、英雄豪杰的下場!

  他劉備是個人物,便是落得那步田地,也沒去劫掠百姓,比我曹操強!可他困守廣陵,糧草不濟,饑餓困敗,到最后,官吏士卒竟自相啖食,軍中以人肉為糧,吃的,還是士卒自己的肉!

  這,便是我大漢仁義之師的下場!

  這世道,不讓好人活!”

  說出這句話時,曹操的腦海中,再次閃現出那個的瀕死黃巾俘虜的面孔,還有他那句活不下去了。

  然后,他想起了劉備:25年前,那家伙還是一個翩翩青澀少年,25年后,他已風霜滿面。沒有軍隊,沒有地盤,只有心中的道義。

  最后,他看向了皇座之上的天子,那是大漢王朝的象征,就是這個王朝,讓曹操這樣的好人,變成了魔王,讓劉備這樣的仁者,無容身之地。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