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65章 人心散了

  對于安云天和柳聞霆來說,他們動用雷霆影業所有的力量,搞出個1億成本的《英雄記》,已經是能操作的極限,再往上,想搞點更大的動靜,即便有安云天這個穿越者的金手指相助,也是千難萬難。2008年是個特殊的年份,非常之時成就非常之事,這才有了《英雄記》的無限風光。以雷霆影業的實力,這種靠大勢取勝得來的風光可一而不可再,如果不能找到更強有力的盟友和大腿,獲得更多的外部資源,08年過后,雷霆影業就算沒有遭到來到同行的打擊和圍攻,日后也勢必要從巔峰跌落。在經過5年以上的耕耘和修煉之后,才有可能再次創造與今天類似的耀眼奇跡。

  至于說搞什么10億成本的大項目,那更是連門都沒有。這種體量的電影,在現在的中國,背后沒有國家資源的支撐,根本搞不出來。

  因為這壓根就不僅僅是在拍一部電影,這更是在搞一項工程,在創造一個體系,從一開始就需要國家力量參與其中。

  雷霆影業的家底太薄了,這次《英雄記》就是一場豪賭,賭的就是在擊敗《赤壁》后,韓三評以及段位更高的權力部門,能夠認識到自己的潛力,將原本打算投放到港臺電影人身上的資源,至少分出一部分給自己,讓自己在制作封神系列時,能少受些阻礙和刁難,減少時間和人事成本。

  在安云天和柳聞霆的計劃中,2008年是一個風口,《英雄記》因此票房全面狂飆,而2010年,是另一個風口,對于技術條件和拍攝手法還很落后的華語電影人來說,在2年的時間里搞定一部從未接觸過的3D特效電影,實在是有些過于緊張和匆忙。這中間但凡稍微出點岔子,耽誤個一年半載,事情就很可能變得無法收拾。

  所以,在這個節骨眼上,和官方達成共識,避免不必要的誤解和齟齬,正是重中之重。

  所幸,韓三評作為一個在仕途上很有野心的人,對掌權期間的業績增長看的比誰都重。這個業績,自然就是每年的票房總額增長幅度,以及華語電影在其中的票房份額占比了。他曾經將希望寄托在吳羽森等港臺電影人身上,頂著許多大陸電影人的不滿,在他們那里投了重注。現在,安云天和柳聞霆用《英雄記》把《赤壁》干翻之后,顛顛的跑到他面前說:三爺,要不,您考慮考慮俺倆?

  現實如此,韓三評也只能重新考慮考慮了。

  韓三評的態度變化,很快便被吳羽森等人察覺,他們不是沒想過有一天可能會被大陸拋棄,但這一天來的這么快,卻讓所有人都措手不及,本來《赤壁》口碑票房雙崩已經讓他們心態不穩了,現在又出現這種狀況,圈內一時軍心大亂。

  “難道,咱們港臺電影人北上不過10年,剛剛有所起復,大好形勢要就此終結?”

  對于他們這些人來說,大陸政策的飄忽變化,是最讓他們難受的。有了政策傾斜,就什么都有,一旦沒了政策,那你就是有通天的本事,也施展不出來。這種與港臺本地截然不同的發展模式,曾經讓他們在過去的那些年里獲取了大量利益。港臺明星在內地的身價那么高,也不全是因為多年來港片對大陸觀眾的影響,也是因為大陸官方的政策傾斜。在這里,他們體會到了改開之初,大陸政界對外資企業的偏袒和讓步,他們在大陸,不僅是技術上的人上人,也是政策上的人上人,大陸同行見了他們就腿軟,也不全然是因為他們實力強,也是因為在政治權利和待遇上,大陸電影人就是低人一等。

  而現在,2008年,隨著《赤壁》被《英雄記》毫無還手之力的揍趴在地,大陸當局突然發現,原來自家也有這么牛逼的人才!港臺電影人在針對安云天的桀驁不馴四處游說的時候,雷霆影業也在針對港臺的離心離德而縱橫捭闔。安柳二人和韓三評的密談只是這些活動的其中之一,公司總經理王永松以及他的手下干將們,這些天可是一刻都沒閑著,各種飯局和休閑活動組了一出又一出,將這些年積攢的人脈全都動用了起來。

  而且,他們這些人說的話也特別的實在:你們要業績,我們可以給你們創造業績,助你們官路亨通,平步青云。我們想要的就只有一個:政策!

  而這個業績,既包括票房數字的增長和電影市場的擴大,還包括,中國文化影響力的擴張——你們不是一直羨慕港臺電影人在海外市場有路子嗎?他們的路子,不過是在日韓東南亞那一片的觀眾非常臉熟的明星們。大陸明星出了大陸就沒幾個認識的了,港臺明星路子野,票房號召力強,這是他們的優勢。我們一時比不來。

  所以,我們就要另辟蹊徑,從內容和技術上下手。3D大電影,就是我們找到的新路子。什么,您不知道3D是啥?很簡單,就是視覺效果非常非常牛逼的電影技術,讓畫面從平面變成立體的那種,觀影體驗棒的爆棚!世界之王卡梅隆咱們都知道,當年就是靠著牛比到爆的視覺效果,讓一個很俗套的窮小子愛上富家女的故事,在全世界狂攬18億美金的票房。現在,人家正在制作的新項目,就是3D特效電影。投資整整5個億!還是美金!你算算,這得多少全球票房才能回本?至少20億吧?

  3D技術,就是未來華語電影打開海外市場的殺手锏,是我們大陸電影彎道超車的絕好時機。跟緊卡梅隆的步伐,在2010年的那場世界范圍內的3D觀影狂潮中,我們還能順勢打開局面,搶下幾塊地盤,一旦那陣狂潮過去,市場讓好萊塢全占了去,那我們大陸電影就只能繼續在家里橫,得等到猴年馬月才能走出國門,去弘揚我們燦爛悠久的傳統文化了。

  這些觀點,全都是安云天和自家員工們掰扯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全面統一思想之后,才敢拿出來和外人說的。不講什么虛頭巴腦,一點也不花里胡哨,都是大實話,瘋狂的拉美國人的虎皮來做大旗,話里話外就一個意思:3D好來3D妙,3D電影呱呱叫,動作快了就能吃上肉,動作慢了,那連湯都喝不著!所以,各位領導,你們一定要全力支持我們吖!而我們,也必定不會讓你們失望,2年后給你們送上一份閃瞎人眼的業績,助力你們升官發財!

  雷霆影業和港臺圈子私下里的各種活動,雙方自然是心知肚明,對于對方游說的內容都有哪些,基本也能估摸個差不多。雷霆影業要搞3D電影,并憑借3D電影彎道超車,徹底壓服港臺的消息,很快就被所有港臺電影人知曉。

  一開始,大家的反應是有些懵逼,摸不準雷霆影業這究竟是玩真的,還是在放煙霧彈。用最強大的電影技術來贏得勝利?這個思路有點太出乎大家的意料之外。3D大家也不是完全不懂,這幾年就出現了好幾部好萊塢制作的3D電影,2004年的時候,好萊塢大導演羅伯特·澤米吉斯(《回到未來》《阿甘正傳》《荒島余生》的導演)制作了一部《極地特快》,就運用了3D技術,然后,賠了。

  這部電影撲街,倒不是因為電影質量問題,而是因為要放映3D電影,需要專門的3D影廳和3D銀幕,否則你技術再高,效果再好,也只能是普通的2D效果。《極地特快》的尷尬之處就在這里,它制作出來了,要上映了,然后發現,就沒幾塊3D銀幕讓它放映。最好的賣點體現不出來,那可不就要撲街嗎?

  有《極地特快》的前車之鑒,絕大多數電影人都認為3D電影是很遙遠的事情,遠到自己現在根本就不需要考慮這個事情。要想我們拍3D電影?先把院線升級一下吧!

  所以,在他們這里,要想提高電影票房,要么,使勁在陣容上下功夫,要么,使勁在內容上下功夫,要么,使勁在平面電腦特效上下功夫,要么,使勁在宣傳和發行上下功夫,要么,在這幾樣上都下功夫。總之,都是些都現成經驗的東西,關鍵就在于你能不能把這些現成的東西搞出新花樣來。

  事實上,在目睹了《赤壁》的慘敗之后,但凡還有一點追求的港臺電影人,這幾天也在反思自己:是不是有些太得意忘形了?整天拿海外市場要挾大陸當局,結果現在連國內市場這個基本盤都差點沒守住,讓人狠狠的扇了一記耳光,連網絡上都興起了一陣清算港臺電影人黑歷史的風潮,這樣下去,我們北上這幾年,好不容易取得的一點成就,就要被打回原形了!

  “《赤壁》之敗,責任不是老吳一個人的,上半年上映的《見龍卸甲》和《江山美人》都有責任,再往前上映的一些圈錢爛片也都有責任。《赤壁》不過是趕上了大陸觀眾不滿情緒爆發的臨界點而已,而且,要不是有《英雄記》作梗,這個臨界點也不會這時候爆發。”

  大陸官方在不斷的開會討論《英雄記》和安云天,港臺這邊自然也不例外,劉偉強一向是力挺吳羽森的,他和安云天兩年前結下的梁子,大家也都心知肚明。所以,當有人將矛頭指向《赤壁》和吳羽森,認為他們要為這件事負責的時候,劉偉強很夠意思的站了出來,為老朋友說話。

  “之前安云天就說過,咱們港臺電影人,拍黑幫片行,拍歷史片不行,那時候我們還不服,還在用大明星大制作的噱頭,引誘觀眾進電影院,故事內容一塌糊涂。看看《見龍卸甲》和《江山美人》都演了些什么!《赤壁》再不好,起碼在服裝道具上是真用心了的,其他那兩部里的古人都穿的是些什么東西?這么糊弄事,一遍一遍的瞎搞,大陸觀眾的耐心當然會被消耗殆盡。就算沒有《英雄記》出來挑頭,不出幾年,今天的事也遲早要發生。”

  這時候的劉偉強還算是個愛惜羽毛有追求的電影人,對圈內一些烏煙瘴氣的風氣早就看不慣,他自認和吳羽森一樣,有責任重振港片的輝煌,對那些無下限利用港片的余蔭和情懷圈錢的行為深惡痛絕,因此,在批判《見龍卸甲》和《江山美人》這類爛片的時候,那真的是底氣十足。

  “而且我覺得,這種事,早發生比晚發生好,真要等到大陸觀眾忍無可忍的那一天,我們才知道厲害,那就真完了!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還要謝謝《英雄記》,謝謝那個安云天,這一記耳光,要是真能把我們扇醒,那倒還好了。怕就怕我們跌了這么一個大跟頭,卻一點也不反思自己,只知道推卸責任,那樣的話,從今天開始,咱們就再也別提重振港片的話,更別想著執華語電影的牛耳,在大陸同行面前高人一等。老老實實向大陸同行,向那個安云天跪拜磕頭、俯首稱臣才是最要緊的!”

  他這話說的當真是慷慨激昂,很有鼓動性,奈何坐在他面前的,沒有一個是熱血上頭的年輕小伙子,每一個都早已是四五十歲開外的中年老油條,他們可不會這么輕易的被劉偉強的話給鼓動起來,反倒是有幾個聽了他的話后連連冷笑,不陰不陽的說道:“很好,我們的劉大導演講的真好!看來這些年北上大陸也不是白待的,還學會老共那邊的批評與自我批評了。既然你說我們要反思,那我倒很想聽聽,你劉偉強是怎么反思你自己的?你都反思出來些什么?說出來,讓大家一塊聽聽?”

  劉偉強聞言,勃然大怒。他一向自視甚高,自認很有職業操守,尤其是千禧年以來,他每一部片子都拍的很用心,口碑也都不錯,和圈子里那些只知道摟錢的妖艷賤貨完全不同,因此剛才那些話才說的那么理直氣壯。沒想到話音剛落,就有人玩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文字游戲,當面拆臺,將自己一軍,當下立即就漲紅了臉。

  “你!”他幾乎要罵人了。

  “還是我先來吧。”

  眼看局面要失控,吳羽森及時跑出來打圓場,他疲憊的臉上老態盡顯,完全沒有3年前回國時的意氣風發,幽暗的雙眸之中,卻也不乏堅定。他很感激的看了劉偉強一眼,就要檢討自己。那個發難的人卻完全沒興趣聽,站起身道:“劉導和吳導都是有遠大志向的人,我不一樣,我還要養家糊口,干不了幾年了,拍了幾十年港片,實在找不準大陸觀眾的新口味,也不想找了。振興香港電影什么的,我就更是想都不敢想,把這個任務留給劉導和吳導,還有那些后生們吧!”

  說到這,他突然面帶譏諷的一笑:“可話又說回來,港片除了咱們這些老家伙,還有幾個拿得出手的后生?人家大陸那邊新世代精英人才一茬一茬的往外冒,都是從最正規的影視學校里培養出來的,咱們這邊呢?香港本地連個專業的影視人才培養學院都沒有,全都是野路子出身!

  劉導剛才說反思,那我就先來反思一下。咱們一直覺得自己很正規,大陸很落后,其實真論起來,人家大陸才是正規軍,咱們最多就是一群打游擊的!以前正規軍不發威,咱們就真把自己當回事了,心心念念的要跟人家爭權奪利搶地盤,到現在都沒搞清楚自己的定位,這是什么?這是沒有自知之明!

  我們香港電影,從一開始,就是江湖習氣,靠著單打獨斗,摸索出一點經驗,造出了幾個明星,就真把自己當正宗了,哈哈,笑死個人!看看這次的《英雄記》,里邊除了姜紋,那些主要演員,有一個算一個,有一個明星沒有?可人家什么出身?

  演那個老年劉備的王洛勇,上塰戲劇學院的高材生,美國麻省藝術學院的教授,百老匯華裔演員第一人;

  演那個太醫吉平的馮遠征,人民藝術劇院的老演員了;

  演那個法正的段奕宏,國家話劇院的實力派;

  就是那個年紀最小的,演少年劉備的楊洋,那也是解放軍藝術學院里出來的好苗子!

  這些人,哪一個的名氣能和港臺明星相比?但哪一個不是正規學院出身,根基內功都極穩極扎實的?他們平時不顯山不露水,到了大銀幕上只能給咱們港臺明星打下手,可真到了見真章的時候,哪一個不是把角色塑造的漂漂亮亮的?像這樣的演員,大陸要多少有多少,能讓你挑花了眼,他們這多少年沉淀下來的氣質和功力,是咱們港臺這些草臺班子,是那個野模出身的林志玲能比的?!虧你老吳還一門心思的捧她做女主角,咱們港臺能捧的,也就這種貨色了!

  大陸這些演員,以前是沒機會,只能蟄伏,結果就把咱們給顯出來了,好像咱們這邊真有什么秘訣一樣。哈哈,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咱們哪里有什么秘訣?不過就是多拍片多練手罷了,那些老明星們,靠著這一點,多少年下來,沒演技的也歷練出演技來了,可那些后輩們,哪里有那么多片子拍?不過靠著港片和前輩的威名,吃了幾年老本而已,一個個還真把自己當成個腕了,也不看看自己有幾分真本事!

  那些大陸同行們,看這些事情可比我們自己清楚。05年的時候,柳奮雷不就想靠著上塰本地的資源,搞個《射日》嗎?他終究格局太小,囿于門戶之見,把自己給玩死了。他這個女兒和女婿可不一樣,人家直接投靠韓三評,調動中央軍團,連姜紋那家伙都聽從號令,還請了邶京那么多大學的教授和高材生做藝術顧問,電影還沒開拍,先花了幾百萬出去,當初咱們還笑話人家錢多了燒的,說什么有錢做這些無用功,不如去請個明星拉一波關注度,哈哈,明星,明星,咱們也就這么點東西了!

  武林高架再厲害,碰上朝廷大軍,那也只有被殺個干干凈凈的份,你們有些人哪,就是中了武俠小說的毒,總覺得高手都在江湖之中,給朝廷效命的全是些廢物點心,殊不知人家那是真人不露相,去了江湖習氣,遵從法度,令行禁止罷了。你吳羽森,”

  他指著吳羽森道:“聯合了香港、臺灣、大陸、曰本這么多地方的演員,內部派系混亂,演員的口音都不一樣,造出偌大的聲勢,祭出反戰思想這個秘籍法寶,想要一統江湖,甚至入主朝廷。結果呢?人家兩個小字輩,從這個學院、那個劇院里借了點人,江湖上都沒他們的名號!這些人按《三國志》里說的那樣認認真真排兵布陣,那么點堂堂之師,就把你們這些自認身懷絕技的散兵游勇打的找不著北,這戰斗力的差距,已經是再明顯不過了,你們居然還不死心,想著重振旗鼓,再戰一場,你們是真不知道死字怎么寫啊!”

  他邊說邊整理儀容,道:“你們志向遠大,不甘心就此失敗,還想著逐鹿中原,問鼎至尊,我沒這么崇高的理想,我就想著多賺點錢,日后干不動了,好養老。所以,你們接下來的事,我就不摻和了。正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諸位,你們繼續聊著,我還有事,先走一步了。”

  說完,他帶上東西,就此離去。后邊還有幾個人也跟了出去。

  剩下的人,面面相覷,一時沒有人肯說話。

  這場茶話會經此一鬧,再也無法繼續進行下去,眾人不尷不尬的又坐了一會兒,說了幾句沒營養的話,最后都各自散了。

  吳羽森望著滿屋的狼藉,腦海中回響著之前的那番話,久久默然無語,此時此刻,他不由想起了《天下無賊》里葛尤說的那句已經成為流行語的話: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

  他一直看不起馮曉剛,可在這一刻,他突然覺得,那個長相猥瑣的大陸導演,有時候說的話,還真特么有道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