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209章 調轉槍頭

  2009年的2月22日,是第81屆美國奧斯卡頒獎典禮。早在2月2日的時候,奧斯卡提名名單出爐,無數中國人對最佳外語片這一獎項關注不已,這一切都是因為《英雄記》作為大陸2008年的代表影片,參加了這次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角逐。

  按照大陸觀眾的想法,《英雄記》票房那么高,質量那么好,怎么也該拿個提名吧?

  年初的時候,各個娛樂媒體對此進行了很多報道和討論,讓許多對此沒啥興趣的觀眾和影迷,也不由自主關注起來,樂觀的猜測《英雄記》這次很可能拿到最佳外語片小金人。因為當年的《英雄》口碑爭議那么大,都能拿到個提名,《英雄記》口碑比《英雄》好那么多,這次拿個小金人難道不是理所當然的嗎?

  安云天卻一點也不這么想,面對記者采訪時,他說:“《英雄記》的質量當然是最棒的,不過我并不認為美國人會喜歡。”

  到了2月2日,答案揭曉,提名名單里5部電影,果然沒有《英雄記》的名字。

  同行前輩們松了口氣——總算沒讓這小子再進一步!

  影迷觀眾們則大為不滿:什么啊,《英雄記》拍的那么好,居然連個提名都拿不到!

  網絡上頓時分為兩派,一派承認奧斯卡的權威,認為《英雄記》也就能在國內逞逞威風,到了國際上,就什么也不是了,大陸觀眾藝術素養低,覺得這片子好到了天上,在人家那些真正懂藝術的行家眼中,《英雄記》也就那樣。

  另一派,則祭出了“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美國人就是看不得中國人好”這個論調,認為《英雄記》不是不好,而僅僅是因為,美國人不喜歡罷了。至于美國人為啥不喜歡,那自然是因為他們針對中國唄。這些年美國人不一直在這么做嗎?搜咱家的貨輪、炸咱家的大使館、撞咱家的飛機、干涉咱家的統一……總而言之一句話:美國人最壞了!

  這一派的觀點似乎在2月14日的《風姿綽約安老板》這段視頻中得到了印證。話說那時候的安云天是被揍得真慘,鼻青臉腫,少皮無毛的,與以往玉樹臨風的金牌制作人形象截然不同。

  在視頻中,他還苦笑著回憶了一遍自己被揍的過程,把一個身在異國無依無靠被人欺負幾乎橫死街頭的可憐人的形象塑造的入木三分。

  最后,他還自嘲了一句:“也怪我,明知道這里晚上不安全,中國人走在外面尤其不安全,卻還要在外頭跑,這也算是自找的吧。”

  又表示了對柳聞霆的感謝:“要不是你,估計我這次就被人打死了。”

  這兩句話,讓影迷們又是憐惜,又是憤怒。憐惜于一直以來風光無限的安大渣男居然也有這么屈辱的過去,憤怒于美國人對中國人的歧視。

  在評論區里,有人就說:《英雄記》之所以不討美國人喜歡,就是因為這部電影是一部很“中國”,很“中華民族”的電影,是對中國人偉大祖先的追憶和歌頌,一部讓中國人產生極大的民族自豪感的電影。這樣的電影,美國人喜歡才怪!他們不罵就不錯了。

  ——事情也確實如此,《英雄記》的評價在國內極高,在海外卻有些兩極化。那些夸的自然認為這部電影恢宏壯闊,豪氣沖天。批評的則認為這部電影充斥著一種赤裸裸的民族主義情緒,極富煽動性,非常危險,應該警惕。

  美國影評界,對《英雄記》的評價就普遍不高,導致它連一個提名都沒拿到。

  安云天和柳聞霆對此早有準備。

  還是那句話,他拍電影,是拍給大陸觀眾看的,至于海外觀眾看了會不會不舒服,那個他不在乎。

  他也不在乎什么奧斯卡獎,事實上,他對什么獎項也不在乎,國內的獎項公信力不足,國外的呢,一方面公信力也越來越不足,另一方面,文化霸權太明顯,他才不要為了獎項,就讓自己的作品變了質,更不會去鉆營和拉票。他的態度很佛性:你想給就給,不想給就算了,反正我的電影就是最好的,你不喜歡拉倒。

  《英雄記》本身就不政治正確,他這個制片人態度又這么不端正,奧斯卡能給他好臉色看才怪。《英雄記》拿不到提名,本就是意料之中的事。

  甚至在內心深處,他也還真有點不那么想拿獎。雷霆影業因為《英雄記》出的風頭已經夠多,還是給那些同行和前輩們留點余地為好,對他來說,獎項是虛名,能拿到多少票房才是真的。正好自己和柳聞霆還年輕,年輕人,就應該多一些成長的空間嘛。

  公關獎項實在是個吃力燒腦又燒錢的事,有那功夫,他還是更愿意多關注一下新成立的b站。

  而他在b站的第一個視頻就是5年前柳聞霆給自己錄的像,內心深處,也確實有借此給美帝上眼藥的意思。畢竟,從現在開始,他最大的對手,已經從港臺變成了好萊塢。

  這當然不是說,他已經完全擊敗港臺了,而是經過去年《英雄記》和《赤壁》的那場大戰,雷霆影業和港臺正處于一種均勢平衡之中。而這種均勢,對官方來說,正是最合適的。他安云天可以不講大局,官方的統一戰線可還是要維護的。況且港臺的專業人才也確實不少,安云天和他們撕破了臉,官方可沒有,正好借著這種均勢將這些人才為我所用。

  這不,正在拍攝中的《建國大業》,那些港臺電影人的表現跟一年前相比好多了。

  這就是競爭帶來的好處啊!

  當局對現在的這種均勢平衡很滿意,并不想雷霆影業更加強勢,完全把港臺勢力給壓下去。

  現在人們說起中國電影,說起中國電影票房,大體會分為兩類:國產片和進口片。在此基礎上,每年進行年終盤點統計時,都要對這兩類電影分別統計,并用心分析比較。各個媒體也都盯著這些數字,看看今年比去年有哪些變化,看看國產片的票房占比有多少,是比去年多了,還是比去年少了。

  像2008年,50億總票房中,國產片33億,占比66,進口片17億,占比34。這幾個數字就比2007年好很多。2007年,國產片的票房占比只有56,到2008年一下子增長了10。

  這些數據就像是每年的GDP增長率,是文化產業相關部門領導看得見摸得著的業績,是本土文化抵御好萊塢文化入侵和意識形態滲透的有力證明。

  而官方這些年來,在宣傳上,一向是強調兩岸三地是一家人,強調放下矛盾,尋求共識,同時努力引導輿論,盡可能將民眾的視線從國內轉移到以美帝為首的西方勢力上去,以此淡化國內矛盾,用強大的敵人凝聚共識和力量。

  所以,無論什么時候,在官方這里,中國人最應該討厭和痛恨的,永遠是美帝和美帝的那些跟班們,如日韓印東南亞什么的。就是他們在阻撓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呢。

  簡單的說,如果你有什么仇恨和不滿,那就發泄到那些外國人身上好了。恨外國人總比恨本國人好吧?

  依照這種邏輯,安云天就更不能對港臺同胞們窮追猛打了。去年靠《英雄記》挫動那群人的銳氣,讓他們老實下來,已經很好。大家都是華語電影人,都應該一致對外,將可惡的好萊塢大片從神州大地上驅趕出去,將我們已經流失的觀眾再拉回來!

  官方向雷霆影業傳達的信號是:現在不是你跟港臺對著干的時候,敵在好萊塢,美帝才是我們最大的威脅,也是大陸和港臺共同的敵人。去吧,騷年,去戰斗吧!

  安云天充分領會了領導的指導精神,調轉槍頭,劍指好萊塢。

  明年夏天《封神之楊戩》上映之時,就是他利劍出鞘之日。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