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六百零九章 渡河戰(上)

  浮橋剛修建了一半,遼國這邊的戰船就出動了,說是戰船,其實就是征用的民船,畢竟永定河雖然有小黃河之稱,但畢竟無法與真正的黃河相比,遼人也沒有在河上設水師,所以只能用臨時征用的民船充當戰船,船上也只有十幾名弓箭手,船艙中也帶著火油之物,準備靠近浮橋后將浮橋焚毀。

  “轟轟轟”不過還沒等遼人的戰船靠近,河對岸的宋軍中就爆發出一陣雷霆般的巨響,緊接著只見水面被轟開,巨大的水花四處飛濺,把所有遼軍全都嚇了一跳。

  “這就是宋人的火器嗎?”看著水面上那些巨大的水花,遼軍主將韓南望也不由得露出震驚的表情道,雖然大宋的火器已經在對黨項的戰爭中打響了名氣,但遼國一向自大慣了,對火器也并不怎么放在心上,可是當親眼看到火器的威力時,韓南望卻發現自己錯了,整個大遼都小看了火器的威力。

  不過第一輪的火炮雖然嚇到了遼國人,但并沒有打中河面上的戰船,畢竟戰船是活動的,而且河水又有起伏,所以想要擊中這樣的目標十分困難,但也把船上的遼軍嚇的臉色慘白,不少人更是因為船只受到涉及而掉到水里。

  “都他娘給老子瞞準了再打,再放空炮老子把你們全都塞到炮筒里!”炮兵的將領對著手下大聲咆哮著,不過下面的炮兵似乎早就習慣,手中不停的清理炮膛填放炮彈,隨后又是一輪炮擊。

  不過第二輪炮擊依然一無所獲,其實這也十分正常,畢竟遼國的船只太小,而且又在移動中,自然很難命中,再加上這也是火炮第一次在野戰中大規模應用,很多炮手都是第一次上戰場,緊張之下發揮失常也正常,甚至沒有發生炸膛的事故就已經算是他們平時訓練嚴格了。

  不過兩輪火炮雖然沒有直接命中船只,但激起的水浪也掀翻了幾艘小船,落水的遼軍大聲呼救,不過很快又是一輪火炮覆蓋,導致更多的船只傾覆,甚至終于有船只被直接命中,結果是慘不忍睹,渾濁的河水也很快染上了一抹暗紅。

  火炮雖然命中率不高,但依然有效的陰攔了遼國戰船對浮橋的沖擊,甚至最后火炮也將炮口抬高,開始轟擊對岸的遼軍,這讓韓南望也嚇的不輕,他沒想到這種火器的射程竟然這么遠,當即只能命令大軍退后,只是這樣一來,遼軍的士氣也大受打擊。

  趁著遼軍被火炮壓制的機會,浮橋也在快速的向前推進,這些浮橋很多都是在岸上搭建成一段一段的,然后放到水中再拉到前面組合,同時也有人不斷的在橋邊打樁子固定浮橋,這也使得浮橋的搭建速度極快,眨眼間已經有一座浮橋抵達對岸。

  遼軍看到這種情況,也立刻沖向浮橋的橋頭阻止宋軍登岸,浮橋上本來就有宋軍在準備,而且還是火槍軍,之前浮橋距離河面還有很遠時,他們就已經開始射擊,這時更是不斷的輪換,一排排的遼軍倒在岸邊,不過遼軍的弓箭手也在還擊,浮橋上的宋軍同樣傷亡不小。

  有了第一道浮橋抵達,很快就有了第二座、第三座……,不過其中有不少都是假的浮橋,表面上看起來很結實,但其實根本不能走重物,但卻能吸引遼軍阻攔,而那些真正浮橋上的士卒也很快突破了遼軍的封鎖,有人沖上岸邊并且開始固守,這也讓后方的宋軍更快的登岸。

  打開了第一個缺口后,并且建立了第一個登陸陣地,宋軍的登陸速度也猛然加快,越來越多的宋軍順著浮橋渡過永定河,這時韓南望也將分散的兵力召集起來,然后集中兵力對登陸的宋軍展開猛攻。

  事實上這時才是真正的大戰,這時渡過河的宋軍頂多只有五六千人,剩下的宋軍依然在南岸,而韓南望的目標正是這過河的五六千人,如果他能在后方宋軍渡河之前消滅掉這五六千宋軍,那么他的戰略目的也就達到了。

  “殺”隨著韓南望的一聲令下,身后的契丹鐵騎也揮舞著長刀沖殺過去,同時長箭也如雨點般射向宋軍的岸邊陣地,導致宋軍也付出了不小的傷亡。

  不過就在遼軍剛靠近宋軍時,忽然只聽“呯呯呯”的聲音響成一片,導致遼軍不斷的中槍落馬,這次渡河的主力本就是火槍軍,因為火槍軍對騎兵的殺傷力很強,再加上又擅長防守,所以沖鋒的遼軍也吃了大虧。

  火槍軍背河而戰,而且后方還有源源不斷的宋軍補充進來,而遼軍在韓南望的指揮下雖然不斷的向前沖鋒,有些甚至已經沖破了宋軍的防線,但卻又遭遇到宋軍的長矛手,哪怕他們能殺傷一些宋軍,但也很快被長矛鉤下馬,最后的下場十分凄慘。

  看著越來越多的遼軍倒在河岸邊,宋軍的傷亡雖然也很大,但宋軍本來就有著兵力上優勢,所以哪怕是一換一,對宋軍來說也是賺的,而遼軍卻承受不起這樣的傷亡,這也讓韓南望露出焦急的神色。

  “父親,讓我們上吧!”正在這時,忽然只見一個年輕的將領拍馬來到韓南望面前大聲請求道,這個年輕人名叫韓非凡,正是韓南望的次子,他的長子早逝,于是他就重點培養這個次子,而韓非凡也表現的十分出色,現在執掌著韓南望身邊的親軍,這也是析津府最精銳的一支騎兵,雖然人數不多,只有兩千余人,但卻可以和當年的皮室軍相比。

  看到兒子主動請戰,韓南望也露出欣慰的表情,韓非凡手中的親軍是他最大的依仗,當初蕭耨斤之所以不敢動他,除了他們韓家背景深厚外,最主要的就是因為他手中有這支親軍,這支親軍是他們韓家三代人苦心培養出來的私軍,雖然契丹貴族擁有私軍十分常見,但遼國對漢人十分防備,甚至禁止漢人為將,如果不是他二哥韓德讓的身份特殊,他們韓家也不可能擁有這支私軍。

  。_手機版: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