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244章 向皇帝坦白的次輔王瓊

  朱厚照不擔心寧王造反的問題,但如何處理寧王造反引起的一些官紳的處置問題,卻讓他不得不慎重起來。x23us

  畢竟,朱厚照能確定的是,從寧王蓄謀造反到真的起兵造反以及最后被平定這一過程中,肯定有很多官紳都在背地里收過寧王的賄賂甚至也替寧王做過一些事。

  何況,即便是自己這個皇帝都收過寧王好處。

  除此之外,朱厚照能篤定的是,在寧王起兵造反后,肯定會有一些對朝政不滿而又沒有認識到現在是民心思安的時代的官員士紳會響應寧王,投靠寧王。

  畢竟,自己這個皇帝和自己背后的改革派官員對南方的士紳打擊的不可謂不狠,先是追回逋賦,后又清丈田畝禁止投獻蓄奴等,沒有一件不是在割士紳們的肉。

  而且如今自己還利用輿論操縱民意來監控士紳,又用東廠來監控文官,自然又會更加加劇這些只想自由的剝削庶民的地主們對朝廷的仇恨值。

  所以,朱厚照還得想想在寧王之亂被平定后如何處置這些因為對朝廷不滿而跟著寧王造反的官紳們,是直接格殺勿論,還是網開一面?

  朱厚照其實還沒拿定主意。

  畢竟這些跟著寧王造反或者暗自收過寧王賄賂的官紳不在少數,自己要是直接格殺勿論的話,也許會逼得這些官紳們狗急跳墻。

  但自己如果不殺的話,豈不太顯得自己這個皇帝過于仁慈了?甚至告訴天下士紳,自己這個皇帝也會忌憚他們,因而他們即便投靠反賊跟著一起造反也不會有事?

  很明顯,朱厚照寧愿選擇前者,他寧愿用屠刀和鮮血讓反動的士紳們知道反叛自己和違抗國家利益的下場,也不會讓這些反動士紳們誤以為自己這個皇帝真的會比較慫。

  不過,朱厚照也不會再是初次登基時的那個少年帝王,沖動得不顧一切,直接亂砍亂殺,他得利用現有的各種條件,利用文官士紳們自己的手卻處決士紳文官們,而不用自己動手,以免這些文官士紳會以為是因為自己這個皇帝殘忍才會讓他們下場慘烈,卻不知是因為他們與整個大明的百姓做了對才有了如此下場。

  讓敵人發現自己同階層的人也要嚴懲自己時,無疑更容易讓敵人崩潰,也更利于統治。

  此時的中央朝廷的文官們在知道寧王造反后也都是心情復雜的很。

  中央朝廷的文官更多的是有些惶恐不安,惶恐不安的是,寧王造反后,自己收寧王賄賂的事會不會被揭發。

  當然,也有些中央朝廷文官在得知寧王的檄文中有禮敬士紳的內容后,也有些暗暗期待如果寧王真的成了事,對于天下士紳而言會不會真的是一件好事。

  除此之外還有的文官則對寧王的造反表現得異常憤怒。

  “德華,依你看,南邊會成事嗎?”

  這一日,劉宇便不由得主動問起王瓊來。

  王瓊則笑著搖了搖頭:“不瞞首揆,下官早在數年前就做好了準備,不,應該不是下官做了好準備,是陛下做好了準備,何況天下民心還在陛下這邊,南方上演的不過是一場笑話而已!”

  “那就好,如今天下宜穩不宜亂,北方兀良哈蠢蠢欲動,南邊倭人近來越發猖獗,朝廷這時候如果真的再起內亂,老夫還真的擔心最終受苦的還是天下百姓啊!”

  劉宇不由得感嘆了一句。

  王瓊不由得暗暗一笑,心里頗為不屑地道:“您老哪里是擔心天下百姓,實際是擔心天下起了內亂,陛下要是有什么好歹,你劉家的富貴也會從此終結吧!”

  劉宇的確也是因為當年在都察院為官時選擇投靠皇帝陛下,而鬼使神差地成了皇家產業的參與者,也正因為此,弄得自己一介清官變成了天下少有的大財主,而且因為和陛下簽訂了契約的關系,自己的財產不能拿來購買土地也不能埋在地下藏起來,偏偏自己又不會投資又有些抵觸經商,因而只能拿來享受,使得自己生活越來越奢侈,也越發的擔心皇帝的產業不保,自己也跟著喝西北風。

  正因為此,劉宇也是朝野中少有的幾個沒和寧王來往的人,因為他也怕寧王要是真的造反的話會牽連上自己,而導致自己像張永那樣失去自己在皇家產業的福利。

  王瓊有時候真的羨慕劉宇這種官員,羨慕劉宇這種因為有“從龍之功”而得享一世富貴的人,不用在官場上撈錢也不用違背良心做事,做清官依舊可有豐厚的收入,還可以正大光明地為朝廷增加收入為百姓謀福利,因為這樣做對他自己家族也有好處。

  但是王瓊也知道劉宇這種官員是不可能長久的,因為不是每一個皇帝都像現在的陛下一樣不會那么貪婪,如果一旦寧王真的成了事或者等到新的皇帝登基,新的皇帝肯定不會讓劉宇這種官員得好處,畢竟新的皇帝完全可以說,讓你治理好天下是你的本分,想得到治理天下成功后的好處自然是不可能的。

  不過,現在劉宇這種和皇帝朱厚照利益捆綁在一起的官員自然不用擔心寧王造反失敗后會導致自己被牽連進去的問題,他們甚至只異常地憤怒地建言皇帝對寧王和跟隨寧王造反的人予以嚴懲,甚至立即查抄羈拿曾與寧王有過來往文武百官。

  劉宇雖然在單獨和王瓊聊時,只流露出對天下百姓可能陷于戰亂的擔憂之情,但在見到朱厚照后,則直接強硬地建言說道:

  “陛下,寧王倒行逆施,枉顧皇恩,意圖禍亂天下,可謂十惡不赦!臣以為當立即調派精兵南下平叛,并立即令西廠與錦衣衛將與寧王有接觸的朝中官員立即羈拿,嚴加審問,寧可錯殺三千,也不可放走一人!不如此,不足以讓天下安穩!”

  朱厚照知道劉宇態度這么強硬的原因是劉宇自己和寧王沒什么來往,和之前的馬文升、焦芳等文官一樣,從一開始就和自己這個皇帝的利益綁在了一起,因而才對于鎮壓寧王的事表現得這么急迫,和劉瑾等幾位宦官的表現一模一樣,如同他們當初跟著自己一起改革朝政一樣在對付寧王的事情也十分積極。

  要不然也不會被一些反對他們的文官鄉紳在背后罵成閹黨。

  甚至,在朝廷剛收到寧王造反的時候,劉宇當晚就擬好了削寧王籍,斥寧王為反賊的草疏。

  朱厚照能理解劉宇這些屬于大官僚大資本階層的人的心情和目的。

  但作為皇帝,朱厚照也得考慮一下滿朝其他背景的官員的心情,比如眼前這個正一臉郁悶的王瓊,朱厚照就能猜到這個王瓊肯定也和自己一樣收了寧王的好處,不然不會在劉宇建言動用廠衛羈拿和寧王有來往的官員時皺了皺眉。

  朱厚照沒有立即答應劉宇的提議,也沒有拒絕劉宇的提議,他只問向王瓊,他很想知道王瓊這種代表朝中絕大多數官員的人,會提出什么辦法來應對因為寧王造反而出現的危機。

  “王卿對寧王造反之事有什么看法?”朱厚照因此問道。

  王瓊自己其實也一直在思索,他能猜得到寧王造反未嘗沒有讓劉宇這樣的忠君社官員想借著懲處寧王叛黨勢力的契機進一步爭奪朝中大權的心思,而陛下這個時候問自己自然也是給自己這些非忠君社官員自我拯救的機會。

  王瓊想了一會兒,說道:“陛下,臣以為寧王造反的事,平叛之事理應由近衛軍總參謀部替陛下謀劃,而懲辦反賊以及定罪等則應由三法司負責,內閣與六部則無權干涉,對于官員罷免等也是吏部負責。”

  朱厚照見王瓊講了一道程序,言外之意是自己沒有辦法改變自己這些官員從寧王那里得過好處的事實,一切自然還是得看皇帝陛下您,皇帝陛下您想按規矩處置就能按規矩處置,不能按規矩處置那也可以不按規矩處置,反正天下百姓向著你,你想怎么著就怎么著。

  “其實,朕也拿了他寧王不少好處,按照劉卿的話,朕也得被羈拿,不過,在朕看來,誰也沒法預料到寧王會反,所以有些來往收些禮物也很正常,水至清則無魚嘛,但是寧王現在成了反賊,我們從寧王手里拿的禮物那就不能再說是禮物,而是不義之財,是寧王搜刮上來的民脂民膏!寧王造反肯定禍害了百姓也荼毒了百姓,可憐江西百姓啊!所以,朕認為這些不義之財當不留于自己,我等皆是愛民之人,理應將這些由寧王搜刮而來的民脂民膏還回去,還給百姓!”

  “但是,如何還,朕有個主意,為避免這些百姓直接得到這些財富后陷入懶惰,所以,朕以為可以讓朝廷先替他們管著,為天下百姓做一些有意義的事!”

  朱厚照說著就又道:“據朕所知,工部現在缺少足夠的錢糧整修城墻,興修水利、以及鋪路建橋等,但事實上,能不能讓百姓致富,關鍵就看修了多少路,建了多少橋,所以朕倡議諸位與朕都把這筆不義之財拿出來,投資給朝廷,讓朝廷組成基礎建設局,由基礎建設局利用這筆錢去做基建,就是為百姓們修路架橋!你們以為如何?”

  劉宇還是一臉懵逼,心想這是要讓自己拿錢出來,可自己沒有從寧王那里收好處啊。

  但就在劉宇發愣時,王瓊迫不及待地回了一句:“甚善!陛下圣明!從寧王手里所收之財自然是不義之財,但如果投資組成基礎建設局,則是利于天下百姓,增加糧食產量,減少災害發生,且這樣還可以讓朝廷代替鄉紳做修路架橋之事,而更益于天下百姓掌于朝廷之手也!”

  “臣不敢欺瞞陛下,臣從寧王那里共計得了三十余萬兩,臣決定全部獻給朝廷,望陛下批準,另外,臣請陛下治臣貪墨之罪!”

  王瓊不打自招起來。

  劉宇一臉懵逼,心想你王瓊什么時候收這么多賄賂了?雖然我相信你可能收了寧王好處,但也不可能收了三十多萬兩啊!他寧王就算富甲天下,也不可能前前后后賄賂一個官員數十萬兩啊!而且還不打自招,自己坦白了!真是匪夷所思!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