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254章 誰愿意奏請朝廷開海?

  “臣不敢欺瞞陛下,陛下去查驗便知!”夏言回道。

  “擺駕皇家稅務局”,朱厚照將手一揮,就急匆匆地要趕去皇家稅務局,確切地說,應該是皇家稅務總局。

  自從朱厚照當初在第一屆皇家博覽會結束后通過答應不再親自出來拍賣皇產的條件而逼得文官們答應內帑由戶部管轄歸內廷直接向皇帝負責后,朱厚照便將自己的內帑改名為皇家稅務總局,且到現在,帝國的主要稅賦還是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解押至太倉的田地賦稅,一部分是商稅。

  而商稅皆歸皇家稅務總局,皇家稅務總局在天下稅務局、分局乃至稅務所。

  因朱厚照未曾加征商稅,再加上皇權還壓的住文官集團,自然也還沒有鬧出多大的矛盾。

  皇家稅務總局的收入皆存在皇家銀行的庫房里。

  因而,朱厚照說是去皇家稅務總局,其實是來的皇家銀行的總庫房。

  皇家銀行的總庫房在皇城內,戒備森嚴,普通人不能進入,自然也不用擔心失竊之事。

  不過,當朱厚照到達皇家稅務總局時,內閣的閣臣、戶部的官員乃至都察院的官員以及兵部、刑部、順天府的官員與兵丁幾乎都聚集在了這里。

  原因無他。

  入庫的黃金白銀實在是太多了,皇家銀行的人員根本忙不過來,且對于大明帝國而言,如此多的黃金白銀抵達京城,自然會引起整個朝野的震驚!

  “陛下,不止是夏侍郎帶回來的兩千多斤黃金與六萬多斤白銀!”

  “滿剌加海城的關稅合計一百六十五萬兩白銀也已運抵進京!”

  “兩廣通商后的關稅與商稅二百一十四萬兩白銀也已運抵進京!”

  “另外,大明海貿公司的一百四十七萬兩白銀也已抵進京!”

  “臣預計總共一千多萬兩黃金白銀要入庫,所以只能讓戶部也幫著我們一起復核,還特地請得內閣同意,讓通州鐵廠與寶泉局一起重鑄!預計要三個月后才能全部真正存庫!”

  負責總管皇家稅務總局總管尚書喬宇此時在朱厚照詢問金銀入庫的情況時,回稟道。

  內閣首輔劉宇、次輔王瓊、三輔康海,戶部尚書劉愷等皆大為驚駭。

  “太倉銀去歲全年收糧不過兩千一百一十二萬石,除此之外,還有大量短布、胡椒充數,銀不過兩百一十四萬兩,這還是陛下下旨讓內帑礦稅分于太倉才多的這兩百多萬兩,可也沒法和這皇家稅務總局的收入比啊!”

  戶部尚書劉愷不由得感嘆了起來,他實在是很嫉妒這一箱箱黃金白銀入了皇家的庫房,但偏偏他又不能說皇帝這筆錢收的不對,畢竟商稅收入與皇家產業收入歸內帑是符合規矩的。

  “誰曾想到只開兩廣一處,便可增加這么多稅賦!這要是天下都開了海,皇家稅務總局和皇家銀行的存銀還不得堆滿京城啊!”

  內閣首輔劉宇不由得有些眼熱。

  “沒想到夏言下個西洋居然帶來這么多銀子金子回來,一些老臣大儒不是說下西洋是勞民傷財嗎,當時還有好幾個大臣上疏諫言陛下,逼得陛下只出了自己內帑資助,戶部與權貴們都沒入資,結果現在夏言帶回來這么多金銀之物,全歸了皇家稅務總局,本官當時為戶部尚書時真是糊涂!

  若當時,狠著心讓戶部入了資,就能讓國庫多三百多萬兩銀子,漢江河道的堤壩就能修了!就能造福荊楚百姓,不知要增產多少糧食!”

  曾做戶部尚書的王瓊是個會計算的,也搖著頭暗自后悔起來,當然,他不僅僅是想著這筆銀子如果歸了國庫可以造福百姓,他還想到的是,修漢江河道的堤壩可以讓基建局負責,他作為基建局的股東,自然也能獲得豐厚的收入。

  朱厚照看著自己身后這些文官們一個個不是愁眉苦臉的就算捶足頓胸亦或是長吁短嘆的,心里也很想笑,他可是記得很清楚,當初夏言下西洋和張延齡遠洋航行,這些文官們不是反對就算沉默,反正不肯掏一分銀子,使得自己只能讓皇家稅務局出銀子還在皇家銀行貸了款,而現在只有自己獨賺大利。

  而這時候,戶部左侍郎魏英不由得走上前來對朱厚照建言道:“陛下,如今之皇家稅務總局,光靠關稅與海貿就可獲利上千萬兩白銀之多,依下官看,我們不如聯名奏請陛下,取締了天下礦稅,這既是解民困,也是利千秋之事。”

  礦稅是自大明工業發展導致對礦石等原料需求大增開礦之作坊也大增后對商人增加的一種稅種,這與歷史上萬歷收礦稅讓宦官去采礦并進而向士紳百姓征收礦產開礦不同,朱厚照為避免礦稅激化皇室內廷與外朝以及百姓的矛盾,便將礦稅轉移了出去,作為國家稅種,同時也算是收商人開礦之利比開礦時多民之所害。

  但大明礦產大多為官紳在開采,自然也是他們在交礦稅,如今這戶部左侍郎魏英便想著內帑一次性收入上千萬兩,皇帝陛下必不需要錢,便想要取締礦稅。

  “朕記得沒錯的話,朕把礦稅收入轉移給太倉,是作為備災之銀的,大明地廣,災害頻發,備一筆銀子,一旦出現大災時賑濟用,或糧荒時夠糧賑濟百姓,這礦稅要是取消了,如何有備災銀,且真的要解民困,這礦稅取締能解多少民困,普通百姓如何知道開礦之事,朕以為,還不如取締天下徭役!”

  朱厚照拒絕了魏英的提英,他才不會讓官紳集團的陰謀得逞,但朱厚照卻早已有取締天下徭役的想法,畢竟自己這個皇帝如今資本雄厚,也不再需要奴役天下百姓,而國家收入也增加了不少,大明資本主義開始出現,雇傭制合作關系逐漸代替了賣身制,讓天下百姓免除徭役之苦,無疑是增加個人收入與糧食產量的最好方式。

  “臣替天下百姓謝過陛下!若取締天下徭役,貧寒之家便不再因服役誤農時,殷實之家也不因役錢繁重而窮困!”

  劉宇少年家貧,對于徭役之重,也深有感觸,見朱厚照要免除天下徭役,便先朝朱厚照行起了大禮。

  “這真正是天下萬民之福,吾皇萬歲!”王瓊也同樣附和起來。

  “百姓無徭役之稅,歲賦大減,陛下乃千古難見之明君,如非盛世,怎有如此幸事!”

  戶部尚書劉愷現在也不嫉妒皇帝有這么多收入了,忙痛哭了起來,但旋即不由得問了一句:“那陛下,這徭役要是免了,戶部需用民力時,支出豈不要大增,這錢從何處出?”

  “朕說的是可以免天下徭役,只要你們當中誰肯上疏開海天下,朕便同意大明之關稅全部歸國庫!市舶司由外朝官擔任!這樣戶部自然有銀子在需用民力時派上用場。”

  朱厚照這么一說,等于給在場的文官們出了一個難題,一時間文官們無人敢答。

  “肯不肯解天下民困的不是朕,是你們!”

  朱厚照說著便轉身一走,而這時候,突然,一名官員突然在后面大喊道:“陛下!臣愿上奏,請朝廷開海!”

  “是誰敢這么冒天下之大不韙!”

  戶部左侍郎魏英心里勃然大怒。

  他正因沒能趁著陛下高興的時候而讓陛下取締礦稅,卻讓陛下借著免天下徭役的機會而脅迫自己這些文官奏請開海,而心里很不是滋味時,偏偏有人在這個時候,還真的要為了天下百姓而奏請皇帝開海的人,所以,他氣得直接循聲看了去。8)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