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332章 封王海外

  朱厚照沒有做狡兔死走狗烹的事,而是強硬地讓張璁死后得享尊榮。

  這也導致夏言繼續堅持著張璁的路線。

  對于帝國的保守黨而言,他們似乎更加確認,死了一個張璁是改變不了什么的,因為大明真正在堅持這一切的還是皇帝陛下。

  當然,這個道理,明白人都懂,可皇帝不是你想辭退就能辭退的,當然也有少數大膽的人有想害死皇帝的想法。

  可也僅僅是想想而已,因為且不說謀逆之教訓在前,只說如今皇帝陛下背后的支持者也不是簡單的。

  控制著帝國各個行業的幾大家族全是當今皇帝陛下的附庸。

  甚至皇帝自己就控制著最大的資本,一旦皇帝退位或者駕崩,都意味著帝國的資本將被重新洗牌,所以幾大家族都不愿意讓皇帝陛下遇到任何危險。

  這些家族子弟所組成的近衛軍禁衛部隊從小就豎立了只做陛下手里的劍的忠君思想,別說是謀害陛下,就算是對陛下稍微有點不敬,這些人也敢先殺而后稟報。

  朱厚照倒是不擔心自己的安危,因為他知道自己當年分天下利益于幾個忠臣家奴,使得自己變成了官僚資本家的代表,而這些官僚資本家為了自己的利益會不得不保護自己。

  但是朱厚照也知道,隨著帝國商品經濟與資本主義的發展,大量資產階級崛起后,這些昔日的士紳們就會覺醒為資產階級的斗士。

  事實上,現在的大明已經開始出現限制君權的思想,乃至已經出現要民主的思想,比歷史上這種思想直到晚明時期才出現要早許多年,畢竟這個時代大明開海的時間比較早。

  當然,帝國的文官們即中產階級們一直就試圖用禮法來限制君權,但還未明確提出限制君權,但現在這個階級隨著帝國的發展越來越壯大,已經開始明確提出要限制君權。

  譬如江西的羅欽順便開始提出君王既由民眾選出,便也可以由民眾而罷之這樣的驚世駭俗之言論。

  朱厚照沒有直接動手,地方的督撫便將羅欽順抓進了監獄里,沒辦法,在這個大家才剛剛接受君權神授實為君權民授的時代,你羅欽順卻提出君應由民選亦可由民罷的觀點是想干什么,想給天下的野心家提供思想武器嗎?

  所以,正因為此,即便是對朱厚照的執政不滿的保守黨們也要求對羅欽順嚴懲,支持朱厚照的官僚資本家們自不用說,恨不得殺了羅欽順,因為皇帝要是可以隨便由民眾罷免,那自己這些人豈不也可以隨意被民眾罷免。

  朱厚照本人其實都沒那么反感羅欽順的思想,畢竟他是一個穿越者,他知道按照后世的說法,羅欽順的思想是一種進步。

  所以,他甚至還想救下這位思想家,但所有的統治階級們都不愿意,甚至直接以“子怎可罷免父”這樣的理由反駁,紛紛要求殺掉悖逆的羅欽順,而且還要求嚴懲羅欽順。

  刑部給出的建議是直接凌遲,而且是凌遲三千六百刀。

  “太過了!處以斬監侯,他只是提出了一種思想,而非真的要謀逆”,朱厚照說完后沒多久,刑部尚書霍韜來報:“陛下,羅賊已于今日畏罪自殺,天下人聞之莫不稱快!”

  朱厚照不由得驚嚇地站起身來,他不知道羅欽順是真的自殺還是被他人所殺,但他知道羅欽順這種人將來也只能由后人給予其公道,而在這個時代,他觸逆的不僅僅是自己這個皇帝,還有這個世界所有的既得利益者。

  但也因為這件事,讓朱厚照發現自己能坐穩這個皇帝的位置,不是因為自己多么厲害,也不是因為自己運氣好,而是統治階級們為了自己的利益而需要給自己安個皇帝主子,即便是自己這個皇帝主子是個暴君,大多數人除了抱怨運氣不好外也不敢真的想要推翻自己。

  朱厚照不知道自己該不該慶幸自己這個發現,但他承認那些要求限制君權與搞民主的部分士紳們也不是真的為民請命。

  因為百姓們一直在沉默地務工務農,攢錢買房買來自交趾來自西洋的女人,皇帝也好,首輔也好,誰愛當誰去當,對此并不關心。

  部分士紳們背后代表的是資產階級,他們在獲得財富后想要占據更多的政治權力,而且這種要求越來越強烈。

  新成立的商部之商科都給事中吳祖乾便建言朝廷取締八小時工作制之嚴令,由民眾自己安排工作時長,以此給予民眾賺錢自由度。

  朱厚照也不笨,知道這吳祖乾要表面上是想讓朝廷讓百姓賺更多錢,其實是想讓資本家可以隨意讓民眾加班,以加大對民眾的剝削力度。

  所以,朱厚照便沒有讓夏言同意這吳祖乾的提議,且要求地方官府加大對違規增加民眾工作成本的工廠作坊予以嚴懲。

  光祿寺少卿陳侃減少醫療保障額度,同時令各工廠作坊自行加薪酬于工人。

  對此,朱厚照也予以拒絕,讓工廠作坊主動給工人加薪作為醫療資金無疑是增加工廠作坊剝削工人的機會,而減少工廠作坊運營成本的目的,因為指望資本家加工資比指望彩票中大獎還難,后者至少還有點希望,前者根本沒有希望。

  朱厚照和夏言等忠君社成員為了考慮國家利益和國家穩定,自然不能事事順了這些資產階級的意。

  但也因此,讓這些代表資產階級的中下層文官與士紳越來越不滿,作為帝國商人子弟的他們靠著家族積累的財富努力考取功名做官為的是什么,還不是為了更好的為家族代言,為家族掙得更多的政治話語權。

  可如今,他們得不到更多的政治話語權自然是極為難受。

  于是,這就導致民間非議朝堂的話越來越多,甚至已有商人階級的代表成立了各種社團。

  當然,朱厚照等大官僚大資本家為了國家利益和自己統治帝國的利益也在暗中支持不少世家子與寒門學子成立各種維護國家與民族利益的團體,彼此也是不相伯仲,但也大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而在朝堂上,這種現象的焦點還是涉及到儲位的確定。

  無論是對外擴張剝削異族奴工,還是對內開放犧牲農民,最終的決策者都是皇帝。

  這一任皇帝大家沒辦法罷免,只能寄希望下一代皇帝。

  可偏偏皇帝朱厚照一直不肯確立太子之人選,以至于讓主張對外擴張的開明派與主張對內開發的保守黨都沒法死心。

  但又沒人敢再逼皇帝朱厚照,因為大家都知道當今的皇上不是你逼一下就能答應的。

  不過,還是有人做了這觸龍鱗的事。

  “混賬!”

  雖說大明對外擴張的勢頭一片明朗,但國內的局勢卻越來越紛繁復雜,再加上朱厚照內心的迷茫,使得他現在是越來越煩躁,因而三皇子朱載堼這份奏疏直接讓他積壓已久的怒火徹底爆發了出來。

  朱厚照把奏疏摔在了地上,指著戚景通,喝道:“把三皇子朱載堼給朕抓到殿前來!”

  戚景通很久沒見到皇帝朱厚照發這么大的脾氣,嚇得忙帶人去押三皇子朱載堼,同時心里也惴惴不安地想道:“三殿下到底因何惹怒了陛下?”

  戚景通走后沒多久,朱厚照也稍微平緩了下來,而這時候,恰巧夏言進來奏事,朱厚照也沒再提三皇子所奏之事,而是問著夏言:“什么事?”

  “英格蘭與愛爾蘭國王亨利八世現在已經派使臣和二十名青年來訪,現已在濠鏡暫住,臣已經打聽清楚,他們這次來是因為西班牙無敵艦隊攻擊大明休達,而他們也與西班牙有宿怨,所以,他們的國王希望可以和大明合作,他愿意出兵幫助大明出擊西班牙,但大明需要提供軍事援助與技術援助,且希望大明可以允許他們每年向大明派遣留學生,以學習東方天朝上國的文化知識以及科學技術。”

  夏言說完后,朱厚照不禁沉吟起來,心想自己倒是沒想到英國會有一天不遠萬里派人來訪問大明,還要往大明派遣留學生,看來大明在主動參與全球貿易后,也的確增加了整個世界對大明的關注度。

  不過,是否與英國合作,且允許英國向大明派遣留學生,即大明是否愿意招收留學生,朱厚照現在還不能下決斷,因為說實在的,大明似乎并不需要收留學生。

  但朱厚照問向了夏言:“這件事,愛卿怎么看?”

“回陛下,大明離西洋甚遠,若能有一盟友威脅西班牙后方,倒也不失為良策,對于是否允許英國派遣留學生到大明,臣以為可以允許  因為即便我們不允許,我們所掌握的知識與技術也難免會流入英國,據臣所知,英國已經聘用我們的人制造出了燧發槍和風帆戰艦,只是很多技術難題還沒有突破,而如果我大明能允許其派遣留學生到中土,我們也能派遣學生去其國家,則可以讓我大明更詳細了解其國之發展,也能操控其國之發展,使其依賴于我大明!”

  夏言表達了自己的意見,朱厚照也覺得在理,與其讓英國偷學大明,的確不如自己親自教,這樣還能更好地控制,但是,朱厚照也不由得說道:“他們派留學生來我大明,也不能白學吧。”

  “英格蘭與愛爾蘭王室會每年向大明學部提供經費兩百萬銀元!除此之外,每名留學生在大明的用度也全部由英國王室承擔”,夏言回道。

  “這個亨利八世是個人物,還真舍得下血本”。

  朱厚照腹誹道。

  但朱厚照又一時不由得想起亨利八世之后沒傳幾代便是其女兒伊麗莎白一世做英國女王,而這位英國女王當政期間讓英國徹底走上了巔峰,是位很厲害的女王,而且這位女王一生都未結婚,是一位童貞女王。

  為了阻止這個伊麗莎白成為英國女王,于是,朱厚照便說道:

  “你告訴他們,朕可以讓他們英國王室向大明派遣留學生,但其英國王室需與朕聯姻,聽聞其國王女兒伊麗莎白頗為聰慧,如其王室愿意讓其遠嫁大明,朕便同意他們派人來大明留學,而且會先讓他們去國子監學習十年,學習漢文與八股文章,如果能考取進士再準予進入大學就讀!”

  據朱厚照記得,這位伊麗莎白一世女王在年輕時候的照片還是頗為美貌的,因而被現在的自己娶了,自己也不算吃虧。

  至于關于對這些留學生的安排,朱厚照這是在故意增加英國人留學中國的難度,畢竟讓一個英國人學習漢文已經夠難,還要人家寫八股,寫八股不夠還要考中進士,要知道就算是漢人自己考進士都很難,何況是英國人,這樣一來,無疑沒二十年以上的留學生涯是不可能學有所成的,沒準還會徹底變成一個漢儒。

  “臣明白!”

  夏言點頭稱是后,又道:“陛下,羅馬教皇國也派了使臣來,表示也希望可以派遣留學生,來大明學習軍事技術,且希望大明作為教皇國之宗主國,能幫助教廷懲辦脫離羅馬教廷的英國王室。”

  “既然答應了英國王室,那這羅馬教廷也一并答應,讓他們彼此爭斗起來,也是好事”。

  朱厚照說著一不小心踩到了三皇子朱厚堼的奏疏,朱厚照一時不由得想起三皇子朱厚堼要求自己早立太子的事來,不由得把奏疏拿了起來,丟給夏言:

  “你看看吧,這是三皇子遞來的,竟建言朕早立皇長子為太子,他倒是比禮部的官員還操心。”

  夏言微微一笑,便打開奏疏看了看。

  而這時候,戚景通也恰巧把三皇子朱載堼押了回來。

  朱厚照看著朱載堼直接問道:“你倒是比你大哥還著急,著急讓他當太子!”

  “皇兄乃嫡長子,按照儒家禮法,本就該他做皇帝,父皇,兒臣不明白,您為何還要拖著,弄得朝堂上因此事而雞犬不寧,一個個懷了異心不說,天下也因此不安了,你若真是嫌大哥無做帝王之才能,您選一名賢太子便是,可您也不選可見您自己也想好立誰為太子,與其如此,倒不如按照禮法來!”

  越來越紛繁復雜的局勢和越來越不安的人心讓朱載堼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儲位不穩對自己和整個帝國乃至自己這位父皇是多么不利,所以,他最終還是忍不住寫了道奏疏建議朱厚照立朱載壘為太子,這樣也算是合乎規矩,同時也算是順應了大部分人心。

  但朱厚照知道太子一立,就意味著自己要分權,就意味著會有人借著太子的名義與自己作對,而且朱厚照也還沒想好到底讓誰為自己的繼任者,以及自己是不是應該在繼任者確定以前建立起一些限制君權的制度,所以,他才一直沒有確立太子。

  而如今,朱載堼的舉動自然讓朱厚照大為光火:“少拿你大哥出來擋槍,別以為朕不知道,是你自己想當太子!”

  “兒臣是想當太子!可兒臣也不在乎當不上太子!兒臣是真心實意建議您讓大哥當太子的!不然,這事一直不確立就會令天下一日不安穩啊!父皇!”

  說著,這朱載堼一時情緒激動起來,一時又說道:“而且,皇叔說得對,就算兒臣當不了太子,大不了將來去海外立國封王,誰稀罕待在這里爭一個太子之位!男兒志在四方,若不是你遲遲不確立太子,又不安排好兒臣們的出路,兒臣們早出去建功立業了!何苦圈在這紫禁城里做逗鳥的廢物!”

  朱厚照沒想到這朱載堼敢這么頂撞自己,或許這和他作為穿越者,對兒子從小的教育方式就不同,造成朱載堼叛逆的性格更加明顯,但也因此,讓朱厚照也更加憤怒,不由得對夏言說道:“夏愛卿,你聽聽,按照這老三的意思,反倒是朕的不是!”

  “陛下息怒!雖說并非陛下的不是,可臣以為封王于海外倒也不是不可以!”

  夏言說著又道:“如今各國如西班牙、葡萄牙比我大明更早的開啟了殖民化,而英國也開始主動向我大明學習,日本據錦衣衛提供的情報也漸有統一之象,更有北方之莫斯科公國、西方之奧斯曼等等,將來大明只怕難免不會有勁敵,而在這些勁敵出現之前,讓諸皇子去各洲膏腴富貴之地建國立邦,無疑將來可以成為大明很好的助手,畢竟以大明中央朝廷一國難以左右天下!”

  朱厚照明白夏言的意思,無非讓這些宗室子弟等去全球多建立些漢族國家,這樣將來也能更好抵抗其他文明的國家。

  朱厚照也覺得夏言說的有些道理,受地理隔離的影響和通訊方式的不便,單單是大明中央帝國很難殖民全球,還不如多建立幾個漢人國家體系,以瓜分全球利益,也能實現華夏文明統一全球。

  于是,朱厚照便帶著一絲怒氣對朱厚堼說道:“很好,你有志向,既然如此,朕現在就給你機會,讓你封王于海外,傳旨,著即封三皇子朱厚堼為常王,就藩……”

  朱厚照一時不知道該給這三皇子哪塊地方,忙喊道:“拿地圖來!”

  很快,內侍把地圖拿到了朱厚照面前,朱厚照掃了一眼,直接把地圖現在密西西比河以東到今天阿巴拉契亞山脈以西的區域畫了出來:“就藩這一帶,現在這里就是你的封地,常國,給你三百萬銀元,你自己采購軍火招募兵馬!”

  “陛下,當初我們把一批韃靼人遷移到了這一帶,現在這一帶比較混亂,韃靼人和西洋番都在這里彼此爭奪,讓三殿下去這里就藩,是否不太合適!”

  夏言不由得提醒道。

  “有什么不合適,朕當年即位的時候,面對的韃子勢力比這強得多,無論是游牧民族還是西洋番勢力,都算是對他的挑戰,如果他不能在那里建立起自己理想的漢人國家來,那就給朕滾回來老老實實當廢物!”

  朱厚照說完不由得看向了朱載堼:“怎么,不敢領旨謝恩,你不是說,朕不給你海外建國的機會嗎,現在朕給你機會了,怎么又退縮了?!”

  “有什么不敢,兒臣謝父皇恩典!三百萬銀元,請父皇立即兌現!”

  朱載堼回道。

  朱厚照憤然一揮袖:“傳徐經來!給這逆子三百萬!”

  說著,朱厚照又覺得沒怎么出得了氣,不由得又問道:“你說的皇叔是誰?”

  朱載堼暗悔自己怎么說漏了嘴把自己皇叔朱厚熜給賣了,但此時,他也只能低頭回道:“是,是興王叔。”

  “好嘛,看來他朱厚熜也是個有志向的,傳旨,朱厚熜挑唆皇子,離間皇親,貶為郡王,改封漢陽王,著其就藩這里,這里現在就命名為新漢陽”,朱厚照指了現在巴西一塊地方說道。

  “殿下,這是錦衣衛帶回來的最新情報,韃靼之新察哈爾部如今已經占據了整個密西西比河上游到密蘇里河之間,他們依舊是以游牧為主,主要是劫掠印第安人,而在南邊的墨西哥灣一帶,主要是西班牙殖民者,而在南邊一點,現在則是印第安的新領袖余陳德馨正聯合總督湯克寬占領的地區,您現在要在這里建立您自己的藩國,就得對付好韃靼人和西洋番這兩股勢力!”

  兵部尚書桂萼向朱載堼詳細介紹著其封地最新情況,而旋即,桂萼也對朱厚熜說道:“至于漢陽王,您的新封地,大部分都是叢林,是人跡罕至的叢林,而當地的土著也多為茹毛飲血的野人,所以漢陽王您要建立起藩國更為艱難。”

  朱厚熜也不禁面露難色。

  朱載堼也很慚愧地看了朱厚熜一眼:“皇叔,對不起,小侄不該意氣用事,如今還連累了你,要不,你干脆放棄王爵,與我一起去我的封地,我那里再怎么說也不是什么人跡罕至的蠻荒之地。”

  “皇命不可違,再說,蠻荒之地便就是蠻荒之地,沒什么不好,既然多巨木猛獸,那正好造道觀煉靈藥!”

  朱厚熜苦笑著說了一句。

  而朱厚照這里從桂萼口中得知兩人的表現后,不由得腹誹道:“有什么不滿意的,這兩地方,一個是后世的超級大國所在地,一個是金磚四國之一,要不是太平洋太寬,朕還不想封出去呢!”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