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四章:查殺奸細

  此時遵化南城門口內側,憨子和王展鵬、王志誠、張揚等等足二百戰士都頂盔摜甲嚴陣以待。

  眼看著跑來了諸多老百姓,黃漢在城頭大叫一聲開門,遵化南門果然轟然大開,已經跑到城門口的老百姓立刻歡呼起來,他們魚貫而入。

  老百姓剛剛進入翁城,憨子就大吼道:“所有的男人全部趴下,雙手抱頭不要妄動,本官要鑒別建奴細作。”

  已經親眼看到了有后金軍混入隊伍,老百姓此時當然積極配合,其實他們也怕被誤傷,頓時一大群男丁應聲趴在地上。

  這時一個膀子沒有裸露的漢子發覺不對勁立刻發足往城外跑,張揚眼明手快一根投槍飛出正中那人后背,那人撲通一聲摔倒,頭上裹著的假發掉出去幾尺遠,露出了腦后金錢鼠尾。

  沒有趴伏在地上的一群婦女發出一陣尖叫聲,“哎呀!果然有韃子啊!姐妹們要當心了。”

  憨子大叫道:“娘的,大家要注意了,沒戴帽子的有可能戴了假頭發,看來面前只有光著膀子的人能夠確認是老百姓。”

  張揚大吼道:“所有的男人都要光著膀子。”這時他發現有一個人的頭發有些古怪,上前用他的武器釘頭錘前端的釘刺指著那人光溜溜的后背道:“小子用力扯你的頭發給老子看。”

  那人大哭起來道:“老爺饒命啊!小人是遼東漢民不得已才如此啊!主子以小人的家小威脅,命令小人混入人群見機行事。”

  漢奸,應該還是鐵桿漢奸,否則不會冒著風險刻意化妝混入人群,張揚哪里會心慈手軟,手上微微用力,那根釘刺直入漢奸后心。

  人群再次騷動,許多老百姓為了證明自己不是漢奸,已經在互相拉扯頭發,發現情況不妙,又有一些后金軍潛伏者妄圖往城外跑。

  不僅僅“紅旗軍”下死手斬殺這些人,連老百姓都在使絆子。

  雖然幾個建奴甲兵和十幾個漢奸旗丁混進了翁城,但是面臨武裝到牙呲的一兩百武術家的攻擊,人人都沒有獲得廝殺的機會就被當場斬殺。

  不是這些人太慫包,而是沒有趁手的兵器,即便身上暗穿了鎧甲,但是腦袋上都不可能有頭盔,他們手上至多有一把短刀或者短斧,面對使用長兵器的“紅旗軍”甲士哪堪一擊?

  打開城門大約半個時辰之時,黃漢高聲呼喊:“敵襲,關城門,開炮!”

  憨子對于執行黃漢的命令毫不猶豫,哪怕還有許多老百姓正急匆匆趕來他也不管不顧,三十個武術家齊動手,關上了大門的同時也擠出了幾十個老百姓。

  這個時候不能有婦人之仁,因為莽古爾泰發現遵化南城門打開了已經發動騎兵奔襲,一彪人馬不少于三五千騎風馳電掣而來。

  如此密集的騎兵沖鋒,黃漢就是等著呢。

  在憨子等人忙著關閉大門的同時四門紅夷大炮打響了,二十桿抬槍也射出了半兩重的彈丸。

  霎時間集團沖鋒的正藍旗騎兵隊伍熱鬧非凡,凄厲的人喊馬嘶聲一直傳到黃漢所在的遵化南門城門樓。

  黃漢這時已經取出弓箭準備給沖達城門洞的正藍旗披甲人加深印象,誰知對手也很狡詐,他們發現遵化南大門再次關閉了都調轉馬頭往回奔。

  宋鵬飛和趙坤等等都在向城下大喊大叫:“鄉親們不要跑也不要慌,你們就趴在城墻下面不要亂動,等建奴走了,咱們‘紅旗軍’會再次開門接納大家”

  “鄉親們你們也要互相監督,你們之中有建奴細作,他們就是妄圖混入遵化城里殺人放火,記住了,所有的男丁入城之時必須光著膀子,不得戴帽子。”

  這時憨子、王展鵬等等二百甲士也對被解救的不足一千五百老百進行了初步甄別,這里沒有老弱病殘,超過一半是壯勞力,有二百多十幾歲的少年,有不到四百健婦。

  一共二十一個混入老百姓中得以進入甕城的后金軍被斬殺,期間我軍無一傷亡,有三個老百姓被殃及池魚枉死了。

  見城外后金軍沒有再次沖城的動作,小心謹慎的黃漢親自來到甕城再次對這些老百姓進行甄別。

  難民男丁能夠有同鄉證明身份的,或者有家小跟著逃來的都被送到“紅旗軍”營地休息,還有四十幾個漢子沒有人證明身份,他們的家小或許沒有能夠進城。只能先把他們看管起來等再有人來之時繼續甄別。

一千多驚魂未定的老百姓都跪在黃漢面前磕頭如搗蒜,他們是誠心誠意感謝“紅旗軍”的救命之恩  他們看到了放老百姓入城會讓建奴乘機進入城池。人人都知道“紅旗軍”為了救大家冒著大風險。

  正藍旗建奴三四千和兩千余蒙古右翼韃子在遵化南二里之地游弋,此時如果打開城門被后金軍尾隨而入的可能性很大。

  雖然不至于被他們破了翁城,但是憨子、王展鵬等等二百下馬接受難民的勇士就會面臨數倍的后金軍攻擊,可謂九死一生,混雜其中的老百姓的傷亡更加不可估計。

  不能打開城門難道就不救漢人老百姓?

  黃漢命令“紅旗軍”嚴陣以待,只要后金軍膽敢進入射程哪怕開炮只打一個敵人這樣的買賣也干,二十個抬槍手和二十個裝填手更加明確了任務,只要敵騎接近到二百步,就可以轟擊。

  抬槍這東西其實有些類似于戰防炮,明代《天工開物》最早記載其圖片。

  這東西帶有三角支架和旋轉裝置,長八尺余,重三十斤,用黑火藥一兩三錢,發射二兩重的鉛制彈丸,能夠打二百余步,在一百五十步內準頭可圈可點。

  劉之綸好兵事,以前在京師做庶吉士時和同年金聲及申甫一起研究武備,使用木頭造炮其實是權宜之計,他們當然知道這樣的火炮稍一不慎就會炸膛。

  奪下遵化,劉之綸得到了大量鐵料,解救了許多鐵匠,他當然不會浪費了這些資源,鑄炮曠日持久時間不等人,但是打制抬槍就成為了可能。

  劉之綸不僅僅把從遵化繳獲的抬槍全部修復,還打新制了幾十支。這些抬槍的質量毋庸置疑,因為是給足鐵料劉之綸親自監工、親自檢驗。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