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二百一十四章: 討要公道

  徐光啟也有了廣告意識,,大聲對文武百官道:“諸位大人,請散朝后去照顧老夫關門弟子黃漢守備的小小生意呀!

  烤紅薯才四文錢一斤絕對是價廉物美,以后一定是老百姓的主食之一。

  炸薯片四文錢一兩不是太貴,給孩子吃吃零嘴也不算奢侈。”

  這才幾十文錢的小事情,文官武將都起哄道:“部堂大人,咱們一定派遣家丁去捧場,這兩樣東西都很美味,買給妻兒嘗嘗很不錯。”

  早朝時間到,文官武將整理了朝服后魚貫而入金鑾殿,禮部尚書徐光啟雙手捧著一只托盤上朝了。

  他高亢的聲音在金鑾殿回蕩:“陛下,老臣有本參奏。”

  來到金鑾殿屁股剛剛坐上龍椅就有事,還是當朝禮部尚書奏事,崇禎以為又出了什么亂子心里咯噔一下。

  “愛卿,有何事要奏請講。”

  “臣這些年潛心研究農事,事到如今應該是出成果了,今日臣帶來了兩樣新農作物加工的食品請陛下親口嘗一嘗。”

  原來是好事情啊!崇禎松了一口氣,道:“愛卿為國操勞辛苦了,是什么東西朕很好奇,真的想嘗一口。”

  王承恩趕緊接過徐光啟手中的托盤,他看了看發現兩個烤紅薯和幾十片炸薯片,于是他拿了一片炸薯片塞入口中。

  不是王承恩要先吃為快,而是他必須保證皇帝的食物不會被人下毒。

  崇禎看了看在咀嚼炸薯片的王承恩問道:“味道如何?”

  王承恩大聲道:“回稟陛下,正如徐閣老所言味道好極了。”

  黃漢在京師賣烤紅薯和炸薯片,如此大的動靜肯定會被錦衣衛和東廠呈報紫禁城,因為黃漢畢竟一下子帶來了男男女女接近一千人。

  王承恩和曹化淳這些大太監當然對此事一清二楚,徐光啟在炸薯片售賣的第一天作出“味道好極了”的評價已經盡人皆知。

  崇禎笑了笑,也拿起兩片嘗嘗,隨即不斷點頭,最后評價道:“真是味道好極了!”

  徐光啟趁熱打鐵道:“請陛下賜字為炸薯片揚名。”

  徐光啟又奏道:“陛下,老臣幾年前就在北方試種成功了甘薯,可是老臣推廣不得法導致無人問津。

  自從老臣去永平賑濟災民遇到了永平守備黃漢,這一現象大為改觀。

  現如今已經有超過三萬戶農民嘗試種植了甘薯和馬鈴薯,黃守備又包銷他們的產出。

  想必這些第一批種植馬鈴薯和甘薯的農民今年會得到超過往年的收益,明年種植這兩樣新農作物的農民會倍增,增加了種植面積,以后永平府子民真的可以不用再挨餓了。”

  崇禎聽得很認真,按理說此處應該有掌聲啊!可惜大明人不時興拍巴掌,一眾文官武將只不過唏噓感嘆罷了。

  徐光啟繼續道:“如果我大明多出幾位如黃漢這樣的人才,能夠在整個大明都推廣種植甘薯和馬鈴薯,哪怕只有一兩成田畝種植,大明子民擺脫餓肚子的困境指日可待。”

  皇帝開口道:“朕無時無刻不擔憂嗷嗷待哺的饑民,愛卿研種出如此高產農作物有大功于社稷,朕會不吝厚賞。”

  “陛下,老朽已經高居廟堂心滿意足,今日老臣舉賢不避親要為一位少年英雄鳴不平。”

  滿朝文武都知道徐光啟準備說什么,崇禎皇帝樂得聽下文,想著趁此良機給黃漢父子一個說法。

  孫承宗感覺有些不妙,貌似壓制那個投機之人困難重重啊!

  一眾東林黨員知到此時此地在公然跳出來阻撓皇帝恐怕會自食其果,他們決定暫避鋒芒,一個個裝聾作啞,也算給曾經的黨員徐光啟面子。

  見沒有人打岔,皇帝有意大聲問道:“愛卿是否準備為黃漢討要公道?”

  “然也!老臣在永平賑災三個月,耳濡目染黃漢如何做人、做事,不錯,他確實年少氣盛,又是嫉惡如仇難免會得罪朝堂權貴。

  可是他的拳拳之報國心老臣感觸甚深,如此忠臣良將朝廷不予以重任簡直是暴殄天物。”

  黃漢請錦衣衛刻意散布不利于關寧軍的言論,又由于此事跟正在京師把烤紅薯和炸薯片賣得紅紅火火的黃漢有關,這幾天這些言論是酒樓、茶肆熱議的主流話題。

  方正化主動求見曹化淳講了遼人守遼土的弊端,皇帝當然已經得知這些言論,他認為有一定道理,心里在謀劃著如何徐徐圖之。

  徐光啟很明顯是準備替黃漢討要封賞,這正合帝心。

  崇禎有意問道:“愛卿為何會如此抬愛黃守備,莫非他果然不同凡響?”

  “黃漢確實有過人之處,老臣會指導農民種植甘薯和馬鈴薯,但是根本沒有能力把這兩樣東西賣得火爆到需要排隊。

  從承擔風險鼓勵農民放下思想包袱去種植甘薯和馬鈴薯,到挖空心思想著如何把收成推銷到千家萬戶,一步一步都是謀而后動,黃漢大才,老臣不及也!”

  朝臣頓時不淡定了,他們開始竊竊私語,徐閣老恐怕言過其實了吧?要推銷自己的關門弟子也用不著如此貶低自己啊!但是大家也覺察到了徐光啟對黃漢的看重。

  皇帝見火候到了,決定順水推舟,問首輔大臣周延儒道:“永平、灤州大捷的封賞早就下達,為何黃漢父子以及‘紅旗軍’的封賞拖延至今?”

  周延儒此時哪能不明白給予黃漢封賞的呼聲占了上風,他從善如流道:“臣和內閣諸臣早就合議達成共識,今日正好請圣天子一槌定音。”

  崇禎道:“內閣已經有了章程?愛卿請講。”

  “永平守備黃漢連升三級以正三品撫寧游擊將軍實授給予,為了給一塊地盤讓他練兵,故而兼職正三品撫寧衛指揮使。其父黃沂州因功官升一級,其余官佐升一級兩級不等。”

  “如此甚好,朕準了。不知兵部核準撫寧游擊營多少兵額,軍餉又出自何處?”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