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五百六十八章:孔聞詩

  同是明軍,祖大壽沒有公開叛變,勸降他們還不至于。

  這十幾個關寧軍老兵只不過是講述他們如今娶上了媳婦,分了多少畝屯田,以后的日子多么有奔頭而已。

  僅此而已,效果已經超預期,更多明軍偷偷地跑過防線投奔寧遠,連祖家軍都有些人心浮動。

  長期以往,用不著打仗,祖大壽每天都會產生人馬損失,“紅旗軍”的輔兵、雜役人數明天都會增加,也有少量弓馬嫻熟的原關寧軍被吸納為預備正兵。

  祖大壽經常得到麾下投奔寧遠的消息,他不得不派遣家丁隊重點防控,高壓之下祖家已經漸漸地失去軍心,離心離德已經不遠。

  憋屈啊!祖大壽多次被“紅旗軍”玩陰的氣得咆哮,高起潛多次寫奏折告狀都如同石沉大海。

  因為他們派遣的信使必須過遼西走廊,一般情況下這里準進不準出,信使如今都被扣下在礦區做苦力。

  進入崇禎七年,祖大壽日子愈發艱難,因為快半年了,該錦州方面的糧餉沒有瞧見一兩銀子、一粒黍米,還好去年的屯田沒有被后金軍截了,幾萬人馬還不至于餓死。

  再次接到高鴻中的勸降信之后,祖大壽長吁短嘆,如今高起潛也認清了形勢,知道自己揣摩錯了圣意,不應該處處為祖大壽掙利益而是應該監視、遏制祖家軍。

  現在才想明白晚了,很明顯皇帝再也不會信任自己,現在只能選擇跟著祖大壽走。

  高起潛早就發現祖大壽跟建奴有聯系,而且來往頻繁,祖大壽也不刻意隱瞞什么,大有破罐子破摔的無賴精神。

  正在借酒澆愁的祖大壽發現高起潛這個閹貨又來了,干脆把高鴻中的勸降信扔給他,咆哮道“老子的人馬小半年不見糧餉,朝廷這是準備逼老子獻錦州投奔大金國嗎?

  別以為老子干不出來這樣的事,再有一個月不見糧餉,老子立馬投降。”

  高起潛無所謂祖大壽是否投降,他也沒有能力干預祖大壽的選擇,他只是氣不過被人家當猴耍,很明顯那東平侯黃漢在拿祖大壽和自己耍猴玩。

  他尖聲道“祖太保,為了活下去,你怎么干都不過分,咱家反正跟祖家同進退。咱們投了后金日子也不會差了,無所謂,只不過咱們走到這一步,都是拜東平侯所賜,咱家要報復!”

  本來就進入暴怒模式的祖大壽聽見東平侯三個字簡直被點燃了,他一腳踢翻桌子,拔出腰刀狂砍,一邊砍一邊大罵不已。

  見祖大壽是這個德行,高起潛心里嘆氣,怪不得這廝玩不過東平侯,智商值差了等級啊!

  他道“即便咱們被逼無奈投降后金,也得把這段時間的來龍去脈上奏朝廷,告知滿朝文武,因為東平侯把咱們逼得走投無路,才會導致咱們投降。”

  祖大壽哈哈大笑,連眼淚都笑了出來,他道“高公公太幼稚了,‘紅旗軍’依舊在為國殺敵,我等成為了賣國賊,說了這些有一個人肯信嗎?自取其辱罷了!”

  “三人成虎,現在不信,當皇帝要對付東平侯的時候,就會拿出來做文章,那東平侯實力如此之強,日后必然成為朝廷眼中釘肉中刺,他的結局未必好過咱們。”

  太監果然陰毒,原來他是留下伏筆準備害人。

  高起潛畢竟是皇宮里的太監,如何不明白伴君如伴虎的道理,祖大壽如果投降建奴肯定跟黃漢有直接關系,稍微動動腦筋的大臣都能想明白。

  到了朝廷卸磨殺驢之時,恐怕就是黃漢的死期到了,這個罪證足以抄家殺頭。

  任何君主都不可能容忍臣強主弱,玩莫須有殺功臣都會做,拿住證據確鑿的把柄更加不會心慈手軟。

  歷史上的祖大壽把大明往死里玩,如今遭報應了,被黃漢玩得無計可施,唯有在家里喝酒砸東西泄憤,再如此下去這老漢奸就要變成神經病。

  黃漢不介意祖大壽的投降,該來的總要來,早七八年逼反祖大壽有利于大明,最起碼這些年會省出不下于數百萬遼餉。

  駐扎在寧遠的最高文官是正五品寧前兵備道孔聞詩,這個讀書人本質不壞,只不過做事死板一些,遇上了同樣規規矩矩做事的黃沂州簡直是絕配。

  孔聞詩來到寧遠就堅持按照實際兵額點驗人馬發餉,黃沂州二話不說主動陪著兵備道點驗。

  寧遠駐軍效率很高,只用一天時間就完成了點驗,馬步軍兩萬二千余而且一個個都是少年郎或者青壯與兵冊記載完全相符。

  孔聞詩也為官多年,就從來沒有發現過一支人馬齊裝滿員的軍隊,他不相信看到的都是正經八百的戰兵,對黃沂州提出質疑。

  黃沂州也不耍嘴皮子辯駁,直接讓孔聞詩任意調遣哪個他認為不是戰兵的把總進行考察,昂然表態如果在冊的正兵完不成應該掌握的科目直接斬殺。

  孔聞詩雖然不懂軍事但是不傻,步弓手在五十步外射箭該命中多少,鳥銃手在八十步外射擊該是什么速度,騎兵的戰馬應該達到什么體魄等等都有教條。

  他任意選了兩個把總驗看了操演后激動不已,他終于知道“紅旗軍”不是浪得虛名,那些瞧上去一臉稚嫩的少年兵,他們的戰斗力在大明應該首屈一指。

  最后龍精虎猛的“紅旗軍”感染了孔聞詩,黃沂州和幾十位從三品以上的將領跟基層兵丁們同吃同住共同訓練讓他看到了大明的希望所在。

  結果變成了孔聞詩不斷寫公文替黃沂州催餉,多次上奏朝廷言明寧遠有這位總兵官駐守應該是固若金湯。

  黃沂州不是陰謀家,他坦坦蕩蕩和孔聞詩相處,沒多久就贏得了這位士大夫的尊敬。

  人人知道黃家巨富,經過相處,孔聞詩發現四十幾歲的黃沂州吃穿都和一般將佐別無二致,成天在軍營里和基層士卒一起操練。

  現如今孔聞詩已經愛上了整潔的寧遠城寫下了不少戎邊詩篇,只不過他模仿范仲淹有些畫虎不成反類犬。

  他還有些無顏面對數萬軍民,因為朝廷屢次拖欠糧餉、貪腐漂沒,使得他這個兵備道面上無光。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