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六百四十三章:拉得出打得響

  這樣做也是防范于未然,大明皇帝防止將領謀反,黃漢同樣要防止手里兵馬多的將領有了異心。

  故而采取不管權位多重,直系人馬四千就是極限,大會戰之時黃漢通過總贊畫部任命一方主將。

  主將領到兵符后可以率領幾個營伍組建方面軍,其他營伍的將士們才會服從命令聽指揮。

  一個營伍的組成部分基本上是一個千總騎兵、一個千總步兵,還有一個千總人數最多,是斥候、傳令兵、軍犬兵、親兵、炮兵、工程兵、醫務兵、宣傳隊等等混搭。

  每個“紅旗軍”營都擁有至少兩個千總衛所軍作為輔兵和補充兵隨軍,這些衛所軍相當于見習,是得到轉正的最佳人選。

  如果在內線作戰,可以就地招募青壯年作為隨軍勞役,有了雜干活兒的人,屆時衛所軍就可以從繁瑣的如喂馬、遛馬、搬運物資、打水做飯、蒸炊餅等等工作中解脫。

  兩個千總以上的衛所軍超過一半人使用自生銃,參戰之時用不著他們發動進攻,堅守營地絕對能夠起到一個正兵的作用。

  由于東江鎮、登萊、天津兵額不足,又由于“紅旗軍”正兵選拔要求嚴格,因此符合正兵要求的比例不足。

  現在陸軍正兵營只能夠組建二十五個,兵馬足十萬,水師陸戰隊編組五個全步兵營,人數兩萬,這就意味著可以陸戰的人馬足十二萬。

  戰時需要集中騎兵使用之時,營伍里只留少量斥候,連主將的親兵都在征調之列。

  這樣安排還是強化集體淡化個人,突出主將的親兵衛隊也不是私人。

  正兵人馬數量不夠也不能降低要求,以后“紅旗軍”的選兵條件只有越來越高,絕不允許濫竽充數的情況發生。

  加強后備役建設是杜絕涸澤而漁的不二法門,衛所軍作為補充兵和輔兵發揮的作用不容忽視,現在衛所軍已經有接近十萬在訓練之中。

  與此同時鄉勇的訓練也在緊鑼密鼓,大冬天,沒事干,不能讓青壯年閑著,“紅旗軍”管飯給糧食五斗一個月,組織了大量壯漢訓練使用白蠟桿長槍突刺。

  聽得懂號鼓,懂得了列陣廝殺,鄉勇們拿起白蠟桿長槍,在家鄉面臨流寇禍害之時爆發出的戰斗力也不容小覷。

  黃漢僅僅用了半個月時間就完成了改造天津衛所有的駐軍,淘汰了老弱之兵,從已經參與集訓兩三年的衛所軍中精選兵丁轉為“紅旗軍”正兵。

  天津衛以后駐防兩個營伍,主將分別是楊漢威、鄭學武,他們還有一個訓練衛所軍的任務,天津三個衛每個衛所五千六百衛所軍都要盡快滿員,一年后要做到拉得出打得響。

  薊鎮防線需要確保固若金湯,誰最能讓黃漢放心?父親黃沂州當仁不讓。

  黃漢調黃沂州率領兩營人馬駐防三屯營,一營人馬駐防山海關,還有三營人馬分別進駐大安口、古北口、龍井關、喜峰口、獨石口等等長城關隘。

  六營主將分別是劉奮勇、尚可義、李惟鸞、楊堅、黃峰、楊國兵。

  現在的山海關完全能夠確認固若金湯,因為有寧遠在前面跟建奴對峙,三屯營、虎穴城、撫寧衛、永平府作為大后方,接下來還有天津衛駐軍,不會有敵人能夠有機會攻擊到山海關。

  況且山海關水城內還有龍武水師的營地,正常情況下戰船、商船來往不絕,黃漢履行征虜大將軍職責必須親自率領衛隊在原遼東經略衙門辦公。

  因此關城內駐扎一營人馬足以,主將是值得信賴的九里臺村起家起家兄弟之一黃峰,他乃是黃沂州的徒弟又是本家侄子。

  已經接到石柱的來信,知道沒幾天秦妡怡會率領一部分女兵回家,黃漢親自領兵上前線之時把女兵擴充成一營由秦妡怡坐鎮山海關。

  薊鎮防線包括山海關完全托付給了父親黃沂州,六個營伍人馬齊裝滿員足兩萬四千,衛所軍現有一萬余人在訓練之中。

  以后將要訓練出五個衛所,人數不低于兩萬八千,有了正兵、輔兵高達五萬余的兵力,再有長城可憑,建奴來十萬人馬也會讓他們鎩羽而歸。

  登萊已經恢復了生機,那里也駐防兩個營伍,主將楊國恩、高忠義,他們立刻恢復兩個登萊衛所,訓練一萬余衛所軍聽用。

  金州固守防線必須確保三營兵力,宋鵬飛在此經營多年此時動不得,除了他兼職一營主將,還有劉四海、楊谷兩個營官。

  守衛寧遠防線怎么著也得四個營,憨子、楊大年、袁思明、王志誠的營伍當仁不讓,主將當然非憨子莫屬。

  布防足去掉了十七個陸軍營伍如今可以機動出擊的兵力只有八營,外加五營水師陸戰隊也只有十三營五萬兩千人馬。

  建奴沒有水師,龍武水師接防了東江鎮諸島,主要任務就是派遣水師陸戰隊訓練東江鎮島民成為衛所軍,運去了不少糧食,整編、招募了幾千水手。

  可以機動的八營陸軍現在都在山海關、薊鎮附近拉練,主將分別是黃龍、毛承祿、桑羽、張揚、王展鵬、鄭學偉、房連棟、王根生,水師陸戰隊五營主將是沈明、安小樂、皮小虎、曾同享、俞飛。

  建奴精選各牛錄巴牙喇組建葛布什賢超哈,是滿清前鋒營的前身,黃漢也采取抽調騎兵士官的辦法組建親衛營,消息放出去后所有的營伍都轟動了,每一個士官和基層軍官都積極報名接受甄選。

  “紅旗軍”士官有特色,基本上在營伍里都是小旗官這樣的最基層軍官,他們哪怕是步兵小旗官也有戰馬作為標配。

  有了戰馬當然會苦練騎戰,因此不僅僅是許多冷兵器勇士、猛士報名,太多一級射手也積極爭取。

  精選士官用不著進行技能比賽,因為“紅旗軍”形成了制度,士官考核每年進行三次,庸者下能者上,升級、降級全憑真本事。

  士官的戰斗技能已經無話可說,政治考量放在第一位,采取鎮撫官推薦的方法選拔,只用了三天,五個百總五百六士官組建的親兵衛隊誕生。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