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六百六十八章:人馬越打越多

  兵部尚書張鳳翼前往宣大、山西督師,劉之倫升任兵部尚書,介于他此時依舊在河南前線,閣臣何如寵暫代兵部尚書一職。

  接到圣旨的張鳳翼狂喜,知道逃過一劫,他第二天就輕車簡從往紫荊關趕,一刻也不愿意在京城逗留。

  其實張鳳翼此人根本不是大奸大惡之徒,他有能力而且精明能干,還是一個邊塞詩人。

  為何《明史》里把他寫得一塌糊涂?

  那是因為《明史》主編大都數是漢奸賣國賊,通篇都是“我大清”等等諂媚的字眼,他們春秋筆法而已。

  張鳳翼有作品傳世,字里行間有太多對建奴帶有侮辱性的字眼,最典型的就是把努爾哈赤譯音成“奴兒哈赤”。

  滿清的文字獄何其多也,張鳳翼被顛倒黑白就不足為奇。

  “紅旗軍”三路人馬攻擊前進,每一路都有五千左右騎兵可以集中使用。

  不僅僅斥候會探報周邊,在這一片區域活動的旗衛和鏢師也會及時送來情報,甚至于許許多多老百姓見到了紅旗招展都主動來報告韃子動向。

  “紅旗軍”的名號是在崇禎三年春天永平府的父老鄉親率先叫響,如今奮戰了七年有余,今非昔比,可謂美名遠播。

  山西、宣大的軍民官宦耳熟能詳,見到了紅旗招展,無不欣喜若狂。

  主動來報名希望參與打擊侵略者的百姓和潰散的明軍成千上萬,連不少仕子都提著劍紅著眼要求投筆從戎甘當征虜大將軍麾下一馬前卒。

  清兵貌似已經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高歌猛進的“紅旗軍”發現前方敵騎不超過一千,直接由騎兵結陣沖殺,發現清兵試圖憑借山寨、堡壘、城池固守之時,炮兵又會上去轟他娘的。

  貿然遭遇如此強軍,清兵真的無計可施,唯有望風而逃。

  都逃跑當然不現實,最起碼朔州城里的瓦克達不能逃,也不敢棄城逃跑。

  此時這小子已經嚇壞了,因為三天內有多股大清軍戰敗的消息傳來,豫親王多鐸率領兩萬余人馬野戰遭遇敗績,丟了三千余的消息沉重打擊了所有的八旗子弟。

  急了眼的瓦克達派出信使傳送消息,要求附近的大清軍火速向朔州城靠攏,他為了穩妥起見還派遣三路信使趕去河南向崇德皇帝報告“紅旗軍”殺來了,一路上勢如破竹的噩耗。

  清軍吃癟的消息當然在被裹挾的漢民中瘋傳,不少善于見風使舵已經做了一兩個月漢奸的漢人態度頓時來了一百八十度大轉彎,他們面對同胞之時再也不敢橫眉立目。

  在旗衛領導下,在不斷增加的漢民配合下,在不少被逼無奈的新漢奸刻意裝聾作啞下,準備發動暴動的漢民青壯年超過三千,其中偽裝投靠建奴成為漢奸可以公然揮舞刀子的超過五百。

  還好建奴不傻,不肯信任新包衣奴才,朔州城里只有滿蒙騎兵、旗丁和從遼東帶來的包衣。

  否則真應了出來混總要還的這句話,明軍攻城之時,暴動的漢民立刻制造混亂,這座堅城同樣因為里應外合被奪取。

  建奴不是喜歡圍點打援嗎?黃漢也喜歡,他有意慢悠悠率領人馬往朔州城方向運動,就是刻意留出時間讓建奴集中人馬。

  已知建奴入關的人馬沒有攜帶火炮,只有一部分漢軍騎兵擁有三眼銃這樣的火器,其他人基本上都是使用冷兵器。

  如此好的機會不爭取多多殺些建奴和韃子豈不是對不起先人?

  清兵守衛雁門關之戰瞬間敗北,緊接著在野戰之中又是大敗虧輸,現在都學精了充分利用騎兵的機動力避戰。

  往西北方向攻擊前進的四營人馬連續幾天只有零星的戰斗,斬獲實在不多。

  主將宋鵬飛意識到欺軟怕硬的建奴慫了,及時安排王展鵬率領兩個千總騎兵奔襲應州,安排王志誠率領兩個千總騎兵襲擊渾源州。

  他自己和楊國兵率領步兵圍攻離建奴山西大本營朔州城最近的山陰縣城。

  還好宋鵬飛反應及時,王展鵬、王志誠兩路人馬根本沒有需要進行攻防戰,清兵已經接到了收縮兵力的命令根本沒有一絲堅守城池的打算。

  他們沒想到“紅旗軍”來得這么快,更加不知道趕來的奪城兵馬就是能夠看到的兩千余騎兵,誤以為這些人馬僅僅是前鋒部隊。

  跑是清軍做出的唯一選擇,原計劃的放火焚城由于時間倉促完成得太馬虎,裹挾城里的漢民出逃也沒有做得到。

  因此王展鵬、王志誠兩位營主將不僅僅完成了奪城,還解救了幾萬漢民奪了不少物資和糧食,只不過斬獲差強人意。

  宋鵬飛和楊國兵的計劃也完成得很順利,清軍是主動放棄了山陰縣,只不過他們有時間裹挾走了滿城漢民,還放了一把大火。

  “紅旗軍”不費吹灰之力打下雁門關,又在野戰中打敗清軍騎兵兩萬余的喜訊不脛而走,才三五天時間,黃漢的人馬如今已經倍增。

  那是三路大軍高歌猛進之時不肯收容明軍潰兵和要求從軍的民壯,一人發兩個炊餅指點大家尋找征虜大將軍。

  被打散的明軍沒有落草為寇此時來尋“紅旗軍”,這樣的行為值得鼓勵,經過必要的甄別后絕大多數都被留下暫時充當衛所軍,人數高達五千余。

  許多親人死于建奴之手,或者被裹挾到了朔州城的青壯年跪求跟隨征虜大將軍前去攻打朔州城,賭咒發誓愿意冒死扛云梯、推盾車為“紅旗軍”搏命。

  這樣的兵源求之不得,黃漢當然會留下,足收了一萬出頭。

  人馬越打越多的軍隊該是多么強大?

  “紅旗軍”進入山西的軍事行動注定會名利雙收,說不定減去戰損,回去之時能夠多出十萬衛所軍也未可知。

  憨子接到任務后處置更加果斷,他安排楊堅、房連棟兩位營主官率領步兵和炮兵以一天一百余里的速度行軍,必須保證次日天黑前趕到二百里外的寧武關。

  集中騎兵使用憨子最喜歡,況且他的直屬營騎兵因為士官比例超過其他營伍足兩成,應該是“紅旗軍”騎兵中的王者。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