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七百二十七章:平遼第一戰

  沒有了天敵孫傳庭的感覺真好,高迎祥、李自成、老回回率領人馬通過周至縣黑水峪之時沒有出現明軍伏兵,走得無驚無險。

  高迎祥沒有忘了他任命的十八個大將軍之一靳明虎。

  派人去太行山上尋找厲兵秣馬的“插翅虎”部,要求他們下山跟“奉天倡義文武大元帥”合兵一處共謀大事。

  趙十三、靳明虎等等現在的日子過得不錯,因為“紅旗軍”實際控制了大半個山西,他們屯兵的太行山其實介于征虜大將軍和朝廷勢力范圍的中間地帶。

  自從告知八百因為跟清軍英勇作戰贏得趙十三、靳明虎信任的山賊真相,并且接納他們為“紅旗軍”,人人享受正兵待遇后。

  這彪山賊武裝有了一千余“紅旗軍”正兵和旗衛,大小頭目都是“紅旗軍”,總兵力超過一萬,總人口接近十萬。

  認為自己擁有了成為大明將軍的可能性,“插翅虎”部的大小頭目精神面貌煥然一新,這段時間不遺余力強化訓練麾下人馬,紀律性和戰斗力都大為提高。

  窮的是升斗小民,流寇、山賊中的積年老匪不可能窮,他們積攢的好東西多著呢,只不過他們手中的金銀財寶難以用來購買糧食和物資。

  靳明虎和趙十三等等截然不同,他們不僅僅能夠得到軍餉、糧食供應,還可以用積攢的金銀從附近的“紅旗大糧行”購買糧食。

  介于“插翅虎”部的特殊性,繳獲歸公不是歸于“紅旗軍”總部,而是歸屬于“插翅虎”這個集體,由趙十三、靳明虎、戚于國等等主將共同商議后進行分配。

  因此“插翅虎”部的財務自主權比“紅旗軍”正兵營大得多,他們有銀子還能夠從“紅旗軍”體系的商行、糧行買到生活必需品和一部分消費品。

  現在趙十三和靳明虎等等將領都能夠經常喝到將軍凱旋系列白酒。

  這彪人馬的家眷也在山里勞作,種地、打獵、收集山珍藥材等等也能獲得一些收入。

  再經常出山搶地主、打土豪,又不間斷黑吃黑打山賊、流寇搞些外快,“插翅虎”部的小日子當然過得紅紅火火。

  他們在山西跟河南、北直隸接壤的山區約等于形成了武裝割據。

  區域內的十幾個縣城、州城都有旗衛滲透,大部分縣太爺、知州都跟“插翅虎”達成默契。

  因為山里有一股兵強馬壯的山賊,聲名赫赫,曾經打得清軍丟盔棄甲。

  故而沒有其他流寇肯來這里捋虎須,也沒有官軍敢進山進剿,附近的山城到是少了被戰火波及的可能性。

  布局內地乃是走閑琪,盡可能保住一些地方少被流寇禍害,對于黃漢來說目前的首要大事不是剿殺流寇,而是完成五年平遼大計劃。

  萬事俱備,平遼第一戰即將打響,出擊目標朝鮮漢城,登陸點江華島。

  梁廷棟、張鳳翼、鄭孝文、楊一鵬、孔聞詩等等文官都知道這場戰斗注定要載于史冊,紛紛要求入軍中效力。

  他們在得到征虜大將軍首肯后帶著幾個家丁輕車簡從趕到天津衛出海。

  如今的天津衛空前繁榮,海上商船、貨船、戰船川流不息,陸路上客運四輪馬車一個時辰內有五十幾輛進站出站。

  不僅僅是跑京師的一天十幾個班次,跑永平府、虎穴城、三屯營、遵化、保定等等甚至于濟南府,都有定期班次。

  由于剛剛開河不久,南北漕運恢復,冷清了一個冬天的內河碼頭也是一片繁忙,成群結隊的纖夫喊著號子向前傾斜著身子奮力前進,大量從江南、湖廣運來的糧食在這里分載。

  天津衛的地盤隸屬于“紅旗軍”接近一年半,楊漢威、鄭學武率領兩營人馬駐守此地,現在已經把原明軍全部改造完畢,去年底大擴軍之時,一部分轉為正兵,一部分成為了衛所軍。

  這一次鄭學武營將要帶領三個千戶衛所軍參與朝鮮戰爭,楊漢威營和三個千戶衛所軍留守。

  “紅旗軍”染指的地盤與眾不同,最大特色就是沒有乞丐和流浪者。

  大明朝沒有人權,衛所軍發現乞丐就會抓捕送去磚窯自食其力。

  在人人都能夠得到足以糊口工作機會的情況下,再出現沿街乞討的健康人就不可以容忍,強制勞動必須有。

  沒有乞丐,人人自食其力,有小腳老太太參與管理城市為生,有大量修建的公共廁所和給排水系統,繁華整潔的天津衛吸引了不少官員、商賈來此定居。

  由于黃漢極度重視醫療衛生,一直在培養醫療團隊開辦醫院,如今在京畿之地乃至于整個大明州府開設了近現代醫院幾十家,輸血、輸液治療漸漸地被大眾認可。

  直接的結果就是原本歷史上該病故的人由于得到了相對科學的治療沒死,而且他們逃過一劫后說不定多活幾十年都大有可能。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徐光啟,如今他老人家每天打半個時辰太極拳,早上教書育人,下午指導研究生搞科研,覺得自己越活越年輕。

  吳有性、李中樺、李中梓、沈朗仲、馬元儀、蔣示吉、葉紫帆、尤乘等等有官身的醫學家得到了“紅旗軍”的財力、人力支持,人人精神煥發。

  他們到某地任職,某地就會開設新醫院,他們還親自坐堂問診。

  科學醫療,加強衛生管控,使得孕婦由于難產死亡導致一尸兩命的慘事下降了超過七成,使得嬰兒夭折率大大減少。

  為了防止老百姓為了省錢,冒險讓孕婦在家里生產,體系內已經做出規定,所有的軍屬都能夠享受到免費去醫院生孩子的福利。

  不是體系內的軍民,醫院提供的醫療服務不便宜,超過九成都是達官貴人在享受,因為升斗小民承擔不起。

  “紅旗軍”體系的醫院叫做“仁義信”,生產的中成藥品牌也是“仁義信”,這個名字取自于漢文明“仁、義、禮、智、信“的五常之道。

  “紅旗軍”旗下的“仁義信”醫院豈能辦成專為富人服務?豈不是會毀了軍民魚水情的好名聲?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