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宮后魏忠賢改名“李進忠”,不過他只能當底層的小太監,干的也是倒馬桶之類的臟活,李進忠當然不甘心只當底層的小太監,他充分發揮自己當潑皮無賴時學的本事,巴結上了頗有權勢的東宮近侍魏朝,并和魏朝成了結拜兄弟。魏朝又向王安推薦了魏忠賢,王安見魏忠賢會來事,有眼力勁,就安排他主管東宮王才人的膳事。當時太子朱常洛不被萬歷皇帝所喜,東宮在皇宮中的地位自然也不算高,但魏忠賢好不容易抱住了一條大腿,辦事自然還是什么賣力的,得到了王才人的賞識,并提拔他當了東宮的“典膳”,算是小有權勢了。
魏忠賢并沒有滿足,他的目標是當王安那樣的大太監,而要當大太監必須識字,所以魏忠賢開始有意識地學習文化。正所謂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識字后的魏忠賢就從此開啟了他的逆襲之路!
后來王才人死了,魏忠賢又抱上了更受寵的李選侍的大腿,“移宮案”以后李選侍又倒了,魏忠賢只能另找靠山,他發現朱由校對乳母客氏十分依賴,于是他又打起了客氏的主意,客氏本來和魏忠賢的結拜兄弟魏朝已經結成了“對食”,為了把客氏從魏朝手里搶過來,魏忠賢花盡心思討好客氏,魏忠賢知情識趣,很快得到了客氏的歡心,把魏朝給踹了。為了永絕后患,魏忠賢以“驚動圣駕”為由把結拜兄弟魏朝發配到鳳陽去守皇陵,又在半路上假傳圣旨把魏朝給殺了!
等到天啟皇帝登基后,魏忠賢又在客氏的幫助下他扳倒了對他有提攜之恩的王安,出任司禮秉筆太監,逐步掌控了朝政大權!
寫到這里,我們對魏忠賢其人應該有了比較清楚的認識,他就是一個抓住了機遇發跡的潑皮無賴,他或許有著超越常人的狠辣和精明,但絕稱不上雄才大略,指望這樣一個人來挽救已經走向衰敗的大明王朝顯然是不可能的。
但話又說回來,魏忠賢和他之前的只知專權斂財禍國殃民的劉瑾等權閹還是有區別的,他對大明還是有所貢獻的。因為他出身社會底層,養成了狠辣果斷的性格,而這恰恰是優柔寡斷的崇禎皇帝和喜歡扯皮的東林黨人所不具備的,在他專權期間,朝廷的決策不論對錯,但起碼效率還是比較高的。因為他自己讀書少,所以他十分重視挖掘培養人才,對于有真才實干的人他都會先拉攏,如果不能為己所用才會打壓,這一點從他對袁崇煥的態度也看得出來,而且他十分護犢子,只要是投靠了的人他都會全力保全,所以他才能聚攏那么多的黨羽,這也是他能掌控朝政的重要原因,他手下的五虎五彪十狗四十孩兒四十孫并非都是無能之輩,否則也斗不倒群英匯聚的東林黨,這一點就比劉謹之流要高明許多。
同時因為魏忠賢出身貧苦,所以他知道只是搜刮貧苦百姓是榨不出多少油水的,才堅持要征收商業稅,保證了當時明朝的財政沒有崩潰,而他出身草莽的江湖氣也讓他在抵抗建奴侵略上態度十分堅決,沒有在關鍵問題上拖后腿,所以在他專權期間,明朝雖然在和建奴的對抗中處于弱勢,但是卻能一直將建奴擋在山海關外。
另外還有一個值得思索的細節,我去查了不少史料,都沒有關于崇禎抄魏忠賢家到底搜出了多少財物的記載,但沒有收到“和珅跌倒,天下吃飽”的效果是肯定的,否則崇禎皇帝也不至于扣扣索索,為國庫空虛發愁了。這一點也說明魏忠賢雖然專權,但也不是純粹地為了滿足個人私欲,他還是有心幫天啟皇帝把朝政管理好的。
那么魏忠賢到底該不該殺呢?我認為該殺!首先從政.治角度來說,當時魏忠賢權傾朝野,黨羽眾多,“世人只知有九千歲,而不知有皇上”,而崇禎皇帝初登皇位,威望不足,如果不殺魏忠賢,他的皇位很難坐穩。而事實上殺魏忠賢正是崇禎皇帝為數不多的政治亮點,讓他迅速在朝堂和民間建立起了自己的聲望,在除掉魏忠賢之后,天下無不拍手稱快,無論是朝中大臣還是普通百姓一度都覺得崇禎皇帝是能夠中興大明的明君!
另外魏忠賢心狠手辣,壞事做絕,他的手下也是良莠不齊,很多都是地痞無賴出身,他們殘害大臣,欺壓百姓,犯下累累血案,民怨很深,魏忠賢的閹黨勢力已成大明的毒瘤,是應該除去的。
可惜的是崇禎皇帝志大才疏,除掉魏忠賢后就以為萬事大吉,卻讓東林黨借勢崛起,將朝堂徹底變成了他們黨爭的戰場,從而讓明朝在敗亡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題外話有點長,不過我覺得寫歷史小說有趣的地方就在于此,還原歷史人物,探尋歷史真相,不喜歡的讀者可以跳過,我們言歸正傳。郭致遠正是因為了解了原本歷史時空的魏忠賢,所以并沒有因為他是歷史上遺臭萬年的大權閹而避之唯恐不及,他要利用魏忠賢,為自己爭取到更多話語權,這樣才能在民族危難時刻力挽狂瀾!
魏忠賢因為沒有攔住群臣帶著朱由校去文華殿被李選侍罵了個狗血噴頭,心里正郁悶呢,聽說郭致遠主動來找他,又是詫異又有點受寵若驚,連忙出來迎接,一番寒暄之后,魏忠賢就有些沉不住氣地問道:“候爺來找雜家又有何賜教啊?……”
郭致遠微微一笑道:“不知怎的,我一見公公就覺得十分面善,實不忍心見公公大禍臨頭,故特來給公公指一條明路……”
“大禍臨頭?!”魏忠賢一聽頓時大驚失色,心里卻是一頭霧水,茫然道:“雜家讀書少,實在是糊涂得很,還請侯爺明示……”
郭致遠要的就是這樣的效果,微微一笑道:“皇上已經完成登基大禮,你的主子李選侍肯定是當不上皇太后了,不過她是先皇寵妃,大臣們不好對她如何,但公公就危險了,方才在文華殿,楊大人他們就在商議要對此次助紂為虐的內官問罪,殺雞駭猴,以儆效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