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八百三十六章 完整收購

  11月4號,富華科技公司的馬副董事長,以及整個富華科技公司總公司派出來的代表團,正式抵達臨海市。

  并且和廖智勇見面之后,一方面展開了對雷霆科技有限公司之間的合作,而另一方面,則是飛快的開始進行凌風電子公司股權轉讓以及公司內部的重新整合。

  現如今,凌風電子公司已經由富華科技公司直接控股,富華科技公司董事長也正是成為了凌風電子公司的新任董事長。

  甚至富華科技公司還不僅僅只是滿足于此。

  雖然凌風電子公司已經成為了富華科技公司的下屬子公司之一,不過富華科技公司董事會非常清楚,凌風電子公司是整個富華科技公司完成轉型的第1步,所以如果可能的話,富華科技公司很想要將凌風電子公司全部的股份完全收購過來。

  而這樣的想法,其實凌風電子公司的其他幾位董事也并沒有過多拒絕的意思。

  因為凌風電子公司的幾位股東心中也非常清楚,一朝天子一朝臣,現如今,已經不是他們跟隨在張風身后的年代了。

  接下來,富華科技公司必定會將整個凌風電子公司內部的人員體系進行一次徹徹底底的大洗牌,他們這些董事,也將會漸漸的失去手中的權力。

  而且現如今,凌風電子公司的股權經歷了如此巨大的變動,甚至整個凌風電子公司內部也出現了極其巨大的問題,這樣一來,整個凌風電子公司的資產估值也在不斷的下降。

  所以在富華科技公司的馬副董事長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之后,凌風電子公司一大半的股東,都毫不猶豫的直接將手上的股份以同樣的折價比例,出售給了富華科技公司。

  其實這樣的意向,早在一天之前,馬副董事長還沒有抵達臨海市的時候,雙方就已經進行過一次溝通,基本的意向都已經確定下來。

  因為凌風電子公司的幾位股東都非常清楚,如果繼續等待下去,凌風電子公司的股份價值也將會不斷的壓縮。

  繼續堅持下去,對他們來說也根本不會有任何的意義。

  還不如盡快的將自己手頭上的股份賣給富華科技公司,這樣一來,也能夠另尋出路。

  而就在11月4號,馬副董事長抵達臨海市的當天,馬富董事長就親自和凌風電子公司的幾位董事進行了接觸,并且簽訂了有效合約。

  也就是從這一天開始,凌風電子公司85的股份,都已經落到了富華科技公司的手中。

  剩下的15的股份,分別在4位股東的手中。

  而這4位股東,其實也已經同意了將手頭上的股份出售給富華科技公司。

  只不過,這4位股東原本都是凌風電子公司的高層管理人員。

  整個凌風電子公司在納入富華科技公司的體系之后,還需要進行一系列的變革,也需要這幾位高層管理人員從旁輔助。

  所以,暫時還沒有簽訂正式的合同,只不過雙方已經做好了約定,一旦他們完成了對凌風電子公司的內部改革,那么他們也會將自己手頭上的股份以稍高一些的價格賣給富華科技公司。

  這樣一來,富華科技公司實際上就已經完成了對整個凌風電子公司的收購。

  而在收購的過程當中,富華科技公司其實是占了極大的便宜的。

  原本的凌風電子公司整體資產估值高達120個億,不過在經歷了公司內部的巨大波動之后,尤其是在凌風電子公司原來的董事長張風以40個億的價格賣掉了60的股份之后,整個凌風電子公司的資產估值,實際上僅僅只剩下了不到70個億。

  只不過,最后剩余的那15的股份,由于需要提升一部分的價格,所以最終收購整個凌風電子公司全部100的股份,恰恰好好消耗了富華科技公司整整70個億的資金。

  而這也能夠證明,富華科技公司在這次整體轉型的戰略計劃當中所下定的決心。

  不得不說,富華科技公司董事會的確是擁有著讓陳平都為之側目的魄力和決心。

  雖然在此之前,富華科技公司的整體公司體制顯得有些迂腐不堪,不過在完成轉型之后,陳平非常相信,富華科技公司未來的發展前景還是極為不錯的。

  能夠和這樣一家朝氣勃勃的公司展開全方位的合作,陳平的心中也能夠更加放心一些。

  接下來一段時間,富華科技公司最需要做的,就是將凌風電子公司完整的收入囊中。

  到那個時候,凌風電子公司所控制的幾十家大大小小的工廠,都將會成為富華科技公司所擁有的財產。

  而最為巧合的是,凌風電子公司原本控制的那些工廠,現如今所有生產線,都已經被平宇集團網絡安全部清空了全部的生產資料。

  也就是說,這些生產線雖然已經使用過一段時間,不過在生產資料方面,反倒像是一些全新的生產線一般,只需要進行生產資料方面的重新錄入,以及對生產線上的一些細微更改,就可以投入使用。

  當然,凌風電子公司這些工廠所能夠生產的手機配件,其實種類并不算太多,有些生產線甚至需要直接出售,進行大規模的更換。

  想要完成這一切,至少還需要投入10個億以上的資金。

  不過對于這些資金投入,富華科技公司仿佛毫不在意一般,二話不說的就已經做好了全部的準備。

  而另一方面,富華科技公司甚至還在不斷的變賣著公司的各種資產。

  原本富華科技公司就是一家電器品牌公司,富華科技公司所研發的電器種類,高達幾十種之多。

  而接下來,富華科技公司將要進行徹底的轉型,所以原本有關于這幾十種電器的各方面研發資料,也都變成了無用之物。

  另外,富華科技公司還有大量的貨物堆積,這些都是需要在短時間之內出售出去的。

  之所以富華科技公司在轉型的過程之中需要付出極大的代價,其實就是因為在變賣這些資產的過程當中,所需要承受的極大的消耗。

  不過相應的,只要能夠在短時間之內將這些資產全部變賣出去,那么富華科技公司也將會獲得一大筆天文數字的現金流。

  這筆資金,完全可以用來收購手機配件生產公司,乃至于更換生產線等等一系列的事項。

  這才是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轉型的關鍵。

  對于富華科技公司所表現出來的這種程度的魄力,幾乎所有和富華科技公司有些關聯的其他公司,甚至是整個行業的所有公司都為之目瞪口呆。

  所有人都沒有想到,富華科技公司竟然能夠下定如此巨大的決心,不惜折損幾百億的資產,也要在最短的時間之內,以最快的速度完成這次徹頭徹尾的轉型。

  按照富華科技公司內部的預計,想要完成這次轉型,大概需要損耗400億到600億的資金,而需要消耗的時間,則是在一個月到三個月之間。

  畢竟這其中,還有許多不確定的因素。

  哪怕是富華科技公司本身,也沒有辦法估算出最準確的時間。

  不過不管怎么說,富華科技公司大規模轉型的工作已經徹徹底底的展開了。

  而在這段時間當中,凌風電子公司被富華科技公司收購之后,整個凌風電子公司的所有生產線,都可以在很短的時間之內正式投入生產。

  而另一方面,雷霆科技有限公司也同樣需要聯絡更多的合作伙伴,雙方都需要一定的緩沖時間。

  所以雖然看上去,雷霆科技有限公司研發出來的這第1款智能手機已經做好了投放市場的準備,不過,等到生產線上第1臺真正的智能手機生產出來,其實還需要至少半個月到一個月的時間。

  而這段時間,也足夠雙方做好前期的準備了。

  在生產方面,雷霆科技有限公司已經聯絡了包括富華科技公司在內的幾家大大小小的公司,不過單單只是如此的話,卻還遠遠不夠。

  畢竟任何人都能夠想象,雷霆科技有限公司研發出來的第1款智能手機正式投入市場之后,必定會引起極其巨大的轟動,手機的銷售量,也將會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幾何倍數的增長。

  而到了那個時候,單單只是這幾家生產公司之間的通力合作,根本就不可能支持雷霆科技有限公司如此大規模的生產。

  最重要的是,雷霆科技有限公司以及星宇游戲交易網站公司這兩家公司,各自都還需要建設自身的生產線。

  畢竟在所有手機零配件集中起來之后,雷霆科技有限公司需要對硬件進行組裝,而星宇游戲交易網站公司則是需要對軟件進行安裝。

  這兩者都是需要自身的生產線的。

  不過好在,臨海省范圍內本身就有不少大大小小的電子配件生產公司,以及其他各類型的生產公司。

  只需要投入一定的資金,這兩家公司就能夠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完成生產線的建設。

  而對于雷霆科技有限公司以及星宇游戲交易網站公司來說,資金方面其實已經根本算不上是任何問題了。

  尤其是雷霆科技有限公司。

  原本的雷霆科技有限公司,僅僅只能算是一家中小型的公司而已,整體資產不超過兩個億。

  不過就在這短短幾天的時間之內,雷霆科技有限公司憑借著手中智能手機的技術,在資金方面已經得到了極其強大的擴充。

  畢竟雷霆科技有限公司手中,掌握著第1款智能手機的完整生產技術,這樣的生產技術,放在世界上的任何一個角落,都是無與倫比的大殺器。

  想要和雷霆科技有限公司展開全方位的合作,首先需要同意的,便是雷霆科技有限公司提出的定金。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陳平曾經不止一次的感慨,技術才是第一生產力。

  數百種大大小小的智能手機零配件,需要分散給幾十家不同的合作伙伴進行生產。

  現如今雖然僅僅只有幾家生產公司和雷霆科技有限公司確認了合作關系,不過每一家生產公司想要拿到雷霆科技有限公司所提供的詳細生產資料,都需要交付一定的定金。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