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設局(三)

  由于京師的人口流動頗大,永樂帝在京城周遭的兵力布防,除了守衛京城九門的九門提督手下幾千步兵,剩下的軍隊便以營,衛,堡的形式分散于京郊駐守,但每個駐守的軍營都沒有超過萬人,甚至才幾千人。

  永樂帝此法駐兵,除了更好的控制人口,便是為了防止造反的可能。

  白寒煙站在高處,低眉瞧著黑壓壓的大軍,鐵騎盔甲,在火光中連夜出營,一眼望去竟是格外的醒目,她的嘴角不自覺的勾勒一抹笑意。

  大軍連夜行軍,整個地面都好像在晃動一樣,萬馬奔騰的巨大聲響就好像是天雷滾滾,玄衣鐵馬,就像是一支箭的箭頭一樣沖在最前邊,流云飛瀑一樣馳進了駐守京郊的軍隊。

  夜半時分,出其不意攻入京郊三大駐軍,兩萬人很輕易攻破轅門,總將被陳錦輝所殺,被俘士兵為保命,被迫加入陣。

  烈馬領兵的陳錦輝,在暗夜里如狼一樣仰頭大笑,雙眼瞧著皇宮里的方向,眸子里是壓抑許久的狂妄和對權利迫切的渴望。

  對陳錦輝來說,膽小如鼠的降將,只怕已是最沒有危險的兵馬了,怕只怕,降將之間,早已默契于心,只等著大戰在即尋隙而亂的機會逃跑流竄,不過不要緊,畢竟不是他的人,用來當炮灰是最好不過了。

  地平線上皇城方向,外郭千里,巍峨皇城,八水環繞九大城門,現下已經是第二日,日頭已滿,大明宮正沐浴在淡金色的晨曦中,泛出旭日東升般連綿耀眼的紅光。

  陳錦輝率大軍揮師京城腳下,百姓四竄,來不及逃跑的全部死在飛揚的馬蹄下,橫尸遍野,遍地綢血,金鑾殿上,常德被錦衣衛扣壓在地,他也是一臉的驚駭,不明白陳錦輝無緣無故的為何要反。

  金鑾殿上的皇上,此刻龍顏大怒,卻又心力交瘁,現下十方劫噩,如山崩地裂,撲面而來!

  而在拂曉過后不久,天色還未明朗之時,龍游山莊在皇宮不遠處的復興坊中反著淡淡的暗澤,而龍游顧名思義龍游,為皇家別院,占去了坊內差不多四分之一的位置。

  龍游山莊,紅墻白瓦不比皇宮遜色,而周邊百姓這幾日便有些納悶,平日里此處雖也有士兵守衛,可近日里竟調來近百個保護皇親的金吾衛親自來把守,把這里三層外三層圍得水泄不通,更不準外人親近,二周遭百姓也習慣了如此,也不想多番打聽,皇家別院么,想來又是住進了什么皇親國戚了吧。

  別莊內東側后院緊鄰宮城,也就是說山莊東側過去便是巍巍皇城了,太湖從皇城流水穿入宮墻,東西逶迤而出,在山莊之內共流一水,莊內中樓臺矗立,氣勢巍峨,。

  而山莊內,一道矮矮的圍墻隔開山莊兩院,此刻后院的圍墻之上鐵門落了一把鐵鎖,將兩院隔絕,而站在此處朝著墻內的上方望過去,但見樓閣錯落起伏,掩映于參天古木之后,此刻古樹葉子落盡,便看到高閣上的門檐和窗扉,此刻晨色未明,暗淡無光,這一切都成了重重疊疊的黑影,巨大的古樹撐開高高聳立的枝椏,倔強地刺向天空。寒風嘯叫著將滿樹奇形怪狀的枝條卷扭成猙獰的弧度,枯黃的落葉在半空中起起沉沉從圍墻頂端探出頭來,似乎要竭力擺脫這個陰森恐怖的地方。

  而此刻,樓閣中卻有一抹緋紅格外乍眼,透過未明的晨色,清晰可見有一個男子斜倚在回廊上。

  他的紅衣在灰暗的晨色中飄蕩,俊秀的面容沒什么表情,而此刻,他似乎感覺到了一股子異樣,輕輕嗅了嗅鼻子,一股味道竄入鼻端,他不著痕跡的皺了皺眉,抬眼望著圍墻外,雙眼微瞇成狹長的細線,低聲喃喃道:“難道天要降異象了嗎?”

  似乎是為了印證段長歌的話,當晨起的第一抹血紅的光照在龍游山莊守衛金吾衛的眼睛上時,他們不約而同的眨了眨眼,再抬起眼皮之時,便看見一位頭頂金冠,鮮白素袍的女道士,踏著晨色從石階下姍姍而來,片刻便已至眼前。

  “什么人!”

  為首的帶刀侍是金吾衛長史,官階頗大,見有人闖入立刻抽刀而起,揚眉冷聲質問。

  那女道士在晨光中緩緩抬起頭,凝眸裊裊,不食煙火,全身素縞,不施粉黛,雙眼細長,偏偏長出一股勾魂攝魄的美,真如方外仙子一般。

  那些金吾衛此刻看得一怔,連質問的口氣也軟了幾分道:“這位仙姑,此處乃皇家別院,若要化緣,請移步他處。”

  女道士行禮如儀,低眸款款低語:“貧道偶過此地,見此上空被一股東來的黑氣壓頂,陰霾呆滯,恐怕有血光之災,便想來此勸慰一二,希望能化解這場災厄。”

  “滿口胡言!”那枚金吾衛長史一聽此言,不由得冷面大聲呵斥道:“此乃皇家別院,東鄰皇城,以道姑之言,那黑云豈不是從皇宮而來……“他的話未說完,他猛然一震立刻噤聲不語,似乎想到什么,抬眼深深看了一眼女道士,手不自覺的放在腰間的長刀之上,眼中帶了一絲探究之色。

  女道士瞧著他的模樣,臉上沒有一絲慌亂,低眉淡笑,輕聲道:“無量天尊,貧道游方到此,只是看破其中的玄機,便想來勸慰一二,閣下若不信,好自珍重,小心惹禍上身,貧道不變叨擾,告辭。”

  說罷她真的翩然轉身,兀自離去,那金吾衛長史沉眸想了想,還是開口喚住她,猶豫了一會,才放下握住刀柄的手,道:“仙姑且慢,此事事關重大,仙姑可要對此話負責,不然以一個造謠生事之罪論處,照顧可是要丟了性命的。”

  “貧道乃出家之人,本不欲多管閑事,可見此番霍亂,恐萬民遭殃,更是于心不忍,縱使甘冒天譴之罪,來此處與爾等道破天機,以解萬民之災。”女道士垂眸淡笑,真如低眉菩薩一般。

  那長史聽她所言,更是不敢怠慢,急道:

  “仙姑,還請稍等片刻,下官官微言輕,不敢對此事置喙半分,容我向上容稟。”

  女道士施了一個禮,微微頷首,淡道:“可以。”

  長史對金吾衛交代幾句,轉身推門進了別院里,而后過了沒一會兒,便見別院大門緩緩開啟,一眾金吾衛蜂擁而出,擁著一個中年素衣的男子緩緩走出,此人站在門口成睥睨之態,儀態雍容,氣勢頗強,想起喬初昨日所言,她對那人微俯身施禮如儀,輕聲道:“無量天尊,人間冠冕,天降異象,鴻鵠高飛,一舉千里,至于依舊,羽栩已就,橫絕四海。”

  朱高熾聞其所言,不由得微微一愣,聽出女道士話中深意,便是知曉他的身份了,抬手示意她直起身,微笑道:“仙姑方才所言,是為何意?”

  “啟稟貴人,貧道受人之托,為貴人化解此番劫難。”女道士姿態翩翩,眉目清冽。

  朱高熾皺眉,沉吟道:“哦?不知仙姑是受何人之托?”

  “貧道是受天下百姓之托。”女道士字字珠璣。

  朱高熾揚眉審視著看著她,似乎是透過面皮看破肌里,女道士淡笑如常,眼如明月,清輝皎潔,良久,朱高熾微微一嘆道:“仙姑里面請。”

  女道士卻搖頭道:“福澤貴地,貧道不易踏入,貴人切記,異象渡人,百鳥圍護,此人能解京城之厄。”

  說罷抬眼淡笑,又囑咐了兩聲切記,便翩然施禮,蓮步抖移,朱高熾急忙喚著她,卻見一股清風拂過,枯葉翻飛,眼前頓時迷蒙一片。

  片刻間,風歇葉落,在展眼看去,那女道士已離人前,倏然飄遠。

  朱高熾緩緩收回目光,口中喃喃的道:“異相渡人,百鳥圍擁。”

  金吾衛長史聞言驚疑出聲:“殿下,此時正值初冬,哪里來的百鳥?”

  他的話音一落,日頭破云而出,大片的紅流瀉在樓閣檐牙之上,有一種別樣的風流嫵媚,倏地一聲鳥叫破空婉轉,緊接著又是幾啼,聲音不遠不近,時起時落,閣樓柳樹枯枝隨風輕擺,寒鳥婉轉鳴唱,越來越濃,因為樓閣高處枯枝亦是濃密,只聞聲,不見影。

  朱高熾聽了一驚,急忙抬眼仔細看去,起初并不能瞧見,越發驚疑,忽然,只見噗噗啦啦幾聲振翅,一群云雀陡然驚起,在湛藍的天空留下一片暗影,那百鳥在樓閣之中,朝啾低鳴,振翅而飛,完全亂了時令,如春日美景,讓人嗟嘆不已!

  朱高熾眼中劃過一抹了然的笑意,喃喃道:“果真就是他!”

  皇城,金鑾殿內,群臣靜立兩側,文官在左,武官在右,眾人面朝南方,面露驚懼之色,夾雜著急躁,等待著永樂帝得出面解決比難,而一身正規朝服的太子朱高熾面上也帶了一許焦躁之色,在前墀上來回踱著步,群臣則是目光時不時地投向他,似有所期盼之狀。

  忽而,朱高熾驟然離朝,向殿宇內側走去,帶他離去,眾官嘩然,一片哀嘆!

  而永樂帝在御書房內,以手支額眉頭微蹙,是心力疲憊,朱高熾上前,撩衣跪拜,朗聲道:“父皇,為今之計,能解此難者,為段長歌一人。”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