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二百零四章 諫臣周瑤

  夜里,黑的伸手不見五指,寒氣深重,一個身穿斗篷的男子的身影在城中七拐八彎,如有靈鼠。

  斗篷幾乎遮住了他整張臉,看不清是誰,只是他似乎很是輕車熟路,就著一瀑夜色,他一路都是繞著小道前行。

  京城里墻高巷深,他進了一條清冷的小巷,路面上空蕩蕩的沒半個人影,那男子似乎很是警惕,在一道院房門口停住腳步,探著頭像黑夜里四處看了看,確定無人后,才推開一道縫,他像個滑膩的魚兒一般,一閃身就鉆了進去。

  待那男子進門之后,院子里陡然亮起了光,那人驚了一下,急忙用雙手捂住臉下意識的倒退了一步。

  “周大人的膽量也就如此,真不知在朝面君直言規勸之時,是不是也是如此。”

  周瑤緩緩放下雙手,斗篷后的雙眼一沉,看著院子里負手而立的段長歌,他緩緩將頭上的斗篷摘下,露出一雙深沉的眼來,淡笑道:“段大人的膽識當真過人,在官道入京之時周某就見識過了,可是周某拍馬也不及的。”

  段長歌眼角一揚,略起了清爽明快的弧度,徐徐說道:“周大人考慮的如何了?”

  周瑤雙眼瞇了一下,臉色瞬間就變得十分嚴肅,道:“段大人,你可知此事多兇險,無異于太歲頭上動土,弄不好,本官的命可就沒了。”

  “古有縱君而無諫臣,有冒上而無忠下,君臣上下,各饜其私,周大人既然是掌管諫諍的,自當是忠義乾坤之人,為何就不敢替這世間的清明正義費上一絲唇舌?”

  燭火下,段長歌猶如鷹隼的眼,目光灼灼。

  “段大人何必用此激將之法?”

  周瑤負手不緊不慢的朝著段長歌走過去,嘴里滿不在乎的答著,亮晶晶的眼眸卻帶了探究之色望著他,好似是在觀察考量著段長歌。

  “段大人,我真的想不明白,你好好的貴陽都指揮使不當,為何要京城來攪弄風云,淌這趟渾水,你究竟有何目的?”

  段長歌的神色微變,緩緩垂下的眼睫里藏著一抹不為人知的眷戀,良久,他才喃喃道:“白靜懸是段某的岳父。”

  周瑤一愣,旋即仰頭大笑起來,道:“難怪,難怪,就連段大人這等人物都躲不過去,看來還真是英雄難過美人關!”

  段長歌眸光閃亮地抬頭看了周瑤一眼,彎了彎唇,微微的笑容看來黯然而慘淡,道:“周大人既然肯來,自然是知道這朝堂之上原本就是唇亡齒寒,如今這朝局,亂象橫生,只是我等鐵骨之心,終是愿得一明君,不知,圣上肯給我等這期予?”

  周瑤亦收了笑意,臉上的神色也凝滯成一片慘淡:“曾幾何時,我也曾是一腔忠膽,多番諫言,可我們面前的這位皇帝,初時尚聞,怎耐臣言太過逆耳,將我驅逐出了神京。離京多年,官道曲折,此番君臣再次相見,竟都已經是到了這番田地。”

  周瑤眼里泛起了淚花,想起初入官途時的一腔熱血,如今已冷的沒了溫度,如今,他所留戀的,也不過是心中緊記的那句,烈士不避鈇鉞而進諫,明君不諱過失而納忠。

  不知,今生,還能見到否?

  “吾皇雖多疑,可臣相信,臣能活到現在,足以證明他還是是個明君,若能換回圣君,臣死又何惜?”

  段長歌見著周瑤滿臉悲絕,義憤填膺,心中亦是感慨萬千,當初他奮力追隨的,不也是那個讓他傾倒佩服的一代梟雄么,如今這幅光景,難道是那帝位……真的能讓人失了本性么?

  清晨,早朝。

  森嚴的宮門里傳出了宦官們一迭迭的喊朝之聲,彼時,眾朝臣們立刻端嚴,自不敢稍有怠慢,各自按品階排好了隊,魚貫行進了承天門,沿著宮中大道直奔太極殿而去。

  這一行里自然沒有段長歌的身影,他稱病不朝已有七日余。

  永樂帝自然也懶得搭理他,年邁的他坐在龍椅之上,神色有些倦怠,他對身旁的內侍擺了擺手,精明的宦官立刻會意的高喊:“有事稟奏,無事退朝!”

  眾臣早已經習慣,正要跪地齊喝萬歲,寬闊的大殿里便響起男子抑揚頓挫的聲音:“臣有稟奏。”

  周瑤這一聲抑揚頓挫,擲地有聲,霎時,群臣嘩然。

  永樂帝微挑了眼皮,看了一眼周瑤,沉了眼,淡淡道:“愛卿,有何事要奏言?”

  周瑤走出官列,對著用力帝跪地伏首,行了一個大禮后,才一字一句道:“啟稟圣上,臣聞百姓所言,前戶部侍郎白鏡懸私藏的銀子尋到,卻因鬼神之說,無法將此銀子收入國庫,而百姓所言,那是白靜懸冤屈所致,如此鼎沸之言,臣以為……”

  “你以為什么!”永樂帝霍然怒斥,聲音竟蕩的大殿之內,皆是一陣轟鳴。

  群臣跪地惶恐。

  周瑤跪在正中間,袖子里的手緊了緊,手心已然算是汗水。

  永樂帝半晗的雙目突然一睜,寒芒倏閃,厲聲道:“周瑤,原來你是來此替那罪臣來太極殿里跟朕來撒野的!”

  “臣有罪!”周瑤再次伏首,面對永樂帝的暴怒,藏在舌尖的話還是在此境地說了出來:“臣以為,明君當以百姓之音為先,白鏡懸一案,有罪無罪,還請皇上重新徹查一番,最終還是得給百姓一個交代!”

  “放肆!”永樂帝一拍明黃椅子,整個人從龍椅站了起來,怒斥道:“白鏡懸一案,六年前就有了定論,一年前,那逆賊的罪女女扮男裝想禍亂朝堂,一年后,她又明目張膽的入詔獄殺了三人,此等逆犯,罪該誅九族,你竟然還要朕給百姓一個交代!周瑤,你可是有不臣之心!”

  “臣不敢,臣以為,這世間沒有空穴來風,既然有此傳聞,圣上就該重新徹查,給百姓一個交代,也是給圣上一個交代!”

  周瑤跪在地上,聲音鏗鏘有力,沒有一絲退縮,他抬起頭,將目光落在永樂帝的足尖之上,再次朗聲道:“圣上與白靜懸君臣數十年,難道陛下就真的相信自己錯付了一個人?”

  卯時正牌,日頭已經是粉紅色了,白寒煙坐在窗口,將窗子大敞,任憑冷風吹拂在越發瘦弱的臉上,雙目怔怔的看著日頭,心思似乎也經不知飄蕩了何處。

  “寒煙,急什么,很快就會下早朝了。”

  段長歌單手從身后抱緊了她,另只手將窗子關上,阻絕了冬風。

  白寒煙轉過身順勢伏到他的懷里,雙手環抱住他的腰身,臉貼在他的胸膛里,悶聲道:“我只是有些著急。”

  段長歌輕輕的笑出了聲,伸手撫著她腦后的秀發,柔聲道:“有些事是急不來的,現在就看誰更有耐心,誰先忍耐不住。”

  白寒煙聞言從他懷里抬起頭看著段長歌,抿唇道:“他會忍不住么?”

  段長歌沒有言語,而是將目光落在窗外的日頭,良久,他嗤笑一聲:“也許吧。”

  白寒煙低嘆一聲,再次俯首在他懷里。

  乾清宮內,香煙繚繞。

  永樂帝怒不可遏的將屋內一眾器皿茶具全部扔在地上,地上跪著一地內侍宮女,無一人敢言語半分。

  永樂帝伏在軟榻上,胸口還因為怒氣而劇烈的喘息著,好半天,他才從怒火里回過神來,神色滿滿的都是疲倦,朝著地上的跪著的宦官道:“周瑤呢?”

  內侍緩緩從地上微抬起頭,看著皇帝的足尖,輕聲道:“回皇上的話,周大人還在外頭跪著。”

  “放肆!”永樂帝用力拂袖,怒氣再次沖上了頭頂,斥道:“他還真以為我不敢殺他了。”

  “圣上三思啊,刑不及諫臣,圣上不可給世人留下話柄啊!”自小服侍永樂帝的內侍抖著膽子向皇帝進言,永樂帝聞言臉色更差了,將滾在腳下純金鼎踢的很久,砰的一聲砸到了墻角。

  內侍心疼那金鼎,搖頭嘆息,忽然,他似乎想到什么計謀道:“皇上,臣有一計,不知能用否?”

  “何計?”永樂帝挑了挑眼皮。

  “圣上先用緩兵之計暫時好言安撫周大人,讓他先回府休沐,這幾日,讓錦衣衛在京城之內,將鼎沸的消息暗中鎮壓,待幾日后,傳言將息,想來那時周大人也不會再說,為民請命之言了。”內侍眼珠子靈巧的轉著,想著這一主意倒也可心。

  “就這么辦吧。”永樂帝似乎疲倦了,擺了擺手,示意內侍宮女全部退下。

  一眾人跪地稱諾,將地上的殘渣碎片全部拾走,緩緩彎身退下,其中一個宮女眼尖的看到墻角滾落的金鼎,剛要走進拾起,皇帝忽然發言道:“放那吧。”

  宮女被突如其來的一句話嚇得一抖,卻見圣上閉上雙眼,淡淡道:“將杏香給朕點上,都退下吧。”

  “是!”

  皇城偏僻的一角落,化成大內侍衛的喬初冷眼看著乾清宮的方向,冷哼了一聲。

  身后忽然悄無聲息出現一個人,借著不遠處微弱的宮燈,看清此人正是李成度。

  喬初緩緩回身,淡淡道:“東西放進去了。”

  李成度彎身恭敬的道:“是,放進去了。”

  喬初目光幽沉,冷冷的嗤了一聲:“朱棣,你欠我們的,也該時候還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