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二百六十章 升官了

  模特秀盡管已經過了一天了,但是熱度依舊不減,佟記精品鋪子一大早就人山人海了,來談生意的那些人,見到這個情況,一個個眼紅的緊,心想這為什么不是自家的鋪子啊!

  “巳時已到,那咱們就開始了。”劉一帆坐在會客室的正中間,說,“昨兒大家也看到了我們服裝廠生產出來的東西,不論是衣裳、鞋子還是包包,都是一等一的棒,廣受追捧,我們主要是負責生產,如果諸位誰想合作,就只能加盟,我跟大家解釋下加盟的意思,打個比方說,佟二少爺付了一定額度的加盟費,所以以后我們廠里生產的衣裳鞋包以及后期要上市的床上用品等等,府城這邊我們只會供貨給他,其他人在府城也想賣我們的產品,只能找他。”

  眾嘩然!

  這種合作方式,他們是第一次碰見,但是他們還是更傾向于拿到圖紙,然后自產自銷。

  劉一帆當然知道他們心里怎么想的,于是又說:“圖紙我肯定不會給的,就目前的款式,如果各位要仿制,我也攔不住,但是我可以告訴諸位,我們會有源源不斷的新款,你們永遠只能賣我們的舊款!”

  “豈敢豈敢!”

  “經濟使說的哪里的話,我們怎敢呀?”

  如果劉一帆背后不是皇上,他們肯定把各個款式買一件回去做樣品,然后命人做出來售賣,只是可惜背后之人太強大,沒人敢頂風作案。

  這時候,誠意布莊的甄旺開口問道:“經濟使大人,這個加盟費怎么算呢?”

  劉一帆說:“府城加盟費一百二十兩,縣鎮加盟費八十兩。”

  這個費用比起佟奕峰當初加盟的時候貴了點,貴點也正常,因為現在經過他們的努力,產品已經有了名氣,有了名氣那肯定就更值錢了呀!

  那些掌柜們正猶豫之際,劉一帆又道:“府城以及府城周邊的興邵、白倉、蘭溪、保平這幾個縣,佟二少爺已經拿下了,所以這幾個縣只有他才能賣我們服裝廠的產品,松山縣、興隆縣、五豐鎮我們要自營,所以諸位掌柜若是想合作,就要考慮其他地方。”

  眾人一聽,心里又是一陣苦澀。

  這個時代,不像現代收錢打款什么直接轉賬就可以,有個什么事情,就算隔得遠,打個電話就說一聲也方便,再不行的話,交通四通八達,要去哪兒飛機高鐵時速也很快。古代最高級的代步工具就是馬,要是鋪子與鋪子之間隔太遠,根本不好管,而佟奕峰率先拿下的這幾個地方,都是挨著的,后續管理起來要方便很多。

  羅穎說:“諸位不用急著答復,可以考慮考慮,做生意嘛,肯定是急不來的,要是方便的話,也可以去興隆縣我們的服裝廠參觀考察過后,再做定奪。”

  劉一帆指著張守信向大家介紹道:“這位是張守信張廠長,也是我們服裝廠的合伙人,大家若是想去參觀考察的話,后天可以跟他一起回興隆縣去參觀考察。”

  興隆縣那邊的模特秀也才結束沒幾天,生意肯定很好,所以這邊的走秀一結束,張守信就想要馬不停蹄的趕回去。

  而劉一帆和羅穎則要留下來直到兩家酒樓開完業。

  這時候,劉一帆兩口子起身要走了,余下跟服裝有關的任何事宜全部交給張守信。

  從會議室出來,尹震問劉一帆:“你之前送來的折子里說同一塊地,不能每年都種同一種作物,是真的嗎?”

  “我們今年試過了,去年種黃豆的地,今年種了花生,去年種花生的地,今年種的黃豆,產量比去年多了三成。”劉一帆道。

  同一塊地連年種同一作物,會使得該作物需要的無機鹽等減少,而又得不到及時補充,故該作物生存環境變差,需要種植其他作物調節。

  羅穎不喜歡種田種地,但是好歹也是個現代農村長大的孩子,這方面知識肯定比這時代的人懂得多,那時候她奶奶經常念叨一句話:一年多二年少三年稀四年了。所以今年播種之前就跟村里那幾戶交好的人家提了個醒,上個月花生豐收的時候,產量果然比以前多了兩成!那幾戶得到羅穎提醒過的人家,高興的送了不少東西來感謝,后來劉一帆又讓村長把這事兒宣揚出去,明年讓大家伙都這么種!

  不僅如此,劉一帆還把此事一五一十的寫在折子上,一封去了京城,一封給了尹震,希望整個國家的老百姓都知道,都能跟著做。

  而此時,劉一帆的折子已經到了皇帝手里。糧食是國家的戰略物質,是人民的生活必需品,沒有糧食,就不要談國家的穩定,尤其是在動不動就打仗的古代,糧食的產量就更加重要了。

  所以,皇上看到劉一帆遞交的折子后,激動萬分。

于是,第二天,早朝上又談及此事  皇上:“經濟使提出,朝廷應設農事院,專門研究如何讓糧食增產,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古代有六部,六部指尚書省下屬的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沒有專門搞農業研究的,劉一帆從這次農作物不應連作一事上得到啟發,覺得朝廷應該設立農事院,專門研究如何讓糧食增產,所以他的折子里不僅有農作物要輪作,更寫上了自己的建議。

  皇上口里的的經濟使,那些穿官服的都知道,眾人心里不禁猜測:難道皇上想給經濟使升官?

  兵部尚書站出來道:“糧食乃國之根本,若是真的研究出增產之法,利國利民千秋萬代的好事,以后敵國入侵,打起仗來也不用擔心糧草不夠,臣認為此事可行!”

  “皇上,經濟使本身出身農家,對農事也十分清楚,臣認為可以讓經濟使擔此重任!”戶部尚書站出來說道。

  太子說:“父皇,兒臣也認為可以讓經濟使全權負責。”

  “臣附議。”

  “臣附議。”

  皇上又說:“那就傳朕旨意,命劉一帆兼任農事院農知,正六品,全權負責此事,另賜玉如意一對。”

  這時候禮部尚書站出來道:“皇上萬萬不可呀!這經濟使尚無功名在身就有了官職,于禮不合呀!”

  若是沒有品級倒還好,可一個連秀才都不是的人忽然當上了六品官,這讓他們這些寒窗苦讀十余載的人做何感想?歷朝歷代,可沒有這種先例,當然武官除外。

  太子又道:“父皇,兒臣認為凡事不能總是拘泥于繁文縟節,于國于民有用,為何不能破例?經濟使一家冬天都能種出蔬菜,如今更是發現農作物輪作可增產可保持土地肥沃這一點,兒臣認為假以時日,他們定能摸索出更多法子利國利民!讓我朝百姓從此不餓肚子!”

  什么?冬天也能種出蔬菜?在場的官員傻眼了!

  “此事就這么定了,農作物應輪作一事,盡快通知下去,希望明年我朝百姓都能大豐收!退朝!”

  “皇上圣明!”

  劉一帆兩口子還不知道,升官的圣旨已經在路上了。

  張守信帶著那些有意向合作的人已經回了興隆縣,他們兩口子還有佟奕峰又投入到酒樓的開張事宜里。

  兩家酒樓,分別是初一和初五開業,兩家酒樓規模都不小,一家沿襲五豐鎮那家的模式,一二樓是自助餐,三樓私房菜,同樣需要提前一天預定,另一家只有兩層樓,羅穎就給弄成一品烤魚的分店。

  早在開業前五天,佟奕峰就安排了好幾個人在府城大街小巷一邊敲鑼一邊高喊“一品自助餐廳,開業大酬賓,三兩銀子隨便吃!三兩銀子隨便吃!”

  所有人都被“隨便吃”三個字給吸引的,包括府城酒樓的同行,不過他們跟當初聚香樓一樣認為隨便吃,一定會吃垮酒樓!主要是他們還不知道酒樓的老板是劉一帆兩口子。

  初一這天,果然又是人山人海。

  為了給酒樓做宣傳,佟奕峰下帖子請來了府城好幾個個世家子弟,尹震作為府城的一把手也在開業前一天放出風聲,說這家酒樓是經濟使開的,于是那些什么大地主、同知、知州都來了,分別被安排在三樓私房菜平步青云和節節高升的包間里。

  “經濟使大人怪不得能得皇上器重,果然厲害!”李雄由衷的稱贊道。

  李雄是同知李大人的弟弟,也是個生意人,近兩年生意不好,今日李大人特意帶他來在劉一帆面前露個臉。

  而此時,佟奕輝正在佟香樓里大發雷霆!

  “你說什么?酒樓佟奕峰也有份兒?”他抓著回去向他報信的那小廝的衣領,怒不可遏。

  小廝戰戰兢兢的說:“應應該是。”

  “什么叫應該?”

  “那酒樓的掌柜是方華!”

  方華是誰?佟奕峰他舅舅的心腹方慶的兒子!如果這酒樓跟佟奕峰沒關系,方華怎么會去那兒當掌柜?而且,佟奕峰跟經濟使在服裝行業又有合作,這酒樓說不定也有份參與!

  “這個畜生!瞞的夠緊啊!”佟奕輝咬著后槽牙說完這句話,便松開小廝,心情糟透了的他一腳將那小廝踹翻在地,然后氣勢洶洶的找上門去。

  請:m.022003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