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二四四章、記名與上記名

  秀女們在辛苦的學規矩日子,也漸漸走到了頭。

  禛特意來到澹泊寧靜殿,跟太后商討賜婚事宜。

  好吧,其實只是通知太后而已。

  禛將一份已經擬定好的賜婚名單,遞給了太后,“皇額娘瞧著如何,若無異議,朕便叫底下擬旨意了。”

  太后頓時老臉一僵,皇帝居然不打算請示哀家,打算自己勸勸做主?太后瞧了一眼那單子,頓時臉色更難看了!皇帝居然把法海的女兒佟佳淑離賜婚給小十七!!

  小十七可是皇帝除了允祥之外最信重的弟弟了!別看如今只是貝勒,將來少不了封王!

  平白送給佟家一個福晉!皇帝也太偏袒佟家了!

  太后強忍著憤怒,才沒有爆發,她板著老臉道:“承恩公阿靈阿之女鈕祜祿氏,哀家瞧著更好些,模樣也更漂亮。”

  禛當然沒法跟太后解釋這個鈕祜祿氏日后何等不賢,害得十七弟絕了后嗣!

  禛略一忖,淡淡道:“十七弟喜詩文,這佟佳氏更有文采。”

  太后被這話給噎住了,她當然不曉得佟佳氏與鈕祜祿氏誰跟有才!這兩個,一個是孝懿仁皇后的堂侄女,另一個是孝昭仁皇后的親侄女,其實她都不喜歡!只不過她更厭惡佟家罷了!

  禛又道:“娶妻是一輩子的事兒,總要選合十七弟心意的才成。”

  太后老臉拉得跟驢臉一樣長,“那也不能只看才學,品性賢惠才是最要緊的!”

  禛挑眉:“佟家的格格,難道還會不賢惠?”

  這話生生氣得太后險些撅過去,佟家女人的個個都賢惠?那孝懿仁當初怎么處處阻攔哀家親近親生兒子?害得哀家的兒子,簡直都成了她親生的了!

  禛當然清楚法海這個女兒心情淑離良,原本佟佳氏被先帝賜婚給了貝子明海——此子系恭親王福全之孫。佟佳氏嫁過去之后,光嫡子就生了三個,還有兩個庶子,都平平安安養大了。

  相比之下,鈕祜祿氏嫁給十七弟,不但毫無生養,連側福晉生的孩子都給害死了。

  想到這事兒,禛心里就厭惡得很,朕怎么可能將鈕祜祿氏指給十七弟?

  看到太后那副不滿的樣子,禛嘆了口氣,道:“皇額娘的侄孫女,朕打算將她指婚給奉恩輔國公達禮。”

  太后聽了,臉色這才稍微好了些。

  太后飛快掃遍所有賜婚名錄,不由一怔,“皇帝打算把賢妃的母族妹妹指婚給貝子明海?”

  太后不由沉吟片刻,問道:“這件事賢妃知道嗎?”——其實太后是想問,這是賢妃吹的枕邊風嗎?

  禛道:“此事朕還未告訴賢妃。”

  聽了這話,太后心里酸溜溜的,賢妃連求都不曾求,皇帝就把賢妃一個堂妹指婚給貝子!哀家嫡親的侄孫女去只是指婚了個奉恩輔國公!

  禛若是知道太后所腹誹,定要不滿,這烏雅如茵相貌粗陋、舉止放縱,賜婚奉恩輔國公已經是很坑害人家了。倒是恬兒的這個妹妹,為人和善,從不惹是生非。許給明海有何不可?

  一時間,太后暗暗酸了一會兒,卻發現這上頭只是些指婚宗室的名單,正白旗都統之女伊爾根覺羅氏許給愉郡王弘旺,光祿寺少卿之女索綽羅氏賜婚三阿哥弘昀——這些倒是在她意料之中,皇帝視若愉郡王若己出,自然要指婚高門貴女,至于三阿哥……皇帝是厭惡了齊嬪了,雖然已經下旨解除齊嬪禁足,但三阿哥病弱、四阿哥不得皇帝喜愛,自然不能給三阿哥賜婚門第太高的福晉。

  只是……這上頭并沒有“上記名”秀女。

  凡事留宮的秀女,分“記名”和“上記名”,“記名”是留著賜婚,“上記名”是留為嬪妃的。

  太后笑著說:“皇帝只給總是賜婚,怎么還沒有選好留下侍奉自己的?”

  禛沉吟了片刻,恬兒那樣愛慕朕,總是泛酸,還是少留幾個吧,便道:“除了年遐齡之女,其余的皇額娘做主選了兩三個便是。”

  聽了這話,太后有些驚訝,“怎么才留這么幾個?皇帝后宮少,此番選秀,合該多選幾個才是。”

  禛擺了擺手,“還是算了,女人多了麻煩就多,這點皇額娘您再清楚不過了。”——先帝后宮是何等混亂,太后也是經歷過的。

  然后太后老臉卻嗖地又難看了起來,活像是被誰扇了一巴掌,紫紅發脹,皇帝這是什么意思?女人多了麻煩多?哀家也是女人,難道哀家也是麻煩?!

  禛打量著太后那突然不悅的臉色,有些不解,“皇額娘您怎么了?”

  太后氣得鼻子都歪了,你好意思問哀家怎么了?太后鼻孔出氣哼了一聲,“哀家這個麻煩哪里敢怎么了?!”

  禛一臉古怪之色,朕什么說太后是麻煩了?只不過——太后的確是個麻煩人物,而且不是一般麻煩,是大大的麻煩!朕必須時時刻刻提防!

  禛擺手:“朕沒有這個意思,皇額娘多心了。”

  太后心中恨恨啐了一口,若不是為了小十四,哀家豈會這般忍著皇帝?!

  深吸了幾口氣,太后才壓下了怒意,“既然皇帝讓哀家選幾個充實后宮,哀家這幾日叫人仔細觀察匯芳館,倒是有幾個質素上佳的。”

  說著太后讓福嬤嬤將一份單子呈給了皇帝,“這上頭的秀女,都是端莊規矩的,模樣也上佳。”

  禛隨意掃了一眼,卻發現上頭居然列了十幾個秀女的名字,不禁咋舌,若按照太后原本的意思,只怕要全都留下了!

  忽的,禛從名單上發現了有眼熟的名字。貌似是先帝后期所賜的格格……

  于是禛順手便將參政道之女海晏圈上了紅圈。

  太后笑著說:“這個秀女不錯,名字意頭也好,皇帝住九州清晏,她名字里也有個‘晏’,也算是有緣了。”

  然后,禛又隨便圈定了滿軍旗知州之女納喇氏以及漢軍旗一個拜唐阿之女蘭氏。

  所謂拜唐阿,就是各衙門里一些無品級的小吏,然而這種小吏卻不是誰都能當的,得是在京文官三品以上、武官二品以上,在外文官按察使以上、武官總兵以上,從這些人的子孫中挑選充任。也就是一群官二代,若是不學無術,老爹又壽終正寢了呢……那就只能做一輩子的拜唐阿了。

  這蘭氏的父親就是這種狀況,其祖父在世的時候是一方總兵,她爹就只是個紈绔子弟。

  禛擱下了狼毫,道:“加上年氏統共四個,不少了!”——年氏的確不夠端莊,故而不在太后的這些質素上佳秀女名單中。

  太后:……皇帝還真是不好女色,先帝選秀,哪怕后宮已經擠擠嚷嚷,怎么也得留個十個八個秀女,以至于如今的暢春園塞了一堆低品級、甚至沒品級的庶妃。不過好在這些人已經不需要哀家操心,安置在暢春園禮佛念經,然后等老死便是。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