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334 換人

  城頭上的耿仲明,就看著城外的明軍,肆無忌憚地縱馬馳騁,追向四散而逃的大清軍卒和那些老爺們。只是一會的功夫,就已經殺了不少,不由得臉色鐵青。

  他的一名手下見了,帶著一點惶急之色,提醒他道:“王爺,不能看著滿洲族人被殺啊!回頭會被皇上降罪的!”

  大清國內,滿洲族人第一,這是毋庸置疑的。城外出去監工的,至少有幾百人吧,都是金州城內有勢力的。就這么被明軍殺了,肯定會被他們的家屬向朝廷、向皇上告狀的。

  可是,耿仲明抬頭看看遠處,一隊隊地明軍步卒已經按小隊擁過來,只是目測,至少有一千人,再遠處,就沒法估計了,搞不好三千都是有的。這么多明軍在城外,要是自己派兵出城救援的話,萬一被明軍沖進城來,失陷金州的罪名,那絕對是要問罪的。

  這么想著,心中衡量了一番之后,耿仲明便堅決地搖了搖頭。

  “耿仲明,快開門放我們進去!”

  “智順王,行行好,快點開門,開一條縫也好!”

  “快點開門,你知道我是誰么?要是我死在這里,你就得償命!”

  突然,貼著城墻,繞城而走的那些幸運兒,看著明軍正在四處追殺他們,甚至有一部分又往城下逼過來,嚇得立刻大喊了起來。

  這些人中,有哀求的,有威脅的,反正什么樣都有,就想著讓耿仲明快點開了城門,把他們放進城里去。

  耿仲明的親衛中,有一個低頭看看,而后連忙提醒他道:“王爺,下面有一個是智順王府的家人,還有一個好像是鑲白旗固山額真的奴才……”

  耿仲明聽了,稍微低頭看了一眼,發現就是拿話威脅他的那幾個,是有背景的。不過,他又抬頭,發現明軍那幾十騎雖然在追殺,可卻離城門不遠。經驗告訴他,這些明軍還在想著借機沖擊城門。

  這么想著,他便厲聲下令道:“沒有本王軍令,任何人不得開門。都戒備好了,防止明軍攻城!”

  說完之后,他轉身離開城垛處,往箭樓而去。

  表面上看,他好像很冷酷,并不為外界動靜所動。

  可是,這時候,耿仲明其實卻在心中嘆氣。眼前這一幕,是那么的熟悉!

  幾年之前的時候,他還是明軍的一部分,那個時候,建虜也一樣在城外囂張,可是,他卻無能為力;

  這才過去了幾年,竟然會出現完相反的一幕,輪到明軍在城外囂張,而他卻無能為力。

  難道……難道自己是掃把星轉世,人在哪一邊,就那一邊會倒霉?

  想到這里,他心中自嘲一笑,蹬上了箭樓,再度看向城外時,明國步軍已經更多了。不過,吸引他目光的,是那些漢人奴隸。就見他們之中,有的人跪地迎接明軍,淘淘大哭;有的人,揮動著手中的鋤頭等工具,或者攔截想要逃走的監工,或者就干脆加入了對監工的追殺中。

  看著這一幕,耿仲明心中并沒有多少悲憤之意。是非我族類的原因么,還是見多了已經麻木了?

  陷入沉思中的耿仲明,一直到更近的慘叫聲響起,他才回過神來。再定睛看去時,卻是有明軍用火銃,或者弓箭開始攻擊城墻下的那些監工了。

  不過,耿仲明并不關注這個。在他下令緊閉城門的那一刻開始,他就知道城外那些監工,肯定難逃一死。明軍難得有機會報仇,絕對不會放過的。

  此時,他關注的是,城外還真有兩千多明軍,如今就在城外集結了。看他們的樣子,好像還想著攻城。

  看明白了這點,他立刻緊張了起來,傳下軍令,讓手下嚴陣以待。

  他的手中,其實并沒有多少兵力的。雖然金州墻高,可也大,他的手下,都上了城頭,顯得稀稀疏疏的,防御力量并不強大。這一點,似乎也被城外明軍發現了,為首的那些人,正在商量著什么。甚至還在問那些漢人百姓話,很顯然,是在問城里的情況。

  “快,通知城內各家,所有男丁,部上城防守,一旦城破,明軍肯定要報復,他們誰都逃不了!”耿仲明不淡定了,立刻轉身,對自己的親衛命令道。

  他的親衛一聽,立刻飛奔前去傳令。金州城內,也不可避免地亂成了一團。

  好好的,怎么明軍會突然殺過來呢?

  城外明軍,是李過領軍。耿仲明沒有料錯,在李過到達之后,他就想著能不能把金州拿下來。一邊觀陣,一邊和先一步到達的李定國商量,甚至也找來了被救出來的百姓打聽城里的情況。

  “大人,金州城內的是建虜的智順王耿仲明!”有個年紀稍微大點的青壯,知道得多一些,正在回答李過的話道,“他手下兵力不多,大概就一千多人,最多三千人。都是假韃子,以前也是朝廷官軍,投降了建虜的。”

  局外人,終歸是不知道城內韃子的真實兵力,一千多人到三千人,這個區間實在有點大了。

  “大人,城里有不少糧草,都是這次韃子大軍帶來的。”

  “大人,行行好,我爹還在城內,我們好多家人都在城內。救救他們吧?”

  “大人,給我一把刀,我有力氣的,我也砍韃子!”

  李過的問話,最終成了這些百姓七嘴八舌地要求。

  聽著他們的話,李來亨忽然插嘴,大聲說道:“義父,干了,殺進去把叛將都給總督大人帶回去,絕對大功一件!”

  “嗯,這里沒有義父!”李過一聽,惱怒地訓了一句。

  崇禎皇帝有下旨,軍隊中不興家丁那一套,沒有私兵。什么義父,老爺什么的,絕對不能在軍中出現。這一點,在御馬監三大營和盧象升轄下軍隊中,執行地最為徹底。

  李來亨習慣了,就這么叫上一句,就被李過給訓了。而后,他指著城墻道:“我們又沒有攻城器械,城墻這么高,怎么打?拿人命去填么?”

  他的這話剛說完,就見剛才帶頭求情的那個百姓一下跪倒在地,向李過說道:“大人,小人以前是木匠,會打造云梯,也會打造投石車的,大人,給小人點時間……”

  李過聽到搖搖頭,打造云梯和投石車這些,是要耗費很多時間的,而他是沒有那么多時間的。

  見他不同意,這人就連連磕頭道:“大人,小人父親還在城內,請大人救救吧!”

  立刻,又有一群漢人百姓向李過跪下,他們都是有家屬在城內的,懇請李過攻城救人。這些跪著的百姓,至少有五百來人。

  李過看著越來越多的百姓跪下,頓時,眉頭皺了起來。不是他不想攻城,而是目前不可能打得下金州。并且他要為他的手下負責,哪能輕易損耗兵力。要知道,這些兵力中的大部分,都是他以前的老兄弟來的。

  他還沒開口說話,忽然,馬蹄聲急促而來。人未到,就有聲音傳回來了:“大人,旅順方向,發現有韃子軍隊過來了,人數不明,不過從跡象上看,至少有兩三千人。”

  一聽這話,李過立刻轉頭看向旅順方向。這邊是丘陵地帶,加上天氣晴朗,能看到很遠。

  果然,在很遠處,有塵土飛揚。憑著多年的經驗能估算出來,回金州的韃子絕對不少!

  得到這個結論,李過當機立斷,馬上傳令道:“收兵,帶著他們一起撤!”

  令行禁止,明軍沒有任何猶豫,立刻開始整隊,然后就準備撤退了。

  到此時,李過才對跪著的那些百姓說道:“韃子援軍回來了,我們必須馬上撤退。總督大人有令,要把你們帶回去,再不用在這里受苦受難,被韃子欺辱!”

  聽到這話,看到明軍真得準備撤退,有的人站起來了,但是,還是有大部分人跪在那里,沒有動。其中領頭的那個人說道:“小人的爹還在城內,要是小人走了,小人的爹必死無疑。小人謝大人相救之德,小人不走了!”

  其他還跪著的,也是牽掛城里的親人,最終也選擇不走了。

  從他們的臉色能看出來,他們是真得想趁著這么難得的機會,脫離苦海的。可是,有親人的牽掛,讓他們無可奈何,只能放棄這次機會。

  李過看著他們,不由得眉頭一皺。

  他這次領軍過來的目的,能拿下金州最好,拿不下金州,也要讓建虜知道,大明如今已經有騷擾遼東各地的能力。同時,解救那些被掠來的漢人百姓,擊殺韃子人口,打擊建虜的綜合實力。

  這些漢人百姓要是不走的話,他們就會繼續為韃子勞作,這其實是不符合大明利益的。那怎么辦?難道殺了他們?這樣就能很好地執行軍令了。

  可是,真要殺這些百姓的話,不但他自己于心不忍,總督大人那邊知道了,也不會同意的。

  這么想著,他便想放棄他們算了。

  可就在這個時候,李定國忽然指著城墻那邊說道:“我有個主意,讓城里的那什么鳥王用他們換城內的漢人百姓!”

  李過一聽,轉頭看去,卻見金州城墻下,貼著墻根,還有三、四十人趴在那里,躲過了之前明軍的射殺。

  這一看之下,李過頓時心中一喜,立刻揮手調來大隊的火銃手和弓箭手,部瞄準那些人,而后才大聲對城頭上喊道:“耿仲明,不廢話,拿城里漢人換這些人的狗命,要不同意的,便立刻射殺了這些人!”

  箭樓上的耿仲明,自然是看到了遠處的塵土飛揚,心中已經松了口氣,金州肯定是保住沒問題的。因此,之前的時候,他就有心情看城外的動靜。

  不過,看到后來,他忽然嘆了口氣,看到援軍帶來的一點興奮之意,又沒有了。

  當他聽到城外李過的喊聲時,目光便又看向那些還跪在那里的漢人。雖然他聽不到他們的對話,但他能猜出來,肯定是那些人在求這位明將,才有了這換人的說法。

  抬頭看看遠處的塵土,耿仲明還沒有說什么,就有人沖過來大聲喊道:“智順王,沒聽到沒,快點換人,要不然底下的人就沒命了!”

  這樣的人,不止一個,兩個,都是有背景的那些人。

  而城墻下,那些趴著的人,自然不敢拿自己的命去賭明軍敢不敢進這一箭之地來射殺他們,因此也都紛紛在大喊,讓耿仲明快點答應明軍的要求。

  耿仲明見此,也不見他有什么表情,只是轉身吩咐他的親衛道:“立刻派人去把城里那些漢奴,不管哪家的,部驅趕出城。”

  他的親衛聽了,稍微猶豫下,似乎想要說什么話。

  “還不快去?”耿仲明一見,便皺著眉頭催了下,而后,才轉過頭,向城外喊道:“那明將,不要亂來,本王答應你就是,已經派人去做了!”

  城外那些跪著的百姓一聽,頓時大喜,連忙向李過大聲謝恩,也有的,向李定國道謝。

  李過心里其實很急,不時轉頭看看身后遠處的塵土到那里了。

  軍隊開始結陣,緩緩撤向海邊,而大部分百姓,則先一步撤離,那些威脅城下監工的弓箭手和火銃手還沒有撤退,當然了,那些有家屬在城里的百姓也沒有撤退,焦急地等待著親人的出城。

  在這等待的時間內,是煎熬的,不管是李過,還是那些等待親人的百姓,又或者,是那些趴在城下的監工。

  萬幸的是,尚可喜沒有出什么幺蛾子,動作也很快,就見一大群老弱婦孺被驅趕出了金州城。當然,這也是他看到大部分明軍已經撤離,因此才敢開這個城門。

  金州城下,那些老弱婦孺都還不知道什么情況,可城外那些等待的青壯,卻是喜出望外,甚至都忘記了城頭上的危險,奔入一箭之地去迎接自己的親人。

  看著城下不少百姓喜極而泣,耿仲明面無表情。只有他身邊熟悉他的親衛知道,王爺這個時候又在發呆了。

  李過看到人出城了,便不再逗留,立刻下令撤退。

  在撤往海邊的途中,李定國望著塵土飛揚的遠處,有點納悶地說道:“建虜援軍好像來得太慢了吧?”';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