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484 群小表演

  多爾袞確實也算是個有本事的人,一件件事情的解決,忙碌成那樣,也都是有目共睹的。

  不過,終歸有些事情,他還是很頭疼的,不好解決。

  一直在暗中觀察皇太極的多爾袞,最終決定,還是學皇太極的做法,召見那些漢臣。有的時候,他不得不承認,漢人的腦子,比滿洲族人,還是要聰明一些的。

  于是,這一日,多爾袞便下旨召集了盛京城內的漢官鮑承先、寧完我、范文程、羅繡錦、梁正大、齊國儒、楊方興等人。

  這些人,多是大明的秀才,早年投靠了建虜,為建虜出力,在皇太極登基稱帝的事情上,也出力很大。其中最為有名的人,就要數范文程和寧完我兩人了。

  自從拿耿仲明尸體和耿繼茂去換了禮親王之后,這些漢官的積極性大減,多是躲在府中。對此,多爾袞心知肚明,知道他們是怕為大清效力太多,有名氣之后,萬一被明國點名,又要有交換什么的話,他們被大清拋棄,交換回明國,那就只有死路一條了。

  因此,面對這些漢官在底下低頭垂手而立,多爾袞心中雖然惱怒,卻還是裝出和藹悅色地說道:“這段時間,本王忙于政事,有好些個時間,都沒有和諸位見上一見了。多的話,本王就不說了,不知諸位對如今大清的處境,有何良策?”

  他的話說完之后,底下所有人依舊低著頭,默默地不說話,反正沒點名不是!

  看到這反應,多爾袞不由得眉頭一皺,聲音便冷了一分說道:“怎么,都沒有想法?還是說,你們是怕大清把你們交換回明國?”

  攝政王生氣了,范文程等人,都立刻跪了下去,不過他們依舊沒有回話,繼續裝死。

  “呵呵!”多爾袞脾氣比其他建虜親王是好,但是也有一個限度,此時見到這種情況,便冷笑一聲道:“如果大清真要把你們交換回去的話,就憑以前你們為大清效力,就已經足夠了!”

  聽到這話,底下有人有點不安,多爾袞通過他們的一些細節便看出了一二,于是,就緩和了一點語氣繼續說道,“你們放心好了,本王今日把話放這里,只要你們忠心為大清辦事的,大清就絕對不會拋棄你們的。以前那事,只是特例而已!”

  說到這里,他加重了語氣,強調道:“你們的榮華富貴,都在大清這邊。只有大清好了,你們才能好,明白么?”

  “奴才明白!”范文程等人一聽,異口同聲地回應。不過回答完了之后,他們就又默不作聲了。

  他們心中其實很清楚,雖然多爾袞做出了保證,還說以前那事只是特例,可要是下次,又一個大清的親王被明國俘虜,甚至都不用親王,隨便一個貝勒貝子或者固山額真之類,搞不好多爾袞等人就把他們拿去給明國換人了。

  多爾袞看他們這死豬樣,不由得是真生氣了,好話說了不聽,那就是敬酒不吃吃罰酒,還真要讓他們知道點厲害,嘗點苦頭才會為大清效力?

  他這么想著,正想發飆之時,殿外傳來平穩的腳步聲,隨后一名內侍出現在殿門口,朗聲奏道:“恭順王派人送來了奏章。”

  聽到這話,范文程等人都不由得朝殿門口看了一眼。

  要論漢官中官職最高,名聲之大,應該是孔有德才對!和他要好的耿仲明背叛大清,他如今的日子肯定不好過吧?這個時候,他應該是最擔心被大清交換出去的人才對!

  這么想著,有人就不由得懷疑,該不會這份奏章,是孔有德上奏,想把這個異姓王的名頭給請辭了吧?要不然,真得是為大清效力中的漢官第一人!

  想到這里,他們不由得有點期待,孔有德在剛過完年的時候就上了奏章,到底是要干什么?

  多爾袞這邊,也是有點奇怪,便讓內侍呈上,先看了再和底下這些漢官計較。

  在他的印象中,對這個孔有德,他也是不滿意的。

  和耿仲明的關系那么好,耿仲明有問題,他孔有德會不會也有問題?

  就是基于這個考慮,多爾袞向鐵嶺派出了滿洲族人,對孔有德進行了監視。

  不過,當多爾袞看完奏章之后,卻是大喜。他沒想到,孔有德是來向他表忠心,擁戴他的,還主動提及如今大清的困境。說大清的糧食問題嚴重,他恭順王府都吃不上白面饅頭了,那就加大力度多種糧食,自然就能解決問題了。

  為此,孔有德主動提出,調集善于農事的漢奴,由他統領,在遼河平原,也就是鐵嶺一線廣為開荒種田,必能有效解決大清的糧食問題。他孔有德以前雖然是礦工出身,可對于農事,同樣也是精通,因此他剛保證,只要給他足夠的漢奴,敢立下軍令狀,還多爾袞足夠的糧食。

  這真是瞌睡遇到了個枕頭!

  多爾袞最愁心的事情,就是大清的糧食問題。如今他想找這些漢官出出主意,結果這些漢官沒有擔當,不敢出主意,沒想到,孔有德在這個時候卻挺身而出,這讓多爾袞是真得大喜!

  雖然孔有德奏章中的解決之法,多爾袞其實也有過考慮。所有人都公認,要論農耕一事,非漢人莫屬。多爾袞也在想著,要用漢人來多種糧食,解決如今大清的危機。

  就在這時候,孔有德主動站出來,把這個事情給包攬了過去,讓多爾袞在看完奏章之后,連聲大叫:“好好好!”

  喊完之后,他抬起頭來,看著面前的這群漢官,不由得感慨道:“還是恭順王忠心,看看,他主動建言獻策,要為大清解決糧食問題。你們同樣食大清之祿,為何就不能為大清分憂解難?先皇真是看得準,如此,才封了他為異姓王,而你們不是!”

  事實上,他知道當初皇太極封孔有德為異姓王,是因為孔有德為大清帶去了軍隊,火炮和戰船這些大清急需的東西。不過此時,他是故意這么說,就是為了刺激這些漢官。

  果然,他這么一說完之后,范文程便出列奏道:“奴才慚愧,才疏學淺,剛才想到一法子,可為大清解決一些糧草問題!”

  一聽這話,多爾袞心中一喜,便淡淡地問道:“什么法子?”

  在他的心中,這些人再開口,也終歸比孔有德的印象要差了。

  “當初恭順王、懷順王和智順王手下,皆是東江軍出身。他們對于打魚一事,想必也是精通。雖然不能去海上打魚,可在遼東腹地的河里打魚卻是沒有問題。不如調集全國各地的這些軍卒,讓他們只負責打魚,如此便能多些吃得了!”

  建虜原本就是漁獵民族,主要是以打獵為生,捕魚什么的,也會。但是,這么多年來,搶東西搶慣了,誰還會想著去打魚。

  當然了,如今生活困難了,那些建虜中的老人,打魚的技能還在,也想著打魚了,可年輕人,卻是不會的。而且他們大都舞槍弄棒,又有誰看得上打魚這種事情。

  范文程提出的這個方法,確實具有可行性,這讓多爾袞聽了,便贊同地點點頭道:“此法不錯,打魚上來,曬干之后也能多存一些時間,腌魚也是可以,不錯!”

  一聽范文程得到了多爾袞的表揚,寧完我也心動了,便也出列奏道:“殿下,奴才聽聞,以前時候,海西女真多有和蝦夷那邊做買賣,或者可以用綢緞布料什么的,去和蝦夷換一些糧食回來!”

  在大明開國之初,成立奴兒干都司之后,多采用賞大于貢的政策,使奴兒干都司這邊朝貢的隊伍日益頻繁,不斷擴大。

  女真的納貢使團來到京師,不僅得到豐厚的金銀、絲綢、糧食和其他用品的賞賜,還獲得了在京師進行貿易的機會。于是,大批的絲綢、絹、苧絲襲衣、金織以衣等物品,源源不斷地進入黑龍江流域,那里的女真再與北海道那邊的夷人進行貿易,大明的絲綢就有了另外一個稱呼:蝦夷錦。這種貿易,在原本的歷史上,會一直持續到滿清中葉。

  多爾袞一聽,不由得又是點點頭。如果綾羅綢緞能換來吃的話,他是會換的。

  以前幾次入關,從明國那邊搶來了不少綾羅綢緞,皇宮庫房內還有一部分,另外再讓各旗也都繳一部分上來,總能湊出一些的。

  邊上的范文程聽到這話,頓時心中一動,就又向多爾袞奏道:“殿下,奴才想起,北方沿海那邊,明國水師不可能有。如此,也可令原來東江軍的那些軍卒漢奴等等,都去那邊海上捕魚。據說海上有比房子還大的魚,要是能抓到一條,都夠不少人吃了!”

  多爾袞聽了,又是點點頭,他終于有點滿意了。

  這些漢官的腦子,就是比大清其他人要靈活的多,只要他們肯為大清效力,辦法總是能找到的。難怪以前的時候,皇太極會重視他們。

  這個時候,他忽然也想明白了一點。就是為什么皇太極用他們,把他們視作心腹的樣子,但是,卻不給他們封高官。應該就是吊著這些文人,他們才會出力的吧?剛才就是由孔有德的例子,才一下把他們給刺激了的。

  他正想著,一直有點焦急在想著事情的另外一名漢官鮑承先終于想到了什么,也急著站了出來,向多爾袞奏道:“殿下,奴才以為,那些蝦夷落后甚多,不堪一擊,不如我大清直接出兵,那樣一來,都不用給出綾羅綢緞,就能把他們的糧食物資全都搶回來,還能勒令他們為大清繼續提供糧草物資,而這么遠的地方,明國又破壞不到,可以當我大清一個安穩的糧草來源之地!”

  這個鮑承先,出身山西將門,世襲武職。大明明萬歷時期,鮑承先官至參將。

  泰昌元年,鮑承先跟從總兵賀世賢、李秉誠守衛沈陽。不久,改任開原東路統領,“新勇營“副將,繼續鎮守沈陽城。遼東巡撫熊廷弼上書賞賜諸將,鮑承先加都督僉事銜。

  對他來說,大明對他不薄了。但是,結果這個貨在努爾哈赤領兵打過來之后,就各種坑,未戰先跑,賣友軍就是他最拿手的本事,沒有隊友可坑之后他就投降了建虜。努爾哈赤這個狠人,殺了不知道多少漢人的貨,都因為他對建虜的貢獻依舊給他封了副將。

  隨后,這個漢奸利用他以前的人脈,為建虜勸降了遷安知縣朱堅臺、游擊卜文煥等人。在攻打大凌河時,又招降了翟家堡。甚至在孔有德投降建虜之后,還極力主張建虜要建水師以對付大明。

  反正這個漢奸投降了建虜之后,是積極為建虜賣命。在最前面的那些年,他的漢奸名聲,那是和范文程、寧完我等人齊名的。一直到后來,才被范文程和寧完我等人蓋過。

  此時,因為他出身武將的原因,就很自然地想到了“搶”這個法子。

  多爾袞一聽,還真是心動了。對于他來說,搶東西那是搶習慣了的。要是能搶的話,又何必去做買賣那么麻煩呢!

  他正在想著,但寧完我看到鮑承先洋洋得意的樣子,不由得有點不忿,覺得他是在自己所出的主意上想到的,如今得到了功勞要否認自己出的主意,就立刻向多爾袞奏道:“殿下,那蝦夷之地和倭國相鄰甚近。如若我大清出兵的話,有可能會引來倭國的誤會。奴才以為,如今我大清的局面,暫時不宜多豎敵人為好。”

  事實上,這個時候,倭國其實已經在北海道擴張,占領了北海道最南部的一些區域,不過建虜這邊,自然是還不知道的。

  范文程聽到,忽然又是心中一動,便向多爾袞奏道:“殿下,那倭國在以前和明國打過兩次大的戰事,雙方乃是死敵,所謂敵人的敵人,就是盟友。奴才以為,不如派出使者,去和倭國結盟,如此一來,不但能得到一個強力盟友,甚至還能從盟友那邊得到糧草物資,如此,大清實力必定大增!”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